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梵文地 一畝榜書坪

2021-01-15 泰安市楹聯詩詞協會


         

      

總第四十七期



泰山《中路景點》詩詞創作第五期


主要景點:

經石峪

經石峪大字書體以隸為主,兼有楷、行、篆各種筆意,字結體宏闊自然,富於變化,《書法津梁》稱其為「大字鼻祖」,康有為譽之為「榜書第一」,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精品之作。


高山流水亭

傳說是伯牙撫琴的地方,此地風景恰切得詮釋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神韻。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兵部侍郎萬恭督理河工,登泰山,遊岱麓,見此處大字雄奇,景色別致,依高山,臨流水,遂建此亭"。萬恭喜鼓琴,亦有效伯牙鼓琴之意。    其他景點:試劍石、漱玉橋、神聆橋……


泰山《中路景點》詩詞創作第五期作品


    經石峪 高山流水亭 試劍石 漱玉橋 神聆橋





經石峪


王麗霞

泉飛風撫琴,梵語蕩清音。

一石驚千古,佛緣修眾心。


劉永海

(新韻)

東嶽經石峪,梵音縈陡坡。

恆懷崇敬意,書法永臨摩。


盧曉良   

字大推為最,北齊人所呈。

千年梵文地,一畝榜書坪。

松起高山韻,石盈流水情。

知音誰共賞,三寶佔時名。

註:岱廟天貺殿壁畫、岱頂唐摩崖碑、經石峪榜書並稱泰山三寶。


韓夢琳

曲徑橫斜處,溪前展畫屏。

一朝臨聖地,數畝刻金經。

行筆知蒼勁,觀文聚性靈。

高山流水至,品茗靜心寧。 


鄒元鎂

溪床連石壁,鐫刻若波經。

古穆雄渾壯,安詳靜謐仃。

千秋流歲洗,萬代學人銘。

舉世無雙著,還看泰嶽靈。


範新永

       (一)(新韻)

覽勝迷幽境,觀奇入壑深。

石坪書聖訓,日月曝經文。

古穆雄渾在,斑駁禪意存。

苔痕侵字跡,瀑落洗塵心。

(二)

莫懼秋陰冷,觀奇入梵鄉。

曝文經日月,拂石見滄桑。

鬥字苔間滅,曇花心底藏。

欲詢千載事,回首已茫茫。


劉建軍

經文形若鬥,禪意閱春秋。

灑灑榜書巨,洋洋梵語稠。

高山明日月,聖域耀清流。

幽谷藏天境,人間慈善留。


高理紅

峪裡清幽處,誰人刻梵經。

穿橋聞漱玉,踏水覓通靈。

大字排方鬥,遺篇臥石屏。

千秋風雨歷,幾度樹雲停。

過半姿雖失,無雙氣自馨。

北齊書擬定,東晉法堪銘。

武帝頒消令,匠工藏遠扃。

紛紜天下事,仰俯畫中形。

心善慈悲在,志高煩惱寧。

幡然如夢覺,陶醉滿山青。




尤芳潔

幽谷溪床鐫秀文,清音梵唄伴香雲。

摩崖水韻金剛誦,幾世因緣愜素聞。


王凱

大字經書浮剩夢,高山溪水護清幽。

遊人漫步尋風雅,詩意禪心作噱頭。


王麗霞

泰山腳下榜書藏,靜臥千年沐佛光。

梵唄清音傳四海,金剛普渡佑無疆。


婁書謙

(一)

龍泉峰下一方坪,岱嶽金經翰墨驚。

字大如箕神聖筆,北齊鐫隸勢恢宏。

(二)

榜書鼻祖世間存,自古文豪第一尊。

若不躬行親眼歷,莫稱己有染毫魂。

注:染毫:指書法。


趙德榮

(一)

曬經石上釋靈空,千載無聲似有中。

每至渾然心靜穆,默聽流水合禪風。

(二)

鬥字千年體著朱,十人看見九驚呼。

而今拓片成摹本,能遇知音兩不孤。


李俊

山谷幽溪經石峪,清泉飛瀑詠禪聲。

千年鐫刻金剛誦,大字奇書鼻祖名。

王建倫

高山流水漫經坪,石上知音有幾名?

