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中那麼多魚,你認得多少?值得收藏!

2021-02-17 三省堂中華網

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也許天天都在看日劇、吃日料、甚至在學日語,想必積累了不少詞彙吧。其實有時候背了很多單詞、句型、語法,到了日本自由行,進了那種《孤獨的美食家》裡五郎大叔狂啖米飯的非常市井的小館子,面對滿牆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混雜的菜名看板,是不是有點發蒙了?

你確認這些片假名寫的動物的內臟你都認識嗎?小編第一次去日本自由行的時候,日語還是停留在看《標日》背句型的渣渣水平,進到一家拉麵館,看著滿牆的菜名看板,只認得豚、燒肉、拉麵這些簡單的詞,其他很多片假名寫的湯頭和配菜完全兩眼一抹黑,即便問店家,也不一定能明白確切是什麼。或者去壽司店,那種很古老的店,沒有配圖菜單、燈箱,完全不知道金槍魚、三文魚、章魚怎麼說,真心不好點單,除非你手機現場挨個翻譯給店家看,對方也可能會丈二的和尚。

鰹 鮪 鰤 鯖  你確認這些你都念的出來?知道長什麼樣?日語中有很多這種魚字偏旁的字,不是很好讀出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料理中常用的魚,以後自由行過去,媽媽再也不會擔心我點不到喜歡的魚了。

1.  鰹 かつお(卡茨奧)中文念「jiān」

又稱正鰹、煙仔、小串、柴魚、煙仔虎是重要的食用魚,多用作刺身(生魚片)和魚鬆。日料理很重要的「木魚花」就是鰹魚乾做的。木魚花湯是烹製日餐所不可缺少的配料,就像中餐的雞湯,西餐的牛肉湯一樣重要。日本非常常見,一定要記住這個詞!!!

這就是鰹魚,有點像小的金槍魚

日料常見的木魚花,章魚小丸子上飄舞的就是這個。

2. 鯉 こい(考衣)中文念「lǐ」

這個很常見了,紅燒、清燉、酸菜魚怎麼做都好吃

菜市場的常客

紅燒鯉魚

3. 鯛 たい(他衣)中文念「diāo」

鯛魚又叫加吉魚、班加吉、加真鯛、銅盆魚。中國沿海均產,但以遼寧大東溝、河北秦皇島,山東煙臺、龍口、青島為主要產區。

粉撲撲的很好看吧

海魚清蒸或豉汁蒸是最鮮美的中式吃法

4. 鮭 さけ、しゃけ、サーモン(薩那、夏那或騷~夢)中文念「guī」

為什麼一個魚有三個叫法?其實「薩那、夏那」指的是咱們中國叫虹鱒魚的魚,很多農家樂都有養殖,燒烤、油炸或燉湯味道很不錯。「騷~夢」是英文Salmo的日語音譯,音譯過來就是熟悉的「三文魚」,也叫大馬哈魚,就是《動物世界》裡熊站在瀑布邊等著咬的那種大型的魚,中文寫作鮭魚。

日料魚生必有項目

農家樂常見的各種鱒魚

5. 鰯いわし(伊娃西)中文念「ruò」

其實就是俗稱的「沙丁魚」。沙丁魚主要用作食用,但魚肉亦可制為動物飼料。沙丁魚油的用途包括製造油漆、顏料和油氈,在歐洲還用來製造人造奶油。同時是世界重要的海洋經濟魚類。地中海沿海國家和地區,很多製作醋、檸檬、橄欖油醃製的酸沙丁魚,也算當地的特色美食,但是小編的父母和朋友很少有人能吃習慣這種南歐酸魚。這個漢字其實挺形象的,沙丁魚單體很弱小,是任其它魚吞掉的受氣包,但是它們經常聚成一團,人多氣勢大,不服來戰。

歐洲人也是偏愛各種沙丁魚罐頭

沙丁魚也是群居性魚類,魚多力量大

6. 鯰 あゆ(阿悠)中文念「nián」

鯰魚即鯰魚,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蝨魚,生仔魚。此魚的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鬍鬚,上背較黑,腹面白色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鯰魚算魚類裡能活得較長的。有個小插曲挺有意思:2015年4月20日,兩名波蘭漁民在該國西部的奧得河,捕獲一條巨型鯰魚,長約4米,重達200多公斤。 令人意外的是,波蘭人在剖開魚腹後發現一具屍體,以及德國納粹時期的金屬材質的軍章。經過對鯰魚腹中遺骸的研究得出結論,這名年輕軍官死於75年前。他隸屬於德國黨衛軍,死於德軍侵略波蘭時期。可想而知,鯰魚能活多久。

