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六時吉祥、法喜充滿

2021-01-17 尚思修善學佛

六時

(一),佛教把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在印度,時間之最小單位稱剎那,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慄多,五牟呼慄多為一時,六時為一晝夜。也就是我們稱的一天。

晝夜六時勤行,也就是修行佛法,為印度以來所行,我國東晉廬山慧遠做水時計(一種用水滴漏為計時工具),又稱蓮花漏,在六時行道。

學佛,時時刻刻都得到喜悅

隋代的時候,信行禪師做晝夜六時發願文,善導大師又作往生禮讚(六時禮讚),主張各六時必須拜佛懺悔。又六時之中,有三時念佛,三時坐禪之說。

(二),指一年分為六期。即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等六時。

(三),時解脫,阿羅漢於得好衣、好食、好臥具、好處所、好說法、好同學之時(六時),可入定得解脫。

六時吉祥:學佛之事乃大丈夫行為,存天地之正氣,行世間之善事,得人間之福報,故曰:「六時吉祥」。及無時無刻不處于吉祥之中,得宇宙的正能量,時時刻刻身心於「法喜充滿」,身心安然。

修行,六時之中都快樂自在

何為法喜充滿?

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從清淨心生出來的喜悅,是真樂,是法喜,是真正的滋養。法喜是從清淨心裏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塵的刺激。喜悅於心,行事在外,無不飽滿熱情,身心安樂。

學佛,你修學到一個階段之後,你得到第一個好處就是法喜,就是歡喜,這一歡喜的現象會把懈怠、疲倦給洗刷掉。

我們俗話也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歡喜的事情,精神都來了,疲倦就沒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滿,你的疲倦就沒有了。

法喜是很好的養分,是滋養我們精神世界的最好營養劑,人心裡常常歡喜,我們世法裡頭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樂歡喜,人快樂則邪惡不入,百病不生。

用清淨心修行,就會有不同的境界

我們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對待身體,讓它法喜充滿。

要知道怎麼修行,怎麼從佛、佛法的境界裡尋找自己的「喜悅」,懂得如何調心、調身,讓自己身心輕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滿」。

生活、工作、飲食起居,隨順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遇事不糾結,不執著,不倒行逆施,要用一顆菩薩心,慈悲心,去對待一切,這樣才能充滿法喜。

菩薩的心清淨,菩薩的心安定,他得到的是安樂,這個安樂就是法喜充滿。菩薩修學、證道、度化眾生,都是無比的快樂,法喜充滿。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滿。

學佛就充滿法喜

真正行菩薩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給眾生真實的利益;他積功累德,樂此不疲,愈做愈快樂,愈做愈歡喜,法喜充滿。

想在菩薩道上保持法喜充滿,永不退轉,永不畏懼艱難,並且得到諸佛護念,龍天精神擁護,就要「依教奉行」。

真正學佛道之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滿,你走到任何場合眾會之中,人家自然對你羨慕,為什麼你這麼快樂?學佛的原因,是佛法讓你身心安詳,學佛就快樂。

世間雖然有富貴,富而不樂,貴而恐懼,沒有一種快樂的智慧,沒有一個快樂的底氣。就是臨時有點快樂,也不過是外在的物質刺激帶來的,因為沒有無限快樂的種子--法喜。

富貴難知修行的快樂

古人講不如貧而樂,這個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學佛能消業障,學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煩惱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滿。法喜充滿這是你學佛初證得的,這是學佛的一種享受,這種享受不是物質的,不是對外面境界的反應,它是來自於內心的。是內心的自然流露。

產生法喜的時候,心裏面不會有波浪、不會有起伏,心是清淨慈悲平等,這裡面有無量的歡喜,它不礙事。心地真正清淨,接觸佛法就會開悟,就法喜充滿。

佛經裡有永遠悟不盡的道理,有永遠悟不盡的境界;天天讀經,天天法喜充滿。佛法要長期燻修,你才會有進步,沒有下幾年工夫,你得不到佛法的滋潤;一定要有工夫,你才會嘗到滋味!這個滋味就是法喜充滿。

每天都有進步

得到佛法燻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法喜充滿,然後你才曉得學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樂!經文裡字字句句包含無量義,你要用真誠心、恭敬心去讀,才會有所發現,才會法喜充滿。

如果用妄想、分別、執著去讀經,決定得不到悟處,得不到法喜。佛經要是真念透了,這世界很美好,你沒有煩惱;無論在哪個境界裡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滿。

境界就是修行,在這個境界裡面修清淨、平等、慈悲。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沒有欲望,就沒有輪迴,這一生當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滿。修行就是天天改過,天天改習氣,天天懺悔、天天向上提升,這樣才有法喜。

心不生波浪,才能得到法的喜悅

你要是不在佛法裡,就得不到法喜。

聽經也好,讀經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嘗到佛法的滋味,嘗到法味就法喜充滿。「真法喜」是你修學確實有心得,從內心裏面生起的喜悅,你的修學就得法喜。

在修學上,你對於佛法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確的認識,你的修學就得法喜。你修佛法法喜充滿,你自然就會勸勉別人,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徹了,真得到真實利益,一定會這樣做。

覺而不迷,日有所得,是法喜充滿

我們學「覺而不迷」這一樁事,這就叫學佛。要把佛變作我們的心理、變作我們的行為,這樣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滿。

