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重要驛站,徒步遊的「加油站」,還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2020-12-19 昆於東南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遺產最豐富而神秘的路線,它既是一條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更是一條適合旅遊愛好者徒步的經典路線。茶馬古道滇川幹線,有一個重要的驛站,普洱市那柯裡驛站。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那柯裡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這裡具有濃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和馬幫文化。到那柯裡去看看是源於「那柯裡」這個特殊的名字,經常在昆磨高速上行駛,離普洱還有24公裡的時候,就有「那柯裡」高速出口,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兒奇怪,想必是跟少數民族語言有關,但還是想去一探究竟。#一起雲旅行#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那柯裡村口一塊巨大的石頭牌坊上刻著「那柯裡 茶馬驛站」的字樣,牌坊旁邊的石碑上刻著一張「大茶馬古道示意圖」,「茶馬古道」這一概念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才提出來,因此碑文上刻的字體是近年來那柯裡開展古鎮旅遊而立。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驛站山清水秀、風景優美,至今還保存有茶馬古道上重要的歷史遺蹟,茶馬古道上,石頭在來來往往的腳步中,變得圓滑。青石板的小路,蜿蜒盤旋著小橋流水、古道農家、青草依依,成為徒步愛好者們休息的「加油站」。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隨著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各種項目的開展,那柯裡以發展旅遊文化為重點,對曾經的馬店、水磨等進行恢復翻新,新建了馬鞍人行棧橋、馬架風雨橋、馬鞍吊橋、水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原自唐代「茶馬互市」以來的千年古道驛站原貌。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那柯裡村是一個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民族雜居的村落,在古道的密林之中盤繞著幽深的茶馬古道,清澈透明的小橋流水,那柯裡就是這樣一個寧靜得讓人身心愉快的「世外桃源」。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那柯裡名稱的由來

那柯裡,原名「馬哭裡」。據當地人講解,無論從磨黑孔雀坪下來走夷方,還是從思茅前來,經官府大道入京的馬幫,都須在那柯裡「榮發馬店」歇腳過夜。進或出「榮發馬店」的馬幫須涉水淌過馬店前的一條小河,疲憊的馬兒面對清涼的河水,都會流下傷心的淚,故而得名「馬哭裡」。視馬為生命的馬鍋頭幾次上書官府,官府遂了馬鍋頭的心願,修建了一座長20餘米的規格為五格的「風雨橋」,從此,「馬哭裡」更名為「那柯裡」。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馬幫情歌》的誕生

那柯裡的榮發馬店,這可是見證了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店鋪。榮發馬店建於1831年,因有著一個傳奇的愛情故事而在當地特別有名,這裡也是《馬幫情歌》的誕生地。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傳說那柯裡榮發馬店有一位美貌如花的姑娘,常躲於樹後與過往的趕馬人對唱。趕馬人經常敗下陣下,姑娘覺得無趣,於是放話:「誰能對得過我的情歌就嫁誰」。趕馬來來來往往一波有一波,均無人勝出。一位蜀中來的趕馬人,對放馬女的情歌細心整理,找出破綻,姑娘最終履行了自己的許諾,嫁給趕馬人。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

悠揚婉轉的《馬幫情歌》就是現代音樂人黃國平老先生根據這一愛情故事而改編的普洱經典民歌,這首歌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傳說中的姑娘與趕馬人經典的愛情故事。

那柯裡村只有60多戶人家,營造出以茶馬古道文化、馬幫文化、民族風情文化等為特色的鄉村生態休閒旅遊品牌,使古老的茶馬驛站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相關焦點

