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西部邊防封疆大吏—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2020-12-22 騰訊網

白俄羅斯軍區/西部軍區司令,乍一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封疆大吏的職務,但是從創建到衛國戰爭爆發,11任司令員中死了7人,13任白俄羅斯軍事委員死了6人,12任軍區參謀長中死了5人,堪稱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

一、早期的蘇聯版格拉摩根伯爵

白俄羅斯軍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當時有託洛茨基領導的軍事委員會下發了第297號指令,要求以斯摩稜斯克,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維綸斯科和明斯克組成白俄羅斯軍區,將軍區司令部定在了歷史悠久的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

很多人都知道主張西部軍區也就是衛國戰爭爆發後的西方面軍的巴甫洛夫大將,那個可憐的倒黴蛋,但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白俄羅斯軍區司令(西部軍區的前身)一職是一個非常走黴運的職務,擔任這一職務的人十有八九會走黴運,直到史達林處決了巴甫洛夫以後,這個黴運才算被徹底封印起來,可以說簡直就是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

這個軍區從1918年創建以來,幾乎平均每年都會被蘇軍軍事委員會改一次名字,然後平均2到3年換一個司令員,從明斯克軍區到西部戰線再到白俄羅斯軍區,白俄羅斯特別軍區,西部特別軍區,西方面軍,前前後後沒完沒了折騰了好幾遍,同樣司令員也被反覆調換折騰了一遍又一遍,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從1918年到1941年,那些擔任過白俄羅斯軍區/西部軍區司令員一職的人們。

1918年年末的時候,根據託洛茨基下發的第377號指令,白俄羅斯軍區被更名為西部戰線,由白俄羅斯著名活動家兼戰士—伊萬·雅科夫列維奇·阿里內格夫負責領導。他曾經在莫斯科大學任教,一戰爆發後被徵召入伍並被授予大尉軍銜,此後伊萬在1915年參加了託洛茨基的地下學習班成為了一名蘇軍戰士。當俄國內戰爆發以後他在白羅斯領導了對抗波蘭幹涉軍的軍事行動,因此他被視為第一任白羅斯軍區的最佳人員。

(作為第一任「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伊萬還是很幸運的,因為其豐富的教育從業經驗,他很快被召回莫斯科從事教育,報刊,貿易,檔案管理等工作。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伊萬再一次投筆從戎,最終在維亞濟馬戰役中犧牲。)

伊萬在19年被被調往莫斯科任職以後,在6月26日,根據第1239/235號軍事指令,西部軍區又被更名為西方面軍,由瓦西裡·維克託羅維奇·卡曼斯基科夫擔任司令。瓦西裡也是學識豐富,畢業於喀山大學,畢業後在俄軍中服役,軍銜少尉。一戰爆發後參加了布魯西洛夫突破戰役,1917年晉升為團長。俄國內戰爆發後在明斯克指揮部隊對抗波蘭軍隊,因負重傷被送往後方,隨後受到捷爾任斯基的邀請加入蘇軍,19年短擔任了白俄羅斯戰線司令,隨後被調往後方,1957年去世。

到了瓦裡西時候還算好,至少這兩名司令員都不是被史達林送去吃花生米的,但是格拉摩根伯爵的厄運從第四任司令員上任後就開始纏繞這個職務不散了。

第三任司令員叫做米哈伊爾·謝爾蓋維奇·波格達諾夫,在19年中旬到20年期間擔任白俄羅斯戰線司令一職。在一戰爆發前他是一名鐵路工人,一戰爆發過米哈伊爾應徵入伍在基輔地區服役,俄國內戰爆發後他在基輔地區擔任了地方軍事組織成員,被從白俄羅斯職務上調離以後主持了烏克蘭地區的機場和軍事設施建設工作,1937年「去世」。

蘇波戰爭結束以後根據第603號指令,西部戰線再一次被改名為白俄羅斯軍區,由前沙皇俄國陸軍第30步兵師參謀長出身的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庫克臨時擔任軍區司令一職,在這一期間他的任務就是根據圖哈切夫斯基的防禦設計來指揮部隊挖掘野戰工事防禦波蘭的入侵,被調離白俄羅斯以後擔任駐日大使館人員,1932年病逝。

在亞歷山大被調離以後接替職務的是科克·伊萬諾維奇·奧古斯特,他是一名前俄軍空軍中級軍官,同樣是俄國內戰爆發以後參加了蘇軍,後來參加過蘇波戰爭,先後三次擔任白俄羅斯軍區司令,並大力支持了白俄羅斯軍區空軍的建設工作,後來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當過教員,1937年「去世」。

