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27 澎湃新聞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心圩江項目治理成效榮登2020年度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項目進度紅榜。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踐行南寧市全流域治理黑臭水體理念,打造了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心圩江是南寧市第二大內河,主河道起點為老虎嶺水庫溢洪道,終點為江北大道邕江出水口,主河道長約17.93公裡,流域匯水面積達132平方公裡,匯入支流12條。治理前,部分河道狹窄,最小處僅為6米,過水能力無法達到十年一遇防洪要求;沿河兩岸施工建設不規範,致使原生植被破壞、岸坡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周邊汙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汙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

為徹底改變心圩江生態環境,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勇挑國企擔當與責任,發揮產業鏈優勢,堅決落實南寧市全流域汙水收集、雨水收集及汙水、雨水、河湖系統治理理念,按照「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治理順序,大力實施河道整治、沿河截汙、管網完善、生態恢復、景觀及亮化等工程建設,流域內截汙管網不斷完善,汙水亂排直排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汙水處理能力全面提升,為心圩江流域「長制久清」堅實了基礎,也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心圩江開出了美麗生態之花。

01

發揮全產業鏈優勢 推動項目建設增效提速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重組成立後,深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創新,積極發揮北投集團全產業鏈優勢,強力推進心圩江項目建設。

調整充實管理隊伍。調整充實心圩江公司領導班子,增加工程管理、方案設計、招投標管理、汙水處理等專業技術力量,解決項目建設「中梗塞」問題,高位推進項目建設全面鋪開。

上遊汙水處理廠夜裡施工

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匯集精英團隊,藉助北投集團內部具備前期諮詢、檢測、勘察設計、施工及設備採購資質的企業,承擔心圩江項目建設相關工作,實現無縫對接,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扭轉項目前期工作被動局面。

研究下遊汙水處理廠BIM技術應用

創新BIM技術應用。建立心圩江下遊汙水處理廠全專業三維BIM模型,及早解決原設計管道管線相互碰撞、幹涉的問題,為設備安裝節省工期近30天,心圩江的兩個汙水處理廠提前實現通水調試目標。同時,搭建智慧水務平臺,採用「運維+監控」雙管理模式,實現汙水處理流程自動化、設備運行狀態數位化、運營管理無人化的狀態,為降低汙水處理廠運營成本打下堅實基礎。

02

優化方案設計 推動全流域治理理念落地

心圩江公司認真落實南寧市設計方案優化、投資組成調整等措施,全面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全面削減排放汙染物總量,重新構建河道生態系統,真正「把錢花在刀刃上」。

截汙管敷設

「硬核」源頭治理。「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南寧市要求把「控源截汙」作為黑臭水體整治的根本措施。心圩江公司堅決貫徹落實整治方案調整工作,把西津支流、大唐東坡東支流、刺剌河3條支流納入整治範圍,承接黃泥溝整治任務,全面強化道路汙水管網完善、雨汙水管道錯混接改造、沿河截汙管道建設、末端排口整治、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雨水徑流汙染控制等控源截汙硬核舉措,沿河敷設截汙管網28.9公裡,建設市政道路截汙管網6公裡,改造管網錯混接161處,有效解決了岸上排口和管網問題,避免了汙水及初雨直排河道,提高汙水收集、轉輸能力。

下遊汙水處理廠工控中心

提高汙水處理水平。為了合理布局汙水處理廠,給城市發展預留相應的汙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汙水治理能力,心圩江流域的汙水處理廠從當初可研的1座擴大至2座,處理規模由5萬噸/天提高到9萬噸/天。此外,上遊泳汙水處理廠還規劃預留了6萬噸/日的拓展空間,為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發展預留足夠汙水處理空間。

03

著眼治水為民 提升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

心圩江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南寧市「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高質量實施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打造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不斷提升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

建設綜合性綠道。在臨水岸邊建設寬為2米的濱水步道,河岸上建設寬為4.5米的步行騎行綜合道,並在綜合道上鋪設彩色瀝青面層,保留沿線古樹,讓當地群眾守得住兒時記憶、留得住歷史鄉愁。

步行騎行綜合道

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通過河道適當拓寬、河床清淤疏浚、駁岸加固整理及恢復植被等措施,提升心圩江主河道防洪標準,滿足50年一遇的要求。在吉興西路等河段,根據行洪需要,改變原貌彎曲河道,並把河道兩岸空地打造成濱江公園。

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改善群眾通行條件。心圩江主河道拓寬後,原先的過河道路無法通行,心圩江公司從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發,尊重歷史事實和群眾意願,新建橋涵12座,其中在主河道上新建橋梁7座,在支流黃泥溝河道上新建橋涵5座,有效解決群眾出行難題,群眾滿意度非常高。

改善群眾通行條件

打造濱水生態景觀。從歐洲風情小鎮到老虎嶺,全線打造濱水生態景觀,布局「郊野芳草園」「銅鼓陂那田文化園」等「四大主題園」和「三大活力園」,打造休閒、運動場地,構築舒適宜人、風景優美的開放性城市濱水景觀空間,讓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持續見效。

