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府:防疫措施效果顯現 疫情現拐點

2021-01-12 網易

2021-01-05 15:58:07 來源: 人民網

舉報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韓國一名醫務人員正在為民眾做核酸檢測。圖源:韓聯社

  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中央應急處置本部戰略企劃組組長孫映萊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得益於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效果顯現,疫情第三波大流行逐漸得到遏制。

  孫映萊表示,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和假期特別防疫措施收效較緩,但效果正逐步顯現。預計今後一段時間內,新增病例數將呈緩慢減少趨勢。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民眾感到心理疲勞,如何繼續調動民眾積極配合政府抗疫是今後的防控關鍵。

  孫映萊指出,近期集體感染主要出現在教會、療養醫院、看守所等設施,但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與感染途徑不明病例佔比已從去年11月底的40%升至12月底的70%,也就是說,目前人際接觸導致的感染情況比公眾聚集設施的群聚性感染更嚴重。因此,當前工作重點是控制人際傳播,減少近距離接觸導致的二次感染。

  →→更多社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韓國疫情最新消息情況:多地收緊防疫措施 疫情現「分水嶺」
    【關鍵節點】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8日通報,當地時間17日零時至18日零時,韓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46例,其中本土感染235例。  韓國疫情近期反覆。韓國政府16日開始收緊首爾市和京畿道的防疫措施,即上調限制社交距離的級別至第二階段。18日決定在仁川實施類似措施。
  • 「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讓「拐點」儘快到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不斷刷新,人們期盼著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各大新聞媒體頻頻提到了「疫情拐點」一詞,例如「我們期盼的疫情拐點將要出現」、「一個月內疫情拐點或將到來」、「正月十五前疫情可能出現拐點」等等。
  • 大邱才放緩首爾又緊張,韓國疫情距「拐點」有多遠?
    近日,韓國特定地區、特定群體相關確診病例大幅減少,全國範圍疫情蔓延速度也明顯放緩。雖然有韓國官員說「重災區」大邱市等地已現「拐點」,但首爾等地發生的聚集性疫情案例又引發關注。據首爾市政府發布的消息,首爾市已著手對全部207名職員及其家屬進行排查,同時隨即採取了封閉大樓、實施消毒作業等緊急措施。3月10日,在韓國首爾九老區,人們排隊等待檢測。
  • 韓國疫韓國疫情簡報(1月13日)
    韓國疫情簡報(1月13日)韓國疫情簡報(1月13日)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月13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56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70212例。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例,但連續兩天維持在500到600例之間。
  • 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防疫或上調至接近「封城」水平
    這是韓國今年暴發疫情以來單日新增病例首次突破1000例。韓國疫情防控再次亮起紅燈。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自11月下旬起,韓國新增病例驟增,商店、桑拿房、餐廳、美容院、療養院、體育設施等公共場所頻現聚集性感染事件。
  • 直擊丨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 防疫級別或上調至接近...
    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自11月下旬起,韓國新增病例驟增,商店、桑拿房、餐廳、美容院、療養院、體育設施等公共場所頻現聚集性感染事件。12月12日,一名戴口罩的男子走過韓國首爾一處宣傳抗疫的海報。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認為,相比前兩次的疫情大規模蔓延,這一波疫情達到拐點所需時間會更長,目前難以預測拐點何時到來。12月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首爾青瓦臺準備主持會議。
  • 韓國疫情趨穩,政府慎重考慮調整防疫措施
    據韓聯社1月14日報導,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的韓國新冠疫情第三波大流行高峰已過,疫情形勢逐漸趨穩。據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發布的數據,韓國近三天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保持500多例的水平。面對疫情逐漸好轉的情況,防疫部門仍保持警惕,將視疫情情況確定是否延長現行的防疫響應措施。
  • 拉美新冠確診病例破700萬,增速趨緩但拐點難料
    泛美衛生組織25日對拉美國家過早「帶疫解封」表示擔憂,並對地區出現的疫情反彈提出了警示。不少拉美專家也認為,經濟重啟、商業活動日益頻繁、民眾防疫意識日趨放鬆、抗疫政策不一致,讓拉美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出現新一輪反彈。