緊跟著接替了白俄羅斯軍區司令職務的是與伏龍芝齊名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他是蘇聯最年輕的元帥,據說他的家族是古老的莫斯科大公家族分支—英德利斯大公家族的遠房分支,到了他這一代,家族已經沒落到除了頭銜什麼都沒剩下的地步。圖哈切夫斯基曾參加過一戰,被俘後成功逃離德國人的監獄,然後輾轉瑞士,法國,英國,瑞典和芬蘭,最終回到了俄羅斯,後來參加了蘇軍戰功顯赫,是蘇軍中雖年輕的新興。

在圖哈切夫斯基的帶領下,軍區的建設工作終於步入了正規,儘管此時由於蘇聯的工業能力限制,防線依舊以野戰工事為主,但圖哈切夫斯基還制訂了一個依託野戰工事層層抵抗,並在波蘭軍隊失去後續進攻能力後展開反擊的計劃,這也就是後來第三號指令的雛形。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主持了一年軍區防禦工作以後被調離,後來在1937年「去世」。

二、中期的蘇聯版格拉摩根伯爵

在圖哈切夫斯基以後接替了職務的是蘇軍另一名老牌名將,被圖哈切夫斯基稱呼萬老頑固的葉戈羅夫元帥。

葉戈羅夫是史達林在察裡津的戰友加酒友,是蘇軍的主要建設者之一,也是史達林的忠實支持者,葉戈羅夫元帥在白俄羅斯軍區任上一坐就是4年,一直到1931年才被調離,葉戈羅夫元帥作為史達林的摯友也沒能逃脫「厄運」,在1939年初「去世」,一說是1938年「去世」。

在葉戈羅夫元帥調職以接替職務的是讓·弗朗西斯維奇·松貝格,就像多數蘇軍將領出身自俄軍一樣,他也是一名出身自前沙俄陸軍的軍官,同時還是一名學過法律的高材生,擁有豐富的知識,一戰時期他在高加索地區作戰,俄國內戰爆發時他參加了進攻東工的行動,後來一直率領部隊對抗英國,波蘭和德國的幹涉軍,蘇聯建立以後曾經赴德留學進修機械化戰爭課程,是蘇聯早期機械化兵團的主要建設者之一,也是明斯克要塞的主要建設者之一,1937年「去世」。

然後下一任白俄羅斯軍區司令是名將伊耶羅尼姆·彼得羅維奇·烏博列維奇,做過包括朱可夫在內等眾多蘇軍早期將領的老師,此人在一戰期間曾在沙俄陸軍第15重炮師服役,擁有豐富的要塞攻防戰經驗。後來在俄國內戰在紅他指揮的部隊表現出色,在蘇波戰爭中烏波列維奇指揮第14軍收復了多處被波蘭佔領的白俄羅斯地區。蘇聯建立以後烏波列維奇曾前往德國考察學習現代化作戰理論,1931年開始擔任白俄羅斯軍區司令,由於其批准了降低防禦工事施工標準隨後在36年被逮捕,後在1937年「去世」

接替烏波列維奇的是另一名蘇軍老兵別洛夫,全名伊萬·潘菲洛維奇·貝洛夫,參加俄軍前時一名碼頭工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一名士官。俄國內戰爆發以後在塔什幹地區參加了蘇軍,1918年率部攻克了白軍固守的塔什幹要塞,後來在高加索地區結識了伏龍芝。蘇聯建立以後歷任蘇軍高級軍事學院教員,莫斯科軍區司令助理,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助理,莫斯科軍區司令,白俄羅斯軍區司令一職,後來在37年和葉戈羅夫元帥一同參加審理的圖哈切夫斯基,38年被捕隨後「去世」

三、封刀巴甫洛夫

在巴甫洛夫上任之前還有一名白俄羅斯軍區司令,這人是個幸運兒,他叫做米哈伊爾·普羅科菲耶維奇·科瓦列夫,俄軍炮兵少尉出身,曾經在一戰中指揮過一個炮兵營。俄國內戰爆發後參加蘇軍並參加了對抗鄧尼金和弗蘭格爾俄軍的行動。蘇聯建立後歷任白俄羅斯第27步兵師副師長,高加索第一步兵師師長兼政委,貝加爾要塞司令兼政委,基輔軍區副司令一職。

