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
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有病得治」、「不要放棄治療」,這幾乎成為很多現代人的日常用語。但是「窮病」似乎人人都有,比如每個月固定一個日子「服藥」(領工資)治窮病,然後清算完每個月各種帳單,又得開始病得恍恍惚惚。
「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
正如餘華在作品《活著》中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向我們講述絕望的不存在,從富貴到貧窮也並不那麼可怕,我們還在一起,我們還活著,一切都將是好的。他們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已經是戰勝了一切。對於生活,福貴的一生是貧窮的;對於生命,福貴的一生卻是富貴的。
我們一邊喪著,又一邊燃著的馬不停蹄。走著走著,時常忘了自己。
有一天,突然停下回望,看到一個人,在「正確」的年紀娶了「合適」的女人,幹著「穩定」的工作,過著「美滿」的生活,咦,怎麼是自己?我的笑容怎麼那麼客套?肢體怎麼如此僵硬?噢,原來我的心在這裡,不在那個自己的身體裡。那個我,走了一條「約定俗成」的路。
我接受命運,但我懷疑生活,我不想活成別人,我只想在離世時,成為了全世界唯一的自己。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每天天未亮就辛勤勞作的環衛工人們,他們的工作又髒又累,但他們從來不抱怨,一心一意的幫助城市「美容」,雖然也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命運如此坎坷,可看到市民走在大街上發自內心的讚揚的笑時,他們也忘卻了之前的抱怨,比之前更加充滿了力量,再次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來。
我認為最好的回答是,窮有窮開心,富有有富的樂。粗茶淡飯也可以把生活過得很幸福、充實。在「病」之前,在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是當生活中的戰士,而不是「病」的受難者;在「病」在來之前我們更應該把生活過好,把時間掌握好,把健康「保衛」好。
人都是一樣的,手伸進別人口袋裡掏錢時那個眉開眼笑,輪到自己給錢了一個個都跟哭喪一樣。
人死像熟透的梨,離樹而落,梨者,離也。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憑什麼讓我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去想光宗耀祖這些累人的事。
在中國人所說的蓋棺定論之前,在古羅馬人所說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時間裡等待我們的是什麼。
何為「活著」?餘華這麼詮釋:它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就是活著。
餘華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是對生命的一種肯定,也是對生活的一種答覆,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活著本身,更要珍惜活著帶給我們的生活意義。
只要人活的高興,就不怕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