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0日,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寄生蟲》獲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創歷史。
這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當今世界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盃,同時也意味著亞洲電影已經連續兩年登頂。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第一時間向奉俊昊劇組公開發文祝賀,表示影片獲獎正值韓國電影百年,意義極為重大。這麼一部好的片子,到底好在哪裡,又要告訴我們什麼。
首先這部電影的名字《寄生蟲》,劇情內容並沒有像名字一樣,也在刻意給大家錯覺,這部電影會是一部科幻電影,尤其是開頭父親吃麵包看到的蟲子,更加給人產生一種固有思想,但是並沒有按照這個劇情走下去,直到甚宇給妹妹甚婷介紹工作才恍然大悟,所謂的《寄生蟲》是描寫的窮人依附富人的生活方式。
隨著影片的開始,經過甚宇和全家的努力,終於全家都寄生到了富人家裡,誰知道在他們來這裡之前,這家的女管家已經和丈夫寄生在這裡4年了,新一代的寄生蟲和舊一代的寄生蟲展開了博弈。
別看寄生蟲一家各個貪小便宜像是一群垃圾,但是他們還是有上進心的,比如家裡牆上掛著媽媽的照片和獎牌,這是媽媽獲得過的全國鏈球銀牌,哥哥在去做家教時,好朋友說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自己復讀過兩年,應付一些英語語法句子等還是很輕鬆的,高中學歷的妹妹輕輕鬆鬆偽造證件,的確是學美術的好材料,爸爸給富人開車,車上富人手中的咖啡竟然一滴沒撒,媽媽做起家務也是如魚得水,你能說這一家人沒有點實力嗎?那麼為什麼這麼一家人還是住在地下室,過著寄生蟲的生活,原因是他們一家人都非常的懶惰,不會去管理自己沒有好的控制自律能力,看到一點蠅頭小利就放飛自我,當全家人都成功進入富人家以後,他們的原型也暴露出來了,趁著富人出去郊遊,一家人住在富人家,吃他們的東西,喝他們的酒,睡他們的床,各種享受。
人生無法永遠跟著計劃進行,所以人不該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出錯。
計劃這個詞也是影片的關鍵,兒子問爸爸接下來有什麼計劃嗎?爸爸卻說了這一句話,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的一句話,感覺非常的喪氣,也是爸爸對於事情的無奈,也間接的推動了故事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兒子感覺爸爸沒辦法了,也非常的自責,因為這一切事情都是他的開頭,於是打算自己去殺掉老寄生蟲,誰知道自己下不去手,反被別人拿了一血,母親和女兒也不知道怎麼辦,還想著和老寄生蟲談談,在面對女兒被刺傷,妻子和老寄生蟲搏鬥,父親沒計劃不知道要去怎麼做,本能得在哪裡看,無能為力,造成了本片的悲劇,本片看似是窮富人之間的階級問題,還不如說是窮人的問題,選擇的問題,我們本應該可以選擇努力,卻偏偏選擇懶惰,本應該選擇冷靜,卻選擇了暴力,本應該選擇放下,卻選擇了殺戮,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選擇,我們應該怎麼選擇?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小細節,比如父親說出當今社會現狀&34;。
富家小孩子牆上畫的畫也告訴我們家裡的老一代寄生蟲。
影片中在富人家盡情享受的時候外面下著大雨,預示著暴風雨的前夕,從富人家出來,一家三個人一直跑回家,可以發現都是下坡路,開頭甚宇也說自己家向下走,富人家向上走,也預示著富人永遠向上,窮人一直向下。
非常大膽地在片中引入了對&34;的描述,儘管嗅覺可以說是電影這一視聽藝術的盲區。全片多次提到基澤一家身上有一種氣味,這是一種&34;,是一種&34;。氣味雖然無形,卻是父親無法忽視的心結,是壓垮父親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構成社會歧視的重要層面,是表明社會地位和身份的隱形標籤,是難以撫平的差別和傷疤,影片最後兒子幻想買下來大房子,父親重見天日。
《寄生蟲》之所以斬獲這麼多大獎,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能夠引發人們深思,&34;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也奠定了失敗人生的結局。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當下,認真計劃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完美的計劃。
反思過去,珍惜現在,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