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水平買單

2021-01-18 網易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身邊總有一些人,你跟他講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說實力,他跟你聊運氣。

  你捶胸頓足,心力交瘁: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就是聽不懂呢?其實關鍵在於你們「認知模型」的不同。

  認知,為什麼重要?

  1

  認知層次,決定了看世界的高度


  就像這張圖,每個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

  

第一個人腳下空無一物,所以他只能看到表面虛假的美好與生機。 第二個人讀了一些書,見過了一些世面,看到了美好背後還有黑暗和消極的一面,於是陷入了痛苦迷茫。 第三人學識淵博,認知卓越,能在黑暗和迷茫中窺見希望。

  當你站在山腳下看世界,只能看到眼前幾百米的的山石、樹影;

  當你站在半山腰看世界,看到剛才擋在你面前的樹木,已經成為你腳下的風光;

  當你站在高山之巔,極目遠眺,所有的風景盡收眼底,再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的視線。

  你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站的更高更遠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困惑你的事情,不過是過眼雲煙

  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2


  心理學上有個「個人構念論」。意思是一個人認知,是由過去的見識、經歷、思維、期望、評價,等等形成的觀念。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場景時,我們習慣用以往的經驗做出判斷。

  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低的時候,他腦海中的構念就會趨向單一,缺乏彈性,因而做出來的決策就很狹窄。

  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高的時候,腦海中的構念就會更多元,因此決策會更靈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個故事。

  

兩個南方人去北方賣傘。但到了北方之後,都發現北方少雨,鮮少有人需要雨傘。因此,兩個人都陷入窘境。 其中一個眼看自己在街上叫賣了幾天無人搭理,就打道回府了。 而另一個思索一番後,決定把雨傘改裝成太陽傘。第二天到街上一吆喝,北方人見太陽傘新奇,有用,於是搶購一空。

  正如作家良大師所言:「認知能力決定了做正確的事,這比正確地做事要重要100倍。」

  3

  提升認知,打破「死循環」的關鍵

  所謂「死循環」,是指那些讓人陷入「不斷循環」的怪圈,且無法破圈的事。

  身邊最為典型的,就是窮人越窮,忙人越忙。

  越窮,決策就越側重於當下生存,無法為長遠目標做計劃,剝奪了他們諸多能力,使窮人進一步陷入貧窮狀態。

  越忙,就越迫使我們專注於眼前急切的事情,越沒時間思考計劃,就會進一步陷入忙碌之中。

  唯有破局,方可再次前行。

  破局,就是打破現有系統,引入新的系統,進入更大的系統。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局,有時候會「當局者迷」,要有終身破局的準備。而提升認知水平,就是破局的關鍵。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水平買單

  4


  
《教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這個時代,認知突圍,才是一個人走向更大成功的途徑。那麼,如何破除認知壁壘,實現思維的躍遷呢?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會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麼可以和你競爭的就很少了。」

  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克服短視,站在更遠的終點去思考問題,我們做出的決定可能會大不相同。

  

  封閉圈子帶來的排他性,會使我們接觸不到多元的文化。

  作家賈平凹說,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交往一些比你認知層次更高的朋友,是升級認知很好的途徑。

  

  一個經濟專業的人,從「金融視角」看到的世界,是冰冷的、功利的。

  一個文學專業的人,從「小說視角」看到的社會,是理想化的、情緒化的。

  只有涉歷多學科的知識,博採眾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梯度,更全面地看問題

  

  所有的限制都是自我限制,真正的自由是隨時隨地都擁有說「不」的權利。

  總有些人,他們一輩子註定要活到極限,一輩子都擴大自己能力的邊界,不斷突破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局。

