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世界很大,幸好有你》,20年共同成長牽手看世界的愛情

2020-09-05 寵你一世的夢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 :「愛情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卻又是生長最慢的。」楊瀾和吳徵就是這樣,用一年的時間快速結婚,再用20年的時間慢慢讓愛情發芽生長。

「20年前的一天,天氣有些陰沉,海風有些涼意,楊瀾隨著吳徵一起出海, 吳徵對她說:「我一直獨自闖蕩,今後我要和你一起去看世界!」 就在那一刻,楊瀾怦然心動。

不久,楊瀾去機場接吳徵的時候,剛上車就被吳徵求婚了,正合適的一枚戒指戴在楊瀾的無名指上,嫁給我吧!就這麼簡單,兩個人相識不到一年,就手牽手走進了婚姻的神聖殿堂。


如今,楊瀾和吳徵結婚已經25年了。他們的婚姻讓無數人羨慕,也成為娛樂圈的典範。這本書《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在首頁楊瀾寫道 「僅以此書獻給我的丈夫吳徵,紀念結婚20年一起去看世界的日子。」

氣質外貌出眾的楊瀾卻嫁給了其貌不揚的吳徵,總是讓網友表示,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讀完這本書你才會懂,楊瀾的選擇是有多正確,正是由於楊瀾選擇了其貌不揚的吳徵,才成就了楊瀾愛情事業的雙收。

1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心悅喜歡,這是婚姻的基礎。

楊瀾在書中說:「我們本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如果不是因為相愛,就不會也不必在一起。」


楊瀾和吳徵在通過一場晚會在美國相識,在國外這樣的聚會二人都有一種老鄉見老鄉的感覺,感覺很親切。由於二人都是從事媒體方面的工作,自然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兩個人聊得很投機,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吳徵跟楊瀾談電視,圍繞著楊瀾的工作圈子聊天,楊瀾發現,聽吳徵說話是一種樂趣和享受。

楊瀾說:「很奇怪的,在聊了一會兒之後,我突然意識到,我有點喜歡上這個人了。這個人的眼睛真誠,讓人信任。」 楊瀾喜歡聽吳徵那種帶著大舌頭的南方口音,與此同時,吳正也被楊瀾這位優雅知性,貌美如花的才女所深深吸引。

楊瀾和吳徵談戀愛時,發現彼此有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愛看是同一本書,愛吃的是同一道菜。越是深入了解,越能從對方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無疑這會增加彼此對對方的滿意程度。吳徵對楊瀾說:「在我身邊,我會讓你一直開心地微笑。」

如錢鍾書老先生所說,「遇見你之前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沒想過和別人結婚。」 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楊瀾和吳徵這兩鍾意相悅的人就跨進了婚禮的殿堂。


心理學上相悅定律,就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更簡單地說,就是喜歡引起喜歡,即生活的情感的相悅性。二人的彼此相悅,無疑給兩人25年的如膠似漆的婚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初,徐志摩這個有婦之夫和陸小曼這個有夫之婦為什麼非要在一起呢?就是因為彼此相悅,找到了自己鍾意的人。他們原來的婚姻並不是嫁給了愛情,而是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是一個保守的傳統女人,她根本不能懂徐志摩的思想。那個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背景下包辦的婚姻,徐志摩覺得這只是婚姻,二人的結合只是因為家族利益的最大化,並不是愛情。當徐志摩遇到陸小曼那個上海名媛交際花,心瞬間就洶湧澎湃,點起了激情,找到了愛情知己。

陸小曼也是如此,軍人出身的丈夫,根本沒辦法讓陸小曼微笑,他不懂陸小曼到底想要什麼,善於交際的名媛陸小曼又怎麼能被圈養在豪宅裡?陸小曼需要的是浪漫,需要的是真正心悅的人,而不是把她圈養在豪宅,不懂浪漫情懷的軍人。

當徐志摩與陸小曼相遇,愛情的火花瞬間迸發,燃燒的轟轟烈烈。二人不顧一切後果,只為彼此相愛,可以在一起朝夕相處,賞花看月。開始徐志摩父母極力反對這樁婚姻,並禁止二人來往,於是,徐志摩不斷寫信給陸小曼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眉,沒有一分鐘過去不帶著想你的痴情,眉,上山,聽泉,折花,望遠,看星,獨步,嗅草,捕蟲,尋夢,——哪一處沒有你,眉,哪一處不惦著你眉,哪一個心跳不是為著你眉!