在一切境界裡不分別、不執著,不妄想,生活自在、非常快樂。達到妄念不生,心恢復到清淨,給佛感應道交,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有信心了。我們每天念經、念佛,都發現有新的意思,所以法喜充滿,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樣。

相關焦點

  • 佛教說「六時吉祥」,是哪六時呢?
    《吉祥經》云:「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三寶哀攝受。」大家都知道「六時吉祥」的大概意思是,美好祝願,時時刻刻都能夠吉祥如意。「六時吉祥」具體指哪個「六時」,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阿彌陀經》雲︰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 佛教所說的六時吉祥,指的那六時?
    昨天有有人留言給小禪,問佛教中的六時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六時?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六時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那「六時」?佛教經典《吉祥經》云:「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三寶哀攝受。」佛教徒常用「六時吉祥」作為祝福語送給同參道友或護法檀越。
  • 2017恭賀新春 佛教祝福語 為您送上一片吉祥!
    祝您六時精進,月月吉祥,年年增慧,心駐妙法,正氣長存,破除煩惱,早證菩提!2、願佛法的人生伴隨你;觀音的慈悲充滿你;文殊的智慧帶領你;地藏的願心加持你,普賢的行願成就你!願你在佛菩薩的加持下一切如意,法喜充滿。合十敬祝同修新的一年裡,家家吉祥,一切圓滿。
  • 六時吉祥為什麼會成為學佛人的口頭禪呢?聽師父給你講個故事吧!
    只不過是這裡的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我們要理解,修行人是在一個什麼時間段修行。中國人講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印度人講白天是早晨、中午、晚上,到了晚上是初夜、中夜、後夜,三三加起來得六,叫六時,六時都在修行,就是一切時間都在修行。所以我們說的六時吉祥,就是白天晚上你都會很好。這裡的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這白天晚上都能聽到鳥兒叫,晚上也能聽到鳥兒叫,那是白天在經行,晚上在打坐。
  • 為什麼不能常在法喜充滿中 昏沉時 要提起心力
    我來到這裡念佛,有時候我念得法喜充滿,又不累又不困;有時候我念幾個鍾就開始累了、困了。怎麼那個法喜充滿不能天天地常(在),不能常在那個法喜充滿(的狀態)呢?有時候為什麼我昨天念得那麼高興,今天為什麼又那麼快累的呢?哎呀,我就不明白。師父:哇,你是先成仙后成佛,天天能念得法喜充滿就成仙了啊。所以這個呢,不能念法喜充滿,不能念念得好。
  • 三寶弟子口中常說的「法喜充滿」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禪門日誦》的「二時臨齋儀」中會有:「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文,表示說通過靜坐得到精神上的安定,好像人飢餓的時候需要吃飯來增長體力。在佛經中也提到過諸佛菩薩從根本來說是不需要飲食的,因為佛菩薩作為光明身相,不同凡夫假借飲食「為療形枯」。
  • 佛教:學佛之人,身上出現這三大徵兆,說明走對了路!
    如今,信佛、學佛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在修行的人,屈指可數,就如《楞嚴經》中所說,末法時代佛子多數無修無證,即便是初果人都難得一見。然而,歷代祖師常勸誡世人,學佛萬不可走了錯路。因為,一時不能開悟明心,尚且可以通過培植福報,廣結善緣,為將來見心見性種下善因。相反,若走上錯路,則等於自損善根慧命,可謂得不償失。
  • 2017年祝福您:名聲天曉,六時吉祥.
    2017祝福大家如意平安,夢想成真,名聲天曉,六時吉祥。
  • 佛教:學佛,切記不要被這兩點所束縛!
    既然佛說「眾生平等,人人皆能成佛」,那麼作為一個學佛之人,就必須相信佛所說的話,相信我們自己能夠成佛。當然這裡所說的相信,也並非說是盲目自大的自信,亦是憑藉自己的實修而定。但往往雖知佛所說的是真的,卻亦會提不起精進修行之心,為何?因為被諸多煩惱、業力所障礙。但這些煩惱、業力其實皆不是真正的障礙和束縛我們的關鍵所在,真正障礙和束縛我們的其實來源於自己。
  • 農曆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祈願大眾吉祥安康!
    值此殊勝吉日,祈願大眾誦經念佛、吃素放生、懺悔布施、持諸善業、福慧雙修、諸災消除、平安喜樂、吉祥安康。我國民間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很深,但關於菩薩的一些佛教常識,許多人可能還很迷惑。本篇文章,小編就帶領大家走近「觀世音菩薩」,感受菩薩的慈悲加持力。「觀音菩薩」本名「觀世音」,唐朝玄奘法師在《心經》中也將其翻譯為「觀自在菩薩」。
  • 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人必看!
    1 、學佛一定是愈學愈歡喜,所謂法喜充滿、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迷惑、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這總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點,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能夠做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為什麼?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3 、如果你說你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說,你這一生決定成佛,沒話說,決定成佛。
  • 農曆四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祈願大眾吉祥!
    值此殊勝吉日,大眾當吃素放生、誦經念佛、廣行布施,祈願世間諸災不生、眾生吉祥安康。本篇文章,小編就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關於佛陀的生平,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是佛教的創始人,也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釋迦牟尼佛,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如今在尼泊爾。他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