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秋蜜「甜」農家 增收有奔頭

2020-12-25 亞魯紫雲

「來嘗嘗,秋天的蜜糖,甜著呢!」近日,在浪風關林場割蜂蜜的鄭學鋼告訴記者,林下蜂一年收割兩季蜂蜜,秋蜜品質好,入口即化,香甜醇厚。

浪風關林場工人收割蜜糖

鄭學鋼是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松山街道辦城南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10月,國有浪風關林場發展林下蜂養殖產業以來,他一直在這裡務工。

「每月工資3000元,已經脫貧了。」鄭學鋼說,他堅信,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林下蜂,已成為紫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同樣在浪風關林場工作的楊再琴告訴記者,在林場務工每天收入100元,解決了她的就業問題。

「林場蜜蜂養殖基地共養殖有蜜蜂300箱,秋蜜已收割了400多斤。」紫雲國有浪風關林場場長王從軍說,林下蜂每年收割春秋兩季,平均每箱蜂一年可收割蜜糖5斤。秋蜜預計每箱能收割蜜糖3斤,可收割900斤蜜糖。

割蜜工人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帽,手拿割蜜工具嫻熟地收割蜂蜜

去年,紫雲自治縣大力發展林下蜂產業,短短1年多時間,全縣林下蜂達2.5萬箱。

林下蜂,已成為紫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秋蜜收割季節,各鄉鎮(街道辦)的蜜蜂養殖點都在陸續收割秋蜜,割蜜工人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帽,手拿割蜜工具嫻熟地收割秋蜜,每個蜜蜂養殖點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安順日報社大數據智慧全媒體記者 姚福進)