最終,二人的婚禮伴隨著辱罵聲驚動了整個上海灘。可二人不管不顧別人的看法,過起了自己的幸福日子。從古至今,有多少婚姻是物質利益的產物,而不是兩人心悅的結合,最終抵不過時間的衝刷與洗禮,紛紛破裂,分道揚鑣。

好的婚姻需要的是彼此相悅,和愛的人在一起柴米油鹽都有甜味,和不愛的人在一起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荷西在問三毛喜歡什麼樣的人時,三毛回答。「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你看,三毛的愛情也這麼簡單,鍾意就嫁,無論貧賤。有錢怎麼了,有錢也看不上你,沒錢呢,也不會嫌棄你,鍾意的是你這個人。楊瀾也無疑是鍾意於吳正,不然憑她的美貌又怎麼會看上相貌平平的吳徵,兩人當初心相悅,意相投,才是這二十年幸福婚姻的基礎。

2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諒解,這是婚姻的紐帶。


《安中》說,「真正持續的愛,是諒解,諒解對方過錯。」 諒解如清晨的一杯水,雨中的一把傘,回家的一盞燈。楊瀾在書中直言,正是由於吳徵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這少不了吳徵的諒解。

由於楊瀾工作原因,他必須接受一個不會煮飯還常常出差的老婆。楊瀾作為外交名人著名主持人名氣要遠遠大於吳徵的,這就導致了經常有人介紹他為「楊瀾的先生。」靠著自己妻子的名氣被人認識,最為一個正常的男人恐怕都不能接受。可是吳徵並沒有介意因為楊瀾是一位公眾人物帶來的種種不便,反而非常諒解楊瀾。他坦言開始覺得很不舒服,可既然娶了楊瀾,就要體諒她,更要好好愛她。


同時,楊瀾也明白,由於自己經常出差到國外採訪,缺失了陪伴他時間。於是楊瀾只要周末一有空,就會給先生親自下廚做飯。作為女強人忙於事業,雖然楊瀾親自下廚做飯,飯菜水平可想而知,可是吳徵卻表示吃著妻子親自做的愛心早餐很幸福。楊瀾也表示,會為了他好好提高廚藝。


好的婚姻,對方都要學會諒解,誰都會有難處婚姻中的楊瀾和吳徵,他們有時像戀人,有時像朋友,有時又像親人。每當楊瀾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會找吳徵去傾訴自己的煩惱,把吳徵甚至當做了自己的密友。兩人的事業都非常忙,一天都可能見不到一面,她剛出差回來,他就要趕飛機離開。這樣的時候,二人都能以諒解寬容之心對待彼此,愉快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多少婚姻的破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完全不懂一絲體諒對方,還認為自己做的完全對理所應當。諒解很簡單,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一下,這個時候你就發現,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你能體諒我,我也會體諒你,好的諒解是愛情的潤滑劑,修復那些愛情摩擦的殘痕,甜蜜永駐。

3 好的婚姻需要互相陪伴,這使婚姻牢固。

當楊瀾掙扎於做主持人卻不能掌握節目品質時,吳徵鼓勵她學習當一名製片人, 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當楊瀾決定回國發展時,吳徵放下了美國的所有生意,陪她回國重新開始。當楊瀾被惡語攻擊時,吳徵總是陪伴在她身邊說: 「別怕,還有我在。 」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吳徵就這樣一直陪伴在楊瀾身邊,鼓勵楊瀾,支持楊瀾。吳徵有如一顆強有力的樹幹,緊緊護好楊瀾這棵木棉,共同分擔困難,苦難。共同分享幸福,快樂。

心理學中,有博薩德法則,博薩德法則又稱「愛情與距離成反比效應」。如果戀人天各一方,又不能經常見面,彼此的感情就會慢慢變淡。男女間的物理距離太大也可以導致心理距離的疏遠。可以說,距離是愛情的最大敵人,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為「博薩德法則」。博薩德法則,解釋了異地戀為什麼會漸行漸遠,受環境距離的影響,情侶對彼此間的認識會越來越淡,導致親密程度降低,時間久了,就可能會導致不再相愛。

08年汶川地震時,作為主持人楊瀾需要前往重災區,當時每天仍有6級餘震,吳徵毫不猶豫陪楊瀾一起去,而人在上飛機之前,甚至寫好了遺囑。楊瀾和吳徵緊緊握著對方的手,前往了災區。通過這一次吳徵陪伴楊瀾去重災區,使二人之間製成了一條無形的紐帶。有如兩棵樹,將根與枝重重疊疊交織在一起,越扎越深,不分彼此,沒有任何距離,你在我在 ,形影不離。


