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聖:天庭宮鬥的犧牲品

2021-01-15 六神無主

沒想到玉帝竟然準了孫悟空【齊天大聖】的封號!二次招安,太白金星果然不孚眾望,就領著孫悟空入朝謝恩來了。緊接著,玉帝又命有關部門,在蟠桃園的右首,為孫悟空興建了齊天大聖府。

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仙山隔雲海,神仙樂逍遙!齊天大聖遊手好閒,還這麼招搖過市,自然就惹人非議了。

「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

有些酷愛發光發熱的老同志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比如,這位老天師許旌陽真人,就向玉帝打了這麼個大不不小的報告。誰也沒想到,孫悟空竟因此就得了個打理蟠桃園的差事。

要知道這蟠桃園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可是天庭政治體制的根本啊。

如此輕而易舉地就把天庭之根本交到了孫悟空的手上,玉帝這不是心血來潮吧?當然不是。他早就把孫悟空的齊天大聖府安排在蟠桃園的右首邊了,這足以說明許旌陽真人的報告絕非是空穴來風。否則,照天庭無為而治的風格,玉帝該是先請眾仙提議,然後再來個【依卿所奏】才對。可他竟然毫無徵兆地就把蟠桃園交給了孫悟空這麼個來歷不明且又欺君罔上的妖猴,真是咄咄怪事。

讓猴子去看管桃園,玉帝這是老糊塗了嗎?當然不是。這是他老人家定下的【請君入甕】之計。

蟠桃去哪了

齊天大聖自接了蟠桃園的差事之後,不免又復了當初弼馬溫的故態。

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大聖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遊。

在聽了土地公的詳細介紹之後,孫悟空這才知道了蟠桃這麼個寶貝。於是乎,他忽然間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也不到處遊蕩了,也不四處交友了,隔三差五地就去桃園賞玩賞玩。

他這是在幹什麼呢?等桃熟,盼桃熟,要嘗鮮唄。

果然,桃熟之後,他便監守自盜,三天兩頭地就進園偷吃。

只可惜,紙終究包不住火!【蟠桃大會】的突然召開,到底還是讓孫悟空露出了馬腳。

一日,七衣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來園中採摘以備【蟠桃大會】。不想園中竟然無桃可摘,七衣仙女驚疑之中,就驚動了孫悟空。然後,在孫悟空的追問下,七衣仙女又道出了【蟠桃大會】的來龍去脈。孫悟空因嫌【蟠桃大會】未曾請他而憤憤不平,聲稱要去找王母娘娘理論此事。於是,他便定住了七衣仙女,又哄賺了赤腳大仙,更盜酒偷丹,就闖下了彌天大禍。

以上便是孫悟空攪鬧【蟠桃大會】的全過程!這裡面有許多的疑問,亟待解釋。

首先,孫悟空明明是去找王母娘娘理論的,怎麼會無緣無故地就攪黃了【蟠桃大會】呢?

答案似乎很明顯!【蟠桃大會】召開在即,盜食之事行將敗露,為了逃避責罰,他唯有一走了之。臨行之際,還不忘乘機攪鬧,可見其劣性難改。至於與王母娘娘理論云云,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其次,孫悟空真的把三千六百株樹上的蟠桃都盜食殆盡了嗎?

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

此處可見,蟠桃確實是所剩無幾了。後來,七衣仙女回奏王母娘娘時,也曾說過,【大桃半個也無】,並據此推斷,【想都是大聖偷吃了】。實際上,孫悟空盜食蟠桃不假,但七衣仙女的指控,卻是憑空臆斷,毫無證據可言。想來也不過是為了報園中的定身之仇罷了。

但七衣仙女有沒有證據是一回事,而孫悟空有沒有將滿園蟠桃盜食殆盡卻又是另一回事!從後來取經路上的表現看,孫悟空胃口不大,想要食盡園中桃,只怕並非易事。

可滿園蟠桃消失殆盡,若非孫悟空所為,又該作何解釋呢?實際上,偷桃者另有其人。

「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

這是孫悟空被七衣仙女撩枝驚醒時的第一反應!按說人被驚醒時,第一反應該是抱怨無疑,而這裡卻是抓賊。其中奧妙,耐人尋味。

中國古代刑獄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案例:

張某和李某是好朋友。一天,這二人喝酒,李某說他不日將要出門經商去了。可不曾想,李某攜銀出門,卻死在了離家不遠的山坳裡。後經官府勘驗,疑為遭山賊劫殺,隨身的銀兩亦不知所終。再後來,在對李某妻子進行案情詢問時,主審官發現李某曾對張某透露過,其近日將要出門經商之事。於是,張某就成了被懷疑的對象。但這個懷疑,卻遭到了李妻的反對。因為,就在事發當晚,張某曾來找李某喝酒。如果他是殺人兇手,又怎麼會白跑一趟,來找死人喝酒呢?於是,主審官又問李妻,當晚張某來找李某時的情景。李妻說,當時她已睡下,只聽到張某在門外叫李嫂,問李某在家與否。後知李某出門,他便敗興而回了。但主審官卻以此為據,就斷了張某的謀殺之罪。最終,張某果然伏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張某來找李某喝酒,首先應該叫李某,而不應該叫李嫂。他之所以開口便叫李嫂,就是因為他早就知道了李某已死的事實。他此舉意在製造不在場證據,以及對李某出門經商不知情的假象。但謊言終究騙不了自己,張某自作聰明,害人害己。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暗示。

實際上,孫悟空被驚醒後的第一反應,之所以是對七衣仙女【偷桃行徑】的喝止,就是因為他早就已經知道蟠桃被盜了。

青衣女用手扯下枝來,紅衣女摘了,卻將枝子望上一放。原來那大聖變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驚醒。

只可惜,孫悟空本領雖高,卻守不住這滿園的蟠桃!他睡在樹枝上,半是睏倦,半是潛伏,為的就是要抓住那個神通廣大的偷桃人。也正因為如此,不免就對前來摘桃的七衣仙女產生了誤會。

但誤會事小,盛會事大!這邊偷桃之賊尚未落網,那邊摘桃之人已提籃而至,這蟠桃之失眼看著就要東窗事發了。與其坐等其罪,不如趁亂而走,齊天大聖可丟不起那辦事不力的人啊。

實際上,最應該發現蟠桃丟失的是桃園力士!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的一線人員。倘孫悟空當真把蟠桃吃了個精光,力士們又豈有不報之理?幾時又輪得到七衣仙女來說長道短?

據貧道推測,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桃園力士早就將蟠桃連續被盜之事報給了孫悟空,但他並未聲張。他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他刻意瞞報,逃避責任,而是因為他不知深淺,妄自逞能。自以為無所不能,追兇緝盜不在話下。但茲事體大,又豈是他這麼個區區毛猴所能擔待得了的!果不其然,七衣仙女從天而降,就打了他個措手不及。在得知了盛會在即之後,孫悟空便藉口對王母娘娘的不滿,就定住了七衣仙女又往瑤池打探真假去了。而他之所以要定住七衣仙女,就是為了盡最大的努力來封鎖蟠桃被盜的消息。後經赤腳大仙證實,七衣仙女所言非虛,但孫悟空卻仍然心存僥倖。直至到了瑤池,見了盛會光景,他才不得不徹底放棄了將功補過的念頭。

最後,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偷桃人?

至於偷桃人的真實身份,姑且不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孫悟空並不是真正的偷桃人。他免不了是吃了幾個蟠桃,但要把帳全都賴在他身上,就未免有點不厚道了。

大聖道:「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 『齊天大聖』,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向後見我無事,著我代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 『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蹡蹡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 

回到花果山之後,在與猴子猴孫們吹牛時,孫悟空提到了仙酒,也提到了金丹,卻唯獨不曾提到蟠桃。由此可見,偷吃幾個桃子,在他看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提也可,不提也可。否則,他若當真吃絕了蟠桃,還不得拿出來大肆炫耀啊。

金丹被盜了

(大聖)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按照原先的想法,在瑤池吃飽喝足之後,孫悟空是要回齊天大聖府睡覺的。沒想到卻走錯路了。跌跌撞撞地,他就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宮。