相關焦點

  • 「豐收禮讚 大地頌歌」紫雲:豐收節裡話豐收 農民增收笑顏展
    紫雲自治縣通過農業產業「三提升兩壯大」行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主要種植低效玉米向種植高效經濟作物轉變、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助推茶葉、 精品水果、紅芯紅薯產業,蔬菜產業、林下經濟產業取得大發展,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一幅「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幸福畫卷徐徐鋪開……5千畝藍莓綠了生態,壯了產業。
  • 東安:草莓助農增收甜了冬天
    據悉,為了保證草莓品質,公司使用農家有機肥,種出的草莓果大、肉嫩、汁多、味甜,不愁賣。去年12月初上市以來,基地15畝草莓,每天至少可產草莓600斤以上。當日,位於大廟口鎮屯裡村舜甜水果基地的果農張開電在草莓大棚裡進行冬季保溫管理。
  • 紫雲派出所暖心幫扶,刑滿釋放人員踏上光明發展大道
    紫雲自治縣公安局壩羊派出所教導員霍劉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小張的現狀後,考慮到小張屬於刑滿釋放人員的特殊身份,漫無目的往外走,不是最佳的選擇,走訪過程中,霍劉細心觀察到小張家中曾經搞合作社養殖的「攤子」還在,又有養殖經驗,「青山綠水好生態,年富力強、又有技術,不繼續搞生態養殖,太可惜了!」霍劉委婉勸道。「我不是不願意搞養殖,主要是缺乏足夠的發展資金!」
  • 看,我們脫貧了|漫話·紫雲:那個住巖山頭的妹家,後來……
    過去,這首紫雲民間傳唱的歌謠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困苦「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貧瘠的土地、閉塞的環境、落後的基礎設施讓世代居住的群眾深受貧困之苦,留下長久的心酸與無奈。如今,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讓紫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硬化道路通到家門,安置新房拔地而起,產業基地助農增收......
  • 新疆且末縣:玫瑰種植顯「特色」 村民增收有「奔頭」
    「一公斤玫瑰花醬能賣到25元,一罐玫瑰花茶零售是30元,現在我家的四畝玫瑰都進入盛花期,今年預計可以增收1.2萬元左右。」村民加帕爾·玉蘇普樂呵呵地說道。 色日克布央村是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村,長期以來,傳統作物種植佔比高,管理粗放,效益單一。
  • 視頻丨紫雲:萬畝甘藍喜豐收 冷藏車進基地直運市場
    當前,1.3萬畝的甘藍已採摘上市,而每天都有50多輛冷藏車直接開進各個基地裝運,蔬菜基地裡儘是一片繁忙採收的景象。白石巖鄉幸福園村是我縣15個500畝壩區所在地之一,也是紫雲甘藍核心種植區之一。近段時間以來,幸福園村的蔬菜基地裡格外忙碌,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在田間地頭忙著收割、搬運甘藍,而貴州蔬菜集團每天都有20多臺冷藏車開進基地等待裝車。從基地直運銷售市場,目前,各家企業每天發往紫雲裝運蔬菜的冷藏運輸車就達50多臺。貴州蔬菜集團冷藏車駕駛員鄧生平:我們蔬菜集團每天發往紫雲縣的車子是二十多臺,每天運輸全國各地的蔬菜是四百多噸。
  • 胡星燦: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 讓日子更有奔頭
    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 讓日子更有奔頭——坡胡公益性崗位脫貧之星胡星燦近年來,長葛市人社局以增加貧困戶收入為重點,堅持把公益性崗位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胡星燦,男,1971年6月出生,坡胡鎮坡中村人,家中三口人,上有90歲老母親,下有上小學的女兒,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但本人肢體4級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2016年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對於自己年齡偏大又有身體殘疾多處求職碰壁,那時的胡星燦做夢也沒想到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成為工薪族。
  • 紫雲五峰街道辦:砥礪奮進戰貧困 步履鏗鏘奔小康
    紫雲自治縣五峰街道辦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圍繞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產業發展、生態文明、社會服務等方面,齊心協力、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群眾生活水平得到很好改善,成功摘掉了「窮帽子」,邁向同步小康新徵程。
  • 「脫貧了,今後的日子更有奔頭」 璧山三合鎮龍鳳村村民楊祥平的...
    「今年,我收穫了3000斤花椒,毛收入便有上萬元。」楊祥平歡喜地告訴筆者。多年前,楊祥平感覺「綠色經濟」有賺頭,種植起黃桷樹、小葉榕、天竺桂等苗木。然而,由於市場需求減少、種植周期長等因素,苗木買賣成了虧本生意。期間,楊祥平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僅手術便花費了10餘萬元,而妻子也患上了白內障、高血壓等慢性病,家庭的支出遠遠超出收入,生活變得日益窘困。
  • 豐城市紫雲大橋建設指揮部來了!(內附紫雲大橋介紹)
    日前,豐城市紫雲大橋建設前期工作已正式啟動,標誌著我市「一江兩岸三區四橋」的城市建設有了新進展。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紫雲大橋建設,專門成立紫雲大橋建設指揮部,抽調全市各相關部門精幹力量,凝心聚力服務項目建設,形成了全市上下一心、市直單位密切配合、部門鄉鎮聯動、幹群齊心的工作局面。指揮部黨員幹部攻堅克難,聚焦發力,深入轄區開展政策宣傳、上戶走訪、摸底調查等工作,切實為項目開工建設營造良好的條件。
