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表面來看,芭芭拉·赫頓的出身應該是令無數女性豔羨的:
標準的富三代,含著彩鑽湯匙出生;(因為金湯匙已經不足以形容她的富裕了)
20歲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上流社會的「寵兒」、「億萬寶貝」、「美國名媛」;
一生繁花似錦、綺衣燦爛、鐘鼓饌玉、珠寶環伺;
僅僅是錢也就罷了,她還擁有電影明星般的美貌、非凡的品味,
所謂「白富美」三個字簡直是為她而生。
另一方面,她的經歷也是如此令人心疼,
以至於媒體為她創造出了一個詞——「Poor Little Rich Girl」(可憐的富家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芭芭拉·赫頓的一生。
◆ ◆ ◆ ◆
「億萬寶貝」的降生
Birth of "billions of babies"
◆ ◆ ◆ ◆
事情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說起。
當時的美國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中心,經濟快速發展。這時,被譽為「現代商業鼻祖」的弗蘭克·W·伍爾沃斯(Frank W. Woolworth)創立的五美分廉價商店(「five and dime」)正成為平價零售店巨頭。
弗蘭克有三個女兒,其中德娜伍爾沃斯(Edna Woolworth)嫁給了當時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富蘭克林赫頓(Franklyn L Hutton)。
1912年11月,弗蘭克迎來了外孫女出生。
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芭芭拉·赫頓(Barbara W. Hutton)
(芭芭拉與母親)
這個金尊玉貴的小女孩的童年結束於6歲。
這一年,她的母親自殺去世了。官方原因是得了病,受不了病痛自殺的。但很多人猜測是由於芭芭拉的父親不斷外遇而引發的。
更殘忍的是:
服毒自殺的母親的屍體是被小芭芭拉發現的。
而這就是芭芭拉波折命運的最開始。
富蘭克林對女兒的並沒有多少憐惜,她從此由保姆帶著輾轉生活於各種親戚家。
一方面是紙醉金迷、繁華百態的上流社會生活,媒體大眾如聚光燈般的關注,她的一舉一動被無限放大,成為新聞頭版頭條。
另一方面,是孤寂落寞、缺少關愛的十二年。
她只能靠上流社會交際、揮霍金錢尋找精神寄託。
1930年,芭芭拉18歲了。
她舉辦了一場盛大奢華的舞會作為自己的成人禮,眾多來賓包括洛克菲勒的家族成員、社會各界精英以及好萊塢明星。
這場成人禮對芭芭拉而言有兩個重要的意義
一是她終於可以繼承家人留給她的巨額遺產,包括:
祖母留給她兩千六百萬美元 + 生母去世前留在股市裡的二百一十萬美元+生母留下的八百萬美元地產 + 生父在她21歲那年給她的四千二百萬美元股票 + 家族流傳的名畫和雕塑 + 不計其數的其他遺產。
在經濟大蕭條的特別時期,她花費6萬美元舉辦豪華舞會,受到公眾的嚴厲批評。
二是芭芭拉為了逃避輿論的指責,被迫前往歐洲。
這時的她,並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什麼。
◆ ◆ ◆ ◆
七段婚姻&絕世珠寶
Seven marriages&Peerless jewelry
◆ ◆ ◆ ◆
如果說到七段婚姻,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之前說過的伊莉莎白·泰勒號稱傳奇的情感生涯。但是比起伊莉莎白·泰勒,芭芭拉·赫頓的感情要悲傷的多。
年幼缺失的愛,讓她不顧一切的追尋愛情。
在以芭芭拉為原型的電影《可憐的富家女:芭芭拉·赫頓的故事》中有一段很普通,但是很悲哀的對話。
司機對芭芭拉說:「芭芭拉小姐,如果你覺得孤單的話,記住我的話,公主最後總會得到幸福的。」芭芭拉說:「但我並不是公主。」司機說:「在我眼中,你就是公主,總有一天你會找到你的王子的。」
這一句話,奠定了她一生的情感基調。
她始終也沒有等到她的王子。
第一段婚姻:1933-1935
第一任丈夫:喬治亞王子
1933年,離開美國去往歐洲的芭芭拉與喬治亞王子阿力克斯·米德瓦尼(Alexis Mdvani)相遇。這場相遇並不是偶然,而是精心策劃。