鯰魚顏值真的...沒救了

東北冬天燉魚也常吃鯰魚

7. 鮪 まぐろ(馬古洛)中文念「wěi」

其實就是「金槍魚」,日本人的最愛,由於過度捕撈,海裡的藍鰭金槍魚基本快被日本人吃完了,所以高檔的金槍魚在東京的築地市場每天能拍賣出很高的價格。鮪魚算深水魚,很難人工養殖。金槍魚的肉色為紅色,這是因為金槍魚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紅蛋白所致。有些金槍魚,例如藍鰭金槍魚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謝;使體內血液的溫度高於外界的水溫。這項生理功能使金槍魚能夠適應較大的水溫範圍,從而能夠生存在溫度較低的水域。

金槍魚是小編最愛,沒有之一

優質金槍魚,肉質紅豔誘人

8. 鰤 ぶり(布利)漢字念「shī」

又名青甘魚、平安魚、油甘魚,廣東又叫蕃薯仔.分布於臺灣、日本附近海域還有我國南海海域. 鰤魚在日本有100種以上的名字。在臺灣則是被稱為青甘鰺或青甘。在日本全國各地,鰤魚作為與鮭魚齊名的除夕吃的吉利魚而聞名。以縱貫日本中部的大地溝帶為界,因喜好的魚而分成西部的鰤魚文化圈和東部的鮭魚文化圈。在日本關西地區,鰤魚是正月裡不可缺少的魚種。尤其在北陸地區,正月裡或喜慶之日,餐桌上倘若缺少了鰤魚,那麼這個家庭的招待規格就會成為問題。由此可見,鰤魚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味噌燉鰤可是很多煮魚定食屋的暢銷菜品哦,去日本一定要嘗。

很大個的!

除了魚生,味噌燉鰤魚也是不得不嘗

9. 鰻 うなぎ(武納gi)漢字念「mán」

鰻魚,可是念二聲的哦,不知道你念對沒有。這個大家應該也很熟悉吧,各種沾著秘制醬汁,炭火上滋滋作響,肥美的魚脂噴香的烤鰻魚,再配上好吃的米飯,成為一碗結實滿足的鰻魚丼,小編都止不住口水開始YY了。不得不提的是,うなぎ(武納gi)指的是普通的鰻魚,另一種在日本很受歡迎的「星鰻」日語漢字寫作「穴子」あなご (阿娜高),不是一類鰻魚啊,星鰻更美味。

鰻魚滑溜溜的根本捉不住

口水快要決堤了

10. 鯖 さば(薩巴)漢字念「qīng」

其實就是青花魚、鮐魚,種類也很多,比如花紋明顯的挪威鮐魚,有斑點的日本鮐魚。為中國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此種魚類分布廣、生長快、產量高。魚肉每百克含蛋白質21.4克、脂肪7.4克,肉質堅實,除鮮食外還可醃製和做罐頭,其肝可提煉魚肝油。小編以前在國外苦逼留學的時候,經常買這種便宜的魚回家烤著吃,出爐後焦黃的魚皮,擠上檸檬汁,絕美的搭配。

有點像斑馬的紋理

這焦黃的誘惑,嗯~受不了啦!

吃日料,少不了點份三文魚刺身。

 

但最近央視的一則新聞,讓很多愛吃三文魚的小夥伴望而卻步了。

什麼,我吃的是「假」三文魚?

「淡水虹鱒」又是什麼鬼?

▲ 知名科普新媒體果殼網強行科普

其實,日本料理中「鮭魚」是個大概念,既包括所謂的真三文魚大西洋鮭,也包括各種淡水的鱒魚。

淡水鱒魚會拿來做刺身

鮭魚這樣吃也很常見

除了三文魚,日料中還有很多魚;除了刺身,魚還有很多美味的吃法。

今天小慄子又要偽裝成美食博主啦~講講日料中幾種常見的魚和吃法。

下次吃日料,可不要只會點三文魚刺身啦!否則會錯過很多美味的!!

