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2021-01-17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

  精準實施科學治理 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願望之一,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以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決心,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步伐。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株洲考察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圖為許達哲考察霞灣港重金屬汙染治理項目。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趙持 攝)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赴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增強生態優先的思想自覺和責任擔當,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精準實施科學治理措施,確保見到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重現水清岸綠的美景。

  省政府秘書長王群參加調研。

  「一江八港」包括湘江株洲段和流經株洲市區霞灣港、白石港、建寧港、楓溪港、萬豐港、韶溪港、陳埠港、鑿石港的八條主要內河水系,是該市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主要任務。許達哲首先來到建寧港入湘江口,察看水體情況,檢查整治效果,並詳細了解了「一江八港」汙水綜合整治的工程推進進度、竣工時間、預估效果等情況。

  許達哲隨後考察了整治後的天鵝湖公園,詢問了工程成本、整治措施、治理效果等。他指出,要通過群眾監督、信息公開、新聞報導等方式,讓廣大群眾檢驗治理效果,提高老百姓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霞灣港過去被稱為「變色龍」「龍鬚溝」,經綜合治理,水質已顯著改善。許達哲現場察看了霞灣港重金屬汙染治理項目,要求拿出「啃硬骨頭」的決心,加快推動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從源頭消除黑臭水體。

  荷葉塘乾渠是白石港一級支流。來到乾渠上遊的金桂小區附近,只見兩臺挖機正緊張作業,為即將埋設的排汙管道開挖溝槽。察看施工情況後,許達哲聽取了荷葉塘乾渠綜合整治工程的治理思路和推進情況,他指出,黑臭水體治理,表面上是水的問題,實際上是由於城市規劃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匹配、監督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導致的綜合問題。各級各部門要舉一反三,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樹立長遠眼光,多想十年、二十年後的事情,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

  調研中,許達哲指出,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願望之一,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以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決心,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步伐。要從控源截汙抓起,將所有進入河流的汙染物來源調查準確,在摸清汙染源的基礎上,按照治標治本管長遠的要求,精準研究實施科學治理措施,做到治理項目幹一項成一項。要依法依規安排治理項目,實事求是確定治理目標,將治理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突出治理重點,分清輕重緩急,科學確定先後順序,實現治理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確保見到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

  許達哲還聽取了株洲市化解政府隱性債務的匯報。

  (文/冒蕞 劉笑雪)

相關焦點

  • 文昌城區黑臭水體變身生態公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0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我們大力實施黑臭水體治理,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7月10日上午,文昌市水務局副局長趙志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文昌城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清淤任務,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 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日前,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 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周口市市長丁福浩督導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8月12日上午,周口市市長丁福浩帶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督導察看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加快進度、狠抓質量,堅決打贏黑臭水體治理這場硬仗,著力實現河道岸線「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目標。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現在,東岸排洪渠上有橋梁,沿岸有親水平臺及3000米的周邊配套步道,已成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堤固」的親水休閒娛樂場所。   為確保各項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有效落實,高新區堅持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通過領導掛帥、徒步巡河、專題督辦等方式,「一河一策」定方案、「一河一臺帳」定措施,按生活、
  • 讓水更清岸更綠!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整治後(1)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不僅解決了黑臭水體問題,還進一步提升了水體水質。(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黑臭水體治理與原下瓊湖公園提質有機結合。既做好了下瓊湖及周邊的生態修復,又把治水與提升公園景觀結合,提升了沅江市的城市品位。利用汙水處理站的管理用房部分房間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再結合調蓄池新建一座垃圾站解決了周邊公廁和垃圾站不足的問題。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全面消除黑臭 滿城碧水綠韻
    水體綜合治理「搭配」雨汙分流改造,不僅水質「脫胎換骨」,更沒了汙水溢流入河。現在的雨山河,水質穩定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水標準,優於考核標準兩個級別。青山排闥來,綠水身邊繞。四年攻堅,33條黑臭水體「洗」盡汙濁、髒亂,雨山湖、慈湖河、永豐河水清岸綠、魚翔淺底,37條合流制道路、139條分流制道路和309個居民小區完成雨汙分流及混接改造,城市治水的成果映入每個人的眼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增城石灘鎮總河長潘正煥:我拆違還水清岸綠
    2019年底,廣州納入國家考核的147條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被生態環境部點名作為水環境改善先進城市代表。2019年以來,廣州累計組織「洗河」1567條,清理河道垃圾、雜物4.02萬噸,清理河岸立面3100.77萬平方米。廣州強力推進拆違,將河湧拆違由主湧向一、二級支湧延伸,2019年共拆除違建面積達371萬平方米。
  • 石首投資20億元治理黑臭水體
    石首市從10月開始,投資近20億元,計劃用3年時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內容包括中心城區管網改擴建、湖泊和渠道截汙生態修復、引水濟湖、長江沿線排汙口整治等8個子項目。
  • 水清岸綠賞美景 杜阮河畔品古詩
    然而,經過這些年的黑臭水體整治,這裡的孩子們如今在自己的家園也可以找到答案。杜阮犁壁石山上汩汩清流「拾級而下」,越過山川,淌過田野,聚水成河,形成了如今的杜阮河。它環繞那咀、龍溪、杜阮墟、蘆村、木朗、貫溪,匯入天沙河,千百年來潤物無聲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杜阮人,是杜阮百姓的「母親河」。但在從前,杜阮河曾被「劃花了臉」,黑臭水體讓人避之不及。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
  •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日期:[2018年09月18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 繪出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
    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皖江各市治汙染、建新綠,努力推動天藍、地綠、水淨,繪就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源頭減排,保衛藍天——截至2020年11月,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好壞,事關每個人的身心健康。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市地頭條丨牡丹江市三條黑臭水體「脫黑」
    7月16日至18日,省生態環境廳與省住建廳組成聯合檢查組,赴牡丹江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查工作。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
    廣州市水務局24日公布,該市水環境治理成效初顯,已達到海綿城市建成要求。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據介紹,廣州海綿城市項目清單共涵蓋建築小區、道路工程、公園綠地、水務工程等4大類共計665個項目。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隨著茅洲河水汙染治理的成效凸顯,燕羅溼地公園已成為茅洲河畔的網紅休閒娛樂之處,更是野鴨、白鷺等禽鳥的棲息地。剛過去的2019年,深圳市159個黑臭水體全部實現不黑不臭,曾經全省汙染最重的茅洲河提前兩個月於去年10月底達V類標準,留住了居民龍舟競渡、戲水摸魚的鄉愁,也讓沿河兩岸的市民幸福感得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