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5000年,浩瀚詩海,我們有太多的經典需要傳承,到底哪些詩是該給孩子們讀的?這是一個問題。
有些家長認為,《詠鵝》、《憫農》這類詩是最適合孩子們讀的,所以它們入選課本是沒問題的。但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秦觀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給孩子們讀是不合適的。
對於這種觀點,筆者是不敢苟同的。事實上,我們如今的課本尺度相對於古代已經很小了。《千家詩》作為古代的啟蒙讀物,收錄了蘇軾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雖然是後人想多了);同樣的,《唐詩三百首》也收錄了李白的《怨情》、李商隱的數首《無題》。甚至讓很多人沒想到的,古代孩子從小就要讀的《詩經》,開篇第一首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事實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讓孩子從小樹立良好的愛情觀,都是應該的。正因如此,在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次詩詞大會上,才會上演這樣一番情形。這次上場的小選手是大家很熟悉的12歲小朋友錢子昂,來自上海的錢子昂雖年紀不大,卻初生牛犢不怕虎,實力不弱的他一路過關斬將。但在這期他卻遇到了不小的挑戰,因為他抽中了一個洞房題。當時的題目是這樣的:
下面哪一句詩中的「洞房」寫的是新婚男女居室?
A. 洞房昨夜停紅燭 B.洞房昨夜春風起 C.落花流水洞房深
說實話這個問題已經問得挺含蓄了,所謂「新婚男女居室」其實就是問哪句詩寫的是洞房花燭夜的場景。最後錢子昂選中了正確答案A,他坦言自己其實真的不熟悉這首詩,只是看到A裡面有「紅燭」二字,他覺得比起春風起和落花流水更像洞房。其實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朱慶餘,是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是這樣的:
《近試上張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是一首入選了《唐詩三百首》的洞房詩,年輕的朱慶餘憑此詩在京城揚名。當年朱慶餘在京城趕考,考完後便寫了這首詩向考官張籍詢問。估計是擔心直接問影響不太好,於是聰明的朱慶餘便在這首詩中用一位新婚女子的口吻來問:洞房夜過後,女子整理妝容準備去拜見公婆等人,輕聲問丈夫自己的眉毛畫得是否合適。不得不說,朱慶餘確實夠聰明,這首詩寫得確實夠妙,後來他也順利進士及第。
錢子昂雖然猜對了答案,但在場的嘉賓蒙曼等人還是覺得有必要讓他弄清楚何為洞房,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乾脆笑而不語讓嘉賓發揮。蒙曼老師隨口便說了句《孔雀東南飛》中的「新婦入青廬」,解釋在漢代時,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是用青廬指代洞房的。所謂青廬就是青色的帳篷,自漢代至唐代以前,北方是在青廬裡舉行婚禮的。而洞房的用法則更早,它是原始時人們住的一種土窯,成婚時女子就入了男方的土窯,稱為「入洞房」。聽完這段解釋,錢子昂恍然大悟,表示這下懂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詩中「洞房」二字的意義更廣泛,除了指新婚之夜,還可指恩愛夫妻待過的房間。比如白居易的《寒閨怨》,其中「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就是指一位女子思念遠方的丈夫,這裡的洞房範圍更大。
要理解古代詩詞,是需要涉獵各種知識的,對孩子們來說,讀一些愛情詩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家長們完全不用擔心。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