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歷史上為望族 辛、柯兩姓氏皆源於蔡姓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蔡氏後裔,如今燦若繁星,遍布海峽兩岸。其實,早在漢魏、唐宋時期,河南、江蘇、浙江等地就有蔡氏望族的華麗身影。記者李雅靜

  濟陽蔡氏是大多南方後裔公認的祖根地,莆田蔡氏、建陽蔡氏則是南遷後的重要分支。此外,柯蔡同源、辛柯蔡同源的說法,也讓古老的蔡氏家族多了一份神秘。

  蔡氏支脈

  濟陽蔡氏南方蔡姓人公認濟陽郡為祖根地

  秦漢時期,蔡姓人主要在中原地區生活。兩漢時,河南陳留、南頓等地均有蔡姓人聚居,並出現了一批名人。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史料發現,漢代居於陳留圃城(今屬開封杞縣)一帶的蔡氏家族名人輩出,最著名的就是蔡邕、蔡琰父女。這之後,還有三國時魏尚書蔡睦、晉朝大司徒蔡謨、南北朝宋國吏部尚書蔡興宗等歷史名人。

  晉永嘉年間,蔡氏開始第一次大移民,其主要原因是戰亂。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濟陽郡(今河南蘭考縣東部及山東省東明縣南部)一帶的蔡姓世族南遷,定居於今天浙江一帶。

  「永嘉南渡」是中原漢人大規模南移的開始,濟陽人蔡謨就是這時避亂南遷的,他被後人視為南渡蔡姓的始祖。

  今天,大多數南方的蔡氏後裔認為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濟陽郡,他們的家族祠堂裡,還掛著「濟陽堂」的匾額。

  丹陽蔡氏蔡履、蔡大寶是其代表人物

  作為濟陽蔡氏演化的重要環節,學者認為,丹陽蔡氏發源於南朝齊國的蔡履。

  代表人物有南朝梁國尚書令蔡大寶,南朝陳國御史中丞、度支尚書、新豐侯蔡景歷,陳國中書令蔡徵、唐貞觀太子洗馬蔡允恭等。他們的子孫眾多,影響很大。

  丹陽相當於今天的江蘇省西北部,北濱長江。蔡肇是北宋時丹陽(今江蘇鎮江)蔡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博學多才,擅長詩文,擅長丹青,著有《丹陽集》傳世。

  莆田蔡氏蔡襄一族有23名進士

  蔡氏入莆,始於唐末。那時黃巢農民起義爆發,不少中原百姓隨軍從固始南下,形成一次新的移民潮。

  居於浙江錢塘的蔡用元便隨這股移民潮進入莆田,成為莆田蔡氏一世祖。

  福建省莆田市蔡襄學術研究會相關人士介紹,北宋時,蔡用元家族成為當地望族,最突出的是蔡襄、蔡京兩大家族,蔡襄的後裔在海內外影響尤其大。

  蔡襄一族中,僅進士就有23名,他們中,父子進士、兄弟進士、叔侄同科的現象很常見,尤其是蔡旻的三個兒子蔡佃、蔡伷、蔡伸全部進入太學,號稱「三蔡」。

  相比之下,蔡京雖政聲不佳,但他對莆田的貢獻無可非議。他關於修建木蘭陂的奏疏,為莆陽水利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如今,莆田境內依然還有蔡襄、蔡京、蔡卞的古墓和祠堂、故居等人文景觀。

  建陽蔡氏「蔡氏九儒」,閩中望族

  唐末中原戰亂,河南光州固始縣的蔡爐隨王潮、王審知入閩。「這個蔡爐,就是我們建陽蔡氏的一世祖。」福建建陽市蔡氏九儒學術研究會會長蔡春壽介紹說。

  到了南宋,蔡爐的九世孫蔡發家族四世九儒,對朱熹理學的形成有重要貢獻。「蔡氏九儒」分別是蔡發、蔡元定、蔡淵、蔡沆、蔡沉、蔡格、蔡模、蔡杭、蔡權。

  蔡春壽說,一個家族,能連續四代人以理學為中心內容,形成博大精深的學術體系,這在學術史、出版史和人才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獨特的。

  宋朝理宗皇帝為褒揚蔡元定的功績,曾賜字、造書院,塑造朱熹與蔡元定對坐的講道神像。清康熙時,更是分別為蔡元定、蔡沉頒賜「紫陽羽翼」和「學闡圖疇」的金匾。

  源流

  辛、柯皆源於蔡姓

  我國姓氏文化中,有辛、柯、蔡三姓同宗的說法。

  三個姓氏為何會同宗?世界蔡氏宗親總會常務副監事長蔡元峰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最普遍的說法是與蔡氏一次舉家逃難有關。相傳,蔡敦毅是中國南方,乃至海外辛、柯、蔡三姓的始祖。

