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小兵張嗄》——當今中老年對往昔的追憶

2020-09-24 憶影回放


  《小兵張嗄》這部電影,我小時候看過多次,很喜歡嘎子。那時,還學著電影裡的鏡頭做小手槍,別在腰裡神氣十足,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最燦爛的一部分。

  影片中,嘎子的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軍戰士老鍾犧牲了,為了替奶奶報仇,嘎子加入了八路軍。有一次,區隊長獲得了一個重要情報,二十四團四連跟高陽縣大隊配合作戰,把日本鬼子設在小王莊的炮樓端了。時至今日,這個鏡頭依然具有強烈的震撼力,當年的那一部抗日黑白電影《小兵張嘎》,自從開播到現在已經有五十多年了。這部老電影真是百看不厭!當年劇中的演員如今而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劇中的演員在哪?他們現在生活怎樣?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


走近「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1950年生於內蒙古,蒙古族,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去呼和浩特。正當導演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導遊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

安吉斯演完《小兵張嘎》沒有從事演員職業,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像其他知識青年一樣下鄉了,不僅插過隊,還當過兵,後來考上北大,畢業後分配到北京的國家中直機關。

  2004年,電視劇《小兵張嘎》在央視熱播,中央電視臺特意為老電影《小兵張嘎》舉行了座談會,健在的演員基本都到了,唯獨嘎子和給觀眾留下了難忘印象的羅金保沒出席,而且這麼多年,兩人很少在媒體露面,在公眾視野中銷聲匿跡。

  2010年,由保定市政府主辦的「跟著老電影到保定旅行——群星璀璨映保定」活動,曾邀請到了安吉斯,那次,他回憶了在拍攝《小兵張嘎》的一些舊事趣聞。

 據說,安吉斯現任中國青少年綠色行動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在用一種新的方法治理錫林郭勒盟的黃沙,力求改善內蒙古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減少困擾北方多年的沙塵暴。

嘎子奶奶----李健飾

嘎子奶奶----李健飾

劇中與小嘎子相依為命的奶奶,是由老大娘「專業戶」、著名表演藝術家李健飾演的。據介紹,導演崔嵬在確定演員人選時,有人覺得崔嵬的愛人何延很適合這個戲份不多的角色,但崔嵬最反感利用職權連帶自己的家人。一定要請擅長扮演革命母親形象的胡朋來演革命奶奶。只是由於胡朋出訪在外,開機不能久等,最後確定由北京廠的李健出演。

可以說李健出色地完成了嘎子奶奶的人物塑造,在極其有限的幾場戲中就把戰爭時期老區人民對子弟兵的深情厚誼表達淋漓盡致,為了給養傷的鐘連長補養,捨不得給孫子吃一塊到口的餅子,而為了掩護鍾連長卻臨危不懼,勇於獻出自己生命。

李健1917年9月14日生於青島。1949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以飾演老太太形象聞名全國,深入人心。2007,李健女士榮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頒發的&39;特別榮譽獎及終身成就獎。

李健於2008年12月1日,在北京北醫三院因病逝世,享年91歲。這位應當享受國家級葬禮待遇的表演藝術家生前特地囑咐子女,節儉起見,不辦葬禮。

羅金寶&34;扮演者張瑩

文革爆發後,張瑩受到很大的衝擊,不僅被批鬥,還被關進了北影廠的牛棚,在牛棚裡不許吃好的,只許吃窩頭鹹菜。最令張瑩傷心的是,當時扮演嘎子的安吉斯有十三、四歲了,他從內蒙古串聯到北影,對崔嵬、張瑩、於紹康這些《小兵張嘎》中的主創來了個集體批鬥,還動了手……據說他打崔嵬打得最厲害,於1969年6月3日病逝,終年四十五歲受到迫害的張瑩因病去世。1978年,對他的「錯劃」問題進行了改正。張瑩一生熱愛黨、熱愛藝術,為我國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塑造的真實感人的銀幕形象,將長久地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鍾連長----張平飾

