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碧鄉種了六萬多畝芒果,通過品種改良,今年產量預計不會低於3500噸,按目前中低檔價6塊一公斤來算,芒果產值將達2000多萬元,歡迎大家來金沙江邊吃芒果!」雲南楚雄大姚縣政協副主席、灣碧鄉黨委書記李忠凱喜滋滋地介紹。
這個李忠凱,就是2018年底引起廣泛關注的雲南「80後白髮書記」,如今他依舊忙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一線。李忠凱告訴筆者,脫貧攻堅以來,灣碧鄉1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1625戶6399人脫貧退出。他說,通過產業扶貧,灣碧鄉鞏固了核桃、花椒產業,特別是芒果產業成為群眾脫貧和致富的支柱。
六萬畝芒果香飄金沙江畔,滿山累累碩果綴滿枝頭。走進六月的大姚縣灣碧鄉,一股熱浪迎面撲來,炎熱似火的乾熱河谷氣候,光照充足、光照時間長、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芒果產量高、果型飽滿、色澤鮮豔、香味濃鬱、肉多核小甜度高,使得灣碧鄉熱農、紅貴妃、紅象牙、椰香、凱特、聖心、三月芒等芒果廣受消費者喜愛,供不應求,成為金沙金畔的特色支柱產業。
「今年增產又增價,前天賣的紅貴妃和椰香8到9元一公斤,現在果商上門收購,漲到12元一公斤,訂單下了訂金交了,銷路不愁,高興啊!」大姚縣灣碧鄉巴拉村委會車倪東邊將摘好的芒果裝箱邊高興的介紹。
「我們已種植芒果4500畝,今年產量更高,價格更好,都是由果商上門收購。巴拉村果農種植芒果以晚熟品種為主,目前賣的是紅貴妃等早熟品種,僅一周就賣了30噸,銷售額達21萬元,群眾發展芒果產業致富增收的熱情更高漲了。」巴拉村委會書記鳳雲瓊說。
管理傳統粗放是一直制約灣碧芒果發展的主要因素, 「斑斑點點、成色不好」。灣碧鄉結合技能扶貧及移民後期扶持項目,加大對芒果管理技術培訓。2015年以來共組織芒果管理技術培70餘場次、5000餘人。「遙看江有水,近看無水用」,乾旱缺水問題一直是芒果產業發展中的短板。灣碧鄉黨委政府積極規劃上報項目,實施沿江片區光伏提灌站5個,芒果高效節水灌溉項目2個,芒果種植示範基地建設項目1個,項目總投資509萬元。
不僅是芒果產業,「山上核桃、山下花椒,林中牛羊,江岸熱果、江上旅遊,甘蔗紅糖、特色冬早」,灣碧鄉聚焦移民和貧困群眾脫貧後增收致富,靠發展高原特色立體產業,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依託大姚「核桃生物產業基地」發展平臺,推進核桃、花椒生態林建設;牧草豐茂發展現代畜牧業,加大黑山羊、生豬、肉牛、肉驢養殖業扶植。2019年,該鄉核桃、花椒、芒果提質增效共13857畝,牛羊成群豬滿圈,還種植了烤菸、魔芋、白芸豆。同時發展康養旅遊業,讓高原特色立體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融合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