鮪=鮪(wěi)魚=金槍魚=吞拿魚=tunna,其實說的是同一種魚。

不過品種很多,體型小的只有幾公斤,體型最大的有六七百公斤。

▲ https://kotobank.jp/image

 

根據肉的部位不同,叫法也不同。

赤身

▲ 這種鮮豔的流光,比任何細節都能勾起食慾。

圖|紀錄片《壽司之神》截圖

赤身是最普通,也是最主要的食用部位,脂肪含量較低,口感清爽軟糯。

小野二郎形容赤身的味道:有一種「清新的血味」

中肥

▲ 圖 | 紀錄片《壽司之神》截圖

魚脂平衡度好,最受歡迎的部分。

中腹,或者中腩,說的都是這個部位。我倒覺得「中腩」的譯法挺好的,讓人想起可愛的小肚腩……

大肥

 ▲ 圖 | 紀錄片《壽司之神》截圖

大肥是脂肪含量最高部分。

特別是靠近下巴的部分,更加肥美多汁,價格自然也是最貴的。

放入口中,能體會到脂肪如細細的雪花般瞬間融化的感覺。

用醬油略微醃製後做成壽司

或者表面輕微炙烤後吃

腹部的碎肉

做成的鐵火卷

金槍魚茶泡飯

也是經典的吃法

 ▲ 圖 | 《食彩之國》截圖

小野二郎給金槍魚拍過一組照片,不同季節捕獲上來的金槍魚,脂肪含量、色澤、肉筋的分布都會不一樣。

這些照片,也收錄在《壽司之神》這本書裡,真的非常美!

雖然不夠清晰

紀錄片截圖感受下

▲ 圖 |紀錄片《壽司之神》截圖

再來感受一下技藝之美。

▲ 鰹(jiān )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日本人把每年春末北上的鰹魚稱為「初鰹」,是和櫻花一樣,會讓人想到:「啊,春天來了」的食物。

 

與積攢了一身脂肪的洄遊鰹魚相比,初鰹有著鮮爽的香氣,用小野二郎的話說「那種新鮮感,像9月的毛豆」

 

不過,鰹魚非常容易腐敗,魚腥味比較重,一般會加生薑、蔥一起吃。

▲ https://image.entabe.jp

 

切成1cm厚,表面稍微炙烤之後立即放入冰水冷卻,也是一種常見的吃法。這種做法叫「tataki」。

當然少不了鰹魚蓋飯。

鰹魚煮熟,再經過多次煙燻、乾燥後就成了鰹魚節。大家熟悉的章魚小丸子上會跳舞的木魚花,就是鰹魚節刨花。

日本人也經常問:

為什麼去壽司店時叫「salmon」,早餐吃的鹽鮭魚卻叫「鮭」?

鮭、鱒、salmon、trout,傻傻分不清,求解釋!

日料中常見的烤鮭魚

▲ https://instagrammernews.com/detail/1727207665946099618

有人給吃貨做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解釋:

Salmon:海裡的、進口的

鮭:海裡的、國產的

鱒:河裡的

以及的,都是一個大家族的小夥伴,生物學上沒啥差別。

「鱒」能不能生吃?人家也挺關心。基本意見是:野生的寄生蟲風險大,不要生吃;養殖的,品控到位,可以生吃。

日本養鱒振興協會:

國內淡水養殖鱒魚沒有XX類寄生蟲

具備生吃標準,無需冷凍

▲http://www.zenmasu.com

 

其實早先日本人吃鮭魚一般都是熟食,很少作為刺身、或者壽司;

不過現在生吃也很普遍了。因為價格親民,在迴轉壽司店中很受歡迎。

不要說中國人土,吃日料只認三文魚;其實日本人也愛吃三文魚壽司。

2016年日本一家企業做過調查,迴轉壽司店最受歡迎的就是它了。

輕微炙烤

刷一點蛋黃醬吃

傳統壽司店,雖然不常見到三文魚壽司,但它的魚卵卻一直是常客。

鮭魚子軍艦卷

▲ 圖|《壽司之神》截圖

鮭魚親子蓋飯

鮭魚+它的孩子鮭魚子=親子

 