舒婷在《致橡樹》中說,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楊瀾回國,吳徵義無反顧放棄美國所有的事業陪她回國重新開始,消除了距離感帶來的不便,二人的愛情苦中作樂,沒多久楊瀾在上海生下了女兒,一家四口其樂融融,讓人羨慕。好的婚姻,並不是說彼此相愛就夠了,還需要互相陪伴,不然再激情的相愛,也會被距離磨的猶如白開水,索然無味。離婚出軌,很多時候不是不愛了,是因為跨空間的距離讓彼此越走越遠,回不到當初那個同步的起點。


4 好的婚姻需要共同成長一次又一次愛上對方,這使婚姻永葆常青。

心理學有個現象叫「幸福遞減定律」,是指人們在特定情況下從某物品中所得的滿足感,會隨著物品增多而逐漸減少。正是在這個定律作用下,相愛越久,相處越深,對另一半的心理期望值就越匱乏和不滿,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現象的出現。


即使是我們眼中最完美的夫妻,一生中也有200次"我要離婚」的念頭,楊瀾和吳徵的婚姻也不例外。當荷爾蒙製造的激情慢慢褪去,財迷油鹽的生活瑣碎漸漸磨蝕了當初風花雪月浪漫。婚姻關係就出現了破裂,彼此間也有了隔閡。楊瀾和吳徵就因為工作的高壓和旅行的分離,照料孩子的吃喝拉撒產生許多問題和矛盾。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愛得時間長了,感情就淡了,激情就沒了。錯了錯了,不是淡了恰恰是深了,深到骨髓裡去了。因為太深了,所以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有人問楊瀾:你怎樣看這二十年婚姻呢?

楊瀾表示:我認為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愛情有時候也是一種義氣,不光是說這個人得了重病,或者他破產了你仍然跟他在一起。我經歷過很多困惑,但我丈夫吳徵就屬於特別講義氣的那種,不管你怎麼樣,我就要跟你一塊兒走,這種力量是蠻強大的。

陳果教授有一個朋友,跟他妻子關係一直非常好。每年他們兩個人都要共同學一樣新東西,比如有一年兩個人共同學古他,有一年他們兩個人共同學廚藝,還特地一本正經地上了個廚藝學校, 互相切磋,一起烹飪兩個人的幸福。


陳果教授在《好的愛情》中曾說「對一個人有一個長期的愛就是一路保持愛,一路與愛同行。 如果你的精神發展比他快,等他,拉他,這叫做身體上愛他 不要讓他在精神上離你太遠,因為愛是心靈的結合。如果心走得很遠,愛就會消散和消逝。」

楊瀾和吳徵愛情保鮮的方式很簡單,一起去世界各地旅遊。通過這樣的旅遊你就會認識另外一個全新的她,原來除了你印象中的樣子,她在這方面也很優秀很有才華。即使帶著老人和孩子,他們也會故意創造屬於二人的時刻,一起看日出,牽手在南太平洋的白沙灘上漫步,他慢了我等你,她慢了我拉你,保持二人的同步,彼此精神上的共同成長,把對方推向一個更好的自己,


所以要保持愛情長久的一個辦法,就是你們彼此之間的精神也要同步。如果彼此間,有一個人精神發展太快了,請記得拉另外一半一把,讓你們的思想精神共同成長。你要不斷發現對方身上美好的東西,新的美好的東西,那麼你就會一次次的愛上不同的她,一次次的愛上同一個她。


最後小結


《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不光是楊瀾獻給丈夫的一本書,更是我們每個人值得學習借鑑的一本書。為什麼楊瀾和吳徵20年的愛情會甜蜜如初,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好的愛情需要開始的彼此相悅,婚姻中的陪伴諒解,彼此共同成長,一次次愛上你當年心動的那個她。

馬克思曾說:「要想美好地度過一生,就只有兩個人結合,因為半個球是無法滾動的,所以每個成年人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無疑,楊瀾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完美的圓形,實現了二十多年前一起去看世界的願望。


楊瀾和吳徵真的一起去看世界了,足跡遍布40多個國家。在南太平洋的白沙灘上漫步,在義大利阿馬爾菲海岸的懸崖上眺望地中海,在印度泰姬陵的水池邊欣賞白色宮殿的倒影,在馬賽馬拉大草原的早晨看薄霧中的象群。