供稿丨韋啟武

編輯丨蘇美禎

責編丨馬江麗

審核丨周 敏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日前,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 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北投集團,重組改革揮寫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篇章
    儘管如此,北投施工團隊在短時間內創造了令人驚嘆的「賀巴速度」。 賀巴高速將打造成為引領廣西「縣縣通+」經濟增長的「交旅融合」示範性高速公路。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命題,北投集團漸進創新。 南寧市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地,工人們正爭分奪秒投身於中國綠城保衛戰中。兩年前,這裡的黑臭水體讓市民苦不堪言。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
  •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  精準實施科學治理 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願望之一,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以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決心,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步伐。——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
  • 周口市市長丁福浩督導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8月12日上午,周口市市長丁福浩帶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督導察看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加快進度、狠抓質量,堅決打贏黑臭水體治理這場硬仗,著力實現河道岸線「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目標。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採寫:本報記者廖明山蔣毅槿攝影:本報記者吳長賦   多措並舉   實現城市黑臭水體「不黑不臭」   雞山排洪渠和東岸排洪渠,兩條河渠早年一度因周邊無市政管網,沿線舊村、臨時建築等雨汙混流直排入渠等造成水域汙染,引起周邊群眾對水體
  • 石首投資20億元治理黑臭水體
    石首市從10月開始,投資近20億元,計劃用3年時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內容包括中心城區管網改擴建、湖泊和渠道截汙生態修復、引水濟湖、長江沿線排汙口整治等8個子項目。
  • 文昌城區黑臭水體變身生態公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0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我們大力實施黑臭水體治理,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7月10日上午,文昌市水務局副局長趙志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文昌城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清淤任務,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 涉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謇公湖生態公園項目
    涉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謇公湖生態公園項目 一起來關注吧~ 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倍速」復工 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有序復工復產。
  • 市地頭條丨牡丹江市三條黑臭水體「脫黑」
    市地頭條丨牡丹江市三條黑臭水體「脫黑」 2020-07-20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消除黑臭 滿城碧水綠韻
    2016年,為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河暢和群眾滿意」的目標,我市全面啟動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委託專業機構對城區92處水體水質、排澇能力和城市排水管網情況進行調查梳理,對判定的35處黑臭水體「量身定製」具體的整治方案,確保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 地礦八院承擔的日照市農村黑臭水體核查項目順利推行
    地礦八院物化探工程處和地質環境處共同實施的日照市生態環境局農村黑臭水體核查項目順利推行。該項目通過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梳理形成全省農村黑臭水體清單,為地方政府全面掌握農村黑臭水體數量、分布、汙染狀況及汙染成因,以及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理行動方案提供依據。自項目承攬開始,兩部門抽調骨幹力量對全市需核查村莊進行詳細走訪調查,並現場檢測水體指標。現已完成省生態環境廳下達126個疑似黑臭水體的現場核查任務,並對市內300餘個村莊開展了農村黑臭水體排查。
  • 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黑臭水體治理與原下瓊湖公園提質有機結合。既做好了下瓊湖及周邊的生態修復,又把治水與提升公園景觀結合,提升了沅江市的城市品位。利用汙水處理站的管理用房部分房間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再結合調蓄池新建一座垃圾站解決了周邊公廁和垃圾站不足的問題。
  • 湖北石首市正式吹響向黑臭水體整治宣戰衝鋒號
    8月24日,湖北石首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兩評一案」專家評審會在市住建局舉行,這標誌著石首市正式吹響了向黑臭水體整治宣戰的衝鋒號
  • 北投集團:堅持不懈打造國企黨建新高地​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區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實施「先鋒北投·三年跨越」黨建工作計劃為抓手,以打造國企黨建新高地為目標,聚焦「九堅持九著力」,進一步強化黨對企業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努力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當先鋒做表率。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
    廣州市水務局24日公布,該市水環境治理成效初顯,已達到海綿城市建成要求。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據介紹,廣州海綿城市項目清單共涵蓋建築小區、道路工程、公園綠地、水務工程等4大類共計665個項目。
  • 山東濱州:喊了多年,改造多年,碼堡溝依舊黑臭!
    碼堡溝,也是濱州的一條穿城河流,多年來以其黑臭而聞名,濱州市經濟開發區很多次放豪言要大力整治,甚至要建一處生態景觀,要把臭水溝打造成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水溝的兩岸確實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直到現在,碼堡溝依然時不時被吐槽有黑臭水體現象!
  • 北投地產集團:致匠心 築美好
    所開發樓盤形成了鳳景系、觀海系、觀江系、荷風系等四大「派系」,推出公寓、高層、洋房、合院、排屋、低層聯排、院墅等產品,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北投地產用實際行動證明:廣西國有地產企業同樣能做得好! 三是做優秀的大管家。一個樓盤在做出好產品的同時,也需要好的物業服務相匹配,才能稱之為好樓盤。
  • 打造綠色「有機王國」——建設美麗中國之「白山樣板」探秘
    著力築牢生態屏障,大力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分類整治排汙口,加快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大力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加強流域水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目標。全市12個國、省控考核斷面、8處在用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多年來水質保持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連續三年保持全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