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醫生一看到血管狹窄就給我們放支架!支架就是害人的!過度醫療!

這是很多人對於支架反感或牴觸或謾罵的原因,認為不該放支架醫生給放了!

其實心臟血管狹窄小於50%都不能診斷冠心病,怎麼會談到放支架呢?

那麼心血管狹窄多少才是冠心病的?

簡單理解心血管狹窄>50%的時候,我們才叫冠心病。

1、目前常規的診斷標準是大於50%的狹窄屬於冠心病,小於50%的狹窄不屬於冠心病。小於50%,只能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不管是55%還是45%都是醫生肉眼看的,是通過冠脈造影是動態的,多角度的,但這種狹窄百分比是醫生根據經驗從造影結果看出來的,而不是用尺子測量的,也不是電腦計算的。

3、小於50%也不一定沒事,這種比例只適合大部分病變,個別40%的狹窄如果屬於不穩定斑塊,理論上也會進展,甚至斑塊破裂發生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60%的狹窄如果穩定,控制好,也不會進展,不會有症狀及危險。

4、超過70%可能才會有心肌缺血、心絞痛的症狀,大部分冠心病引起的症狀,一般都是超過70%的狹窄。而且大部分都是有誘發因素的,尤其勞力型心絞痛,在運動、勞累、心率加快等情況下,常常會發生心絞痛。當狹窄更進一步加重的時候,就會發生不穩定性心絞痛,也就是休息中也會發作。

5、99-100%的狹窄就是血管完全堵死,或接近完全堵死,這時候就是心肌梗死。

狹窄多少才需要心臟支架?

對於需要放支架的病變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血管完全閉塞的病變,或者馬上就要閉塞的病變。這種病變肯定是要放支架的,因為不放就會有生命危險。

還有就是當藥物無法控制的心絞痛,我們不得不放支架,如果不放支架,目前的醫學技術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一般來說對於心血管狹窄明顯的病變,我們都沒有什麼爭議,比如狹窄大於80%的狹窄,大部分人目前都認可需要支架。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過度醫療呢?

比如狹窄程度75%左右,而這種狹窄程度大部分是臨床介入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冠脈造影多角度造影判斷出來的。理論上會有一定的誤差,尤其對於臨界病變,我說70%,你說80%,都有可能。也可以放,也可以不放。正因為如此,才會引起爭議。

我們如何是好?

主觀判斷

我們需要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在藥物控制基礎上,如果仍然發作心絞痛,那我們建議放支架。因為不放,會發作心絞痛,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如果藥物控制比較理想,不犯心絞痛,那麼就可以暫時不放,繼續吃藥觀察。

客觀判斷

但這都是主觀判斷,有沒有一種客觀檢查,可以給出定性分析。

答案是有,血管內超聲及FFR即血流儲備分數檢查,就是一種更為客觀的檢查。這種檢查就是超聲鑽進血管內部更加準確的判斷血管是否缺血。

這種檢查能夠測出狹窄血管到底有沒有缺血,而不僅僅是介入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血管內超聲可以測量狹窄更準確的比例;FFR>80%則說明沒有心肌缺血,不用放支架;FFR<75%則說明有心肌缺血,需要放支架。

所以放不放支架,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及冠脈造影,如果仍不能肯定病變是否有缺血,那麼建議血管內超聲及FFR檢查,給出一個更為客觀的證據。

心臟血管狹窄75%之前沒有症狀,能不能檢查出來?

沒有症狀很難,一般都不會去醫院檢查,即使去醫院,也不可能做個CT或造影。

當狹窄大於75%的時候或許在某種情況下會發生心肌缺血的症狀,也就是心絞痛。心血管狹窄的根源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就會形成斑塊,就是血管垃圾,就會堵塞血管。這種狹窄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種狹窄是日積月累,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長期吸菸喝酒,不健康飲食,久坐不運動,肥胖,漸漸的血管垃圾就會堆積,如果還是不重視,那麼血管斑塊就會逐漸加重,從0%漸漸的50%變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50%發展到75%變成心絞痛,從75%發展到99-100%變成心肌梗死。

而我們在血管狹窄程度小於70%的時候,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沒有感覺的,很難檢查發現,所以,大部分冠心病被發現後,都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只能健康生活,戒菸戒酒,控制體重,堅持運動,健康飲食,控制三高,做好一點一滴,預防狹窄加重。