鍾連長----張平飾

鍾連長有22大明星之一的北京著名演員張平飾演。張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我國電影事業,並取得了巨大成績。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選的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10年「百名優秀電影演員稱號。

張平出生於1917年,先後在《糧食》《風暴》《停戰之後》《怒潮》《小兵張嘎》《北大荒人》《千萬不要忘記》《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擔當主角。1977年後,陸續參加拍攝了《十月的風雲》《他們在相愛》《柳暗花明》《丹心譜》《潛網》《元帥之死》等影片,都給觀眾留下了較深的印象。1986年10月17日,張平因病去世,享年69歲。

老滿叔----王炳彧飾


老滿叔----王炳彧飾

胖墩的爸爸扮演者王炳彧,觀眾一定記得他在《地道戰》在塑造的高老忠的形象吧。王炳彧生於1935年,1956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在校期間在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參加《穿山巨龍》和《父子倆》及短片《同志》。1959年參加了北京電影製片廠《青春之歌》的拍攝,飾演東北流亡學生。1960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拍攝過《北大荒人》《錦上添花》《 停戰之後》《小兵張嘎》《地道戰《浪濤滾滾》》《紅石鐘聲》《海霞》《紅雨》《萬裡徵途》《風雨歷程》等影片。

1978年底與夫人移居香港,在鳳凰影業公司當演員,曾拍攝過《通天臨記》《密殺令》《泰山屠龍》等影片,但是大都是小配角,1982年因心臟病突發病逝香港。

區隊長----於少康飾

區隊長----於少康飾

劇中區隊長扮演者是老演員於紹康,他1925年9月11日生於瀋陽,1944年畢業於留日預備學校文科,後從事舞臺演出,1949年加入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任演員。

曾在《激戰前夜》《黑山阻擊戰》《北大荒人》《小兵張嘎》《小二黑結婚》《紅石鐘聲》《偵察兵》《海霞》《烽火少年》《大河奔流》《喜盈門》《三個失蹤的人》《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夕陽照》《北國紅豆》等多部影片中出演,不同類型人物的塑造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4年5月3日,於少康去世,終年69歲。

龜田----葛存壯飾

龜田----葛存壯飾

關於葛存壯不用多做介紹了,他扮演的角色影迷能數出一串……他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葛老代表作品《紅旗譜》《小兵張嘎》《神秘的大佛》《大清炮隊》等。

1960年自從第一次在凌子風導演《紅旗譜》中扮演老地主馮蘭池之後,葛存壯就和壞蛋結下了不解之緣,接連出演了日軍軍長,偽參謀長、地痞流氓、造反派頭目等角色。他是著名的日本鬼子專業戶,在《小兵張嘎》中飾演的龜田少佐就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成為老老少少們玩笑、打趣的常用語。他生於1929年1月23日,2016年3月4日去世,終年87歲

胖翻譯官----王澍飾

胖翻譯官----王澍飾

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小兵張嘎》裡,「胖翻譯官」的幾句臺詞,讓人至今記憶猶新,王澍先生因為成功扮演了這一角色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

胖翻譯官」的形象給幾代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但鮮為人知的是,王澍先生本人其實就是多部俄文、英文影視作品的翻譯。王澍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就投身革命,曾經為蘇聯紅軍擔任翻譯工作。後來他先後擔任過電影放映員、譯製片的翻譯、演員等,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參加過《小兵張嘎》《兵臨城下》《偵察兵》《四個小夥伴》《馬加和凌飛》《下次開船港遊記》《奔向銀幕的馬》《小鈴鐺》續集的拍攝。

這位老藝術家2003年3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5歲。

村長純綱----李孟堯飾


村長純綱----李孟堯飾

《小兵張嘎》幾乎所有人物設定都圍繞嘎子進行的。在敵人殺害了嘎子奶奶之後李孟堯飾演村長純綱把嘎子送到村口,叮囑他去找自己的隊伍,很好地體現了對革命未來的關心和愛護。李孟堯的表演雖然也只有前後幾場戲,卻對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恰到好處。

