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個人有定力,才能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一個國家和民族有戰略定力,才能臨危不懼、「任爾東西南北風」。戰略定力,是指能夠獨立自主地分析客觀形勢,準確敏銳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為實現戰略意圖和戰略目標而審時度勢做出科學判斷和正確選擇,它既是一種冷靜睿智的戰略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堅定沉著的戰略行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在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改革攻堅克難的今天,面對風險與挑戰,能不能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是檢驗政治品格的試金石,也是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壓艙石。
中國向何處去?近代以來,這個問題始終激蕩在中國人的心頭。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政治力量輪番登場又黯然退場,這其中不僅關乎道路的選擇,也關乎道路的堅守。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強大戰略定力的偉大政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新實踐中,始終把握正確航向,不斷增強戰略自信、保持戰略清醒、錘鍊戰略耐力,堅定不移引領中華民族這艘巨輪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展現了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
增強戰略自信,為戰略定力提供豐沛思想源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增強戰略自信是保持戰略定力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道路、方向、立場等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要鮮明,態度要明確,不能有絲毫含糊。」97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面對艱難困苦而玉汝於成,之所以能不懼風險危機而轉危為安,之所以能歷經驚濤駭浪而屹立不倒,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面保持了強大戰略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戰略目標與歷史使命。「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壓力和責任就越大,桎梏和幹擾就越多,就越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我們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心骨、定盤星、度量衡,不斷增強以「四個自信」為主要內容的戰略自信,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同心擘畫未來中國發展藍圖。
保持戰略清醒,為戰略定力提供科學現實依據。治理大國,政貴有恆。保持戰略清醒是保持戰略定力的重要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看國內,改革進入深水區,好啃的骨頭都啃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各種思想相互激蕩,各類矛盾相互交織,不同訴求相互碰撞,多種力量競相發聲,改革的敏感程度前所未有、複雜程度世所罕見。觀世界,國際風雲變幻、局勢複雜多變,「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一些國家對崛起的中國虎視眈眈,一些國外勢力別有用心地「唱衰」中國。這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世情、國情的新變化。不為各種錯誤觀點所左右,不為各種幹擾雜音所迷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我為主。在制定政策時冷靜觀察、謀定後動,在改革實踐中清醒研判、凝聚共識,在國際爭端中平心靜氣、靜觀其變,牢牢把握改革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錘鍊戰略耐力,為戰略定力提供正確方法論指引。「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戰略耐力,是戰略定力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近年來,從要求「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到倡導「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從發揚「釘釘子精神」,再到強調「一張藍圖繪到底」,處處閃耀著戰略耐力的智慧光芒。錘鍊戰略耐力體現在具體工作中,就是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善於從長遠角度看待當前形勢,從全局高度看待未來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該穩的要穩住,該進的要進取,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和力度,保持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創新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穩」與「進」,是辯證統一、互為條件的。沒有戰略定力就不會有創新進取的魄力,離開創新進取就無法保持戰略定力的長久生命力。錘鍊戰略耐力、保持戰略定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創造性應用,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生動再現,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重大貢獻。
古人云:「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當前中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外部環境錯綜複雜,歷史機遇稍縱即逝。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既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毅力和韌勁,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自信和堅定,還要有「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正氣和超然。我們要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憂思感,凝神聚力辦好自己的事,以更大的決心和信心,穩住心神、站穩腳跟,引領「中國號」巨輪闖關奪隘、穿雲破霧,勝利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