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口碑走紅的熱點網紅papi醬,前一陣子卻突然被罵上了熱搜。這是為什麼呢?
Papi 醬一直是一個受社會關注的人物,很多人都認為她是一個新時代獨立女性的代表。然而,前幾天她在微博秀孩子,無意中暴露了孩子隨了父親的姓。這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吐槽。甚至有些網友特別惡意地說:Papi 醬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女性了。
好好的一個流量網紅,怎麼就成驢了呢?
用papi醬自己的話說就是:女人不好做,做女人怎麼這麼難啊?
換位思考,如果是一個男明星,讓自己的孩子隨了母親的姓,廣大網友會有什麼反應?大部分都會是理解和點讚吧,畢竟都被普過法:孩子既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為什麼papi醬就會被噴呢?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男權主導的社會,女性的地位雖有所上升,但遠達不到男女真正平等。
而papi醬因為著力打造自己獨立女性的人設,給大家一個錯覺,那就是她應該是反傳統的鬥士,應該捍衛男女平等,甚至是女性更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標誌性的人物,在孩子選擇姓氏這樣一件標誌性的事件中,卻明目張胆地承認了傳統的男權文化,沒有爭取應得的權利,令眾多網友傷心失望。所以,她的被懟也就不奇怪了。
通過papi醬事件,我們可以再次認清一個事實:在一個社會裡,如果女性還需要去爭取才能得到某一項權利,而男性憑藉約定俗成就能得到同樣的權利時,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社會依然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儘管表現得很隱蔽。
因為,如果這個世界男女平等,就不會有人強調男女平等。如果女性本性獨立,就不用追捧獨立女性。
世間只有兩種人,男人和女人。按理來說男女應該勢均力敵,地位相當,然而實際上卻天差地別。
聽聽我們中華傳統文化裡那些詞,就可以了解女性的地位如何低到了塵埃裡:"三從四德"、"一夫多妻"、"男尊女卑"、"重男輕女"、"貞潔牌坊"⋯⋯
在我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社會中,女性作為一個群體,並不具有獨立的人格,她們受宗法制度的制約,封建禮教的束縛,貞節觀念的迫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婚姻等方面同男子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幾乎被剝奪了一切權力,完全成為男子的工具和附屬品。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男尊女卑"只是中國封建文化的思想糟粕。直到後來看了很多日劇、韓劇,才知道在整個東亞文化背景下,都存在這種現象。
小說《生於82年的金智英》裡,主人公金智英的境遇代表了很多韓國女性的生存狀態。
因為是家裡的第二個女兒,上面有厲害的姐姐,下面有金貴的弟弟,金智英從小就像生長在夾層中,沒有存在感。就連撿一些給弟弟沏奶粉時掉在桌子上的渣渣,都會被重男輕女的奶奶嫌棄。
上學以後,老師們會對女生的衣著、舉止提出苛刻的要求,而對男生卻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美其名曰:培養未來家庭頂梁柱。
成年後,在工作、戀愛、家庭中,金智英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性別歧視。後來,生育女兒後她甚至因壓力過大,患上抑典型的產後抑鬱症延伸到了育兒抑鬱。接受心理諮詢後,雖然症狀好轉了許多,但仍未痊癒。
金智英是韓國女性的典型形象,還有很多很多與她經歷相同的人,仍掙扎在重男輕女的泥淖裡,步履維艱。
生活無常,沒有任何人會永遠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在人類漫長歷史中,男女的社會地位是由生存環境決定的。叢林法則決定了對力量的嚮往。 越是逆文明的社會、越彰顯強大力量的作用,男女的差異顯而易見。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快速發展,男人先天的力量在現代社會已經沒有更大的實際優勢,女性卻以堅韌、細緻、包容等性別優勢,爭取到了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
21世紀,絕大多數女性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決定自己的命運。除了極為特殊、偏僻的化外之地。很不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塔拉童年生活的地方就是這樣一個化外之地。
塔拉·弗 在書裡寫道:"女人們如何生存,又如何死去,命運早已註定。由勇士們決定,也由女人們自己決定。"
在她的家裡,父親擁有絕對的權威,哥哥可以隨意毆打妹妹,女人們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男人手裡。男人覺得這是正常的,女人也覺得這是正常的,塔拉也覺得這是正常的,直到她接受了教育,進入大學,直至劍橋和哈佛,成為博士。
大山以外的世界讓塔拉從根源上思考自己身為女性的性別角色。男女之間本沒有優劣,是陳腐的觀念強加給了女性不公平。而教育的意義就在於幫助我們打破枷鎖,有機會,有力量去擁抱新生活。
居裡夫人說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塔拉最終覺醒,逃離家的牢籠,逃離無知,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傳奇之路,並寫下這部書。
站在高處審視過往的生活,她才能寫下這樣的句子:"女人如何生存,又如何死去,命運早已註定。由勇士們決定,也有女人們自己決定。像沙粒般數不清的選擇,層層壓縮,聚結成沉積物,變成巖石,直到最後化為堅固的磐石。"
塔拉,終於成長了一個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獨立女性,堅如磐石。
那麼,女人該如何保持獨立性呢?
在我的《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因為前半生放棄自我成長,心安理得地當全職太太,最後卻慘遭老公出軌,提出離婚。
她的好朋友、獨立精英女性唐晶,子君一針見血地說:"女人必須具備自力更生的能力,否則就只能讓身邊的男人像古代一樣三妻四妾了,一碗飯一碗湯都是因為你取悅了人家,人家賞給你的。這種依附關係一旦建立了,你還談什麼情感平等。我鼓勵你去找一份工作,不管錢多錢少,你賺回來的是一份尊嚴。"
女人要想獨立,除了要有思想獨立、人格獨立的意識,最主要的是不能放棄自我成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堅持學習、勇於追尋夢想時的女人,肯定是一個有主見,有想法,有上進心的女人。
同時,女人還要有自己的空間,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保持經濟獨立,讓自己擁有不依附男人的底氣和實力。
生活無常,沒有任何人會永遠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舒婷的《致橡樹》裡寫道:「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獨立的女性不會把男人當作自己的歸宿。
我就是我的歸宿。
想當一個獨立女人,不是女人向男人的宣戰,僅僅是女人為了表達對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