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人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
1973年7月,李小龍正準備大展抱負,回港繼續拍攝因《龍爭虎鬥》暫停的《死亡遊戲》,卻猝然離世,年僅32歲零8個月。
短暫的生命裡,他把古老的中國武術推向全世界,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影響美國社會的十大明星」「20 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故去近半個世紀,李小龍已經成為一個偶像符號,他對現代大眾流行文化的影響至今仍在繼續。
01
1965 年,受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邀請,李小龍去洛杉磯為電影《陳查理長子》試鏡。
當時美國人只知道發源於中國武術的空手道和跆拳道,對中國功夫不甚了解,面試過程中,24 歲的李小龍面對攝像機談吐自如,將他的功夫哲學娓娓道來,並進行了精彩的展示。
「功夫源於中國,是空手道和合氣道的淵源。它是一個更完整的武術體系,比其它武術更流暢,更具連貫性,而不僅是一招半式。就像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它有穿透頑石的能力,水沒有一定的形態,你既不能夠捉住它,也不能夠用力打它。每一個學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樣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可以根據對手情況做出變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堅硬的鐵棒;而中國功夫出拳,就猶如一條鐵鏈連著鐵球,剛柔並濟……」
李小龍與葉問
自幼體弱的李小龍, 13 歲拜詠春拳名宿葉問為師,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截拳、白鶴拳等。所以雖然在面試時才20出頭,習武已經功力深厚。
儘管最終《陳查理長子》的拍攝計劃不了了之,但在不久之後的 1966 年,李小龍獲得了福克斯公司籌拍的電視劇《青蜂俠》的參演機會。
從影生涯中,李小龍主演了功夫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未完成的《死亡遊戲》只拍攝了15至20分鐘的膠片,後來由其他演員代為出演了剩餘戲份。
《唐山大兄》是李小龍回港後的首部作品,上映後一鳴驚人,顛覆了當時武打片的模式。影片講述了曼谷一家製冰廠工作的華人青年鄭潮安,在發現工廠做的是非法勾當時,忍無可忍,最終與黑惡勢力決戰到底、懲惡揚善的故事。
電影《精武門》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李小龍細膩的表演為人稱道。片頭,他扮演的陳真從外地趕回,赴師傅霍元甲下葬墓地,悲痛之情難掩。
作為霍元甲的得意門生,陳真踢館虹口道場,送還「東亞病夫」匾額,戰勝日本館長和俄羅斯大力士。
拍《精武門》時,李小龍經典的出招,配合「我打,啊打」的喊叫,令觀眾耳目一新。當時的西方社會,「黃禍論」 餘毒猶存,華人往往以卑劣、軟弱的負面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精武門》中李小龍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匾,把他對武術的熱愛,與痛失師傅的憤怒和對熾熱的民族情感融為一體,還有著反抗種族歧視的意義。
《猛龍過江》中,李小龍在片中飾演的是一個叫唐龍的功夫高手,到義大利羅馬去幫助被惡霸騷擾的美女陳清華經營她的餐館。
在這部電影裡,唐龍不是高大全的人物角色,而是有點傻氣,呆萌呆萌的,讓陳清華不禁懷疑到底靠不靠譜。
搞笑的外表下,唐龍有一身真功夫,一腳便能讓對方體驗向後起飛。
李連杰也曾經在電影裡致敬這一幕,不過對方是吊著威壓飛起來的。
面對不停找茬的歹徒,唐龍用雙節棍、飛腿讓對方明白什麼是真功夫。(腦海中響起「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的那句話:「勸這位年輕人耗子尾汁」)
壞人繼續搬救兵,唐龍依次對決空手道冠軍徒弟、日本合氣道大師。
最終,在古羅馬角鬥場上,唐龍迎戰最強大的敵人,與空手道冠軍上演終極格鬥——世紀之戰,留下了電影史上的名場面。
熱身時李小龍的肌肉呈現倒三角形↓
激戰過後,空手道冠軍失敗,至死也沒有投降,李小龍用衣服將對手的遺體蓋住,留下一份尊重。
《龍爭虎鬥》裡李小龍主演的李振強,在師傅的委託和警方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孤島參加比武大會,暗中調查島主進行的非法行為。
在這部電影裡,成龍還是一個被打的小龍套。
李小龍的遺作《死亡遊戲》,劇中的主角精通各種武術、拳法、腿法、棍法,孤身一人前往邪惡集團大樓,在層層挑戰中討伐仇敵,連勝多個高手。可惜電影的名字一語成讖……
在這部電影中,黃底黑條運動服成為了李小龍留給世界的最後經典造型,後世的許多電影、遊戲等都以此向李小龍致敬,如《殺死比爾》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意就為女主角烏瑪·瑟曼設計了一套黃底黑條運動服。
《殺死比爾》劇照
02
李小龍的武術成就極高,但他絕不僅是一介武夫。他的哲學思想,貫穿於功夫之中。
讓很多人意外的是,1961 年 3 月,李小龍考入了華盛頓大學,主修的是戲劇,輔修哲學。求學期間,李小龍研讀了大量的哲學書籍。他有一段經典的「Be Water」(像水一樣)論斷——
「水是無形的,你不能抓住它,你不可能用拳擊中它,更不可能傷害它。把水倒入杯中,它就是杯子的形狀;把水倒入瓶中,它就是瓶的形狀;把水倒入茶壺中,它就是茶壺的形狀。水可流動,也可碰撞,像水那樣吧,我的朋友。」
他還融匯各家,結合中國傳統道家文化,於 1967 年創立了截拳道。李小龍說:「截拳道的終極意義,就是磨練人的意志,將人類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03
李小龍的死因至今都是一個難解之謎。1973年5月,他在片場暈倒,有過一次瀕死經歷,未查明病因。有人認為,他是服用止痛藥導致過敏反應,急性腦水腫猝死;也有人認為他的訓練超越了人身體的極限;後世也有許多陰謀論,認為他是被謀殺而死。
李小龍的極快出拳速度
李小龍的寸拳展示
令人更加遺憾的是,1993年,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在美國北卡羅萊那州拍攝影片《烏鴉》時意外身亡,年僅28歲。在那場戲份裡,道具槍裡面裝的居然是真子彈,子彈穿過他的腹部,他倒在了片場。父子二人雙雙英年早逝,讓人不禁感嘆這是一個「被詛咒」的功夫天才家族。
李小龍與兒子李國豪
李小龍突然死去之後,全世界都在尋找下一個李小龍。成龍憑藉自成一派的功夫喜劇成了功夫片的正式接班人,80年代,李連杰又憑一部《少林寺》走紅,再到後來,能在國際影壇延續功夫電影傳奇者仍少之又少。
兩位早逝的巨星:麥可·傑克遜與李小龍
如今,李國豪安葬在父親李小龍的墓旁,仍有功夫愛好者不時前來悼念。在李小龍墓碑下方的石雕上,用中文刻著他的功夫理念: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致敬「功夫之王」李小龍。
來源:藝綻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