  蔡敦毅生於唐僖宗13年,妻子辛氏,三個兒子分別是蔡忠輔、蔡忠佐、蔡忠惠。唐末軍閥混戰,蔡敦毅在當時的吳國做官,受封大夫。為官26年間,因上司要求,他做過不少聚斂民財的事。

  公元937年,李昪滅吳建立南唐。他的上司因受賄之事敗露,暗地派人追殺蔡敦毅,推諉罪過。蔡敦毅只得舉家逃亡,與妻兒分三路偽裝逃命。長子蔡忠輔改隨母姓辛,化名辛文悅;次子蔡忠佐改隨二娘姓柯,化名柯八使;幼子蔡忠惠不改姓,化名蔡忠烈,逃亡三年後,他們在洛陽定居。

  後來契丹入侵中原,蔡敦毅舉家前往福州。北宋初年,辛文悅被封為翰林侍講,兩位弟弟也做了官。兄弟三人以辛、柯、蔡三姓成為朝廷命官,姓氏也從此不再更改。

  蔡邕

  蔡邕(yōng),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蔡邕精通音律,書法精於篆、隸,創「飛白」書體,對後世影響甚大。飛白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是一種獨特的書體。

  另外,熹平石經和焦尾琴,也是蔡邕的發明創造。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用丹砂將經文書寫於石碑上,再命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這就是熹平石經。

  後來,蔡邕隱居吳郡。有一次,他聽到一塊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就把它拿出來做琴,音色非常美妙,但是琴尾已經被燒焦。這就是焦尾琴。

  名詞解釋

  永嘉南渡

  西晉永嘉之亂時,我國出現空前規模的民族大遷徙,北方漢族人民為逃避戰亂和民族衝突,紛紛舉族南遷,大量人口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遊,史稱「永嘉南渡」。