Alexis在俄國十月革命後流亡到巴黎,除了頭銜,一無所有。
就像《鐵達尼號》裡,Rose和未婚夫的聯姻,是一些沒落貴族想要得到新貴的財富,而新貴們迫切需要和這樣的貴族聯姻洗刷「新錢」的銅臭味。
於是阿力克斯的三兄弟兩姐妹都頂著所謂的貴族頭銜成功地靠婚姻攀到了富貴,被人取笑為「總是結婚的米德瓦尼家族」。
Alexis Mdivani有計劃的拋棄了原配,接近芭芭拉,最終與芭芭拉結婚。
1933年,芭芭拉懷著對婚姻的希冀和盼望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比起在情感上的吝嗇,芭芭拉的父親在給女兒的嫁妝上卻是十分豪爽的。
翡翠項鍊
名字:The Hutton-Mdivani necklace
重量:27顆翡翠珠子。19.20 to 15.40mm
證書:SSEF
(Swiss Gemmological Institute )
拍賣機構:蘇富比香港專場
時間:2014年4月7日
價格 214,040,000 港幣(27440000 USD)
買家:匿名
翡翠珠的直徑為15.3毫米– 19.2毫米。而且其顏色也並非一般的翠綠色,而是泛著湖水般的藍色。每顆珠子的顏色相近,十分均勻。這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條翡翠項鍊,原屬清朝皇室,後經溥儀流失出去。
後來由於婚姻破裂,芭芭拉經常神不守舍。一次竟將此美麗而稀有的翡翠珠鏈大方地贈送給她兒時的好友路易莎(Losuise Van Ailen) 。後來路易莎也嫁入了Mdivan皇族,因此才讓此項鍊在Mdivani家族珍藏逾50年。
(1933年戴著翡翠項鍊的芭芭拉·赫頓與丈夫艾利克斯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直至1988年才首次現身拍賣場,這串翡翠項鍊在1988年拍出200萬美元的高價。
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上,這串翡翠項鍊以2744萬美元(約2億1400萬港幣)的天價拍出,成為如今世界上最昂貴的翡翠飾品, 當時買下這條項鍊的是卡地亞典藏(Cartier Collection),最初的賣家卡地亞最終將其拍回珍藏。
翡翠手鐲
名字:未命名
原屬清朝皇室,後經溥儀流失出去
證書:SSEF
(Swiss Gemmological Institute )
拍賣機構:蘇富比香港專場
時間:1988年
價格:7040000港幣
(2020年價值300萬美金)
買家:匿名
這也是芭芭拉的嫁妝之一。
翡翠不同於世界上四大珍貴寶石(鑽石、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它在西方世界的流通度和認可度遠遠不如在華人圈中。
但是芭芭拉卻是少數鍾愛收藏東方翡翠而聞名的西方名媛之一。
扯遠了,回到第一次婚禮時父親的嫁妝。
珍珠項鍊
名字:未命名,法國路易十六皇后 Marie-Antoinette瑪麗-安託瓦內特舊藏
重量:
產地:天然海水珠
證書:SSEF
( Swiss Gemmological Institute )
拍賣機構及時間:
價格:
買家:
據說這是曾屬於法國路易十六的斷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的珍珠項鍊。
沒想到這一串項鍊,見證了兩任主人的悲劇。
算計而得到的婚姻很快就因為王子的風流成性、酗酒賭博而破滅,
這一場婚姻給王子帶來的是價值幾百萬美元的房子、衣服、馬具和珠寶以及數百萬美元的贍養費,而給芭芭拉帶來的是破碎的心。
當然,王子也為自己的負心付出了代價。
離婚那一年,Alexis Mdivani死於車禍。
第二段婚姻:1935-1938
第二任丈夫:丹麥的貴族Haugwitz-Reventlow
芭芭拉的第二次婚姻則更糟糕。她第二任丈夫Haugwitz-Reventlow是丹麥的貴族。
Haugwitz-Reventlow娶芭芭拉是目的是讓她放棄自己美國國籍,加入丹麥籍,達到自己避稅目的。
除了別有用心,Haugwitz-Reventlow還對芭芭拉暴力相向,直到她被送進醫院,他自己也被關進了監獄。
這段婚姻持續了三年,她生下了唯一的兒子,名叫蘭斯。
(芭芭拉與Haugwitz Reventlow(丹麥伯爵)以及他們的孩子)
第二段婚姻期間,芭芭拉對於珠寶的熱情絲毫不減,大概是心裡苦,想要更多美好的東西來彌補。
鑽石與月長石項鍊
1937年《Vogue》拍攝的照片