若僅僅是走錯路也就罷了,但事情又豈會如此簡單!燃燈古佛來了。

他來做什麼?說是和太上老君講道來的。當然,這只是個幌子。他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蟠桃大會】無疑。觀音菩薩都收到請柬了,他老人家自然也不例外。

可赤腳大仙說得明明白白,【蟠桃大會】向來都是在瑤池演禮的,燃燈古佛怎麼跑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宮裡去了?莫不是老同志相見分外投緣麼?當然不是。

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

沒想到一場普通的講座而已,兜率宮竟然傾巢而出了,老同志再投緣也不至如此吧!於是,燃燈古佛的出現,不免就令人生疑了。

難道他是來配合孫悟空盜食金丹的?非也。非也。

有道是客隨主便!哪有客人盯著主人家的丫鬟僕人不放的道理?於情於理,能夠調開所有下人的,唯兜率宮的主人太上老君而已。

再者說,只有如來佛祖才知道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燃燈古佛不過就是個局外人而已,又豈能無緣無故地就助大聖偷丹了?此次講道,只怕還是受了太上老君的邀請。

可他竟然把兜率宮裡的所有人都叫去為燃燈古佛助陣了,他當真就這麼熱情好客嗎?而與此同時,他竟然又把五葫蘆金丹都落在丹爐邊上了,他當真就這麼疏忽大意嗎?不是的。

實際上,這些都是太上老君計劃好了的!不管孫悟空來不來兜率宮,這五葫蘆金丹都丟定了。

常言道,一次是賊,終身是賊!孫悟空既已有了偷桃的前科,自然就免不了有偷丹的嫌疑。太上老君守著八卦爐,煉就了許多的金丹,卻不甘心如實上繳,於是就想出這麼個法子來。借著孫悟空的不檢點,私下裡就昧了金丹。

那五葫蘆裡面究竟有多少金丹?只有他太上老君知道。反正孫悟空不吃也吃了,這個帳已然是無從查起了。

原本,太上老君是打算先報遺失,然後再嫁禍給孫悟空的。沒想到他自己倒送上門來了。真是,時也,命也。

由此可見,再極品的八卦爐,如果缺乏相應的私產制度,就算是太上老君親臨也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剿花果山

孫悟空酒足丹飽之後,索性就逃回花果山去了。

可禍已經闖出來了,天庭的職能機構不可能無動於衷。先是執掌蟠桃園的王母娘娘,緊接著是造酒設宴的仙官,再後來又是道祖太上老君,一個個都到玉帝跟前告起了御狀。但這個時候,所有問題的焦點,並不在孫悟空身上。直到齊天大聖府的仙吏和赤腳大仙這兩撥證人的到來,才把所有人的矛頭指向了孫悟空。

話說這個赤腳大仙,也真是夠後知後覺的。在通明殿外候了一天一夜,也不曉得找人打聽下【蟠桃大會】的實際情況。真不知道他是笨呢,還是別有用心呢。

當然,要說真正有問題的,自然還是那齊天大聖府的仙吏。之前就說過,天庭是【做一休二】的工作制。孫悟空即便是徹夜未歸,亦無大礙。但齊天大聖府的仙吏們卻偏偏要小題大做,竟然將夜不歸宿這等不起眼的事都報到最高層玉皇大帝這裡來了。若說無人指使,只怕難以置信。

回奏道:「攪亂天宮者,乃齊天大聖也。」

玉帝派人查探,果然就坐實了孫悟空的罪行!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反正攪亂天庭之罪,他是躲不掉了。且更為嚴重的是,【蟠桃大會】亦因此而取消了。

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鬥、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朝中局勢瞬息萬變,轉眼間又輪到主戰派得勢了!玉帝更不惜出動普天星象並十萬天兵,又布下一十八架天羅地網,誓要將孫悟空逮治歸案。

