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丨如夢如幻的情節,是小說、懸疑還是聊齋故事?

2021-02-22 愛玲父母成長工作室

忘川樓裡,多了一個老年女人,脖頸如同雞皮,燙了開水,褪了毛,只待清蒸,春風吹亂花白頭髮。太陽穴,包慶靜,眼烏珠殺氣騰騰。--蔡駿《春夜》

我看到這裡,眼前出現了一副衰老女人的畫像。

這是《春夜》中,蔡駿對張海媽媽的描述,是不是很形象?

第一次看蔡大大的書,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我以前看的書中,很少有像《春夜》這樣,把自己的真名就這樣寫進書中,有時,讓人感覺是自己的成長經歷,有時又讓你感覺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他就這樣時而假亦假真時真亦假,時而懸疑,時而又夢中,真假難辨。

蔡駿是一個懸疑作家,曾獲首屆梁羽生文學獎傑出貢獻獎,年紀輕輕,就在2011年就已以215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登上作家富豪榜第20位,目前已經出版的小說有《病毒》《詛咒》《貓眼》《神在看著你》《夜半笛聲》等。

《春夜》給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各種魂靈給蔡俊託夢,而是他的語言風格,洋洋灑灑,像一位絕世武林高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信手拈來。

描寫老宅,他可以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牆上爬滿藤蔓,草木葳蕤,庭院深深深幾許,螺獅殼裡做道場"來形容;看到"鉤子船長"的兒女在醫院走廊吵架,他用"猶如朝鮮半島南北和談"形容;寫月黑風高的夜晚,他用"寒風搖動枯枝敗葉,夜裡沙沙哭聲,遍地銅錢鋪路",頓時覺得一身寒氣,猶如鬼魂出現的前奏;描寫風景,他這樣寫"海鷗、夜鷺,長腳鷺鷥,像白顏色水彩筆畫,一筆筆塗了天上,水面上,歡顏上。電車拖了小辮子開過,蘇州河,黃浦江,一條黑線,一條黃線,濁浪拍岸。"

我想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細節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場景,生活的靜謐、生活的小美好就這樣撲面而來,讓人沒有一絲防備。

看到這樣的描寫,我常常走神,不像是在看書,倒像是蔡駿把我引入了迷魂陣,時而紅樓夢,時而聊齋,時而戲臺上,時而電影中,時而倚天屠龍記,時而巴黎聖母院……我們就猶如坐了機器貓的時光穿梭機,在過去、現在、未來、外太空、古世紀自由馳騁,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有一個場景描寫,小荷去音樂噴泉廣場見爸爸"三浦友和",廣場上突然出現了幾個人要抓廠長,

"大喇叭放到高潮'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條路是荊棘遍地,撞得人仰馬翻,後頭幾個人追上來,好像非洲草原上捕獵,一群鬛狗追逐一隻羚羊,志在必得,生吞活剝。跳廣場舞的阿姨們,化作七仙女汰浴,紛紛尖叫,抱頭逃竄,一隻只變做落湯雞,無處可逃。小荷似雌老虎捕食,壓牢一個債主,不叫人爬起來。"

凡此種種的描寫,不像看書,更像是看一部電影,電影人物眾多,場景變幻莫測,然而每一部電影,感動你的地方和別人可能不一樣,書亦是如此,我感嘆的是蔡駿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博學的知識,何以寫出這樣絢麗多彩的文字。

都說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的魅力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說文學像一顆光芒四射的明珠,那麼它的魅力就像明珠發出的千萬縷光芒,至於你是被哪一縷懾去心魄就因人而異了。