總之,不管血管狹窄多少,我們都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預防狹窄進一步加重;雖然當狹窄大於50%的時候才叫冠心病,雖然當狹窄大於75%藥物無法控制的心絞痛才需要支架,但是健康生活是預防所有疾病的基礎!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到底多少才會放支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到底多少才會放支架?|...
    醫生一看到血管狹窄就給我們放支架!支架就是害人的!過度醫療!這是很多人對於支架反感或牴觸或謾罵的原因,認為不該放支架醫生給放了!其實心臟血管狹窄小於50%都不能診斷冠心病,怎麼會談到放支架呢?
  • 心臟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就會引起心肌缺血心絞痛?
    冠狀動脈,也就是我們心臟的動脈血管,當心臟動脈血管狹窄超過50%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冠心病。但並不是心血管狹窄後都會引起胸痛,只有當狹窄超過75%左右後,在某種刺激性才會發生疼痛。為什麼心臟血管狹窄超過75%的時候,才會引起胸痛?我們出生的時候,我們的血管就像一個新水管,裡面的血流完全正常,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是有遺傳基因或不健康生活,比如抽菸酗酒,肥胖,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加之三高不控制,那麼我們的血管就會堆積更多的血管垃圾,我們叫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血管斑塊,血管狹窄。
  • 心臟血管星期一 REVIEW 01
    bempedoic acid),詳見《第01期 Journal Club 心臟血管星期一》;適應症:治療雜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4、冠心病的生物學標誌物,詳見《第31期 Journal Club 心臟血管星期一》:《病例對照研究:
  • 心血管堵塞多少才算冠心病?聽醫生講
    當我問他是如何被診斷冠心病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醫生說冠心病,或者自己上網查了一下,覺得自己有冠心病。這確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很多患者被自己或者醫生診斷為冠心病,卻不知道何謂冠心病。今天我們就來講講:1、冠狀動脈堵塞多少才算冠心病?2、為什麼會得冠心病?
  • 冠心病就是心臟病?不不不!這才是冠心病,冠心病還能恢復嗎?
    冠心病屬於那一部分?冠心病全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冠狀動脈,也就是心臟的動脈,也就是水路系統的疾病。當心臟的動脈血管裡面的垃圾,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導致心臟動脈狹窄,狹窄程度超過50%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冠心病。我們平時說的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支架、心臟搭橋這些都屬於冠心病範疇。第二、如何確診冠心病?
  • 男子心肌梗死,檢查血管沒有狹窄,沒有閉塞!原來是血管痙攣!
    晚上10:00,張先生實在忍不住了,才讓家人開車送他去醫院。 晚上10:30,醫院急診,給張先生做完心電圖,提示ST段抬高,這是典型的心肌梗死。結合患者胸痛大汗的表現,診斷為心肌梗死,馬上送進導管室進行造影檢查。
  • 阿司匹林對冠心病有啥好處?吃多少?啥時候吃?有啥副作用?
    心血管醫生一說到冠心病,就肯定會提到阿司匹林,為什麼呢?如果把冠心病的治療看成一個人的話,那麼阿司匹林就是這個人的一條腿,一旦沒有這條腿,人就站不穩。如果冠心病沒有阿司匹林,治療就會有嚴重缺陷。
  • 一年無任何症狀,以為冠心病好了,結果差點送命
    看來冠心病真的好了!這又過了一年,老張總覺得憋氣,心前區疼痛,他心想壞了,看來這心臟病又來了,於是又自己去藥店買了同樣的藥繼續吃,可是這次好像不管用,吃了好幾天還是總憋氣。老張打算抽空去醫院複查一下,看看到底咋回事,還沒等老張來醫院,120接著老張,直接送進來手術室。
  • 胸痛不等於冠心病,若懷疑自己心臟不適,5項檢查助你揪出冠心病
    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心絞痛,之所以會出現冠心病,是因為脂質代謝不正常所引起的,血液中脂質在動脈內膜上沉積,使得動脈內膜變得狹窄或堵塞,血流受到阻礙,進而引起心臟缺血缺氧。但僅僅通過胸痛症狀來判斷冠心病是不科學的,還需綜合其他症狀或做進一步檢查。可從哪些角度來判斷冠心病?
  • 【寧夏海基雅醫院】4個方法判斷冠心病,王炳彥院長四聯療法來治療
    冠心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心臟病,病死率極高,其中約30%~60%的冠心病患者是突然猝死的。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的增高,冠心病猝死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且有日益年輕化趨勢。很多冠心病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是不會發生猝死的,但往往存在這種心態的患者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