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相關焦點

  • 知名女人楊瀾和非知名男人吳徵的婚姻啟示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但在外人看來,他只是「楊瀾的老公」,站在女人背後的那個男人。從兩人1995年在紐約結婚到如今,已經風風雨雨走過25載。在結婚20周年之際,楊瀾曾出版一本散文作品《世界很大,幸好有你》,關於她的婚姻觀和愛情觀,都在這本書裡。
  • 楊瀾&吳徵:沒有人「註定」要在一起
    如果幸運的話,你會一次又一次墜入愛河,不過,是與同一個人。」——楊瀾 20年前,在楊瀾的新書《憑海臨風》的籤名售書現場,一位老年讀者問吳徵:「您和楊瀾的孩子是姓楊嗎?」作為丈夫的吳徵曾坦言做名人老公最大的壓力莫過於此了。20年後,楊瀾出了一本新書叫《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 楊瀾和吳徵的愛情:愛要輕拿輕放,婚姻的紐帶從來不是孩子
    青春是無價的,青春應該是無所畏懼的,而年輕就是自己最大的財富,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做自己,年輕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犯錯,跌倒了,再爬起來,沒關係的。無論是對待愛情,還是事業,你不妨大膽一些。這樣人生才是有意義的。楊瀾是提醒我們做自己,勇敢一點,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 寫在七夕 | 「愛」是兩個人牽手共同面對世界
    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不幸的婚姻卻各有不同。我看著她床頭柜上的日文書、繪畫書、小說,感動而欣慰,「幸好她還熱愛生命」。電視劇裡,「重病-不棄-廝守」似乎成了主旋律。但生活不是電視劇,同甘容易共苦難,患難見的不一定是真情,而可能是人心。03人老珠黃?出軌?
  • 相貌平平體重200,恩愛20年,吳徵:徵服楊瀾不靠身價過億!
    談及愛情和婚姻,太多的人習慣了權衡。看顏值,看學歷,看經濟實力……總覺得,般配的男女才是幸福的歸屬,但太多人卻用現實驗證了,看似不般配的兩個人,常常有他人看不懂的情深。"沒頭沒腦的來了這麼一句,楊瀾尷尬地笑了。因為袁鳴是在楊瀾辭職之後才擔任《正大綜藝》主持人的,兩個人根本不認識。這種看似有點尷尬的相遇,卻讓兩個人從尷尬開始,有了共同的話題,圍繞著工作,生活和事業,越聊越投機。能夠走到一起愛情,無不是對方都在想找一個可以聊的來,能夠溝通的人。楊瀾和吳徵從這裡開始互生好感。
  • 吳徵:相貌平平體重200,恩愛20年,徵服楊瀾不靠身價過億!
    看顏值,看學歷,看經濟實力……總覺得,般配的男女才是幸福的歸屬,但太多人卻用現實驗證了,看似不般配的兩個人,常常有他人看不懂的情深。 比如,楊瀾和吳徵。 1:愛情是靈魂的彼此照見 最近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邀請到了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楊瀾。
  • 楊瀾拍了拍你,有一張免費入場券請領取
    回國之後,重啟事業,創辦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聆聽不同人的故事,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有人說,她是天才少女,但她說,自己並不聰明。「幸好有自知之明,知道要做功課,下功夫。」正是她不斷自我突破,死磕自己,不斷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才有如今的熠熠生輝。一直倡導女性自我成長的她,希望帶動更多的女性打破障礙和偏見,閃耀真我,活出更好的自己。於是創辦了「天下女人」品牌。
  • 主持人楊瀾罕談富豪老公,分享20年婚姻觀:愛一個人就要給他自由
    8月5日,主持人楊瀾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接受採訪的視頻。她畫著很淡雅的妝容,身著粉紅色上衣,在視頻中談論和富豪老公20多年的愛情以及自己對夫妻之間怎麼相處的認知。20多年了,遇到過很多的挫折、爭吵和矛盾,但是他們最後都能夠心平氣溝通問題。
  • 楊瀾的丈夫吳徵:用理智和正義徵服楊瀾
    ,吳徵給楊瀾的卻是整個世界。吳徵遲疑了一下,從神態裡楊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來,吳徵知道《正大綜藝》,但吳徵下面要說的話,楊瀾沒有想到。吳徵很有禮貌地說:「認識您很榮幸。」楊瀾一笑還沒有接話,馬上就有人笑起來。上來對吳徵說:「Bruno,楊瀾小姐做了4年《正大綜藝》的主持人。因為來美國讀書,才由袁鳴接替的。你以為我們在逗你玩兒啊?難道主持人還能冒充?虧你也是搞電視的。」
  • 《一問一世界》出新版 楊瀾:好奇心讓我繼續問下去