  • 歐洲國家紛紛收緊防疫措施 目前這一波疫情正趨於緩和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17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歐洲地區記者報導:席捲歐洲的第二波新冠疫情給各國防疫戰線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近一段時間以來,歐洲國家紛紛收緊防疫措施,目前這一波疫情正趨於緩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地區每日新增病例數17日連續第4天下降。
  • 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 防疫級別或上調至接近「封城...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認為,相比前兩次的疫情大規模蔓延,這一波疫情達到拐點所需時間會更長,目前難以預測拐點何時到來。防疫級別或調至最高為應對此次疫情大幅反彈,韓國政府已多次上調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但收效不及預期。
  • 伍戈:外需多坎 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迫在眉睫
    核心觀點:  1.此次由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大封鎖」(Great Lockdown)正在發展為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近百年最為嚴重的世界經濟衰退。不少政府向家庭、企業和金融市場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但即使在封鎖解除之後,全球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2.近期發達國家疫情高峰似已顯現,但其拐點之後的下降速度及「厚尾」特徵可能與我國存在明顯差異。
  • 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 防疫級別或上調至接近「封城」水平
    新華社發(李相浩 攝) 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12日主持緊急防疫對策會議時坦言,這是疫情暴發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必須爭分奪秒與病毒戰鬥,「情況非常急迫」。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認為,相比前兩次的疫情大規模蔓延,這一波疫情達到拐點所需時間會更長,目前難以預測拐點何時到來。
  • 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2021年疫情如何發展?滅活疫苗安全嗎?如何開啟中國的過年節奏?近日,張文宏給出自己的判斷,張文宏判斷疫情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
  • 希臘又一地區疫情嚴峻 實施「加強版」防疫限制措施
    原標題:希臘又一地區疫情嚴峻 實施「加強版」防疫限制措施 △圖片來源:網絡 當地時間12月18日,希臘國家電視臺消息,希臘公民保護部副部長哈達利亞斯宣布,希臘西北部科扎尼地區,目前有397例新冠肺炎活躍感染病例,有81人住院治療,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3歲,新冠肺炎疫情較嚴重
  • 疫情拐點何時到?
    一方面可能要做更長期的應對準備,另一方面,各項措施的力度可能還要再加強,它的傳播能力增強以後,可能過去的一些防範措施會變得不那麼有效。連續兩天本土確診病例過百,發展形勢如何?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隨著各種防控措施落實,隨著時間往後推移,效果會顯現出來,病例的增長會受到非常大遏制。
  • 石家莊、邢臺完成首輪全員核酸檢測採樣 疫情未出現明顯拐點
    綜合9日召開的河北省以及石家莊市、邢臺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消息,石家莊、邢臺兩市已全部完成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的採樣工作,根據目前衛生部門對確診病例情況通報看,此輪疫情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石家莊藁城和邢臺南宮。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聞玉梅:長則一月短則一二十天或現拐點
    病毒出現拐點的標誌是什麼?1月30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疑似感染的下降,接著發病人群下降是拐點的標誌,群體經過感染會產生免疫,所有的感染都會產生下降的時間。一方面是群體免疫力提升,另一方面是採取幹涉,如果有疫苗能加快促進,同時早發現早隔離,這個普通的措施,可以保障拐點的出現。兩個潛伏期如果過了,發病和檢測人數應該會顯著下降。
  • 巴西疫情時間軸:總統帶頭無視防疫措施終染上新冠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暴發後,博索納羅不僅曾親自帶頭違反防疫措施,而且還屢屢弱化疫情威脅,呼籲儘快重啟經濟與社會生活。與此同時,巴西的新冠肺炎疫情卻逐步惡化,當下已經成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之一。5月24日 博索納羅不戴口罩參加集會。
  • 李迅雷:海外疫情失控的概率有多大?
    作者在2月3日發布的《疫情拐點何時出現——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病毒傳播預測》報告中,對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進行了測算,對採取嚴格防控措施後傳染係數的下降幅度進行了合理的推測,對疫情傳播的規模、新增病例的變化和拐點等進行了預測。  日前距文章發布近一個月了,本文通過回顧模型的預測效果,分析國內採取嚴控措施後的傳染係數,並以此為標尺評估海外疫情防控的難度和前景。
  • 韓國假期實施特別防疫措施
    隨著聖誕節和元旦假期來臨,韓國12月24日起在全國範圍實施假期特別防疫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擴散。  韓國防疫響應級別從高到低分為五個級別,3級為最高級別,1級為最低級別。眼下,疫情相對較重的首都圈處於2.5級,全國其他地區處於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