當時還是豪格維茨-雷芬特羅夫伯爵夫人的芭芭拉·赫頓,一襲優雅禮服,佩戴著鑽石與月長石項鍊、手鍊及耳環,高貴優雅,氣質卓然。
羅曼諾夫祖母綠
這一系列「羅曼諾夫祖母綠」( Romanov emeralds)
曾屬於弗拉基米爾女大公( Grand Duchess Vladimir of Russia)
芭芭拉當年在這些祖母綠上的花費就超過了100萬美元。
帕夏鑽石
帕夏鑽石(PashaDiamond)重達40cts,最初屬於埃及王室,後來被寶格麗從埃及國王法魯克手中買下。
因不滿意它略微呈現的八角形,芭芭拉後來買下原石後,又將它改成了成了重38.19克拉的圓形鑽戒。因為圓形是最經典的切割形狀,它能夠最大程度的反射光線,是迄今為止最流行的切割方式,佔目前市場上在銷售的鑽石的75%,也是基於這一點,芭芭拉將略帶八角形的鑽石打磨成了圓形。
即便芭芭拉擁有數不清的珠寶,但這一枚戒指她一直帶在身邊。
第二段婚姻雖然終結,但噩夢並未停止,芭芭拉不僅支付了大筆安家費,
她還染上了毒癮,並得了厭食症。厭食症一直困擾著她,幾乎形影不離地伴隨她的餘生,這些對她的身體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以至於她再也不能生育。
這兩段失敗的婚姻加上奢侈的生活,使她成為了美國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第三段婚姻:1942-1945
第三段:Cary Grant
芭芭拉經歷了上一次痛苦的婚姻後,離開了紐約來到加利福利亞州。4年後,27歲的芭芭拉·赫頓邂逅了她的第三任丈夫——36歲的好萊塢明星Cary· Grant。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焦灼,世界人民水深火熱。
芭芭拉捐獻了大筆財產抗擊納粹德國,包括母親留給她的,在英國攝政公園內那座與祖父豪宅同名的小溫菲爾德莊園,作為美國駐英國大使館之用;還將巨資和私人遊艇捐給盟軍法國空軍和英國皇家海軍。
她的善舉給她灰暗的人生帶來了一縷曙光。當她行走在好萊塢以進行社會活動的時候,認識了Cary Grant。
Cary Grant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男演員,是希區柯最欣賞的男演員,他的代表作有《美人計》《西北偏北》《金玉盟》等。
有人說,Cary-Grant可能是芭芭拉一生中碰到的唯一貪圖她的金錢的的男人。
他最常演的角色是花花公子,但是他本人卻十分正直紳士。他喜歡的不是家財萬貫的美國名媛,而是一個慷慨善良的女子。
他們的婚後生活,甚至有人用「cash and Cary」(金錢和加裡)來形容。
比如芭芭拉打造了一套葉卡捷琳娜二世祖母綠與耳墜,也有人認為這就是當初的羅曼諾夫祖母綠。
美之精靈胸針
這枚胸針由鑽石、紅寶石和祖母綠鑲嵌而成,被她送給了一位女性朋友。
即便是被人嘲笑他們的婚姻是「cash and Cary」(金錢和加裡),被人認為是攀附權貴的花花公子,Cary還是盡其所能安慰芭芭拉,幫助她戒酒、戒毒。
哪怕最後這段婚姻還是以失敗告終,Gary也沒有向芭芭拉索要一分錢的金錢補償。兩人在離婚之後也依然是好朋友。
1946年,離婚的芭芭拉購買了大量胸針、手鍊、手錶等珠寶首飾送給她的朋友們。
芭芭拉的一生,總是希望用金錢換來情感。
同年,並且購入了一頂鑽石冠冕。
梵克雅寶鑽冕
名字:梵克雅寶鑽冕
重量: 這款頭冠由22顆華美的梨形鑽石自然天成。其中最大的3顆分別為54.82克拉、21.49克拉和21.62克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公主夢,芭芭拉·赫頓也是一樣,這特別表現在對於這一頂鑽石皇冠的喜愛。據說,她身體不適時曾邀請皮埃爾雅寶(Pierre Arpels)前去臥室探望。當時她臥病在床,正靠在枕上休息,頭上仍戴著這件頭冠。
第四段婚姻:1947-1951
第四任丈夫 俄羅斯王子Prince Igor Troubetzkoy
第三次離婚之後,她搬去了巴黎。兩年後,她三十二歲,遇到了自己的第四任丈夫——Prince Igor Troubetzkoy,同樣是空有頭銜的王子,來自俄羅斯。
1947年,芭芭拉成為了俄國王子之妻。
這是曾屬於芭芭拉的黃金鑲嵌天然珍珠鑽石耳夾,2012年在紐約蘇富比以19.45萬美元成交。現在的我們或許習以為常這樣撞色的搭配,但放眼於那個年代,芭芭拉的獨特品味確實讓人折服。