《小兵張嘎》幾乎所有人物設定都圍繞嘎子進行的。在敵人殺害了嘎子奶奶之後李孟堯飾演村長純綱把嘎子送到村口,叮囑他去找自己的隊伍,很好地體現了對革命未來的關心和愛護。李孟堯的表演雖然也只有前後幾場戲,卻對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恰到好處。

2012年10月19日,李孟堯因病逝世,享年86歲。

楊大伯----周冠森飾

楊大伯----周冠森飾

嘎子受傷之後,到英子家養傷,英子的父母楊大伯和楊大媽,給予嘎子悉心照料。楊大伯扮演者是北影的周森冠,他1920年出生於江蘇常州市。1951年考入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 (北京電影學院前身) 表演班。54年畢業後分配到北影廠任演員。

參拍的第一部部影片是上影故事片《一場風波》演一個單身農民,跟舒繡文扮演的立福嫂相愛,最後衝破封建族法結婚,勉強算主角。以後,飾演的角色幾乎全是小配角。有名有姓的大約30部影片,主要有《夏天的故事》王大成、《國慶十點鐘》張大力、《平原遊擊隊》看溝老漢、《洪湖赤衛隊》鬍子爹、《暴風驟雨》劉德山、《糧食》發成、《小兵張嘎》楊大爸、《小花》區委書記何向東、《淚痕》何誠等。

有幾部影片大家有印象吧,比如《平原遊擊隊》中那個「平安無事了」的老漢,《洪湖赤衛隊》中那個說「人老了弦也調不動了」配合副官「謝添」送出情報唱小調的老漢等。

周冠森1994年去世,終年74歲。

楊大媽----黃素影飾


楊大媽----黃素影飾

黃素影,1919年1月1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50年出演第一部電影《呂梁英雄傳》。1961年參演電影《洪湖赤衛隊》。1963年在電影《小兵張嘎》中飾演英子的媽媽 。1988年出演謝鐵驪執導的電影《紅樓夢》。1996年憑藉主演電影《天倫》獲得第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 ,次年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學會獎。2000年出演李安執導的武俠片《臥虎藏龍》。

2002年主演親情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並獲得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2003年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和第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2004年出演電視連續劇《小兵張嘎》飾演嘎子的奶奶 ,她是唯一一位在電影和電視中出演《小兵張嘎》的演員。2009年獲得第13屆北京放映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2011年領銜主演聚焦老年人的電影《滿園春色》。

2017年11月21日,黃素影去世,享年99歲。

偽隊長----管宗祥飾

偽隊長----管宗祥飾

《小兵張嘎》可以說是眾星雲集,連沒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都由金牌配角出演,管宗祥就是其一,在劇中飾演圍著日本鬼子團團轉的偽隊長。管宗祥1927年生於山東平邑。1942年在山東參加八路軍,任文工團團員。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第三野戰軍七兵團三十五軍政治部文藝宣傳大隊任副隊長。曾演出歌劇、話劇、京劇近二十部。1949年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主演《包氏父子》《良宵血案》等影片。還參加拍攝《浪跡天涯》《黃粱夢》《大飯店小故事》《武生泰鬥》等電視連續劇。著有《電影瘋人》、《表演藝術生涯四十五年》等。2012年與許多老影人出演電影《飛越老人院》,算起來管老也已經92歲了,還時常出現在一些社會活動中。祝願他身體健康。

胖墩----吳克勤飾

胖墩----吳克勤飾

胖墩的扮演者吳克勤出生於1947年,北京人,相對挑選嘎子的演員來說,挑選胖墩等小演員則比較順利。這一天,胖乎乎的吳克勤在學校裡上體育課,和同學在摔跤,正巧被來他們小學挑選小演員的崔嵬導演看到。劇組讓他試戲,面對幾個孩子,崔導問吳克勤喜歡演戲嗎?他說喜歡。崔導讓他坐下,他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在崔導看來,那憨憨厚厚的模樣正是一個活生生的胖墩。就這樣,吳克勤和英子扮演者李小燕等被選中,算是最早進入劇組的小演員。