相關焦點

  • 蔡姓歷史上為望族 辛柯兩姓氏皆源於蔡姓
    這之後,還有三國時魏尚書蔡睦、晉朝大司徒蔡謨、南北朝宋國吏部尚書蔡興宗等歷史名人。  晉永嘉年間,蔡氏開始第一次大移民,其主要原因是戰亂。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濟陽郡(今河南蘭考縣東部及山東省東明縣南部)一帶的蔡姓世族南遷,定居於今天浙江一帶。  「永嘉南渡」是中原漢人大規模南移的開始,濟陽人蔡謨就是這時避亂南遷的,他被後人視為南渡蔡姓的始祖。
  • 【我從哪裡來】天下蔡姓:辛、柯、蔡三姓同宗
    到了南宋,蔡爐的九世孫蔡發家族四世九儒,對朱熹理學的形成有重要貢獻。「蔡氏九儒」分別是蔡發、蔡元定、蔡淵、蔡沆、蔡沉、蔡格、蔡模、蔡杭、蔡權。  蔡春壽說,一個家族,能連續四代人以理學為中心內容,形成博大精深的學術體系,這在學術史、出版史和人才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獨特的。  宋朝理宗皇帝為褒揚蔡元定的功績,曾賜字、造書院,塑造朱熹與蔡元定對坐的講道神像。
  •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蔡姓得姓於蔡國,但卻發展於濟陽,故蔡姓人大多以濟陽為郡望,濟陽蔡氏成為蔡氏族中最興盛顯赫的望族。著名史學家、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朱紹侯研究發現,濟陽蔡氏是由陳留蔡氏發展而來的,兩者同根同系,實為一個支派。陳留蔡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當推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書法家、經學家蔡邕,蔡邕的故裡就在開封市境內。如今,蔡姓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第44大姓,蔡姓子孫已遍布海內外。
  • 蔡、辛、柯三姓同宗
    其實,早在漢魏、唐宋時期,河南、江蘇、浙江等地就有蔡氏望族的華麗身影。  濟陽蔡氏是大多南方蔡氏後裔公認的始祖,莆田蔡氏、建陽蔡氏則是南遷後的重要分支。此外,柯蔡同源、辛柯蔡同宗的說法,也讓古老的蔡氏家族多了一分神秘。  蔡氏支脈  濟陽蔡氏:南方蔡姓人公認濟陽郡為祖根地  秦漢時期,蔡姓人主要在中原地區生活。
  • 蔡姓哪裡最多?全國蔡姓人口分布概況
    當代蔡姓的人口已達800萬,為全國第44位姓氏,蔡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浙江、江蘇三省,大約佔蔡姓總人口的35%;其次分布於四川、湖北、臺灣、安徽廣東居住了蔡姓總人口的13.7%,為蔡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1%。全國形成了東南沿海地區高比率的蔡姓區域。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的流動有些區別,雖存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情況,但向東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向西、以及東北的移民。
  • 蒼南百家姓 — 蔡姓
    衛為姞姓之蔡的故地,所以姬姓之蔡取代了姞姓之蔡。這樣,叔度成了今天蔡姓的始祖。周朝剛建立不久,發生了一次內亂。在這次內亂中,蔡叔度受到牽連,封國被取消,「囚蔡叔度於郭鄰」(《書經·蔡仲之命》)。不久,「蔡叔度既遷而死」(《史記·管蔡世家》)。蔡叔度之後,其子姬胡「率德馴善」,被攝政當國的周公薦為魯國卿士。魯國大治,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祀,是為蔡仲。
  • 【柯氏頭條】柯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
    ——《爾雅》(5) 又如:柯亭(法則、法度)(6) 樹枝橫柯上蔽。——《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7) 又如:柯枝(枝條);柯條(枝條);柯葉(枝葉);柯幹(枝幹)(8) 柯屬植物的泛稱。常綠喬木,實為長卵形,外有硬殼三、姓氏起源1.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吳國公子柯虜(盧),以先祖名字為氏。
  • 黃埔軍校1-23期蔡姓同學錄,蔡家人必看!
    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為中國革命和軍隊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東徵、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譜寫了壯麗篇章,受到億萬同胞的共同景仰,成為一代代中國人引以為榮、肅然起敬的金牌軍校。在黃埔軍校的發展歷程中,基於形勢發展和革命鬥爭的需要,先後開辦了多所分校。
  • 【姓氏尋宗】 ♡ 蔡
    歷史上的蔡姓名人還有很多,東漢桂陽(郡治今湖南郴州)人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被後世傳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人。東漢還有文學家、書法家蔡邕,通經史、音律、天文、書畫;其女蔡琰,字文姬,博學善詩,通音律,有《悲憤詩》及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南朝宋有畫家蔡斌,善畫人物故實,天下標冠。
  • 蔡姓的女明星,第一位國家一級藝人,第四位是香港小姐季軍!
    蔡姓的女明星第一位:蔡明,這位老戲骨在1961年10月21日出世於北京,是一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藝人。為人豪爽大方表現了北方女子的豪邁。代表作:《海霞》、《閒人馬大姐》、《夢境家鄉》、《老媽的三國年代》。
  • 明代蔡姓進士芳名錄!蔡家人必看!
    點擊加入蔡氏大家庭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蔡」,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蔡氏蔡姓有明一代,共有153位族人登進士第(其中一甲1名;二甲47名;三甲105名),佔進士總數的0.61%,與清代蔡姓進士所佔比例驚人地巧合。而當今蔡姓人口僅佔全國人口的0.46%左右。洪武四年辛亥科(公元1371年)吳伯宗榜:三甲第66名蔡士實。
  • 2018年蔡姓男孩起名大全
    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2、源自姞姓。出自黃帝支裔姞姓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3、源自少數民族。狗年蔡姓男孩名字蔡予恩 蔡軒昊 蔡程淏 蔡與辰 蔡英達 蔡梓竣 蔡旭為 蔡宸誠 蔡亦昌 蔡語鑫 蔡玉聰 蔡少祺 蔡浩舒 蔡學弘 蔡晨樂 蔡育延 蔡羽軒 蔡景智 蔡聖勻 蔡蔚苒 蔡家銳 蔡碩羽 蔡恩培 蔡琿晟 蔡飛文 蔡廷翊 蔡承泓 蔡尚洪 蔡嘉倫 蔡彬峻 蔡欣鵬 蔡美逸 蔡逸力 蔡楚文 蔡呈川
  • 臺灣姓氏人口排名:謝姓排名第13位
    中國臺灣姓氏人口排名,陳姓是中國臺灣的第一大姓,共有251.18萬人口,佔中國臺灣總人口的10.97%。
  • 各姓氏圖騰簡介
    康上為牙璋,中為璣盤,天竿兩側四點為圭度,即八卦歷度。周有康叔,得康姓。始祖:康叔。 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來源較多的姓氏。西周時,周武王將康這個地方封給他的弟弟姬封,後來又將衛地封給姬封,所以歷史上稱姬封為衛康公。衛康公的後裔有個叫惠孫的,居住在今河南,後來惠孫的子孫就以孫作為姓氏,就是孫姓。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考據 歷史上真有互不通婚的姓氏?
    如今,中國還存在某些姓氏之間不通婚的例子,而之所以不通婚,大都源於歷史或小說中的國讎家恨,演繹至今,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秦、嶽不通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媒體報導 :在合肥,載入族譜的嶽飛後人有近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