此番,最先出戰的是九曜星官。

孫悟空是個實在人,自知理虧在先,故避而不戰。直到九曜星官打上門來了,他就是想忍氣吞聲,也無後路可退了。

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

孫悟空只是【左遮右擋】,九曜星官就敗陣而走了,難不成他們都是飯桶麼?不題。

緊接著,主帥託塔李天王又調出來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這場廝殺,可以說是自花果山大圍剿以來最為激烈的戰鬥了。

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深藏在水簾洞底。

李天王取得了空前大勝利!但這樣的戰果,卻不得不令人生疑。

這場戰鬥結束得太突然了!本應該一鼓作氣拿下花果山的,可李天王卻草草收兵了。

那四大天上收兵罷戰,眾各報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獅象的,有拿住狼蟲狐狢的,更不曾捉著一個猴精

表面上看,孫悟空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就是因為仗著萬千毫毛的變化;但實際情況卻並不如此。

能在混戰之中,確保抓不住一個猴精,這需要有多麼大的戰場控制力呀!因此,可以說託塔李天王自始至終,就牢牢地控制著花果山大圍剿的戰局。正所謂,進退有度,勝敗得當。

要知道真正的勝利,未必就在戰場上;而真正的強者,亦未見得就只贏不輸。有時候軍事上的些許失利,往往能換來更多的經濟利益,甚至更大的政治利益。

毫無疑問,像託塔李天王這樣能控制並把握戰爭走向的人,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謀略家、軍事家!齊天大聖與花果山,不過是受他擺弄的道具而已。

可凡事都有意外!出乎李天王意料的是,觀音菩薩的到來,竟使得整個花果山戰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李天王喪失了戰爭主導權。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政有變,則外交與軍事亦變。

觀音菩薩到了瑤池,才發現盛會不在。於是,她便領住眾仙,往靈霄寶殿來見玉帝,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可【蟠桃大會】是說沒就能沒的嗎?觀音菩薩是何等樣人!又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輕易打發的?於是,她立刻派了惠岸行者,前往花果山探聽虛實。

惠岸行者到了花果山,與孫悟空即戰即敗。李天王乘機上書,企圖將原本就勝券在握的花果山大圍剿,再晉級為降龍伏虎的花果山大會戰。然事至於此,功在半途,玉帝頗有些進退為難之意。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在這個時候,觀音菩薩作為局外人,竟出人意料地就提出了調二郎顯聖真君前往助剿的建議。應該說,這個建議真乃是神來之筆。調地方實力派二郎顯聖真君前往助剿,一來既避開了天庭錯綜複雜且又晦暗不明的矛盾,二來更化解了玉帝在花果山戰局上騎虎難下的尷尬。

此招既出,真可謂是撥雲見日!花果山的戰況,頓時就煥然一新了。

二郎顯聖真君初到大營,便與李天王立下了互不幹涉的規矩。二郎顯聖真君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為了防止事有掣肘,功過難分;而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從與玉帝的關係來看,他是為了與天庭劃清界限。

事已至此,曾經威風赫赫的【降魔大元帥】,到底還是喪失了花果山戰局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想不得堂堂託塔李天王,頃刻間就淪為了二郎顯聖真君的下手了。

二郎顯聖真君與孫悟空戰經三百回合,不分勝負;又經變化賭鬥,亦不分勝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悟空漸漸地竟有些支持不住了。在梅山七聖慢慢收緊圍困之後,他便敗局已定了。

作壁上觀這麼久,觀音菩薩就差要拿淨瓶楊柳去砸孫悟空了,而太上老君卻不緊不慢地就拿出了《西遊記》全書中最為厲害的寶物金剛琢。

「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

太上老君的這番話,大致有以下三層含義:

1.金剛琢的簡介;

要說這金剛琢,若不是此番妖猴難降,只怕天庭諸神都無緣得見。否則,後來降服兕大王時,天庭諸神何以會不識此物?所謂【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等等功用,世人更是無從知曉。

2.【化胡為佛】的歷史;

沒想到太上老君竟然毫不避諱地,便提起了當年【化胡為佛】的舊事,難倒就不怕觀音菩薩當場翻臉嗎?實際上,他這是在以佛教創始人的身份,來警告觀音菩薩及其後臺,切勿插手天庭事務太甚。而觀音菩薩,不管是否服氣,但真的安靜下來了。

3.金剛琢的保管與使用。

此物早晚攜帶,最能防身!太上老君如此謹慎,那金剛琢又豈能為人所盜?因此,後來所謂的青牛精盜寶下界,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可太上老君說得天花亂墜,這金剛琢有諸般功用,到底又該如何施為呢?