他回憶了當年拍攝時的一些故事,最開始的時候,十多歲的孩子們不知道怎麼演戲,比如在河堤上摔跤那場戲,一連拍了六次都過不了關,後來崔導就偷偷告訴嘎子,讓他直接咬胖墩,在第七次拍的時候,嘎子就在胖墩的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他當時一急,「氣急敗壞」地數落嘎子,導演卻連聲說好,這場戲拍攝終於成功。

《小兵張嘎》拍完後,他又回到了所在小學繼續求學。到了1968年,隨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大軍前往山西下鄉插隊。回到北京,曾在北京住宅構件廠工作,後來下海,曾是北京一家建材公司的老總,直至退休。如今的吳克勤已是72歲的老人,祝福他身體健康,幸福生活每一天。

小英子----李小燕飾


小英子----李小燕飾

觀眾一定還記得,嘎子受傷之後,在楊大伯家,嘎子和楊大伯的女兒英子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遊玩,一起到白洋澱打魚,一起展望勝利後的日子,那句「嘎子哥,那時候啊,你住到我們家來吧」的清脆童聲,讓人至今不忘。

小英子的飾演者李小燕,1953年6月出生北京人,拍完電影之後,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後來走上了自己的人生軌道,也沒有繼續從事表演工作。1969年4月其作為69屆北京知青,去了內蒙建設兵團,後來李小燕從建設兵團回京的時候,還經常約扮演胖墩的吳克勤一起去看望崔嵬。三個小演員只有李小燕做著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後來她在電影家協會從事編輯工作。


快板劉----於中義飾


快板劉----於中義飾

「嘿,這個小戰士兒,可是真不離兒,長著兩片巧嘴唇兒,出入宣傳?它氣死個人兒!」這段耳熟能詳的快板小段,至今很多還記得吧,是的,它出自劇中的快板劉之口,飾演快板劉的是北影演員於中義。

於中義,1929年12月生,內蒙古赤峰市人。1945年入華北大學戲劇系學習,1950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當演員,1953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1979年後轉事電影導演。在電影《撲不滅的火焰》《東風》《徐秋穎案件》《林家鋪子》《紅旗譜》《耕雲播雨》《牛角石》《如意》《一葉小舟》《人生》及電視劇《搏風擊雨》《閃光的奉獻》中擔任主演或主要角色,執導過電影《一葉小舟》《七品芝麻官》電視劇《水蓮曲》《搏風擊雨》《大地之鷹》及話劇《兵臨城下》《箭杆河邊》《歸來》等。

