《生命之樹》摘金棕櫚被噓 主演皮特回應質疑(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沸沸揚揚的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於5月22日法國當地時間晚上8點落下了帷幕,各項大獎找到歸宿。《生命之樹》戰勝之前得獎呼聲頗高的《小亞細亞往事》和《單車少年》,奪得金棕櫚。而《小亞細亞往事》和《單車少年》則以雙黃蛋的形式,分享了評委會大獎。影帝花落黑白默片《藝術家》的主演讓·杜雅爾丹,影后桂冠則由《憂鬱症》的克爾斯滕·鄧斯特獲得。

金棕櫚《生命之樹》:

導演缺席製片人代領大獎

  金棕櫚花落泰倫斯·馬利克的《生命之樹》,該片的導演泰倫斯·馬利克素來不出席任何發布會,他甚至在當晚缺席了電影界最高榮譽的象徵——金棕櫚的頒獎,而由製片人代領。評委會主席羅伯特·德尼羅在發布會上點評這部影片時說:「它的風格、理念和金棕櫚最為切合,所以我們選中了它。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其他的影片也同樣精彩。」

  40多年職業生涯中只有5部電影作品奉獻,泰倫斯·馬利克真正創造了坎城話題。在極度個人化和風格化的作品中,他將對個體成長的體驗,對宗教的博愛和宇宙生命起源融匯貫通,用意識流和超現實的畫面來展現。這樣極端的手法令找到同感的人驚為天人,不能走進他世界的觀眾則會將其拒之門外。

《小亞細亞往事》《單車少年》:

坎城評委會大獎雙黃蛋

  奪金棕櫚獎呼聲頗高的《小亞細亞往事》和《單車少年》成為坎城自1994年後再次並列評委會大獎的影片(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和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小亞細亞往事》導演努裡·比格·錫蘭在致獲獎感言時表示:「我的電影不容易看,謝謝這部電影獲得評委會認可。」

  而《單車少年》的導演達內兄弟曾獲兩次金棕櫚,這次與大獎失之交臂,他們表示沒有失望,只有驚喜。《小亞細亞往事》和達內兄弟的《單車少年》,此前都被看好是金棕櫚的有力競爭者,結果並列獲得僅次於金棕櫚的評委會大獎,成為今年參賽影片高質量、難以裁決,以妥協結局的典型例證。並列排名,無疑是分散了獎項的分量。

《生命之樹》摘金棕櫚被噓

影評人疑評委會袒護

  《生命之樹》獲「金棕櫚」,評審團主席羅伯特·德尼羅在回答記者質疑時稱:「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覺得好,從各個方面都符合金棕櫚的特點。」影評人孫孟晉對此表示質疑。

  孫孟晉表示,金棕櫚最後給了《生命之樹》,實在和評委會有關。他闡明觀點,「泰倫斯·馬利克之前只拍過5部長片,最有名的《細細的紅線》曾獲柏林大獎,對於其精緻有餘、膚淺的思想表達,一直不太喜歡。」他更表示出對坎城的失望,「雖然沒看到全片,但這樣的評選,讓我對坎城電影節也沒多少好感了。」

  影評人木衛二也回帖表示認同評選結果當然與評委會有關。

  該片放映後,觀影者集體反映看不懂這部電影,影片的內容晦澀難懂,從宇宙誕生到家庭,很難想像這是導演歷時兩年半的精心創作。導演泰倫斯·馬利克坎城缺席,亦為媒體指責。主演布拉德·皮特回應質疑稱,導演只需要製造作品,並不需要推銷作品。

  相比起放映時的噓聲掌聲齊飛,該片獲金棕櫚大獎的結果剛公布,記者室噓聲一片,很多記者紛紛離場。難怪影評人質疑《生命之樹》的摘得金棕櫚恐並非實至名歸。

《生命之樹》梗概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德州,傑克(成年由西恩·潘飾演)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父親(布拉德·皮特飾)是空軍,是個要求兒子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說「yes,sir」的嚴厲父親,母親是溫柔的家庭婦女,在這樣環境中,傑克和他的兩個弟弟成長起來。出於對父親的心理反抗,傑克慢慢生出暴力、迷茫等種種負面情緒,然而弟弟的夭折,讓他開始思索「生命」這個沉重的命題。

