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城區黑臭水體變身生態公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0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我們大力實施黑臭水體治理,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7月10日上午,文昌市水務局副局長趙志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文昌城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清淤任務,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
周口市市長丁福浩督導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8月12日上午,周口市市長丁福浩帶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督導察看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加快進度、狠抓質量,堅決打贏黑臭水體治理這場硬仗,著力實現河道岸線「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目標。
-
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岸帶修復:在湖面增設人工生態浮島,在岸邊空地增設大量生態綠帶,有機結合景星寺佛教文化、公園服務功能、水體生態修復、水生態系統構建等要素開展生態岸線修復工程。
-
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日前,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 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石首投資20億元治理黑臭水體
石首市從10月開始,投資近20億元,計劃用3年時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內容包括中心城區管網改擴建、湖泊和渠道截汙生態修復、引水濟湖、長江沿線排汙口整治等8個子項目。圖為由中交二航局負責施工的黑橋子渠雨汙分流工程現場。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項目如何定,人大代表來投票!
每位參會的人大代表一人一票,票選出關注度最高的4個項目,分別是大沙工業學校改建工程(一期)、黑臭水體整治、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和河堤生態修復工程,它們被列為張槎街道人大工委重點監督的民生實事項目。 項目初定,是張槎街道人大工委推行票決制工作邁出的第一步。
-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以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決心,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步伐。——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趙持 攝)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赴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增強生態優先的思想自覺和責任擔當,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精準實施科學治理措施,確保見到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重現水清岸綠的美景。 省政府秘書長王群參加調研。
-
湖北石首市正式吹響向黑臭水體整治宣戰衝鋒號
8月24日,湖北石首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兩評一案」專家評審會在市住建局舉行,這標誌著石首市正式吹響了向黑臭水體整治宣戰的衝鋒號
-
改善人居環境 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穩步推進
總投資60餘億元的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將建設包括103座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500餘公裡汙水管網、11條黑臭水體治理、12.5公裡生態河堤、116萬平方米公園綠地建設和河岸生態修復等135個子項目。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確保各項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有效落實,高新區堅持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通過領導掛帥、徒步巡河、專題督辦等方式,「一河一策」定方案、「一河一臺帳」定措施,按生活、除了定期對轄區內城市黑臭水體進行日常監測,還將城市黑臭水體重點渠段納入水質在線監測,水質數據實時反饋,發生異常即時預警通知,確保監測預警做到位。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
廣州市水務局24日公布,該市水環境治理成效初顯,已達到海綿城市建成要求。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據介紹,廣州海綿城市項目清單共涵蓋建築小區、道路工程、公園綠地、水務工程等4大類共計665個項目。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
-
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匯報
在建設過程中,市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廳要求,對各縣區開展定期、不定期現場督查,根據《省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考核表》的建設標準,按月報送市政府辦為民辦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對工作落後的單位予以通報問責。
-
2020年常州天寧區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年初,天寧區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第一次以票決的形式產生了天寧區當年的民生實事項目。這次票決產生了健康為民、教育利民、社保提標等十項共35個具體項目,近一年來,這些項目實施的怎麼樣了?群眾關心的大事小情解決的怎麼樣了?天寧區在推進這些項目過程有什麼創新做法?
-
生態蜀山|杜絕汙染 狠抓水環境治理
近日,蜀山區相關部門巡查十五裡河發現,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十五裡河生態補水項目施工產生的渣土、泥塊衝入十五裡河河道,施工泥漿直接流入十五裡河形成泥漿水流向下遊金寨路橋斷面,影響下遊水質環境。
-
全面消除黑臭 滿城碧水綠韻
近年來,我市聚焦「標本兼治、長治久清」,問題導向攻堅「治」,全力以赴加快「建」,建章立制高效「管」,以分秒必爭的姿態,持續推進中心城區水環境治理,全力構建城市生態水系,還百姓一城清水,築一方「生態福地」。
-
地礦八院承擔的日照市農村黑臭水體核查項目順利推行
地礦八院物化探工程處和地質環境處共同實施的日照市生態環境局農村黑臭水體核查項目順利推行。該項目通過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梳理形成全省農村黑臭水體清單,為地方政府全面掌握農村黑臭水體數量、分布、汙染狀況及汙染成因,以及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理行動方案提供依據。自項目承攬開始,兩部門抽調骨幹力量對全市需核查村莊進行詳細走訪調查,並現場檢測水體指標。現已完成省生態環境廳下達126個疑似黑臭水體的現場核查任務,並對市內300餘個村莊開展了農村黑臭水體排查。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剛過去的2019年,深圳市159個黑臭水體全部實現不黑不臭,曾經全省汙染最重的茅洲河提前兩個月於去年10月底達V類標準,留住了居民龍舟競渡、戲水摸魚的鄉愁,也讓沿河兩岸的市民幸福感得以大幅提升。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茅洲河管理所所長胡海濤介紹道,深圳市針對茅洲河流域展開的水汙染綜合治理布局,包含截汙工程、底泥清淤工程、再生水補水工程、溼地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技術手段。經過華麗轉身,兼具水質淨化和遊憩休閒功能的燕羅溼地公園在水汙染治理過程中應運而生,水清岸綠濱河勝景復現,堪稱全市治河造景典範。
-
文昌:生態公園 走進市民美好生活
2020年7月9日,在文昌文城鎮霞洞湖公園,市民葉薈女士一家人在公園漫步,享受美好時光。據了解,霞洞湖是文城鎮城區內的一個內湖,曾經水體發黑髮臭,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