雖然鮭魚有時也被歸在「赤身魚」#紅色肉的魚#,但鮭魚的肉色,跟金槍魚、鰹魚形成原理不一樣。

三文魚的橘色,來自類胡蘿蔔素——蝦青素,捕食小型甲殼類動物獲得;而金槍魚、鰹魚的紅色,來自血紅素。#金槍魚,不僅補腦,還補血啊#

鯛魚種類很多,最典型的要屬真鯛。

▲真鯛(diāo)

https://hachimenroppi.com

 

樣子和名字都喜氣洋洋的一種魚,是一種預示好兆頭的食物。#就像桔子=吉利#

 

看上去透明柔韌的鯛魚肉

其實有著爽彈的口感

看這個動圖,體會一下那種Q彈。

鹽烤鯛魚

燉煮或蒸飯

也是常見的吃法

▲ https://pds.exblog.jp/pds/1/201003/10/30/e0177330_213929.jpg

有點像杭州人吃的立夏飯的做法。

鯛魚的茶泡飯

小津安二郎的心頭好


▲ www.sirogohan.com/_files/recipe/images/taicha/taichayoko.JPG


▲ 圖 | 竹莢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作為一種可高級、可親民的食材,竹莢魚大概是日本家庭主婦和廚師們都非常愛的一種食材了。

 

不論是高級壽司店的握壽司,

▲圖|《壽司之神》截圖

還是普通食肆的炸竹莢魚,

▲ 圖片來源:見水印

都是很多人慾罷不能的美味。

 

味道鮮甜溫和,沒什麼魚腥味的竹莢魚,怎麼會有人討厭呢。

 

竹莢魚一年四季都能見到,但夏天是最好的季節,這個時候油脂豐厚。

竹莢魚也可以做蒸飯。

醃製之後跟米飯同煮。出鍋前把魚肉搗碎,加一點香料。

或者表面輕微炙烤之後,做成蓋飯


▲ 香魚

圖|https://hachimenroppi.com

另一種非常有夏日風情食材。

 

香魚只能生活在清流中,帶有獨特的香氣。唔,據說像西瓜的香味。

雖然可以生吃,但不去內臟的鹽烤香魚,才是日本料理店常見的吃法。

特別是京都。坐在貴船河上,點一份烤香魚,冰啤酒,是很多人夏天去京都旅遊必須體驗的一項。

如果有機會去,一定要嘗嘗啊。

▲ 窩斑鰶(jì)

https://hachimenroppi.com

 

長得有點像鯽魚,不過它不起眼的外表下有獨特的口味。

 

小野二郎很喜歡這種魚,說每次吃的時候,「喉嚨都會自己歡呼起來」。

這種魚有點意思,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名字:剛出生時,叫「新子」,手指那麼點大,做壽司的話,2-3條甚至更多魚才能捏成一貫壽司;

「小鰭」是第二個階段,個頭也不大;長大成魚後叫「鰶」,或者「鮗」。

 

這種情況,在日語中被稱為「出世魚」#一步步加官進爵的感覺#

 

一般用醋醃之後吃

帶皮吃,皮很柔軟

用窩斑鰶做壽司,很費心思,需要根據魚身大小、脂含量,調整醃製的時間。

小野二郎說,為了讓所有魚獲得同樣的風味,要把醃製時間「延長或者縮短兩三秒」。是以秒計的!

▲圖|《壽司之神》截圖

長得挺像的一對親戚。鮃(píng)眼睛在左側(左口魚,比目魚)#多寶魚就是一種鮃#鰈(dié)眼睛在右側(右口魚)。

不過,中國的日本料理店一般都統稱為「比目魚」。

▲ 比目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都是高級白身魚。

黃蓋鰈是夏天的代表,而比目魚的時令是秋冬季節,到霜打的時候,會積攢更多脂肪,變得十分肥美。

▲圖|《壽司之神》截圖

 

裙邊部分富有彈性

是非常高級的壽司料

黃蓋鰈刺身

小野二郎對這兩種魚都很喜歡。

在黃蓋鰈還沒普遍被用作壽司食材的時候,他就對這種魚讚賞有加,認為它「很有前途」;而秋冬的比目魚,他覺得是「難以形容的季節的恩賜」。#大師太會誇魚了,說得人不得不去嘗一嘗呢#