我願意在這樣的文字中暢遊,馳騁,把時間用來想像書中的情節,酣暢淋漓。

所以,更多時候,讀蔡駿的書,就把它當成電影來看,我覺得會更有意思。

相關焦點

  • 《春夜》:一段亦真亦幻的歷史
    最近,我看完了《春夜》。這是一部關於追尋一段逝去的歷史的小說。《春夜》的作者是蔡駿,他以懸疑題材作品聞名。作者22歲開始發表小說,此後連續9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最高暢銷紀錄。蔡駿出版中長篇小說20多部,系列懸疑小說銷量已突破1000萬冊。
  • 懸疑小說家蔡駿的新作品《春夜》
    在寒冷的冬夜,我手捧起《春夜》來看。早聽說是一本小說,我很期待,是春夜裡纏綿悱惻的愛嗎,還是春夜裡冉冉升起的希望?打開《春夜》閱讀,這本書讓人感覺到了不小的海派氣息,上海方言和吳儂軟語夾雜使用,顯示出濃濃的地方特色。
  • 蔡駿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春夜》:亦真亦幻的人生感悟
    千禧年之交,文學少年蔡駿遇到神秘同齡人張海,蔓延出詭異的友誼與恩怨,同為春申廠工人子弟,秘密探索工程師遇害之謎,尋找消失的廠長,卻目睹古老工廠灰飛煙滅……日前,著名作家蔡駿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春夜》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文中「我」的父輩工作半生的春申廠的歷史和圍繞工廠發生的兩起懸案。
  • 走進《春夜》,走進亦真亦幻的眾妙之門
    與之前的小說一樣,這部小說仍有大量蔡駿擅長的懸疑推理元素,以一種奇詭、懷疑的氛圍,烘託出了新舊世紀之交,工廠工人以及工人子弟生活的起伏和心理的不安。雖然不再是典型的懸疑小說,但是作者在這類作品上的積累仍使全書讀來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相比於之前的作品,《春夜》又蘊含了作者更多的人生體驗和所思所感。 「這是一部非常優秀、重要、及時的小說。」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批評家楊慶祥認為,蔡駿書寫出了我們同時代的今夜,每一代人都希望自己的經驗持續更久,覆蓋更多代際的人。
  • 懸疑教父蔡駿的自傳小說《春夜》:說不好的人,你真的看懂了嗎?
    蔡駿系列懸疑小說,總銷量已突破1000萬,蔡駿本人也榮登作家富豪榜單。這次他一改往昔風格,第一次寫了一本半自傳體小說《春夜》。取材完全來自於作者本人的真實私生活。為什麼叫春夜?「如春天的露水一般,溼漉漉,黏糊糊,欲說還休,欲斷還留……」同時,故事是從一個春夜開始,最終又在一個春夜結束。
  • 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我茫然追尋,踏過溪水,走過森林,翻過山峰,貌似觸手可及,卻又飄渺如煙霧飛散……我努力的採下七彩雲霞,化作神奇的七朵音符,輕聲吟唱著萬般柔情的浪漫情愫,彈奏出如詩如夢、如泣如訴、迷人委婉的夢幻曲調。現代的藝術行列裡,能夠不隨波逐流的少之又少,而才情並茂、堅守本真的更是鳳毛麟角,婉約派音樂人龔銘就是這樣一個默默耕耘在傳承之路上的開拓者,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 作家蔡駿《春夜》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從懸疑小說作家並軌到純文學軌道上,我發現蔡駿非常遊刃有餘,而且非常自如,情節構思非常吸引人。在《春夜》裡,蔡駿寫上海大概跨越二十年,對於每個人來講,二十年就是活生生的現實。這個小說是一個半自傳體或者是一個家族史,所以他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方式來謀篇布局。
  • 作家蔡駿《春夜》新書發布會在北京SKP書店舉辦
    從懸疑小說作家並軌到純文學軌道上,我發現蔡駿非常遊刃有餘,而且非常自如,情節構思非常吸引人。在《春夜》裡,蔡駿寫上海大概跨越二十年,對於每個人來講,二十年就是活生生的現實。這個小說是一個半自傳體或者是一個家族史,,所以他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方式來謀篇布局。
  • 蔡駿新書《春夜》喚起上海的集體記憶
    2020年12月27下午,蔡駿新書《春夜》在上海朵雲書院舉辦了讀者見面會。《春夜》作者蔡駿,主持人劉凝,作家、評論家木葉,媒體人石劍峰參加了讀者見面會,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春夜》背後的故事。他認為,每個作家都有自己優勢和短板,而自己的優勢就是懸疑,「雖然《春夜》是以純文學小說來寫,但我也會在懸疑的塑造,氣氛的構建方面,用巧妙的方式把懸疑嫁接進去,比如我用『託夢』的方式嫁接進去,這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能接受的方式,以此來推動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形成有意思的故事。」
  • 蔡駿新作《春夜》:疾馳在大雪紛飛的曠野,人生已足夠懸疑