2004年於中義去世,享年75歲。

一部影片的成功在於每一個環節的完美,對於這部經典的《小兵張嘎》,除了幾個兒童演員的出色之外,整部影片更匯聚了眾多的實力影人,堪稱群星薈萃。雖然有些只有寥寥幾句臺詞;有些只是一個過場、一個片段,但這些老演員們依然用自己深厚的演技認真地對待著每一個角色。正是這每一個形象的獨特和光彩疊加出了影片50多年年的常演不衰。 時間流逝,光陰荏苒,很多在影片中出演配角的老演員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形象卻將長留銀幕。我們在懷念起這些已經不在的演員時,也情不自禁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阿爾巴尼亞老電影——當今中老年觀眾對往昔的追憶……
    阿爾巴尼亞電影在表現手法上受前蘇聯電影影響較大,結構上又大量借鑑西歐電影的模式,故事情節絲絲入扣,人物性格鮮明。「墨索裡尼,總是有理」等電影臺詞一度家喻戶曉,而《寧死不屈》簡單的電影插曲——《我們在春天參加遊擊隊》居然也唱響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影譯製廠出色的配音給這些影片增色不少。在表現二戰反法西斯的題材上,《寧死不屈》、《第八個是銅像》、《戰鬥的早晨》、《戰鬥的道路》、《地下遊擊隊》、《初春》、《伏擊戰》等影片各有千秋。
  • 《鐵道遊擊隊》、《小兵張嘎》並非不能翻拍,至少要有原著的精神
    作為幾代人心目中的經典,像《地道戰》、《鐵道遊擊隊》、《小兵張嘎》這樣的老電影,曾經是很多人最美好的記憶。革命浪漫主義的表現方式,讓這些作品以文藝的、熱忱的方式,在充滿人情味的同時,表達了鮮明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 朝美穗香助陣新片《裸》 追憶往昔不禁潸然淚下
    朝美穗香助陣新片《裸》 追憶往昔不禁潸然淚下 時間:2010.09.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老牌女星秋吉久美子魅力猶存 主題影展追憶往昔
    老牌女星秋吉久美子魅力猶存 主題影展追憶往昔 時間:2010.04.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小兵張嘎》「老羅叔」妻子90大壽,祝福!此刻,更加懷念張瑩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49)——李慧穎】 No.1 10月31日,是電影《小兵張嘎》羅金保飾演者張瑩的妻子、表演藝術家李慧穎90大壽的好日子,在此,娛文娛視祝李慧穎老人家生日快樂!向您致敬! 說起李慧穎,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她的丈夫,曾主演、參演過《小兵張嘎》《董存瑞》《六號門》《沙家店糧站》《趙一曼》《白毛女》《革命姻緣》《青年魯班》等電影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瑩,大家則可能比較了解。
  • 重溫經典老電影《小兵張嘎》,讓我們致敬先烈!
    來自全市的四十多位小學生和家長們,在經典老電影《小兵張嘎》的熒幕再現,以及分享人哈爾濱音樂廣播主持人琳琳老師的精彩講解中,重溫了那段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艱苦歲月,致敬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抗戰精神。賞析分享會上,經典老電影《小兵張嘎》片段的播放,讓大家了解到嘎子的親人被日本侵略者殺害,變成孤兒的他投身革命隊伍,並經過戰爭的磨鍊,如何從一名莽撞的少年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八路軍小偵察員。
  • 57年後,黑白老電影《小兵張嘎》出現彩色版,50張高清劇照,5分鐘看完
    我們在電影院裡看到了一部黑白兒童片《小兵張嘎》。電影一上映,就受到了所有小朋友的熱烈歡迎。影片中所樹立的那個抗日小英雄嘎子的形象,可以說整整影響了幾代人。直到現在,大家說起這部電影來,也仍是滔滔不絕,交口稱讚的。這部電影的劇本是作家徐光耀只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創作完成的,然後由北影廠的兩位導演崔嵬和歐陽紅櫻聯合執導。
  • 小兵張嘎胖墩大婚!嘎子哥捧場眾人重聚,幾人中張一山發展最好
    抗日神劇《小兵張嘎》,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當時不知道讓多少青少年看的熱血沸騰。轉眼間,這部劇已經播出十六年了,那裡的小演員都成為了小童星。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現在有的人在娛樂圈大紅大紫,而有的人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2020-12-1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電影《地道戰》《小兵張嘎》中的「壞蛋」們,你還記得誰?