1939年跟隨鐵木辛哥元帥進攻波蘭,之後擔任了白俄羅斯軍區司令一職,40年被緊急調往卡累利阿地區參戰,隨後前往西伯利亞與蒙古交界以及遠東地區防備日軍,因此在西伯利亞修了整整4年的防禦工事,因此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宅過了衛國戰爭。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重量級選手,聞名世界巴甫洛夫大將了,蘇聯衛國戰爭第一周中的倒黴將軍。

我們的巴甫洛夫註定命犯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一名資深士官的他參加了布魯西洛夫突破戰役,本來這是一場順風仗,結果他所在的攻擊地段正好有著一支德國部隊駐守,巴甫洛夫一上來就被德國人抓緊了戰俘營。

一戰結束後的巴甫洛夫參加了蘇軍並在俄國內戰期間因為有小學文化而被反覆的塞進軍校深造,就這樣度過了俄國內戰。完成了後勤和坦克指揮深造的巴甫洛夫第一次施展拳腳是在西班牙內戰期間,以一名團長的身份指揮西班牙協助作戰,雖然在西班牙作戰期間屢次被德國人大敗,但巴甫洛夫還是指揮裝備T-26坦克的西班牙裝甲部隊打爆了義大利的坦克兵,並開發了一種坦克短促突擊戰術,從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後來巴甫洛夫在諾門坎戰役中協助過朱可夫,在40年協助鐵木辛哥元帥進攻芬蘭。同時巴甫洛夫還對蘇聯坦克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T-34坦克和KV系列坦克都是基於他的西班牙作戰經驗報告而開發的,在開發過程中他還給予了大力支持。

可是巴甫洛夫作為一名「火箭」大將來說自身能力有限,根據朱可夫的評價,巴甫洛夫作為前線指揮官的資歷和能力在40年也就是師長水平,然而史達林卻將他提拔成了主張西部特別軍區的大將,還要求庫茨涅佐夫陸軍上將和基爾波諾斯陸軍上將配合巴甫洛夫隨時調整防禦部署。

巴甫洛夫果然不負朱可夫的期望,他一上任就拆掉了明斯克築壘地域,將武器裝備和一些比較容易遷移的永備工事向西部新邊境遷移,搞得明斯克築壘地域千瘡百孔。之後他還嘲諷了向他建議不要把明斯克防線搞成奶酪的軍官。為了填補防線上的缺口,官兵們只能儘可能的構築更多的野戰工事。

41年初巴甫洛夫沒有聽取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叮囑,並沒有加強布列斯特方向上的防禦,後來在戰爭爆發前他還將朱可夫叮囑的要注意哥羅德諾方向的部署和鐵木辛哥元帥要求他提高警惕的建議當做了耳旁風,認為自己這個大將不是白給的。

同時巴甫洛夫還做出了許多錯誤的部署,比如他將機械化軍以旅為單位拆分,然後均衡的部署在軍區中,他還將這種錯誤的經驗推廣到了步兵部隊中,使得邊防步兵單位平均每個師要守衛33公裡寬的正面。

果然漏洞百出的防線和過於稀疏的兵力導致德軍在幾個小時後就突破了布列斯特和哥羅德諾地區,然後長驅直入。儘管巴甫洛夫比蘇軍總參謀部行動要早的多,一早就派遣了機械化軍區攔截德軍,但是由於機械化軍兵力過於分散,切大量裝備處於維護狀態無法投入作戰,最終只得分批次投入戰鬥,結果並沒有擋住德軍的進攻,反而自己落入了重圍。

之後巴甫洛夫在22號上午執行第三號指令發動的第二次反擊也慘招失敗,西方面軍突出部地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巴甫洛夫只能命令部隊儘可能突圍,並試圖在早就被他拆的千瘡百孔的明斯克防線阻擋德軍並發動反擊。

巴甫洛夫在明斯克發動的數次反擊不但沒有擊退德軍反而嚴重削減了明斯克的守備力量,號稱決不能陷落的明斯克築壘地帶在經過了短短5天的抵抗以後就被德軍攻陷,巴甫洛夫只能踉蹌的乘坐飛機逃往莫斯科,最後被史達林親自送上了刑場。至此在處決了巴甫洛夫以後,白俄羅斯軍區/西部軍區司令的厄運徹底封印。

結語

白俄羅斯/西部軍區司令一職就好像是「格拉摩根伯爵」一般,它充滿了黴運,從18年創建到41年戰爭爆發,11任司令員中有7人踉蹌而死,13任白俄羅斯軍事委員有6人踉蹌而死,12任軍區參謀長中有5人踉蹌而死。