  • 陶冶戶外第五屆中國商界精英茶馬古道徒步挑戰賽隆重發布!
    有這樣一條古道,它不像戈壁那樣浩瀚無邊、風沙凜冽,但也絕對不輸陣! 它,橫可跨中西,縱可越千年,古老,雄渾,壯闊,逶迤,時至今日,那盤旋在崇山峻岭間的馬蹄聲,似乎仍能透過歷史的眼眸抵達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它就是與絲綢之路齊名、被稱作「亞洲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
  • 邂逅束河古鎮,茶馬古道驛站,騎馬舞劍圓每一個俠客的雄心壯志
    可能正是由於遊客比較少的原因,這裡的一切更加富有原生態的味道,沒有人山人海的擁擠,也沒有凡塵俗世的嘈雜,有的只是那些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和一些就歷史價值的古文物景觀;這座雲南的古鎮,一年四季變換不同,不僅地理位置偏好,而且還非常富有自然人文生趣,北臨玉龍雪山,東南方向還坐落有象山、文筆山,而初入古鎮還有一片饒為秀麗透澈的龍潭,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 留住這一條「紅繩」——透視茶馬古道的保護與開發
    首次提出「茶馬古道」一詞的雲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長木霽弘認為,茶馬古道是唐宋以來漢藏等民族之間進行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是中國藏區連接祖國內地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紐帶,是中國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是西南各少數民族共生共存的歷史見證。它不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險峻的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仍在部分運行的古道。
  • 尋訪茶馬古道,普洱石屏會館與普洱茶
    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歷經了風風雨雨的石屏會館便是這段歷史存留的記憶,見證了這一段歷史,凝聚了幾代人的記憶。思茅區石屏會館前的石牌坊。普洱思茅茶馬驛站(石屏會館)位於思茅區順城街34號石屏會館,順城街與新興街交匯處,地處普洱市府思茅城區老街中心,是市區內僅存的一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遺失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在「一帶一路」倡議在多個領域被延伸的今天,沿著安化茶馬古道在歷史上的腳印尋覓,不難發現,安化茶馬古道和黑茶在歷史長河中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跨區域的貿易往來,更是一種文化的輸出與交流。 悠悠歷史長河裡,西北大地上嗒嗒的馬蹄聲,綿延千年,一個關於茶馬古道的故事仍在繼續……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第186期》茶馬古道的影像呈現與文化意義
    一、《茶馬古道》中「茶馬古道」的自然與人文《茶馬古道》是由韓國KBS電視臺和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六集高清系列紀錄片既單獨成章,又互為聯繫,展現了世界最古老商路的文化變遷和沿途的民俗風貌以獨特的視角、詳實的內容,縱貫深入這條橫越橫斷山脈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古老道路,用鏡頭講述了古道上頑強生存的山地族群和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方式
  • 群山| 白仲才:茶馬古道上的旅途頓號
    一條不甚規整的青石板路,在山坡與樹林之間,在茶馬古道村莊時隱時現,延伸向連綿不斷的大山深處。回望茶馬古道,除了開通對外交流外,中原先進的鐵器、棉布、瓷器就是沿著蒼茫的古道湧了進來,西南邊陲盛產的金銀、玉石、象牙、藥材、茶葉又是沿著這條蜿蜓的小路源源不斷地流了出去,成了內地與邊陲唯一的紐帶。在這條茶馬古道那柯裡段,在那柯裡這個村莊,我們看到了古驛站的文化傳承,更領略了在今天嶄新的村莊上後人繼承先人瑰麗文化的信心和決心。
  • 3800公裡茶馬古道的源頭,貢茶入京的起點,雲南這個小鎮你知道嗎?
    千百年來,茶馬古道猶如一條中華文化的血脈,橫跨數千裡,而其中的一些重要驛站與集散地,逐漸發展並形成了今天的多個中小城市。儘管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中,馬幫早已經成為一個遠去的背影,但那如詩如畫般悲壯艱辛的歷史,依然讓我們心動不已。
  • 李秀玲|我是中大人,我為茶馬古道挑戰賽代言!
    重走茶馬古道不僅是體會古時候經商即為人的精神,更是秉承著中大管院EDP校友的「從有識之師問道,與向學之人同行」的信念。在這次中大管院EDP校友裡程碑式的茶馬古道挑戰賽中,最能代表這種精神的無疑是這位亦文亦商亦從容,優雅知性的女企業家---李秀玲。
  • 尋覓綿延千裡的茶馬文化
    為了方便遊客體驗,茶馬古城景區增設了纜車,令遊客可以短時間內到達山頂一覽普洱全貌,再沿著馬幫人的足跡去尋覓綿延千裡的茶馬文化。在茶的世界中,每一片普洱茶葉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普洱人更將茶樹當成是「天賜的禮物」,幾乎每家每戶都以茶會友、以茶待人。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伍平 攝雲南網訊(記者 伍平 侯婷婷)5月21日,「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發布儀式在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
  •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茶馬古道上馬蹄聲清脆悠揚,馬群和滇派商幫的剪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更加悠長,還披上了玫紅色的霞衣。馬背上馱著一袋袋西南國度賴以生存的鹽巴,地參和松茸菌子混在其中,更是邊疆少民們少見的美味。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發布儀式在昆明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
    新華網昆明5月22日電 21日,「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發布儀式在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此次活動由一帶一路中國茶文明之旅活動組委會、雲南省影視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承辦。
  • 貢茶入京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茶馬古道是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歷經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西部國際貿易古通道之一。而位於普洱的這段茶馬古道,是當年貢茶入京的起點,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裡程最長、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態最好的一段,如今她作為景區向公眾開放,不收取大門票,遊覽起來可以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項目,更加靈活。
  • 又是一個親切的名字——茶馬古道
    不知道多少朋友和我一樣,以為茶馬古道就是一條路,都拖出去,槍斃五分鐘。茶馬古道是我國內地和邊疆地區進行貿易所形成的交通路線,但首先茶馬古道並不只是一條,而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貿易的主要貨物倒是茶和馬。
  • 紀錄片丨《茶馬古道》合集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
  • 追影·茶馬古道的足跡
    追影·茶馬古道的足跡 茶馬古道在我國西南的橫斷山脈間蜿蜒,串聯著高原的千年時光,也串聯著眾多民族同胞的心和夢。其所經地區,有高山峽谷、密林雪峰、懸崖峭壁、激流荒野,故必然崎嶇坎坷、艱險重重。
  • 尚玉四境「融·自然」共生之行古道榮光!| 大家匯客廳
    茶馬古道可與絲綢之路相媲美,位於中國西南部的橫斷山區與青藏高原之間,路網遍布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和西藏自治區,橫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及雅魯藏布江等四大流域,是內地漢族地區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往來的重要通途,便於各民族互通有無。大自然慷慨饋贈,人類善用珍惜,不僅要有精神層面的領悟,也必需有實打實的交流通道。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儀式在昆舉行2020年06月17日 星期三05...
    本報訊 (記者 伍平 侯婷婷) 「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發布儀式近日在昆明舉行。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去年11月27日,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在全民推崇健康生活方式的今日,發源於中國的茶文化正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
  • 重走「中國—尼泊爾」茶馬古道活動啟動
    中新網雲南新聞1月7日電  「以滇藏線為主的中尼茶馬古道千百年來在馬隊的鈴聲裡無數次翻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在中尼人民之間運輸著茶和鹽,更傳遞著友誼和希望。這是中尼兩國人民共同的情感記憶,是中尼兩國世代友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