屬於芭芭拉的緬甸無燒紅寶石鑽石耳環
但是兩人的婚後感情出現裂痕,丈夫提出離婚。
一而再再而三的婚姻失敗給了芭芭拉巨大的打擊,她甚至企圖自殺。
這次自殺未遂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媒體甚至為她創造出來「poor little rich girl」(可憐的富家女)的稱號,而1987年的電影《Poor Little Rich Girl:The Barbara Hutton Story——《可憐的富家女:芭芭拉·赫頓的故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此後,芭芭拉的每段婚姻不過是將從前的失敗婚姻在重複一遍罷了,最多不超過4年,而且幾乎每一次婚姻失敗,芭芭拉都要被割走大量身家。
第五段婚姻:1953-1954
第五任丈夫:Porfirio Rubirosa
1953年芭芭拉已41歲。
Porfirio Rubirosa,這位身份非常複雜,既是外交官,又是馬球手、車手,仿佛是一個全能手,但實際上呢,這位人才其實是當時有名的花花公子,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錢。這段婚姻只持續了53天,然後要走了她250萬美元。
第六段婚姻:1955-1959
第六任丈夫:「網球王子」
離婚的同年,42歲的芭芭拉再度相信了婚姻。
這次是她的老朋友Gottfried von Cramm,德國的網球明星,有男爵封號。
職業生涯很光鮮的,兩屆法網亞軍,一屆澳網亞軍,兩屆溫網亞軍,一屆美網亞軍,一屆美網男子雙打冠軍。
這段時間的芭芭拉十分喜歡動物造型的珠寶。
譬如1957年購入的卡地亞老虎造型胸針
另一件老虎造型胸針,2005年蘇富比拍賣以31.12萬法郎成交
兩人感情糾葛情況不詳,不好說誰對誰錯。他後來也死於車禍。
第七段婚姻:1964-1966
第七任丈夫:佔巴塞王國的王子
芭芭拉的最後一次婚姻是5年後。
1964年。她51歲了。
這次,又是一位王子,婚姻維持了2年。這之後她似乎對愛情徹底絕望,她花錢毫無節制,珠寶、服飾堆積如山,並且收藏古玩,其中不乏法國王宮的稀世珍寶。
她開始徹底放縱自己,經常被人看到在酒吧裡買醉,並且與年輕男子交往,她給他們錢珠寶和其他奢侈品。
我仿佛能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當她身邊的人想要離開時,芭芭拉會忙不迭的從裝滿珠寶、難以估價的首飾盒中翻出一件,忙不迭的碰上去,低聲央求他再陪她一會兒。
1972年,芭芭拉的獨子蘭斯因空難去世。這是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後,她幾乎陷入了崩潰的狀態。
這張照片,有人說是因為她說:「既然我可以花錢讓人抱我,那我為什麼還要走路。」
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意味,但實際上,這不過是晚年雙目失明後的芭芭拉,被憐惜她的司機抱出來罷了。
1979年,芭芭拉·赫頓心肌梗塞病逝於貝佛利山的一家酒店中。享年67歲。死後清點她的遺產,只剩下3000美元,和一盒絕世珠寶。
◆ ◆ ◆ ◆
結尾
EndingEnding
◆ ◆ ◆ ◆
巨大的財富給她帶來的不只是幸還是不幸,
就像她自己也說:
金錢本身並不能帶來幸福,
但金錢本身也並沒有給我帶來不幸。
我不會說我的前夫們只看重我的錢財,但錢財的確對他們有某種吸引力。
看,她其實心理無比清楚。
還記得電影《可憐的富家女》中有一幕,
小芭芭拉和表哥吉米打賭,
誰能夠先把手中的錢花乾淨。
最後,芭芭拉贏了。
她是「億萬寶貝」,
令無數人豔羨的出身,生在了別人的終點;
她也是「可憐的富家女」,
一生顛沛,孤獨終老。
她的一生都在媒體大眾的關注之下,
議論她的財產,嘲笑她的情感,諷刺她的生活方式,
卻始終沒有人看見她買到一件喜歡的珠寶時天真的笑容,
沒有人願意探究她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創傷。
究其一生,
不過是「被嫌棄的芭芭拉的一生」,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正如英國作曲家諾爾·寇威爾寫的
《可憐的富家小女孩》這首歌:
「 愛而不得的芭芭拉·赫頓,終究是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