向佛何須尋寺廟,悟空即可近神明。


薛清濤

(新韻)

靈嶽風光溢目觀,摩崖石刻歷千年。

經文奧理尋禪趣,遊顧高山流水邊。


王凱

幽徑空靈喜結緣,小橋流水自悠然。

心隨俗眼參佳境,雲蕩虛懷入錦篇。

大字千言皆有法,故人一曲易成煙。

亭中漫解高山意,松下烹茶做散仙。


範新永

(新韻)

暮春約伴入山深,曲徑清幽袖染雲。

松瀑一簾垂畫卷,石坪三畝曝經文。

筆痕遒勁書風在。字跡斑駁禪意存。

小憩危亭聆梵響,潺潺流水洗塵心。


傅英家

經石曾經流域藏,龍泉易水透風光。

巖田一畝書行正,隸體千枚字跡方。

靚麗東坡雄赫赫,輝煌北野雅堂堂。

岱宗亙古多名勝,藝綜通今富寶章。


劉秀萍

幽谷摩崖鐫聖經,榜書鼻祖撼心靈。

雄渾遒勁有章法,肅穆端莊構體型。

簾瀑松風如畫卷,草情篆韻似銀屏。

高山流水陰森處,一石梵文千古銘。


杜聖林

曲徑小橋花木深,仙鄉幽靜又登臨。

山風颯颯空靈韻,溪水淙淙梵唄音。

奧妙經文清俗念,雄渾石刻淨塵心。

大千世界誰參透?夢幻人生貫古今。


馬士平

滿庭芳

拾級盤旋,跨溪越嶺,高山流水淙淙。知音何在?唯眼望亭空!深壑奇峰碧樹,幽谷處,覓跡尋蹤。澗巖上,石坪數畝,經刻傲臨風。  千文千載秀,榜書鼻祖,大字之宗。篆隸楷,集優眾法精融。毋探半途而廢,人天地,冀盼和同。清塵境,梵書觀者,盡在畫圖中。




高山流水亭


王麗霞

流水自彈琴,山高曲徑深。

小亭依舊在,何處覓知音。


李俊

松風伴壑鳴,流水若琴聲。

以此山亭記,知音千古情。


盧曉良

雲深無舊路,亭小落仙岑。

伯瑞操名曲,鍾徽析古琴。

高山秋韻瀉,流水白龍吟。

此地難為別,知音甚處尋?


韓夢琳

畫壁穿流水,高山待客臨。

依亭揮舊曲,彈指會知音。

漸送禪聲起,時聞雪浪吟。

適逢風雨動,簾瀑醉人心。


鄒元鎂

輕步溪床上,坐閒流水亭。

清風吹習習,碧澗響叮叮。

盡覽一簾雨,豪吟千載經。

詩文常作伴,美景蕩心靈。


範新永

曲逕入山深,暖風燻客醉。

倚亭思子期,臨澗聽流水。

紫氣繞峰巒,清音消塊壘。

慕名佳境來,月下橫焦尾。


劉秀萍

岱宗餘勝深,幽谷石亭尋。

隔澗聽名曲,憑欄析古琴。

遙觀簾瀑洩,近覽梵文參。

故事千年遠,依然最賞心。


趙德榮

流水自彈箏,高山懸月明。

石亭臨澗谷,林鳥唱心聲。

雅士操琴曲,樵夫辯樂情。

閒來多至此,坐忘享音清。


薛清濤

石亭臨碧嶂,山色氣清深。

飛雨鳴幽瑟,聞聲傳妙音。

撫琴人已去,訪古蹟相尋。

方客觀遊處,悠然感慧心。




武萍

高情雅韻仰三分,便向亭前訪白雲。

巧遇天門一簾雨,靜聽流瀑誦經文。


尤芳潔

手扶石柱靜心聽,雨壑興風梵唄鈴。

伴有伯牙琴韻妙,源頭活水詠真經。


馬士平

高山幽谷石亭尋,流水和弦經意箴。

道一子期雖已去,琴聲梵唄有知音。


傅英家

昔有伯牙曾鼓琴,迴旋幽谷遇知音。

聽松協奏龍泉樂,飛瀑齊嘶經石吟。

雅士追風崇古蹟,小亭避雨賞芳心。

滄桑千載流神韻,醉美如詩一盞斟。


劉建軍

高山流水亭撰聯

雨裡望山,山繞祥雲觀美景;

