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種民調來看,侯友宜的支持度和滿意度如今在藍營所有政治人物中都是最高的,他衝擊2024「大位」也是不無可能。
還是同樣的理由,還是熟悉的配方。2020臺灣「大選」,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從去年11月開始全臺造勢,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被問到「什麼時候為韓國瑜站臺」,始終以「市政優先」為理由作答,直到12月才實現首次「漢子禿子大同臺」。如今,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日倒數,國民黨推出李眉蓁參選,侯友宜也幾次被問「什麼時候為李眉蓁站臺」,回答還是「鬼打牆」,搪塞理由依舊是「市政優先」。侯友宜這一作風,欣賞者贊其「不粘鍋」、「政治孤鳥」,看不慣者則諷「藍皮綠骨」、「兩頭討好」。不過,一個客觀事實是,從各種民調來看,侯友宜的支持度和滿意度如今在藍營所有政治人物中都是最高的,他衝擊2024「大位」也是不無可能。
1
避談8月幫李眉蓁站臺
在李眉蓁論文抄襲風暴爆發之前,侯友宜7月19日受訪指出,新北議會告一段落、市政有空的時候,他在8月初一定會下去給李眉蓁加油打氣。
這之後,李眉蓁深陷抄襲論文風波,並於23日在記者會上落淚宣布放棄碩士學位。對此,侯友宜表示,任何人在學術論文抄襲,是大家完全無法接受的事。
而在上周六,李眉蓁成立競選總部,括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洪秀柱、朱立倫都來站臺,藍營要角獨缺侯友宜。侯友宜26日受訪說法相對保守,重申「市政優先」,等「市政有空」一定全力協助。沒有正面回應8月初是否會親自到高雄為李眉蓁站臺。
與此同時,侯友宜再給李眉蓁隔空鼓勵,「她願意知錯,虛心的接受選民的批判,勇於再承接的往前走,我們會給她加油打氣。」
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不改力挺黨籍候選人的態度,指稱參選一定會被檢驗,但大家就事論事,「不會影響我對候選人的支持,因為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2
「不粘鍋」才能有高人氣
對於侯友宜的表態,藍營支持者很寒心。
「侯友宜是牆頭草,二邊倒,很噁心」、「侯友宜的處事態度跟王金平很像!兩邊都討好的政客」、「侯若老是要跟國民黨候選人切割就滾出國民黨,不要再披藍袍」、「他是陳水扁一手提拔的愛將,論文抄襲不能容忍,對貪汙犯就能容忍」、「這人就是牆頭草,從投機中存活。由綠到藍時代都當官,還真自私自利落井下石」……
不過,在藍營不少政治人物眼中,侯友宜這種行為屬於「不沾鍋」,當「政治孤鳥」,是很明智的。
藍營前臺中市副市長徐中雄日前受訪時就表示,國民黨現任縣市長中,2022拼連任最穩當者非侯友宜莫屬,他看好侯友宜是藍營未來的風氣指標。
徐中雄說,黨內一直有質疑聲音認為,侯友宜與黨中央疏離,是藍營的「孤鳥」,但他想反問,藍營先前在媒體公布的支持度民調只剩下9.2%,與信任度高達八成的侯友宜相比,看起來是反而是「孤鳥」的路線才符合民意期待。
連任兩屆桃園市議員的國民黨中常委黃敬平也表示,侯友宜2022絕對會拼連任,而且當選會「做好最滿」,侯在藍軍的「不粘鍋」作法,未必不好。「不沾鍋」才能有高人氣,有點像「濯清漣而不妖」,這正是侯的政治性格使然,適應侯的特色,打造出他的環境跟方式。
3
劍指2024「大位」?
滿意度向來名列前茅的侯友宜,日前接受專訪時,自爆「不一定要連任(新北市長)」,被綠媒解讀難道是想直攻2024「大位」?
對此,侯友宜本人28日受訪時解釋稱,把握當下,把新北市政做好是他現在最重要的事,「完全不要去考慮政治的問題、選舉的問題,好好的做事,這是我最重要的想法。」
不過,關於侯友宜劍指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的傳言一直未斷,近期尤甚,不管藍綠陣營都有。
侯友宜大學同學、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此前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4年「大選」侯友宜是有希望的。她說,侯友宜的從政之路是朱立倫帶出來的,若參選2024,要看侯朱兩人有什麼樣的默契。
而熟知民進黨政治的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甚至認為,侯友宜在2024有機會,是國民黨救世主,目前從民進黨裡看起來,沒有一個可以打過侯友宜,因為侯會搶中間選票,也是所謂「臺灣派」可以接受的人。
下一步怎麼走,侯友宜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外界解讀他有兩套劇本,可能2022競選連任,2024再攻「大位」,或是2022乾脆不選連任,2024直攻「大位」。
侯友宜確實是國民黨內,最能吸納藍綠票源的「明日之星」,但其軟肋是過去輔選韓國瑜「不積極」,讓韓粉不滿。此外由於曾被陳水扁提拔重用、調查「3·19」槍擊案,讓一些泛藍民眾質疑侯友宜是「藍皮綠骨」。這個標籤的殺傷力如何?看王金平就知道。
來源: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編輯: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