  • 山川增綠 百姓增收(綠色家園)
    山西省石樓縣造林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造林添收益日子有奔頭本報記者喬棟「紅棗一掉,栽樹時到。」望著被夜雨打落的紅棗,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義牒鎮道堡村村主任劉彩紅喃喃自語。道堡村藏在溝壑縱橫的呂梁山裡。一大早,村民劉升川興衝衝地走進了劉彩紅家。「今年夏天承接的還有100多畝沒種完,這兩天該行動了吧?」
  • 紫雲:「客商+電商」,助「李」出山
    時下正是紫雲自治縣火花鎮冰脆李成熟的季節,酥脆爽口的冰脆李每天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客商湧入紫雲。除了線下客商銷售以外,紫雲藉助電商平臺暢通銷售渠道,助「李」出山。當地村民 趙金秀:我們在這裡做這個果子,做分類嘛,一天有20多個人,一天工資是100多,然後我們已經做了半個月了。當地村民 趙永琴:我們一天12元一個小時,一天採摘8個小時,一天100元。
  • 安順市紫雲:電商搭臺 助力水果出山
    安順市紫云:電商搭臺 助力水果出山 發布時間:2020-06-17 10:06:27      來源:安順日報   時下正值冰脆李成熟季節,走進紫雲自治縣火花鎮
  • 這裡富起來是有道理的!
    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吹響鄉村振興進軍號聚力解決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農民進步等問題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藉助宜興市農村一二三產業(稻米)融合發展試點項目的契機,通過流轉 8000 餘畝土地進行統一經營管理,楊巷鎮突破傳統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的制約瓶頸,做大稻米產業,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時,也做強了「楊巷稻米」品牌。農田是農民增收的載體。長期以來,我市少數地方保護耕地和改良農田意識相對薄弱,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用地輕養地」的現象,農田效益不高,制約農民增收。
  • 素裹田園風瑟瑟,東君何日進農家
    素裹田園風瑟瑟,東君何日進農家素裹田園風瑟瑟,東君何日進農家?次韻散淡的人《望春》南嶽山人鵝毛柳絮趲冰花,畫棟昂揚古樹丫。漫漫紫雲田野上,年年乳燕出農家。次韻散淡的人《望春》黃愛文凝眸遠處瘦蘆花,仰慕廊前勁竹丫。喜雀歡欣園裡樹,彤雲瑞雪兆田家。
  • 西蘭鄉壽橋村:小桃園釋放大能量 村民增收有秘訣
    羅源灣新聞網訊 圍繞農民持續增收,西蘭鄉壽橋村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通有機循環農業生態連結,在桃林裡做起了文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壽橋村,整潔的村道與蔥鬱的樹木交相呼應,村前的荷塘荷花盛放,飄來陣陣清香,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成片的桃林,眼下正值水蜜桃盛果期,正在採摘的果農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村民徐永忠已經78歲高齡,有了這片桃林,他家增加了不少收入。「一個月給他10天到20天的工作,一天兩百元,一個月就會有兩千到四千的工資,很穩定。他很勤勞,還養蜜蜂,依託桃林產業,年總收入應該不低於5萬元。」
  • 心中有牽掛,生活才有奔頭
    有了牽掛,我們的親情就多了一份溫馨;有了牽掛,愛情就多了一縷相思;有了牽掛,友情就多了一種幸福。牽掛是一種美好的情感,她在我們心中不斷地跳躍著,傳遞著愛與關懷,讓我們艱辛的生活充滿了希望與活力!牽掛是一種無言的溫暖。有了牽掛,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感到孤苦無助。
  • Platinum3776富士旬景系列限定鋼筆紫雲簡評
    既然是限量款的鋼筆,所以在包裝上面還是要有一點點特別的設計。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見這支鋼筆了,這兩年鋼筆圈非常流行紫色,這支白金的紫雲鋼筆外觀還是非常好看的,有一種獨特的設計感。這裡也可以看出這支鋼筆的筆桿,並不是採用傳統的圓柱形筆桿,還是那種菱形的魚鱗紋或者說水波紋。
  • 忠仁鎮康樂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忠仁鎮康樂村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過程中,充分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庭院經濟」致富模式,提高種植水平,有效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在76歲的忠仁鎮康樂村村民祝慶德家中,一進門口,乾淨整潔的院子映入眼帘,祝慶德把他家後院的菜園子分成了兩片,一片種玉米,一片種農家小菜,不僅拓寬了收入渠道,還大大改善了居住環境。
  • 發揮市場優勢 助紫雲農產品「出山」
    前期,我們專門就紫雲紅薯上市召開了對接會,邀請總部的採購負責人來到現場,從物流、產品等方面商討銷售方案。」近日,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貴州省公司事務部區域總經理朱海平說,紫雲紅薯上市後,不止在沃爾瑪經開區店銷售,也將在除經開區以外的貴州所有分支機構銷售。近來,貴陽經開區目前正積極協調轄區的市場資源,為紫雲紅薯「出山」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