  本期編輯 | 劉一霖

  資料 | 筆記俠、洞見、十點讀書;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認知水平,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
    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堆人為了一塊金子搶得頭破血流。一個人悄悄撿起他們身邊的一塊鑽石,揚長而去。搶金子那幫人,死的死,傷的傷。而拿走鑽石的那個人成了富翁。其實,那幫搶金子的人並非沒有能力搶鑽石,而是:自始至終,他們就不知道有比金子更值錢的東西。01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 哲思 | 人一生中會經歷的三種變化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在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精神上的變化。 哲學家尼採將一生中可能會發生的精神變化歸納為三種,分別是︰駱駝、獅子、孩子。  在我們的印象中,駱駝一直都處於被動狀態,總是聽命於外界,總是在遵從,尤其是傳統和權威。對駱駝來說,它是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原因一︰「人之所以會陷入應該思維,是因為我們不斷在外在世界中尋找被別人喜愛的『自我』標準,來妄圖根據這個標準創造一個理想的自我。」
  • 張栢芝: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年少無知買單
    圖文/蹤影人生最美,最純淨,最值得回憶的是青春年少時的那段青澀的初戀;女人最美麗,最珍貴,最幸福的人生,是第一次婚姻嫁對了人。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郎」,可為千真萬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因為人生短短幾十年,青春是那樣的短暫,誰都輸不起。特別是女人。
  • 認知水平越低,人越固執(深度好文)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 認知水平,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深度好文)
    官做的好,是為子孫積累福報;做不好,把老百姓的東西佔為自己,想留給子孫,這些非分的東西都是罪孽,子孫用了,反而損福報。所以一代做官九代冤。又說,如果為自己一家謀,就不要去做官,做官是為百姓謀,這也是天道無親。天道雖然無親,但唯親善人。你只要廣積陰德,還是有用的。想要孩子能讀書的,就多做慈善,辦學校;想要孩子發財的,就要多救濟窮人;想要兒孫健康的,就多施藥。這就是唯親善人。再講到孝順也一樣。
  • 認知水平越高,人越「自虐」
    現在的他們,都在上海安了家,這是他們從前想也不敢想的事。一個人若是一生受囿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缺乏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自己害怕的東西,缺乏足夠的格局去搭建自己的人生,那麼他的一生大概也就如此。相反,當一個人能忍常人不能忍,敢行別人不敢行,擁有敢於拋棄安逸的「自虐」,興許會讓你面對更多的困難,但與之相伴的,是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 馬斯克:我現在不跟人爭論了,人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認知!
    他說,到現在我不再跟別人爭論了,因為我知道一個人的觀點言論只能基於自己的認知,人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認知。 今天有人告訴我2+2=10,我會跟他說你真厲害,你是完全正確的。
  • 哲思 | 你的氣場,決定你的一生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 我們的後半生:每個人都需為曾經的選擇買單
    其實毀三觀也好,撒狗血也罷,爭議從來都是虛擬故事的一部分,猶如它也是真實人生的一部份。感謝縱使爭議如斯,全劇從主演到配角都貢獻了足夠炸裂的演技,使得「前半生」裡那些人物,個個耐人尋味。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為自己曾經的選擇買單,只是各自桌上,有的香甜無比,有的苦澀無邊,有的不知滋味,有的回味萬千......
  • 認知水平低下容易導致窮人思維,改變認知需要在當下去感知和經歷
    人很難通過單純的頭腦思維去提升認知,你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你的認知範圍。你接觸的事物也桎梏了你的認知水平。古代有兩個樵夫山上砍柴時候閒聊,其中一個人就感嘆道:要是做皇帝多好呀!他砍柴的斧頭都是金子做的。其中一個樵夫嘲笑道:皇帝還用砍柴嗎?這麼冷的天,他肯定天天賴在家裡煨芋頭吃呢。