    《地道戰》這部電影是任旭東導演執導,朱龍廣、張勇手、劉江等領銜主演。這部電影是一部經典的革命老電影。《地道戰》主要講述了1942年的時候,日寇侵略了冀中平原地區,偉大的中華兒女不願意屈服於日寇的鐵蹄,奮起反抗,大家一起團結起來共同抗日。高家莊的人民志願抗日,大量民兵利用當地地形作戰。整個電影熱血沸騰,也讓我們明白了侵華戰爭對於中國的傷害有多大。
  • 《小兵張嘎》16年後,有人成了學霸,有人走上了網紅之路
    《小兵張嘎》可以算得上是在座九零後童年的回憶了吧。大家可能都會被裡面睿智而又熱血的張嘎和勇敢善良的英子吸引住了吧。在《小兵張嘎》裡,張一山飾演的集賢居少掌柜佟樂並不出眾,只能算是一個配角。有些人可能都對他沒印象。然而,實力與天賦是藏不住的,除了《小兵張嘎》,張一山還出演了情景輕喜劇《家有兒女》系列,才真正地被觀眾認識。
  • 影人原創|追憶我們的父輩——懷念電影表演藝術家龐學勤(微電影)
    追憶我們的父輩——懷念電影表演藝術家龐學勤
  • 1000部抗戰電影免費看
    奇襲三八線上02三八線上01故事片小兵張嗄長空雄鷹下1976長空雄鷹上1976老電影《烽火少年》1975難忘的戰鬥下難忘的戰鬥上鐵道遊擊隊B鐵道遊擊隊A劉胡蘭2劉胡蘭1春雷下春雷上寧死不屈國產經典老電影《海鷹1959》為了和平老電影鬥爭片經典老電影智取華山最後死戰最後的空降兵A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1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2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3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4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5國產經典故事片小兵張嗄A國產經典故事片小兵張嗄B
  • 愛吾老|小小偵查員——電影《小兵張嘎》
    國家開放大學為老年學員精心打造「樂學敬老」的精神家園,特別開設「愛吾老」專欄,為您推薦一批宣揚孝老敬老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影視作品、書籍、歌曲,讓老年學員在「樂學」中,充分體會到以學養老的精神享受,提升生活幸福感。
  • 老電影《小兵張嘎》裡的「羅金保」
    國產兒童題材電影中,成年人的形象往往生硬、臉譜化、概念化,如無所不能的老師、教子無方的父母等,久而久之,這類人物得不到小觀眾的認可。而在北影廠1963年出品的經典兒童故事片《小兵張嘎》裡,成年人的形象就塑造得相當成功,這也是此片成為建國後最優秀的兒童電影的重要因素。我最喜歡片中張瑩飾演的「羅金保」。
  • 藝海拾珠:六十年代經典老電影《小兵張嘎》拍攝時的換角往事
    1963年春天,河北籍作家徐光耀創作的小說《小兵張嘎》被北京電影製片廠看中,準備將其改編後搬上銀幕。
  • 記得老電影《小兵張嘎》中胖墩嗎?曾與嘎子摔跤,成年後境況怎樣
    上個世紀後半段,我國曾拍攝了一些經典兒童電影,比如《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雞毛信》《三毛流浪記》《英雄小八路》等等,那時候的許多童星,比如《閃閃的紅星
  • 有種「整容」叫《小兵張嘎》的嘎子,當初被嫌醜,如今健身到逆襲
    有種「整容」叫《小兵張嘎》中的嘎子,當初太小被嫌醜,如今健身帥到逆襲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小兵張嘎》,對於這部劇相信80、90後都非常熟悉吧,這是我們的童年回憶了,也算是很多人的抗戰啟蒙片。小小年紀就參演了《小兵張嘎》,別看他人小,但是演技卻是非常不錯的,劇中好幾次細節描寫都非常到位,可以說他將嘎子這個角色徹底演活了。人火了之後邀請他拍戲的劇組也多了,其中不乏一些經典作品,比如《我的兄弟叫順溜》。而且更厲害的是,在他拍戲的期間還以生旦淨醜總成績第一名考入了中國戲曲學院,可見他的能力有多強了。
  • 難忘《小兵張嘎》,經典兒童電影,嘎子、胖墩都僅拍過這一部電影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5)——《小兵張嘎》】No.1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曾拍攝過若干兒童題材電影,如《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雞毛信》《英雄小八路》《三毛流浪記》等,而其中最為經典的,則是《小兵張嘎》和《閃閃的紅星》。
  • 記得電影《小兵張嘎》嘎子奶奶嗎?《小二黑結婚》演二黑娘,致敬
    No.1 剛剛過去的12月1日,是老電影《小兵張嘎》嘎子奶奶、《小二黑結婚》二黑娘飾演者,著名表演藝術家李健去世12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李健老藝術家致敬並致以深深的懷念!《小兵張嘎》《小二黑結婚》等電影的影迷來說,嘎子奶奶、二黑娘等角色卻是難以忘懷的銀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