話畢,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滴流流,徑落花果山營盤裡,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

萬萬沒想到,這金剛琢的用法,竟然就是一個字,摜!但由後文可知,此寶分明就有套取諸物的靈性。太上老君如此用法,當真是暴殄天物啊。

他為什麼就不肯用金剛琢收了孫悟空的金箍棒呢?實際上,太上老君的摜而不收,是大有深意的。

首先,太上老君既展示了寶物,同時又隱藏了寶物。世人皆知此寶,又不識此寶。其中奧妙,令人猜無可猜,防不勝防。

其次,此時太上老君不僅要收伏孫悟空,還要震懾天庭諸仙,更要震懾觀音菩薩。

花果山兩剿不下,天庭顏面何存!更何況,此事若不得善了,只怕還會招致諸仙對天庭的懷疑,尤其是觀音菩薩對天庭的懷疑。【蟠桃大會】乃天庭之根本,又豈是來歷不明的妖猴所能攪鬧的?此事說來荒唐,只怕信者寥寥。太上老君雖則疑心,卻又必須與天庭與玉帝同仇敵愾,為這場鬧劇迅速做個說得過去的了結。否則,蟠桃既失,天庭危矣。如此便不難理解,玉帝之所以毫不猶豫地就調集大軍二剿花果山,就是為了向諸仙表明態度,【蟠桃大會】之敗並無內幕,不過是妖猴作祟而已。

太上老君有意要收伏孫悟空,卻又不能暴露實力,唯有以摜行事。如此,則金剛琢既收伏了頑劣不堪的孫悟空,又震懾了心懷疑慮的天庭諸仙。否則,達到這個功勞便是觀音菩薩的。

此時此刻,相信滿天神佛,包括玉帝、太上老君及觀音菩薩在內,都有個共同的疑問:孫悟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孫悟空中了金剛琢的偷襲,到底還是被梅山七聖捕獲了,天庭終於取得了二剿花果山的最後勝利。

真君道:「賢弟,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淨之後,仍回灌口。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

就在託塔李天王班師回朝的時候,二郎顯聖真君卻不忘吩咐他的梅山六兄弟,要【在此搜山】。

可梅山七聖明明就是來助剿花果山並擒拿妖猴孫悟空的,現如今軍務已完,又何必搜山?回想起二郎顯聖真君接到軍務時的喜悅,不由得感嘆所謂的地方實力派,其實與土匪無異。他喜的,無非是戰爭橫財。也正因為如此,所謂搜山,無非就是燒殺搶掠而已,亦即屠城。古往今來,兩軍交戰,屠城往往不可避免。只不過,令梅山七聖大失所望的是,這花果山並非什麼富貴島,而是與世隔絕窮得叮噹響的赤貧山溝溝。

三反天庭

玉帝傳旨,即命大力鬼王與天丁等眾,押至斬妖臺,將這廝碎剁其屍。

玉帝的處置,可謂乾脆利落!對於天庭諸仙來說,這勉強也算是個交代吧。可沒想到的是,天庭的斬妖臺,竟然斬不動這妖猴。

還記得當初孫悟空學藝之時,須菩提祖師曾經說過,他有三災之難。這第一難,便是天雷。可斬妖臺上的天雷卻無法傷及孫悟空,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只要明心見性,孫悟空就能躲過天雷了。至於刀砍、斧剁及火燒這些普通法術,他也是有法可解的。

既然斬妖臺奈何不了孫悟空,那麼如何有效地處置他,當真就是個難題了。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鍊。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太上老君再度出面了!可他這個解釋是否當真呢?從結果來看,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但這個解釋意在解圍,當真與否,並不重要。總不能把天庭諸仙都涼在通明殿外呀!辦法可以慢慢想,但是事情必須先攬下來。

