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婉秋,大家可能會很陌生,但是說起"劉三姐",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沒錯,她就是中國第一代"劉三姐"——黃婉秋。
"我希望我能用一生,詮釋'劉三姐'。
70歲的黃婉秋提到"劉三姐"這個角色時,目光炯炯,神採奕奕,完全看不出來這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
黃婉秋,1943年12月1日出生在廣西桂林市一個平凡的小家庭,黃婉秋幼年時,她的家人經常帶她去看桂劇,受家庭的影響,小黃婉秋對桂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3歲時,黃婉秋便開始在桂林市桂劇團學習桂劇。
黃婉秋的藝名叫黃藝群,說起這個藝名,還有一段小插曲。
小婉秋的班級是藝字班,當年抓鬮取藝名的時候,小婉秋抓到了"群"字,她覺得這個字太過老土,甚至氣的哭了出來。老師則安慰她說:"藝群,是個好名字,象徵著你才藝出眾,技藝超群!"
聽罷,小婉秋欣然接受。
當時恰逢《劉三姐》劇組在廣西選角,17歲的黃婉秋有幸入選"小舟妹"一角。但是當時"劉三姐"的候選人總是差點感覺,上級領導和劇組幾經考慮,終於讓黃婉秋撿漏"劉三姐"一角。
1961年,年僅17歲的黃婉秋憑藉"劉三姐"一炮而紅,成為第一代"劉三姐",從此,她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位演員最大的成功,那便是一生演好了一個角色。"
顯然,黃婉秋是成功的,黃婉秋憑藉"劉三姐"走進大眾的視野,她詮釋的"劉三姐"成為了老百姓茶餘飯後傳唱的經典。機智勇敢的形象深入人心;懲惡揚善的做派打動人心;命運不公的悽慘牽動人心。
黃婉秋塑造了"劉三姐","劉三姐"成就了黃婉秋。
災難到來的時候,黃婉秋還不到二十歲,她從沒想過推她步入痛苦的深淵的,居然是她最熱愛的角色。
在那個時期,《劉三姐》被判成為"大du草",黃婉秋也因此受到牽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黃婉秋百口莫辯,開始了她人生中最痛不欲生的十15年。
她離開了劇場,遭受謾罵,原本應該在舞臺上熠熠生輝的黃婉秋,被推搡到人群中;原本應該享受觀眾掌聲的黃婉秋,遭受了無數人的白眼。黃婉秋的那雙細嫩如蔥的手,被迫扛起鋤頭,幹著最粗重的活兒。
在那抬不起頭的日子裡,黃婉秋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她親眼看著和自己一同下放的同伴冤死在自己面前,飄蕩在河面上,她被威脅過,聽見qiang聲從耳畔響起,子彈從身側划過。
她想過ZS。
但是她沒有,她想到了她的舞臺,想到了掌聲雷動的觀眾,想到了叫著她"劉三姐"的人民群眾,也想到了她成為"劉三姐"的那段時光。
也是在那暗無天日的日子裡,她遇到了屬於她的"阿牛哥"——何有才。
1966年,何有才和黃婉秋相識,同年,何有才為了追尋黃婉秋的腳步,考上了劇團,並成為了黃婉秋的師弟,他和黃婉秋經常在一起研究劇本,切磋演技,久而久之,黃婉秋對這個一心仰慕自己的少年產生了好感。
可是在當時那個年代,姐弟戀並不能被大眾所接受,黃婉秋的年紀在當時已是大齡女青年,而何有才比她小了6歲,這讓黃婉秋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何有才只得打著給他介紹對象的幌子接近黃婉秋。
"你的所有小心翼翼,都成為了我悉心呵護你的理由。"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黃婉秋被何有才感動,在何有才猛烈的追求下,答應了何有才的求婚,1972年,29歲的黃婉秋嫁給了23歲的何有才。
婚後的生活也不是稱心如意的,兩人一度非常艱苦,食不果腹,黃婉秋也產生過動搖。
但是,有情飲水飽,艱苦卓絕的日子裡,何有才對黃婉秋一如既往地好,主動承擔起家務,把黃婉秋照顧得很好,小兩口蜜裡調油,粗茶淡飯的日子裡也能恩愛如初。
"日子是向前走的,相信美好終將照耀彼此。"
197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終於再度響起了《劉三姐》的錄音,35歲的黃婉秋雖然人到中年,但風採依舊,她對"劉三姐"這個角色的熱忱絲毫不遜當年。
當"劉三姐"的歌聲響起,大家的腦海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黃婉秋年輕時的身姿,黃婉秋,她讓"劉三姐"活過來了。
上世紀90年代初,黃婉秋回到桂林,就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繼續獻身她熱愛的舞臺,1992年6月,與香港中地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的劉三姐藝術團成立了,並逐步發展,成立了劉三姐集團公司。
1995年自治區文聯換屆選舉,黃婉秋是唯一全票通過的連任副主席。這是對她的人品藝德的認可和讚許。在她56歲那年被評為自治區德藝雙馨演員。
2017年,黃婉秋帶著"劉三姐"的歌聲上了春晚,讓"劉三姐"再一次出現在了全國人民的面前。
回顧黃婉秋的一生,她足夠幸運,也十分不幸。
"撿漏劉三姐"讓她禍福相依,她的一生,始終活得是三個字——"劉三姐"。
她的出現,或者說,是劉三姐的出現,讓我國的文藝事業再起波瀾,再上高潮。黃婉秋做到了用山歌唱好中國故事,用山歌弘揚中國精神,這是中華的文化,是世界的瑰寶。
她的不幸,是時代的不幸,是思想落後的不幸,這不只是黃婉秋的不幸,也是在那個年代眾多文藝工作者的不幸。
如今的黃婉秋,依舊活躍在文藝舞臺上,和她的"小牛哥"何有才相濡以沫,77歲的黃婉秋雖然風姿不再,但她在觀眾心中,永遠是那個活潑俏皮,敢愛敢恨的"劉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