  • 心臟血管堵到什麼程度需要放支架?【慧健康】
    我想諮詢一下,既然狹窄嚴重,為什麼不放支架呢?難道因為我年輕,堵塞會自動消除嗎?想請專家幫我解答一下。 隨著冠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諮詢「冠脈血管狹窄是否一定要放支架」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 生氣、暴飲暴食、喝酒、太過勞累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猝死?醫生解釋!
    其實大家可以看看,這些要麼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要麼是負面情緒,就算沒有冠心病,也建議大家遠離,何況還有冠心病。但是不是冠心病出現一次生氣、暴飲暴食、喝酒、太過勞累人就突然沒了,這樣說有點誇張。只能說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這些負面情緒多,容易猝死,並非一次就會導致死亡。 一、冠心病是什麼
  • 出現什麼症狀是冠心病要來?本文提醒:做好7方面風險控制較重要
    要說冠心病的前兆,當然就是指由冠狀動脈狹窄,逐漸發展成狹窄程度超過50%以上的確診冠心病情況的一些症狀了。所以說,如果想通過症狀來判斷自己是否得了冠心病,或者快要得冠心病,基本上是很難的,一方面並沒有什麼特異性的症狀能夠指徵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和心肌缺血的程度,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初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 冠脈狹窄50%以下不會心絞痛?狹窄75%就要放支架?都不對
    到醫院做個冠脈CT造影(CTA),或者直接插導管做冠脈造影,結果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但只是狹窄了20%~30%。醫生會說,這個診斷不了冠心病,只能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那什麼樣的狹窄才能診斷冠心病? ≥50%的狹窄才診斷為冠心病。
  • 心臟血管中心全面升級「心」服務
    心臟血管中心把原來分散在不同樓層的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門診診室,以及超聲心動圖室、心電圖室、動態心電圖室/動態血壓室、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IHEC)等醫技檢查集中在一個區域,並增開掛號、繳費窗口。讓患者檢查、就醫在這裡一體化完成。
  • 心臟血管堵了,不吃藥、不放支架,有什麼好的治療方式?醫生支招
    做完檢查後,醫生告訴王先生,心臟冠狀動脈已堵塞50%,確診為冠心病,再發展下去,就該安裝支架了!醫生給王先生開了幾種藥,讓他堅持吃。王先生雖然遵從醫囑,但是還是有疑問,王先生的一個朋友,也是體檢發現血管堵了,堵了30%,就沒有確診為冠心病,同樣是血管堵了,為什麼自己就是冠心病了,王先生的朋友血管也堵了為什麼不用吃藥,而自己需要吃藥呢?血管堵了50%,嚴重嗎?
  • 血管變得狹窄了,就要安放支架嗎?哪些人並不適合放支架?
    血管變窄之後,會影響我們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使人出現身體疾病,但是血管的窄度也是決定到底要不要放支架的重要因素,如果血管的窄度在75%以上,就建議患者做好能夠做心臟支架,首先來看一下,血管的窄度有哪些。
  • 心腦健康之二:了解冠心病
    胸口疼痛持續了34分鐘的時間才減弱,但李師傅感覺就像半個小時那麼漫長。其實,胸口疼痛從前幾年就已經時不時出現,但每次也只是幾十秒鐘的時間,不像這次時間這麼長, 而且以前疼過去也就沒事了,今天的疼痛雖然減弱了,卻似乎沒有結束的意思,趁著疼痛減弱的空隙,李師傅趕緊回到臥室躺下, 並讓老伴打電話給住在同一個小區的侄子,幵車把自己送到了醫院。
  • 冠心病常用的治療藥物
    ,冠心病又叫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其病因是由於血脂代謝異常,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逐漸沉積於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由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臟冠狀動脈管腔變窄,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冠心病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三種治療方案: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心外科搭橋手術,其中的藥物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