參考文獻:

《白俄羅斯軍區》

《蘇聯白俄羅斯軍區》

《蘇聯軍事百科全書》

《白俄羅斯武裝部隊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清代是怎麼節制總督、巡撫這些封疆大吏的?
    那對於外放的封疆大吏,清廷如何節制來加強中央集權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清代的封疆大吏的構成。清代封疆大吏主要指省一級的最高長官,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如掌管兩省(或數省)軍政與民政的總督、掌管一省政務的巡撫,特殊地區的最高長官--駐防將軍(如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吉林將軍)。
  • 封疆大吏為何吞金自殺?
    巡撫為一省最高軍政長官,這時的李秉衡,正式步入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行列。他所管轄的山東,是主戰場之一。清朝在山東的軍隊,直屬北洋大臣的海軍由丁汝昌指揮,屬於山東省的陸軍則由李秉衡指揮。但是,由於李秉衡與丁汝昌的上司李鴻章向來不和,當丁汝昌坐困劉公島時,李秉衡卻按兵不動。丁汝昌派人突圍求李發兵,李依然無動於衷。最終,丁汝昌含恨自殺,北洋水師覆沒。
  • 溥儀宣布退位後,這位封疆大吏仍在為清朝南徵北戰,打下很多地方
    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清朝滅亡之後,仍有一位封疆大吏在為清朝南徵北戰,並攻佔了很多地方。這個封疆大吏就是多羅特·升允。 這時他已經是封疆大吏了,掌管整個陝西。之後擔任過江西巡撫,察哈爾都統,閩浙總督等職。這時的升允仕途是一帆風順。不過在宣統元年,升允曾因反對立憲而被革職。這件事可以看出來他是守舊派,反對新的改革和變法。但這種守舊派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忠君愛國。他並不是那種雖然在嘴上說說的守舊派。
  • 點燃蘇聯軍民勇氣的微弱燭光,這裡是布列斯特要塞,正在戰鬥!
    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及其盟友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西部邊境實施了全面入侵,一口氣打爆了蘇軍西方面軍,打得西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大將焦頭爛額,驚慌失措,最終從中部打開了戰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衛國戰爭中激勵蘇聯軍民的布列斯特要塞的故事,而這座要塞,正處於巴甫洛夫執掌的西部軍區邊陲地帶。
  • 《老炮兒》:升鬥小民VS封疆大吏
    一個升鬥小民,面對封疆大吏的恐嚇與利誘,並未丟失本我,就像六爺說的「小老百姓,有些事,也得辦。」這展示了一個人的公民意識,六爺雖然曾是一個流氓,但他的規矩與底線,無論何時都會遵守,展現了一個男人的擔當與勇氣。
  • 清朝的包衣奴才,卻能做到封疆大吏,封建集權制下的畸形制度
    原因就是,這些人雖然是奴才,但是卻有機會外放當官,很有可能成為封疆大吏、入閣拜相、位極人臣。這個條件看起來確實是十分誘人了,畢竟在封建社會時期,多少人夢想著可以步入仕途、入閣拜相。 雖然,包衣奴才有著種種好處,但是既然被稱為家奴,即使是官做的再大,在本家主子面前還是奴才。
  • 清朝奇人:閒著無聊花錢買了個官當,後來竟成為一品封疆大吏
    不過其中也有例外,有的還一路做到了封疆大吏,成為了一代名臣。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便是李衛了,當年曾火極一時的《李衛當官》就是以他做的原型。李衛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1688年2月2日)。家裡是江蘇豐縣一戶名門望族,放到現在就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
  • 吃完這碗山西的小米粥,我被封為格拉摩根伯爵
    說起魔法師的忠實信徒們,當初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封你為梁山第四十一把交椅"或"封你為格拉摩根伯爵"云云。彼時魔法師的宇宙還很年輕,無數對此處歷史一無所知的愛好者們興致勃勃地來到此處,傳頌著遍尋不著的科爾沁大草原和那場由英勇無雙的鈕提督親自指揮的海戰。
  • 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西藏軍區大力建設"信息化邊防"
    西藏軍區某團大力建設「信息化邊防」提升管邊控邊能力——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王美玉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初冬,記者跟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巡邏分隊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按計劃前出觀察執勤!」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