    近日,資深媒體人楊瀾攜新版《一問一世界》在京舉行首發式,細述入行30年來的成長與體會,對上千位智者勇敢發問,為人們展現這個時代的真相。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入行30年來的一次總結,從楊瀾做主持人提出的一萬多個發問中提煉而出,涵蓋了國際政治、商業、文化、體育、藝術等各個領域,她採訪的對象包括老布希、基辛格、柯林頓、李光耀、王石、稻和盛夫、嚴歌苓、金庸、李敖等上千位各行各業的名人領袖。
  • 嫁富豪20年,楊瀾首談婚姻觀:不是非要在一起,希望能有私人空間
    近日,著名主持人楊瀾在個人短視頻分享了一段她對於婚姻的看法。雖然楊瀾如今已經年過半百,但視頻中的她妝容精緻,皮膚光滑,風韻氣質絲毫不減。楊瀾認為,在婚姻中兩個人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不以愛的名義去限制對方,互幫互助但是也要有獨立的空間。楊瀾一向是知性女性的代表,不過這次她的看法卻引來了一些質疑。
  • 楊瀾夫婦現身機場!看似平平無奇的吳徵,是怎麼把楊瀾追到手的?
    近日,楊瀾和老公吳徵現身機場,兩人雖然已成婚25年之久,但看上去依然像在熱戀中一樣親密,兩人在寬敞的機場大廳牢牢地十指相扣,一路上似乎在討論重要的事情,楊瀾在老公吳徵說話的時候側頭聆聽
  • 楊瀾夫婦現身機場!看似平平無奇的吳徵,是怎麼把楊瀾追到手的?
    或許大家對楊瀾的老公吳徵並不熟悉,甚至會在看到她和楊瀾牽手現身後感到不解,為什麼楊瀾這樣一個優秀的女人會選擇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男人做老公他不僅把自己的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還和楊瀾一起創辦了媒體集團,公司業務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20個媒體資訊類公司的股份和品牌
  • 楊瀾「赴美」留學,二婚嫁吳徵兒女雙全,恩愛至今25年!
    2020年7月3日,楊瀾主持「2020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她機智、端莊、優雅,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展示了中國女主的魅力。楊瀾天生麗質知性。多年後,她掌握了主持的技巧。現在她已經成為了世界著名的主持人,但她還在為成長而不懈努力。再看看楊瀾不斷更新的人生經歷。01楊瀾1968年出生於北京。
  • 2月中旬,世界很大,還好有你,3星座心心相印,幸福痴纏到永遠
    世界很大,總有立足之地。總會有人會被你的魅力所吸引。不管你做什麼,他都覺得你很可愛。愛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愛就是愛。如果有一個人願意花心思陪你做你想做的事,那麼他一定喜歡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月中旬,世界很大。幸運的是,你愛上了你的愛人。幸福永遠糾纏在三個星座裡。
  • 楊瀾夫婦現身機場!看似平平無奇的吳徵,是怎麼把楊瀾追到手的?
    近日,楊瀾和老公吳徵現身機場,兩人雖然已成婚25年之久,但看上去依然像在熱戀中一樣親密,兩人在寬敞的機場大廳牢牢地十指相扣,一路上似乎在討論重要的事情,楊瀾在老公吳徵說話的時候側頭聆聽,表情十分嚴肅認真。
  • 讀《一問一世界》
    每當此時,我在閱讀楊瀾的一問一世界,感受她的成長抉擇、自信堅強、真實勇敢。她初心執著的創作團隊,陽光衛視孕育及精品訪談錄歷程成長、名人光芒背後的努力故事。。。。一幕幕和一幕幕如此深刻的體現在我的面前,讓我又一次認識這個無比有名的中國形象大使,也讓這些各界訪者更加鮮活,我記住了他們,更加記住了他們的成就背後的平凡,努力,執著,愛情及生活的故事。世界很大,也可以很小。
  • 楊瀾_楊瀾簡介,楊瀾的老公,楊瀾訪談錄全集_太平洋時尚網
    1994年,放棄主持紅極一時的《正大綜藝》,赴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主修國際傳媒1996年5月,楊瀾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1996年夏,楊瀾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數次獲得普立茲獎的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紀錄片,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獲評論界好評。
  • 有家庭,有事業,有顏值,有內涵,52歲楊瀾靠什麼成為人生贏家?
    1993年,楊瀾首次作為申奧大使的身為國申辦夏季奧運會,她的慷慨陳詞讓全世界都認識了這個東方面孔,可申奧還是失敗了。楊瀾開始反思:「當時的我強烈感覺到自己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對外部的世界了解實在太少。人活這一輩子,我不想只做一個喉舌,還是希望對這個世界能有些自己的見解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