新晉影后關注中國金絲猴

  由於導演馮·提爾因不當言論被驅逐,新晉影后克爾斯滕·鄧斯特為免尷尬,未現身獲獎者的新聞發布會。但在頒獎禮之後的慶功酒宴上,身著金色亮片裝飾抹胸禮服的新晉影后鄧斯特亮麗出場,她表現得異常活躍,在酒宴上左右逢源並頻頻與獲獎同僚們碰杯,談到摘取影后桂冠的心情,她表示還未能平復,甚至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獲此殊榮。坎城封后,氣質活力清新的克爾斯滕·鄧斯特也為一些奢侈品牌青睞,據悉,法國奢侈品牌「巴黎美爵」已確定了邀請其作為品牌形象大使的計劃。而且,這位影后還將於中國結緣,參與由該品牌贊助的中國金絲猴的保護活動。電影節上,很多品牌都為增加明星的風採做出了「貢獻」,而閉幕之後,這些明星名人使用過的服裝、珠寶、腕錶、包包等也因此而「身價倍增」,據了解,「巴黎美爵」將用電影節期間以及節後明星名人使用過的珠寶、腕錶、晚宴包等舉行一場慈善義賣活動。  馬 彧

完全獲獎名單

  獎項    得主

  ★最佳電影  《生命之樹》導演:泰倫斯·馬利克(美)

  ★評委會大獎 《單車少年》導演:達內兄弟(比利時)

  《小亞細亞往事》導演:努裡·比格·錫蘭(土耳其)

  ★評審團獎  《刨根問底》導演:麥溫·勒·貝斯柯(法)

  ★最佳導演獎 《亡命駕駛》導演:尼可拉斯(美)

  ★最佳編劇獎 《腳註》(以色列) 

  ★最佳女演員獎《憂鬱症》克爾斯滕·鄧斯特(美)

  ★最佳男演員獎《藝術家》讓·杜雅爾丹(法)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穿越國境》(法國)

  ★最佳短片特別提名獎《46號運動衫》(比利時)

  ★金攝影機最佳影片獎《las acacias》導演:Pablo Giorgelli(阿根廷)

  ★「一種關注」大獎《阿里郎》導演:金基德(韓)

  《停站間》導演:安德裡亞斯·德裡森(法)

  ★「一種關注」評審團獎《伊蓮娜》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法)

  ★「一種關注」最佳導演獎《再見》導演:穆哈默德·拉素羅夫(法)

  ★「電影基石」一等獎《信》導演:Doroteya Droumeva(德)

  ★「電影基石」二等獎《DRARI》導演:Kamal Lazraq(法)

  ★「電影基石」三等獎《夜間飛行》導演:Son Tae-gyum(韓)