  • 歷史上第一位被逐級降了七級二十一等的封疆大吏居然是他
    從此,封疆大吏年羹堯的噩夢開始了。四月十二,雍正皇帝下令解除年羹堯兵權,革去其川陝總督之職,改授杭州將軍。七月初八,雍正皇帝下令禁止年羹堯使用他賜予的黃帶紫扯手、雙眼翎,並責令退還四團龍補服。七月二十二,嶽鍾琪參奏年羹堯擅將修建郃陽縣夏陽川城堡的剩餘銀子發給部下士兵,吏部提出懲處意見,呈雍正皇帝批准,將年羹堯由一等公降為二等公。
  • 清朝駐防將軍,比八大總督級別還高的封疆大吏,是怎樣的存在
    一提到清朝的封疆大吏,想到的自然是總督。清朝承接明制,設立八大總督,後來又增設東三省總部,成為九大總督。他們統管一省或數省的民軍經政。可謂權柄滔天,堪比一方諸侯。不過,他們還真不是清朝最牛的封疆大吏,清廷更看重的,是駐防將軍。八大總督,正二品,授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後,才升為從一品。而駐防將軍的正常官階就是從一品,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更是逆天,直接就是正一品,與三殿三閣大學士同級。
  • 西藏軍區某團: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初冬,記者跟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巡邏分隊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按計劃前出觀察執勤!」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
  • 清朝制臺、軍門這些封疆大吏的級別有多高?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總督是清朝時期級別最高的封疆大吏,官階為正二品。總督的權力很大,以兩江總督為例,其職權範圍為:總督兩江(今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所以從職權上來看,總督不但可以管理地方上的行政、經濟,還包括了地方軍隊。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清朝時期各省軍隊(綠營軍)的最高長官是提督,官階為從一品。
  • 總督是清朝的封疆大吏,那麼清朝滅亡後末代總督的結局又如何呢?
    清朝在各省巡撫之上設立總督,而總督則是掌握一到兩省甚至三省之間的軍政大權,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其實在清朝滅亡之時全國各地革命勢頭已經非常火熱,清朝中央政府都已經是無力管控,更何況總督了,所以當時總督的權力實際也是名存實亡。
  • 溥儀退位後,大清的9位封疆大吏,他們都去了哪裡?
    溥儀不再是皇帝了,大清也就不存在了,以溥儀為核心的封建官僚體系也就崩塌了,隨之而來的,他們就不再具備管理這個國家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了,這也意味著,大清的9位封疆大吏也失去了管理地方事務的權力,那麼在這個大背景下,這9位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他們去了哪裡?
  • 齊柏林伯爵號航母:完工85%被放棄,成蘇聯武器測試靶子
    德國發展航空母艦是比較早的,早在1929年,魏瑪共和國就接受了海軍司令雷德爾的建議,撥了預算,打算建造2艘1萬噸級的全通甲板式載機艦,並研發了相關的推進主機、火控系統等等,雖然,這兩艘軍艦在1931年被取消,但也算的上是,德國對航母這是時髦物的嘗試,累計了一定的經驗。
  • 古代正三品的按察使,實際的權力非常大,為何隸屬於封疆大吏?
    清代康熙廢除藩、臬兩司定期朝覲的制度,乾隆以後,督撫成為固定封疆大吏,變為正式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而藩、臬便失去了行政上的獨立性,降為督、撫的屬員了。完全沒有明代那麼風光,直接對皇帝負責,乃是一省之主官,真正封疆大吏之一。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聯大將,巴甫洛夫是廢將其實還是有些能力的
    喻1941年邵6月22日,邴法西斯德國對奚蘇聯悍然發動賀了進攻,德軍任第二第三裝甲歐集團軍群,分荀別從蘇聯西部繆軍區北部的哥弓羅德諾溼地,鄔與南部的布列謝斯特溼地打穿師了蘇聯西方面謝軍的防線,並在3天內合蒲圍了蘇軍比亞郗韋斯託克突出朱部築壘地域,錢7天包圍了明桑斯克築壘地域強,打得蘇聯西冀方面軍減員近居40多萬,幾計乎到了全軍覆郎滅的地步。
  • 陶淵明曾祖父:從寒門布衣逆襲為東晉第一封疆大吏
    司馬睿於是拜陶侃為荊州刺史,管領西陽、江夏、武昌等郡,至此陶侃成為東晉第一個封疆大吏。 陶侃治荊州,很重視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發展農業生產,他在秋熟收穫之時常買米,等到饑荒時又減價賣出救濟,使得官民歡悅,都依靠他救濟得以生存。 鹹和三年(328年),東晉蘇峻之亂爆發,建康被叛軍所佔領,陶侃的兒子陶瞻也被叛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