▲ 青花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也是可親民可高級的一種食材,家庭、食堂裡常常能看到,也出現在一些高級壽司店裡。

時令季節脂肪含量可達到20%,入口即化。小野二郎也說秋冬時節脂肪肥美時,「真的很好吃」。

小野二郎說:

青花魚壽司是我家的招牌

 ▲圖|《壽司之神》截圖

 

一般用醋汁浸過之後捏壽司;還適合直接炭烤,或者切成段鹽烤;

▲ https://style.nikkei.com/article/DGXMZO17613600T10C17A6000000?channel=DF080420167219

味增調味的煮青花魚,也是家常的經典菜式;很容易上手。

▲https://www.kurashijouzu.jp


▲ 鰤(shī)魚、青甘魚、油甘

https://hachimenroppi.com

 

又一種「出世魚」,長到80cm以上就叫「鰤」了。

 

鰤魚是一種非常有日本味道的食材,也是一種「吉祥料理」,在各種祭祀、慶典中經常露面。

著名的日本菜式

「鰤魚燉蘿蔔」

冬天的鰤魚最肥美

堪比金槍魚大肥

 

鰤魚涮火鍋

也是冬天的熱門

鰤魚的魚鰓、內臟、骨頭,都能吃。

油炸魚鰓

內臟做的小菜

▼ 

看正面,哇!長的好醜。

▲ 安康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翻過來,哇!萌萌噠。

看上去笨拙又慵懶

出手的時候毫不猶豫

除了牙齒眼睛骨頭不能啃,皮、肉、肚子裡的內臟,基本都能吃。

安康魚的皮質富含膠原蛋白,肉鮮美,在日本和韓國一般是燉湯、涮火鍋吃。

安康魚很少拿來做壽司,最常見的是安康魚肝;

▲ http://www.kazamaura.com/dish.html

▲ 秋刀魚

https://hachimenroppi.com

 

秋刀魚時令是秋冬,深秋甚至入冬時味道最為深厚。

常見的吃法是:整條魚,不去內臟,塗上海鹽,在炭火上炙烤。肥美的脂肪在炭火的炙烤下慢慢滲出,空氣中瀰漫著魚肉香……

秋刀魚的滋味

貓和你都想了解

▲www.photo-ac.com

一般會擠點檸檬汁,配胡蘿蔔泥、米飯一起吃。

美味的蒲燒秋刀魚

破開剔骨,塗上甜辣汁烤制

▲https://chefgohan.gnavi.co.jp

還有這種樸實的做法

最能讓人聯想到「媽媽的味道」

青花魚、沙丁魚,秋刀魚這類背上青黑色的魚,魚肉DHA含量比較高。

吃不慣的人會可能覺得有一股腥味,但還別有一股風味。我就很喜歡吃。因為魚刺很軟,不用怕,而且價格親民。

看餓了吧,不誘惑你們了。

畢竟一邊咽口水一邊碼字,對我來說也太不人道了。

甩個烤鰻魚,我就閃

[1]日本朝日電視紀錄片:色彩の王國

[2]紀錄片《壽司之神》Jiro,Dreams of sushi

[3]裡見真三,壽司之神,新星出版社

[4]福地享子,壽司手帖,新星出版社

摘自:食慄派ChestnutMates

綜合摘自:晚安魯道夫,食慄派ChestnutMates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版權,版權歸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文章源自網絡,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