  • ❀舒淇: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犯下的漏洞買單
    過年時,舒淇陪媽媽到所有親友家拜年,昂著頭看那些人,沒人敢說半句。媽媽的心也舒坦了。」舒淇的那些寫真,真的很美,美到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垂涎欲滴。可是這麼美的寫真也被形容成「蒼蠅』一樣,一美一醜兩個完全兩極的東西,似乎是一種天然的宿命,連結成舒淇的兩個人生階段。
  • 天道3:丁說丹不認知自己,不是鬼話,絕大部分人沒清醒認知自己
    天道:丁說丹不認知自己,不是鬼話,絕大部分人沒清醒認知自己丁的鬼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你是你,那就不是你了——這是《天道》電視劇中丁元英對小丹說的一句鬼話。這句話其實不是戲言、鬼話,而是一個精深的哲學命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丹還沒找到「真我」,處於佛家說的「無明」狀態。
  • 不幸的人,用一生為童年買單
    還沒有看完,只是一個楊九紅,看得我心裡難受,人,真的抗不過命運!一直知道《大宅門》是一個很有名的電視劇,但一直都沒有去看。這幾天有空,一看,果然名不虛傳。還有編劇郭寶昌自己編,自己導,還自己演。這部電視劇真的可圈可點。這幾天,楊九紅這個人物的命運,讓人感嘆老天的不公平。楊九紅人漂亮,嫵媚。只是一眼,七爺便被勾了魂。七爺為了楊九紅,追馬車,蹲大獄。楊九紅也是因為七爺的敢做敢當,自作主張嫁給了七爺。但是,就是因為她的窯姐身份,導致了她一生的悲慘。父母早死,被哥哥嫂子賣進了青樓,她當窯姐,也不是她自己願意的,可是這是命啊!
  • 《肖肖落葉》為「粉絲行為,偶像買單」買單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非常好奇是誰想到的毒詞條,一旦成立,將是一個簡單好用到可怕的害人的輿論利器。227事件小試牛刀,便讓肖戰、粉絲乃至整個社會,為它買了半年的單,貌似仍未付清。如果可以繼續推而廣之,實而踐之,那就想讓誰買單就讓誰買單,想開多大的單就開多大的單,簡直不要太爽。「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想讓誰買單就讓誰買單,只要尊稱你一聲「偶像」。如今偶像並不需要持證上崗,粉絲更是隨口一表即可,人人可以互為偶像和粉絲,人人可以「被偶像」、「被粉絲」。
  • 老師,你生的所有氣,都要由自己買單!
    世間種種,皆有因果輪迴,所有的壞情緒,最後都要由自己買單。壞情緒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兒(huo),你hold不住它,它就吞噬你。世界各地的頂尖研究機構都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表明情緒會影響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還有人買單
    而題主身邊有非常多的朋友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我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我覺得現在的工作沒什麼意義早上從未被夢想叫醒,一直被鬧鐘吵醒因為實在太多人面臨這樣的問題,題主這次想把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都整理如下。愛好/擅長/工作/事業的區別其實之前有很多雞湯文章會說:不要把興趣變成自己的工作。
  • 姑娘:別讓你年輕的「身體」為愛情買單!
    最近番茄也收到很多情感諮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小三了」,她們深陷其中卻無能為力,今天談下我的觀點「婚外情中,誰為你的愛情買單?」醒來還是繼續迷失?(本文觀點不適用於衝著男人錢財、想撈一筆或者想取代原配位置的「兇悍小三」。)From—番茄01昨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互動消息「在愛情中你們做過最幼稚最傻的事情是什麼?」
  • 哲思 | 人這一生,赤子之心不能丟
    糖果與豆莢,送給小寶寶,豆莢自己種,滋味特別好。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後的我們的心靈中。這就是「人生的苦悶」根源。我們誰都懷著這苦悶,我們總想發洩這苦悶,以求一次人生的暢快。我們的身體被束縛於現實,匍匐在地上。藝術的境地,就是我們所開闢的、來發洩這生的苦悶的樂園。
  • 所有壞情緒,最後買單的都是自己
    的確,在這個快時代的節奏裡,每個人都有太多自我掙扎的瞬間。被衍生的焦慮、不安、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不停困擾著。然而,凡事有因果輪迴,你所有的壞情緒,最後都要由自己買單。細細想來,很多因為衝動而犯錯的人並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大壞人,但就因為一時沒忍住,既傷害了別人,也損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