亭中聽水,水彈琴瑟覓知音。




試劍石


韓夢琳

曲徑通幽處,溪流漱玉吟。

巉巖苔蘚舊,體側劍痕深。

佛法修行淺,鋒芒磨礪侵。

耳聞千古唱,梵唄最清心。


盧曉良

漱玉橋頭立,凝眸字字金。

巉巖能試劍,曲水可諧音。

悟道知緣淺,聽泉得趣深。

松風傳唄梵,我自忘歸心。


尤芳潔

仙臺碣石似中分,領錄金剛梵唄氳。

活水源頭題做匾,伯牙軼事意殷殷。


範新永

龍泉出匣耀寒光,一試青鋒震八荒。

縱使苔蘚千古翠,難遮利器劈痕長。


趙德榮

高山流水隔塵埃,武帝溪邊試劍材。

舞得蜻蜓蝴蝶逐,輕劃巨石即分開。




神聆橋


王麗霞

山水隱群靈,金剛頌福寧。

一橋通佛界,梵唄共聆聽。


韓夢琳

駐足盈清韻,環山隱密蹤。

漸生連霧雨,撥亂滾濤松。 

親歷飛洪瀉,心驚漫水洶。

力求千古地,來去自從容。


範新永

尋幽上翠微,清露溼人衣。

橋下流禪韻,林中度夕霏。

石崖銀瀑落,貝葉綠屏圍。

字蝕苔花雨,仍然耀聖輝。




漱玉橋


王麗霞

流泉飛石處,天籟響叮咚。

仁智融山水,渡橋尋佛蹤。


韓夢琳

草木亦含情,無弦奏樂鳴。

沿溪尋佛跡,漱玉放歌聲。

古樸人文麗,渾然日月驚。

煙雲纏繞處,山水醉心盈。


範新永

(新韻)