3月15 日   日元匯率  

100日元=6.0159 

1元人民幣=16.6226日元

長按下圖輕鬆關注,每天更多精彩陪伴

相關焦點

  • 日本料理中常見的魚到底有多少種?
    在日本料理中有很多種魚類的運用,如壽司和刺身。製作刺身的原料廣泛,以深海魚類為主,魚類有三文魚、鱸魚、鮪魚等。相信各位已經吃過多次日料,但是你對日料裡的這些魚熟悉嗎?知道它們的原來面目嗎?又稱正鰹、煙仔、小串、柴魚、煙仔虎是重要的食用魚,多用作刺身(生魚片)和魚鬆。日料理很重要的「木魚花」就是鰹魚乾做的。
  • 【飲食日本】日本料理完整指南,值得你收藏~
    那麼怎麼辦啦?=。=不用擔心!看過這篇長文之後,麻麻再也不用擔心乃在日本料理店不會點單了!    在日本,幾乎家家都會釀造梅酒。和臺灣梅酒最高50多度不同,日本的梅酒基本上就10~15度。味帶酸甜,故亦為一些不嗜酒的人士所愛。
  • 針魚在日本料理中的菜品圖片
    針魚又叫梁魚,雙針魚,品種有兩個即尾斑圓頜針魚和黑背圓頜針魚。針魚體呈長圓柱形,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屬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中國僅見於南海。與秋刀魚是同類,體長20至30釐米,在水面下像箭一樣遊泳,日本沿岸都有分布,所以地方名很多。
  • 走近日本料理:刺身常見的的7種魚和日本壽司的常識與非常識
    走近日本刺身常見的的七種魚刺身,日本料理中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日本料理中常將刺身作為第一道菜,因為很多日本廚師們認為應該在品嘗其它菜餚之前食用它,避免其它的味道影響刺身的口感。本期整理了七種可作為刺身的魚的特性與處理方法,有常見的也有少見的品種,與大家分享。
  • 天婦羅是吃日本料理的最高境界——《蔡瀾談日本·日本料理》
    ◎以小撮綠芥末擺在魚片上,然後只把魚的部分浸入醬油入口,碟中醬油還是那麼清透可喜,舌頭能將肉、醬油和綠芥末的味道有層次的分辨,才是最高的境界。◎初學吃魚生的人,多從三文魚著口。到日本,你會發現傳統的日本壽司鋪裡,根本沒有三文魚刺身賣,覺得它有一種怪味。
  • 日本料理的哲學,不僅僅是做飯那麼簡單!進了日本料理店,卻發愁不會點單? 日本料理完全指南!
    日本料理的哲學,不僅僅是做飯那麼簡單!壽司——極簡主義將煮熟的米飯放進乾淨的魚膛內,積在壇中放入地下,便可以長期保存,而且食物還會由於發酵而更加鮮美,這就是壽司原型:鮒壽司。對油溫的掌控變得尤為重要:用眼看,粉漿在熱油中的氣泡多少,食物在油鍋裡的顏色變化。
  • 日本料理份量那麼小,為什麼比我們一頓火鍋還貴?
    別撓著頭想了,今天姿姿就來告訴你,日本料理為什麼這麼貴?這其中,日本壽司和刺身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魚,不僅保證新鮮,還要求固定部位。姿姿告訴你:當你消費人均800元以上的日本菜,很大程度是在為你吃不到的部分買單。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你為一份頂級日本料理付帳時,你也在購買廚師為保證食物形態而付諸的努力。
  • 鯒魚在日本料理中有哪些經典製作方法
    鯒魚別稱牛尾魚、扁頭魚、刀甲、竹甲、百甲魚、村長魚、秘書魚等等。一般體長20~30釐米、體重100~200克;其肉質堅實,成蒜瓣形。鯒魚主要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海域,由紅海及東非到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與韓國,南至澳洲北部。
  • 日本廚師料理「巨型」八爪魚,刀工精湛沒得說了,心疼八爪魚一秒
    日本廚師料理「巨型」八爪魚,刀工精湛沒得說了,心疼八爪魚一秒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不少人都會將八爪魚和章魚這兩種動物混淆,其實它們之間只有著很大差別的,八爪魚的爪子相對來說更加強壯,就拿電影《
  • 日本東京米其林那麼多,哪家最值得去?
    共有512家餐廳上榜,其中三星餐廳12家,二星餐廳54家,一星餐廳161家,還有315家必比登美食推薦餐廳,涵蓋了日本料理、法國菜、義大利菜、韓國菜、中國菜等多國料理店,壽司、天婦羅、河豚、鰻魚、拉麵等本土料理專門店以及精進料理和當代料理餐廳等。三星餐廳較去年少了一家,但東京依然是全球擁有米其林三星餐廳數量最多的城市,「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號一點都不誇張。