相關焦點

  • 《生命之樹》曝華美海報 皮特講述人生的意義
    近日,哲學家出身的大導演泰倫斯·馬力克的新作《生命之樹》終於曝光了首支預告片和第二款先行海報。海報上是新生嬰兒的小腳和父母的大手,嬰兒小腳上的紋路暗合片名,象徵著樹木的年輪。
  • 為什麼《生命之樹》是最好的基督教電影?
    這麼說並不為過:《生命之樹》之於電影界,如同亨德爾(Handel)的《彌賽亞》(Messiah)之於音樂界,或如同巴塞隆納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之於建築界。這是一部了不起的基督徒作品。
  • 電影|創世紀聖經《生命之樹 The Tree of Life》
    於是,在每一片宇宙中,在每一方天地間,在每一段生命裡。我們都用盡無限的時間,學會與死亡相伴。2011年夏至未至,泰倫斯·馬利克執導的《生命之樹》和各國觀眾陸續見面了,這部影片的上映和獲獎,承受了來自影視各界的褒獎和謾罵。即使手捧坎城金棕櫚,也避免不了影院裡的倒聲喝彩;但縱有千夫所指,也難掩影片本身的崇偉華質。這就是時代的經典,專屬於「銀幕詩人」泰倫斯·馬利克的哲思情懷。
  • 美國科幻片解讀之《星際探索》主演: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
    總的來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哪怕影片確實存在著一些繞不開的質疑,接下來我們在不影響觀影前提下,微醺劇透解析,聊聊《星際探索》的美,還有它的美中不足。影片的時間背景發生在未來,太空探索科技發展出了月球和火星基地。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羅伊是一名有些自閉症的太空人,他的父親20年前參與尋找外星生命計劃,飛船一直航行到了海王星,是人類載人到達最遠的距離。
  • Aura-Soma卡巴拉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與猶太(希伯來)神話中的卡巴拉息息相關,但也有一種理論認為「卡巴拉沒有創造生命之樹,並且有生命的證據」。 「它來自所有種族和宗教。」 「生命之花」(由Melchizedek出版,由Natural Spirit出版)傳統上,「生命之樹」是創造的圖。據說這是一張客觀地代表太空工作原理的圖表。
  • 電影《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的散文詩
    電影《生命之樹》是馬力克的散文詩。泰倫斯.馬力克試圖在非敘事邏輯內核,無戲劇衝突張力的情況下,通過符號化視聽語言,平和的自我展現和表達來探索電影技法。在我看來這種探索是很有價值的。拍一個人,不一定從出生拍到死去,還可以從宇宙誕生開始,到生命之湯孕育,到恐龍滅絕,再接到嬰兒誕生,小孩成長死亡,能扯多遠就扯多遠。生死是個很大的命題,再把生死置於宇宙時空的無限寬廣中,顯得境界又拔高了一個層次的樣子。片中一直在問上帝在哪裡?上帝除了做壞事讓孩子死去把他走外,好像沒做其他事。
  • 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智慧
    卡巴拉生命之樹聽起來具有十分濃厚的神秘氣息,但哲學概念描述起來很簡單,這個樹從上到下是描述神是如何從無中創造世界的,從下到上
  • 呵護母嬰「生命之樹」 GNC健安喜從「Live Well」理念新出發
    從「Live Well」的品牌理念出發,GNC mum baby & kids系列新品為全球的孕媽和萌寶帶來先進而專業的孕嬰童健康營養方案,呵護母嬰「生命之樹」,讓寶寶更顯無限「萌力」!    在萌趣十足的發布會現場,GNC以一顆茁壯的生命之樹展現了生命孕育之美。現場許多人為孩子許下平安心願,將這一個個小小心願掛在樹上。
  • [專稿]日本票房綜述:《生命之樹》入圍十強
    [專稿]日本票房綜述:《生命之樹》入圍十強     電影網訊(文/小魚兒)在前一周,《假面騎士》和《海賊戰隊》成為了票房排行榜的贏家,而上周的排行榜上,
  • 「生命之樹」和「知識之樹」
    園中有兩棵樹,一顆是生命之樹,一顆是知識之樹。上帝耶和華警告亞當說:「園中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便吃,只是分別善惡之樹(即知識之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吃的日子你必定死!」而狡猾的蛇對夏娃說:「吃了不一定死,吃了果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和上帝一樣能知善惡。」
