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三國世界裡,如果要論起誰的戰鬥力最高,呂布肯定榜上有名。
現在網絡上有一批人又開始撕起來:呂布究竟戰鬥力有多高。
下面有請我們的本期嘉賓——溫侯呂奉先登場,掌聲歡迎。
很多人都說你呂布武力天下第一,單挑無敵,來看看相關的確切記載。
咳咳,其實呂布並沒有什麼單挑的記錄,虛名而已,還是要多向蔡徐坤前輩學習。
還原一下歷史上的「轅門射戟」的場景:
《英雄紀》《三國志》裡有確切的記載:
「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
呂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後各罷。」
能夠讓一群帶兵打仗的大將都感到心悅誠服的射術,肯定是一枝獨秀的那種,再根據計量單位的古今差異,換算一下,百步相當於今天的110米;
要拉開一柄弓,以笨重的弩箭射中110米外的一個小環,也就是國際冠軍的水平,別說射中了,視力不好的能不能看清110米外那麼小的一個東西都是兩說。
通過這些準確的史料,不難說明呂布箭術高超,還能親自衝鋒陷陣,這在歷史上,能同時具備這兩個素質的人已經不多了。
還有一個細節,袁紹當年派兵追呂布,沒有一個敢貼上來的。(後漢書》: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前。)
如此氣場,整個三國怕是只有大刀關二爺和閹人、哦、不對,是燕人張飛能與他相較了吧。
真實戰績也是有的,就是和他那個義父董卓的單挑記錄,史書並沒有詳細寫。
在正史裡,董卓的武力值也是槓槓的,臂力過人,可以左右馳射,羌胡人全是擅長騎射的民族了,但是在董卓面前提鞋都不配。
汝南的一個姓伍的越騎校尉,因為看不慣董卓的橫行霸道,發誓要手刃他。
於是此人穿著朝服帶著刀去見董卓,談完事情以後,董卓去送他出門,他趁機抽刀就砍;
然而董卓反應太快,一個閃身就躲開了,嘴裡還嚷嚷著:小東西你還想造反!
這時,董卓的侍衛也趕來制服了這個人。
電視劇裡的董卓和真實的董卓形象比較接近,都是滿臉橫肉身強力壯的小坦克,普通人要對付他,沒有一定的本事被反殺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吊打普通人的胖子,在呂布造反後,怕的不行,根本不敢正面剛,帶著十幾個勇士倉皇逃命,被呂布當著親兵的面,直接就捅死了。
從這裡不難看出來,雖然談不上交手,但是董卓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摘了腦袋,類比一下,實力差距大概就相當於馬保國和拳王泰森。
正史上是沒有三英戰呂布這個情節的,所以接下來綜合演義小說分析一下。
誅董同盟們去討伐董卓時,董卓派呂布出戰,上黨太守張揚派出部將穆順應戰,被呂布一個平A就斬落馬下,連一回合都沒有撐過。
接著太守孔融,就是讓梨的那個孔融,他派出部將鐵錘武安國出戰,這次好歹還撐了十多個回合,不過最後也被呂布一戟斬了手臂。
接下來幾路諸侯派出去的人,不但打不過,就連七個人一起上用車輪戰,同樣沒有奏效。
作為諸侯的公孫瓚親自上場,沒幾個回合也差點被呂布一招幹掉,撿回一條命討回同盟軍營裡。
再然後上場的就是號稱萬人敵的張飛,兩人交手了五十多個回合,眼看張飛就要不敵,關羽趕去支援,兩人聯手依然拿呂布沒辦法;
當大哥的劉備臉上掛不住,騎上紅鬃烈馬大喊「二弟三弟,大哥來也」就跑去助陣,三個人打得不可開交,最終呂布體力不支,退回軍營。
劉關張三人在當時那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但是三人聯手才勉強打了個平手,可想而知呂布有多強。
在曹操擒呂布時,陣仗更大:
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樂進、李典六員大將一起招呼呂布,最後呂布體力耗盡才擒住的他。
典韋、許褚、夏侯兄弟是什麼人?那也都是號稱當世猛將的戰力榜前二十,六個人才打贏一個人,呂布之勇武,可見一斑。
但是話說回來,任他呂布武力卓絕,最後也因為見利忘義、出賣同夥被諸侯不待見,最後也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
所以麻煩天美,該加強一下呂布了,我用呂布打上單太吃力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