  • 日本廚師料理刺身全過程,一條完整的魚,料理完就只剩下這點兒
    其實在日本國內刺身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是很多人最樂於享受的,幾乎每個日本廚師都會料理刺身,就像我們國內每個廚師都會魚香肉絲一樣。刺身對於日本廚師來說,已經算是基本操作了。最近就有網友實拍了日本廚師料理刺身的全過程,也可以讓我們近距離看一下日本廚師的手藝。這個食材我們國內肯定也沒怎麼見過,這麼大的一條魚,而且還是紅色的,感覺沒有魚鱗一樣。尤其是它的眼睛,瞪的和銅鈴一樣。
  • 廣州最正宗日本料理攻略,全文乾貨,日料愛好者必須要收藏!
    哈裡帕斯傑裡納克的《世界飲食五大因素》中羅列了擁有健康飲食的一些國家,其中日本料理排名第一。
  • 日本 | 料理的吃法與講究
    考究的做法以及精緻的擺盤俘虜了一批又一批的吃貨們到底這些配料怎麼用沾醬油還要講究部位會席料理到底有多少道菜吃了那麼多年日料,從來都是隨心所欲,真的到了日本料理店到底哪些「儀式感」是吃日料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呢?壽司可謂是日本料理中的大眾情人,無論你是熟食派還是生食派,或者在海鮮肉類與素食之間搖擺不定,壽司仿佛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 據說這是2018年最值得體驗的日本料理~
    是啊,趨勢.這飯,哪是隨便吃吃的指點美食方向,擔當美食指南這才是吃飯該有的態度但,小坡日新月異的美食你方唱罷我登場誰說的出明天誰爆紅,誰又倒閉庸人自擾,埋頭繼續吃。但吃歸吃,腦海裡飛快的轉起來,今年的趨勢會是什麼?甜品?西式中餐?黑暗料理?法式大餐?還是日料?
  • 日本料理中的調味
    初始版本:180325初版標題:《日本料理中的調味》引言多數介紹日本料理的文章通常都是以食材為切入點,以料理手段加以說明。關於日本料理中的調味一般是一篇文章介紹某一種,很少見把日料中常用調味做一篇歸納匯總的文章。
  • 日本鰻魚飯料理大賞
    在日本料理中,鰻魚飯也許不像刺身、壽司那樣出名,但是要知道,從江戶時代開始,它就是日本的代表性料理之一。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18天,日本人都有吃鰻魚的傳統。在日本,製作鰻魚料理的師傅被稱為「鰻魚匠人」,像壽司行業流傳的「舍利三年」一樣,鰻魚料理中有著「3年穿籤,8年刨背,燒烤一生」的修行說法,自然,多重加成下的鰻魚就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奢侈天物」。
  • 走近美食多多的日本料理,日本料理詳攻略,日本料理十大烹飪技巧
    今天夢廠就來給你捋一遍:一份日料菜單上,除了刺身和壽司,到底還能包含多少種菜式?高橋君教你來做飯了~3月24日,食帖君帶著新書《多謝款待!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和上海的小夥伴們見了一面。當時邀請到了「日本料理普及親善大使」本多淳一先生與大家一起聊日本料理。
  • 你真的懂日本料理麼?——日本料理全攻略解讀
    有職料理:平安時代,只有天皇貴族和朝廷官員才能享受的宮廷料理。據說目前想見識一套規制完整的,只能到京都一家四百年的老店去了……本膳料理:鎌倉至室町時代,由幕府將軍和武士階層發起,重視君臣禮法的上流社會料理,如今只出現在極少數的大型婚喪節慶祭奠上。
  • 大溫哥華最有特色的20家日本料理
    溫哥華吃貨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止的~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大溫哥華最有特色的20家日本料理(上篇),首先要在這邊說明一下,這20家餐廳是來自溫哥華最資深的吃貨之一Reese。不知道大家對於一個微博名「抽貓-Rappei」是不是有種熟悉感?
  • 專注法式魚料理,為再得一顆星不斷創新|日本·米其林特輯
    經過自己獨特手法烹製的法式魚料理,不到一年就獲得了一顆星,「Abysse」在《米其林指南東京2016》一書中,成為了最受關注的餐廳之一。在日本特色的魚料理鍾加入法風味道,即「以法風為軸心,強調與和食的平衡。」端上餐桌的菜餚既滿足日本人的舌頭,又能保留法式料理的精妙。「我想最大限度地表現出魚的美味。食材和調味料都來自日本本土,採用法式技法來烹調。我想讓客人品嘗到至今從未有過的魚料理。」 目黑氏的料理,誕生在反覆的摸索嘗試中,而且,還在持續不斷地變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