當然,太上老君對孫悟空的來歷,也的確充滿了好奇。但太上老君煉化孫悟空,可不是因為好奇,而是另有安排。

沒想到在八卦爐裡面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孫悟空非但沒有化為灰燼,還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

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煼紅了,弄做個老害病眼,故喚作「火眼金睛」。

這【火眼金睛】可不是什麼眼病,而是能識妖辨怪的特殊技能!照前文所說,這個特殊技能的出現,實際上與地藏王菩薩的隨身法器如意明珠不無關係。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中,

行者道:「你這呆子,全不知事!那時節用心防備,故此不傷;今日只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訣,又未使護身法,所以把兩股毫毛燒了。」

此處所謂的【那時節】,應該就是在八卦爐中的時候吧!在八卦爐中,孫悟空之所以能躲過文武火的傷害,就是因為用了避火訣和護身法。但避火訣避不了煙,他的眼睛也確是被煙燻了。這個弱點被紅孩兒鑽了空子,差點就讓他命喪黃泉了。

猛睜睛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太上老君打開八卦爐,孫悟空乘機就逃了!這牛鼻子老道偷雞不成蝕把米,差點兒把國有資產都給搭進去了。

逃出八卦爐之後,孫悟空登時就打到了靈霄寶殿!九曜星關門,四天王避戶,滿天神佛誰也不來惹這個麻煩。上次辛苦那麼久,功勞都讓二郎顯聖真君給拿走了。

考驗好同志的時候到了!當時正值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輪班執殿,見孫悟空不分好歹亂棍打來,當即就上前阻止。孫悟空受了莫大的委屈,哪裡還顧得了許多,舉棒就打。兩個人在靈霄寶殿之外,縱橫廝殺。緊接著,佑聖真君又調來三十六員雷將助戰,頓時便將悟空團團圍住了。孫悟空使出渾身解數,戰鬥進入了膠著狀態。

要說孫悟空自出了八卦爐,理都沒理太上老君,直接就衝著靈霄寶殿來了。他不顧一切地瘋狂進攻,就是要與玉帝老兒拼命。

可孫悟空落得這個下場不是咎由自取嗎?怎麼會對玉帝有這麼大的怨恨呢?因為,孫悟空根本就不知道,他自己到底闖下了多大的禍。

門外叮叮噹噹個沒完,玉帝當即傳出旨意,【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這次孫悟空是真的反了。