  • 情迷浪子 布拉德·皮特
    1994年,皮特相繼主演了《夜訪吸血鬼》和《燃情歲月》。皮特憑藉《燃情歲月》中的表演而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2010年,他出演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生命之樹》。而由他製片並主演的《點球成金》為他博得又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最佳影片提名。
  • 情迷浪子 | 布拉德·皮特
    1994年,皮特相繼主演了《夜訪吸血鬼》和《燃情歲月》。皮特憑藉《燃情歲月》中的表演而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2010年,他出演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生命之樹》。而由他製片並主演的《點球成金》為他博得又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最佳影片提名。
  • 執子之手十年 50張美圖見證朱莉皮特幸福瞬間
    《史密斯夫婦》是皮特朱莉的定情之作2007年5月,皮特到布拉格探班朱莉,兩人一起在餐廳吃飯被拍。2007年11月11日,皮特朱莉參加《貝奧武夫》倫敦首映親密合影2007年11月11日,《貝奧武夫》(Beowulf)倫敦首映,皮特與朱莉合體亮相,兩人毫無顧忌紅毯熱吻,恩愛之情令人羨慕。
  • 坎城電影節:《冬眠》摘金棕櫚 朱利安·摩爾封后
    坎城電影節:《冬眠》摘金棕櫚 朱利安·摩爾封后 2014-05-26 14:37:32來源:重慶商報作者:責任編輯:蒲希茜 錫蘭此次則帶著《冬眠》回歸,該片探索了不幸福的婚姻生活給人心靈上帶來的掙扎,導演用其標誌性的遠景和激辯的臺詞不但給觀眾提供了對生命的反思,也終於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奪得金棕櫚。
  • 生命之樹還在生長,就像那些不悲不喜的影像.
    《亡靈節》講的是小男孩在追求夢想的時候,誤入亡靈之城,在裡面怎樣和一群死去的家人亡靈共同完成了一個活人的成長故事,這部動畫片讓人們心裡舒服很多,就像動畫在現實世界的存在一樣,動畫不僅僅是卡通,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成年人醒醒吧,你很可能是童年開始聽話做夢做到現在,快起來,奶奶喊你上學呢!
  • 生命之樹
    他們夫婦倆來到了內蒙古的庫倫旗,一個被稱之為沙漠死亡之州的地方,開始了他們宏偉的植樹計劃。種下第一棵樹的時候,易媽媽深情地撫摸著樹苗,仿佛植下去的是兒子生命的種子。 然而,第二天一陣風沙,把第一天種的樹全吹散了。
  • 布拉德·皮特的眼光
    2004年,旗下製片的第一部電影《特洛伊》上映,主演是皮特和「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雖然該片成本接近兩億美元,在美國境內口碑和票房都一般,但借著皮特的國際名聲,在全球拿下了將近5億美元的票房。皮特在Plan B獨當一面的4年裡,將公司從大投資轉型成開發小成本電影,但票房接連遭遇失敗。其中,2007年的《狗年》只在院線賺了一百多萬;而同年上映的《神槍手之死》由皮特和新晉奧斯卡影帝卡西·阿弗萊克主演,此片花了3千萬美元,但總票房只有成本的一半。
  • 布拉德·皮特這兩年主演的電影,就這部還值得一看
    布拉德·皮特的工作重心看樣子是放到了製片上,以及為他製片的項目擔任配角,所以他這兩年主演的電影一是少
  • 皮特和27歲小女友分手了
    並且,皮特還帶著妮可去了自己在法國南部的私人別墅,要知道這棟別墅可是當時皮特向朱莉求婚的地點。有媒體就皮特和妮可的戀情採訪羅納德,卻只得出了「不回應」三個字。事後有媒體採訪到羅納德朋友獲知,其實羅納德和妮可一直保持著「開放式的婚姻」,對於妮可和皮特在一起這件事,他還真的不怎麼放在心上。畢竟羅納德本人也有過數段婚姻,孩子都有5個了。
  • 卡巴拉生命之樹
    原因之二則在於所有卡巴拉書籍中的詞彙均「看上去」指某物或人,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一個提到物質世界的單詞。這種智慧如果沒有師承是無法自行讀懂真正卡巴拉書籍,無論你多麼聰穎,最終除卻想像的產物而將一無所獲。因此,卡巴拉智慧是依靠希伯來語在老師與學生之間秘密地口頭傳承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