    蔡駿認為,每個作家都有自己優勢和短板,而自己的優勢就是懸疑,「雖然《春夜》是以純文學小說來寫,但我也會在懸疑的塑造,氣氛的構建方面,用巧妙的方式把懸疑嫁接進去,比如我用『託夢』的方式嫁接進去,這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能接受的方式,以此來推動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形成有意思的故事。」今天分享這部小說的後記及部分書摘文字以饗讀者。
  • 蔡駿《春夜》:一次同代人的寫作,關於上海的二十年
    蔡駿的「夜晚美學」在《春夜》裡,蔡駿寫的上海跨越二十年,這二十年在歷史長河裡白駒過隙,但對於每個人來講,二十年就是活生生的現實。《春夜》的後記部分蔡駿提到,他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方式來謀篇布局。小說裡面有很多人物基本上可以通過姓名符號推斷出大致的性格或者大致的定位,而「蔡駿」的名字也出現在了小說中。
  • 景甜寫真,仙氣飄飄,如夢如幻
    景甜一組寫真,仙氣飄飄,如夢如幻。
  • 寒冷的冬天看著《春夜》溫暖我的心
    王安石先生筆下的春夜如此迷人,那麼蔡駿先生筆下的《春夜》會寫成什麼樣子呢?一、初識蔡駿蔡駿,1978年12月23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懸疑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2歲開始發表小說,此後連續9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最高暢銷紀錄。已出版中長篇小說20多部,蔡駿系列懸疑小說銷量已突破1000萬冊。蔡駿寫作流派屬於傳統懸疑,擅長製作恐怖氣氛。
  • 呂秀菱丨如夢似幻,琵琶仙子
    她的五官小巧精緻,有一種向後退的魅力,不似林青霞,是愈看愈驚人的震撼之美,也不是劉雪華那樣的厚重,甄珍的孩子氣,而是一個精巧的小瓷人。呂秀菱62年出生於臺北,人如其名,好似一朵秀美的小小的迎風飄曳的菱角花。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那個時代既有佳麗柔情萬種的愛情故事,也有俠客仗劍天涯幹氣雲霄的江湖傳說。有瓊瑤亦舒的愛情演義,三毛的流浪情節,有金庸梁羽生古龍三劍客縱橫江湖的俠肝義膽快意恩仇。瓊瑤的白紗裙隨風搖曳,筆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愛情,讓人如痴如醉,人們在現實世界尋找著純情故事裡的浪漫情節。
  • 蔡駿《春夜》
    因為成長,變得勇敢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就像我,曾經看推理懸疑小說都會晚上去看,而如今晚上看的都是輕鬆抒情的文章了。而《春夜》或許是在計劃外的。早些年讀蔡駿的作品,推理懸疑是主要內容,偶爾也會伴有著驚悚的因素在裡面,作為早起中國最有代表作的作家,蔡駿的作品確實影響了我很長一段時間的閱讀習慣。那些亦真亦假的故事,至今回憶起來也會頭皮發麻,是啊!曾經的懸疑類小說。
  • 《春夜》展現工人群體真誠而執著的精神世界
    眾位專家一致認為《春夜》喚起了幾代人的工業記憶,在上海這個宏闊的工業背景和歷史文化縱深之中,以充滿懸疑色彩的藝術處理方式密切關注社會現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不僅具有成熟創作上的都市寫作特點,亦有深植在民眾內心的人文記憶情懷。顏慧認為,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文學作品,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能讓讀者產生代入感。
  • 粉嫩似幻,清新如夢
    古力娜扎, 粉嫩似幻,清新如夢古力娜扎, 粉嫩似幻,清新如夢 古力娜扎, 粉嫩似幻,清新如夢古力娜扎, 粉嫩似 清新如夢古力娜扎, 粉嫩似幻,清新如夢
  • 周深薩頂頂神仙合唱《左手指月》如夢如幻
    當然《左手指月》的演出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周深和薩頂頂高超的唱功之外,還要歸功於現場精美的舞美設計,翩翩起舞的蝴蝶,點點閃閃的星光,與歌曲的節奏完美配合,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更增添了這場演唱的成功。
  • 蔡駿推出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春夜》,構建「他自己的上海」
    著名作家蔡駿近日推出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春夜》,業內人士注意到,這部小說仍有大量蔡駿擅長的懸疑推理元素,以一種奇詭、懷疑的氛圍,烘託出了上海新舊世紀之交,工廠工人以及工人子弟生活的起伏。蔡駿這部新作不再是典型的懸疑小說,但作者在這類作品上的積累仍使全書讀來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春夜》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我」的父輩工作半生的春申廠的歷史和圍繞工廠發生的兩起懸案:當年,與「三浦友和」競爭副廠長的技術高手王建軍製作「永動機」壯志未酬,被謀殺身亡。老廠長車禍身亡後,父輩對當年的追憶中,巧合聽聞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