相關焦點

  • 如來為何要讓孫悟空當齊天大聖,有哪些好處?
    上文咱們論述過獨角鬼王受如來囑託,誘導孫悟空當齊天大聖,本文來討論下,如來為何處心積慮的讓猴子當齊天大聖,當大聖到底有什麼好處?要想知道如來這麼做的原因,咱們首先要知道什麼事情在如來心中最重要。
  • 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
    《齊天大聖》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
  • 【大易西遊】012集——官封齊天大聖
    ,非常高興與大家《大易西遊》,今天要講的是012《官封齊天大聖》。這個石猴本來在山裡做的挺好的,起碼是個CEO,既然天庭不快樂,不如回家了。回到花果山水簾洞,人在家裡,但心裡的「馬」還在奔騰,大夥也都跟著憤憤不平,都覺得玉皇大帝太欺負人了,這時走出兩個獨角鬼王,提議悟空做個平起平坐的官。猴王一聽,太符合自己的心意了,馬上吩咐說:「做面大旗,旗子上就寫上『齊天大聖』四個字。從此以後,你們只許叫我齊天大聖,不許再叫我大王了。」
  • 華晨宇《齊天》:原來一無所有,就叫做齊天大聖
    《齊天》這首歌曲是電影《悟空傳》的主題曲。這部電影也是非常精彩,它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看到的大鬧天宮所向無敵所向披靡的形象,而是一個有著悲劇色彩的人物,與所愛之人分離,花果山被毀,寸草不生。被逼反抗天庭,最終放下自己遠離紅塵俗世牽絆帶上緊箍,陪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四個人一起去西天去取經。
  • 【鋼琴譜|齊天】看「齊天」大聖——華晨宇,獨領風騷!
    《齊天》是由丁彥雪、今何在、房昊填詞,華晨宇譜曲並演唱的歌曲,於2017年6月2日首發。該曲收錄於同年7月14日發行的《悟空傳 電影音樂原聲帶》中,是電影《悟空傳》的主題曲 。2017年,該曲獲得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7年度華語十大金曲獎;2018年,獲2018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年度金曲獎。
  • 讀劇 | 張衛健的《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
    可事實上,雖然tvb《西遊記I》和《齊天大聖孫悟空》同為張衛健所主演,但實為兩部截然不同的電視劇。@度娘:張衛健演的「孫悟空」有兩部電視劇,分別是《齊天大聖》和《齊天大聖孫悟空》。此版《齊天大聖孫悟空》給悟空無來由添加了許多感情戲碼,這也是之前劇中所避之不及的。依稀記得tvb版《西遊記I》中的悟空唯一一段「感情戲」也是打的擦邊球,任由蜘蛛精恩恩再怎麼死纏爛打,他也絲毫不動搖師父在自己心目中唯一重要的信念。而《齊天大聖孫悟空》中的悟空雖然也堅持「不做成第一件事(取經)就不會做第二件事(娶紫蘭)」的想法,但他始終是動了心。
  • 賭王家族宮鬥:二太把自己比喻齊天大聖,四太不服輸回懟2句話
    賭王二太四太爭戰不休,二太把自己比喻齊天大聖,四太不服輸回懟2句話。賭王一生娶了4個太太,按說太太多了,肯定事多。賭王這4個太太從總體上說,維護的確實還不錯,沒有發生什麼大的爭辯,也沒有大的打來鬥去,這都是依仗著賭王治理家務有方,否則的話,4個太太之間肯定會大鬧一痛的。
  • 花果山七大聖結義,孫悟空是齊天大聖,另外六個看長相就不好惹!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曾在花果山廣聚妖兵,在這個時候,花果山出現了另外六位強大的妖王,他們和孫悟空一見如故,就此結義,這就是著名的七大聖結義了。在這次結義後,孫悟空的稱號就從美猴王變成了齊天大聖。一時間好不風光,就連天庭的十萬天兵都為之側目。
  • 白話《西遊記》:第四回-齊天大聖
    孫悟空從天庭返回,猴子猴孫們給大王安排宴席,以求消煩解悶。群猴正飲酒歡鬧,有負責守衛的猴子來報:「大王!洞外來個獨角鬼王,來求見大王。」
  • 齊天大聖廟供奉的竟然不是孫悟空,此人的能耐比孫悟空大的多
    如果供奉的是孫悟空,那為什麼沒有人叫孫悟空廟、美猴王廟或者孫大聖廟呢?有人會說,齊天大聖體現的是權威、地位,和天齊平當然最能體現孫悟空的身份。但是,我們所認識的齊天大聖基本都是來自於吳承恩寫的《西遊記》,西遊記把孫悟空的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讓所有人都認為齊天大聖就是孫悟空。實際上,在西遊記之前,齊天大聖的名號就已經存在了。
  • 神話小小說:齊天大聖
    他闖地府,改生死薄,篤定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大鬧天宮,棒打凌霄,執意要推翻天庭與皇權;他天生叛逆,不信命,不認命,膽敢與佛祖鬥法,對釋教權威充滿了蔑視。官封齊天大聖,卻依然我行我素。從猴族到人間,從地下到天上,他沒有找到所謂的公平,反而處處遇阻,八面受敵,成為眾矢之的。終於,三界聯手,將他囚禁於五行山下。第二次,是西天取經之行。
  • 電影《悟空傳》插曲推廣曲 齊天大聖歌詞在哪聽
    電影《悟空傳》插曲推廣曲齊天大聖歌詞下載在線試聽  電影《悟空傳》首映推廣曲  齊天大聖  歌手:紅花會 / K9999彈殼 / PGONE / 丁飛 / BrAnTB / AZ啊之  所屬專輯:齊天大聖  作曲 : K9999彈殼/PGONE/丁飛/BrAnTB/AZ啊之  作詞
  • 《西遊記》中猴哥被封「齊天大聖」時,彈幕神吐槽:猴子都有房了
    經典的影視劇中總是有很多有趣的畫面讓人念念不忘,在電視劇《西遊記》當中,猴哥被天庭封為齊天大聖的時候,各種彈幕神吐槽讓人笑到肚子疼!網友們的腦洞實在是太大了!猴哥二上天庭話說猴哥頭一次上天庭還是因為收了東海金箍棒和毀了地府的生死簿才驚動了玉帝,在太白金星的「撮合」下勉強讓猴哥上了天庭,不過當時的天庭一眾神仙都十分看不起猴哥,除了太白金星這種老神仙對猴子是一腔關愛之外,其他的神仙要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不就是武曲星君那種看不慣猴子亂竄故意落井下石的官員。
  • 盤點《西遊記》中的七大聖:齊天大聖孫悟空上榜,你還知道幾個呢
    盤點《西遊記》中的七大聖:齊天大聖孫悟空:美猴王,即孫悟空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中的角色之一。孫悟空在花果山遍訪英豪之時,結識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結拜為兄弟,因為孫悟空得道最晚,因此孫悟空成為七大聖之一,位排第七。之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稱「齊天大聖」。
  • 電影《七聖》欲打造東方超級英雄IP,劉德華版齊天大聖孫悟空
    據悉,劉德華在片中飾演齊天大聖孫悟空,黃明昊在片中飾演哪吒,同時,劉德華還將擔任影片的監製。講述馳騁天地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七兄弟:平天大聖牛魔王,覆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 通風大聖獼猴王, 驅神大聖禺狨王,齊天大聖美猴王的來歷、命運和結局。根據劇組官方表示,孫悟空將會是該系列第一部曲的開端。
  • 電影《七聖》欲打造東方超級英雄IP,劉德華版齊天大聖孫悟空
    據悉,劉德華在片中飾演齊天大聖孫悟空,黃明昊在片中飾演哪吒,同時,劉德華還將擔任影片的監製。影片《七聖》改編自致寧的一部長篇古典神話小說。講述馳騁天地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七兄弟:平天大聖牛魔王,覆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 通風大聖獼猴王, 驅神大聖禺狨王,齊天大聖美猴王的來歷、命運和結局。
  • 《齊天大聖》---華晨宇
    今天要分享一首關於他的歌曲,是他在《天籟之戰》上改編的一首歌曲《齊天大聖》。說實話,《雲宮迅音》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了,為什麼這麼說?它開創了中國電子樂、民樂及管弦樂結合的先河。敢於在這首歌上創作的人,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才華,華晨宇做到了。歌曲全程用原本純音樂的兩段經典元素鋪底,在這之上全新創作,讓人感受到音樂無盡的可能性。
  • 《齊天大聖》中途換主演,張衛健被換成陳浩民,竟與臉上毛有關!
    對於中國小朋友,他們心中的超級英雄應該就是齊天大聖了吧?在吳承恩的筆下,為我們刻畫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既敢與天庭抗爭大鬧天宮,又可以一路斬妖除魔,保護師傅西天取經。令人深刻的孫悟空,應該是六小齡童這一版。他把這個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以至於後來人也在爭相模仿。
  • 春節民俗知識兒童劇《齊天大聖孫悟空》
    PRICE 演出票價:48/68/88春節民俗知識兒童劇《齊天大聖孫悟空》五百年前,女媧娘娘用來補天的五色神石落在了花果山,這塊神石受天地靈氣,日精月華孕育出了一隻石猴,會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般變化,踏著七彩雲朵,一去十萬八千裡,打遍天下無敵手
  • 齊天大聖,一個性格鮮明、優缺點突出的孫猴子
    齊天大聖,一個性格鮮明、優缺點突出的孫猴子 文/成長新視點 談到《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雖然他是小說裡虛構的神話故事裡的角色,但是作者對這個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可以說,自從《西遊記中》問世以來,孫悟空就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