仄徑步逡巡,沿溪曳杖臨。

泉清常漱玉,石亂自彈琴。

天韻驚俗耳,松風浣逸襟。

過橋觀聖跡,大字可銘心。





主編:盧曉良

主審:武  萍  宋海軍 

編委:牛毅然 盧曉良 武  萍 宋海軍

          劉慧君 劉秀萍 範新永 譚文田

          燕春輝 尤芳潔  趙德榮

 執行編輯: 燕春輝 尤芳潔 趙德榮


相關焦點

  • 梵文紋身的禁忌
    在為數不多的梵文中,比較被大家熟知的,而且在紋身中最常見的就應該說是耳熟能詳的六字真言了。它是藏傳佛教名詞,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嗡表示佛部心,念這個字的時候,自已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認為身,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如果得到這個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所以又叫聚寶唄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暇;哞,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意思是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
  • 張鶴原創佛樂《心經》(梵文)
    心經(梵文)詞:經文曲:張鶴(廣音)演唱:常思思達呀他嗡嘎地嘎地巴拉嘎地巴拉僧嘎地就是一本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遇到了什麼為難的事情,他就將此經持誦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險為夷,都有非常大的感應。就這樣,玄奘法師在遭遇種種困難的情形下,憑藉著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的加持,平安地抵達了印度。玄奘法師當時到達的,是印度一個叫做摩竭陀國的地方。那裡有一座佛教大學,古代的佛教大學就是一座大的寺院,叫做那爛陀寺。
  • 唱作人顧小曼妙音一曲《梵文大悲咒》
    近日,內地音樂人,籤約歌手顧小曼,以一曲《梵文大悲咒》傳遞佛心妙音,參悟禪修。  在談到這首梵樂佛曲時,顧小曼對記者感慨道: 「人生最終是一場修行,別無他路,而禪修的道路也是一種機緣的遇見,到了自然就會有!
  • 200畝,500畝,1000畝,甚至上萬畝,農場多大地才適合?
    其實能拿地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後面有數不清的問題正等待你去解決。有些跨行做農業的為什麼被坑的很慘?他們流轉了很大面積的土地。可是自己的農場根本沒法容納規劃的項目,資金也無法運營一個農場的項目!縱覽全國,半途而廢的農場絕非孤案! 家庭農場越大越好嗎?你能玩轉多大面積的家庭農莊?
  • 試擬百度梵文廣韻拼音輸入法
    採用百度輸入法超級皮膚可以製作梵文鍵盤,擬梵文廣韻拼音可以實現廣韻拼音輸入。梵文鍵盤韻圖等資料的出現,已經給漢語拼音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只要有必要,很快就可以做出來。幫旁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來,知徹澄娘見溪群疑曉匣,影///喻精清從心邪,章昌常書船日,莊初崇生俟韻母可利用梵文長短對立進行音位對立,韻尾用/////,用分隔音節
  • 白度母心咒:白度母心咒梵文全文
    在念誦時有些人會選擇白度母心咒梵文全文去念,其實無論是什麼版本,只要用心去念即可。白度母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度母」,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等。藏密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常持念白度母心咒,能除病因災劫,能增長壽命、福氣、智慧,斷輪迴之根,免除魔障、瘟疫、災難,凡有所求無不如願。
  • 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
  • 宋東元:從蒲劇「十八畝地」談起
    關於「十八畝地」的來源,梨園人傳說:從前舞臺前場(表演區)鋪有三葉席,每葉席下有六塊長木板,共十八塊;每塊木板象徵一畝地,故稱「十八畝地」。過去,梨園人常以「十八畝地」這個由來的說法,作為口頭語來衡量表演藝術,它的內涵及用意說明什麼?      戲曲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過歷代梨園前輩們不斷創造、豐富、發展,把戲曲整體規律確定為「十八畝地」固定下來了。
  • 千年打卡勝地 喜見幸福流淌
    圓夢「十三五」,揮別貧困,擦亮「千年打卡勝地」名片,生活更有尊嚴,文化自信更有底氣。    奮進「十四五」,永州新起航。奔向星辰大海,打造幸福高地,未來可期。    仲冬時節,永州之野,綠色綿延,透出春意。    「日子有奔頭,連空氣都是甜的。」
  • 循環輪作 1畝蔬菜地種出2畝效益
    朱德琳(左)向鄧克來介紹秋黃瓜種植朱德琳欣喜地告訴鄧克來,今年她繼續堅持輪作模式和進行生態種植,春季黃瓜獲得畝入為了實現循環增收,她在7月底又移栽了秋黃瓜苗,現在這些秋黃瓜已經開始結籽了,10多天後,這些黃瓜又將上市,因為正值市場上新鮮時令菜空檔期,上市時每斤要賣上3元,每畝產出3000多斤又要賣上1萬元,真是1畝地種出了2畝地的效益。近些年來,朱德琳依託地處納溪城郊的區位優勢,將自家的10多畝土地全部用來種植鋼架大棚蔬菜,採用循環輪作種植模式,通過施放有機肥料,打造生態蔬菜循環種植園。
  • 一畝田
    一把年紀了,光陰的沉積下,我慢慢收攏內心,站在低矮的屋簷下,透過比鄰高聳的樓盤,透過熙熙攘攘的人流,透過明爭暗鬥的名利場,我看見了一畝田,在我的近處,也在我的遠方,濃鬱著,一直在那裡等著我。這畝田有土地的味道,陽光的味道,雨水的味道,雲朵的味道,還有時間的味道。我找到了內心的福祉,慢慢叫醒了自己,我看見了另一個自己的攙扶。
  • 韓鎧伊全新單曲《梵文大悲咒》發行 演繹不一樣的大悲咒
    近日,青年歌唱家韓鎧伊全新單曲《梵文大悲咒》發行,這是一首十分靜心的歌曲,世界曲風,聆聽著韓鎧伊的歌聲娓娓道來,十分愜意,她也用梵文的方式演繹出了一首不一樣的大悲咒。  韓鎧伊作為一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每次都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驚喜,除了是一名音樂人之外,還是作家,編劇,演員,而她的這首《梵文大悲咒》則是一首十分耐聽的佛歌,人以慈悲為懷,懷揣著一顆虔誠的心,積極的面對一切,一切也都將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韓鎧伊也在這首佛歌中融入了不少新意,她用梵文演唱,也賦予了這首歌曲不一樣的意義。
  • 仙居縣紫巖寺——千年古剎,御史隱居地
    紫巖寺位於仙居縣埠頭鎮紫巖村附近的紫巖山麓,初建於晉朝時期,至今已逾千年歷史,以前的官方名字叫做殊勝院、奉國寺(院),紫巖寺只是老百姓的俗稱,因村而名。查宋《嘉定赤城志》卷十四「寺觀田」裡面有殊勝院二百九十七畝、九十六畝、一百三十四畝的記載,說明到宋朝時,紫巖寺的寺田、寺地、寺山達到五百多畝,甚是壯觀。
  • 舜皇山發現一株千年「茶樹王」 萬畝野茶林變成「搖錢樹」
    舜皇山一棵樹冠3.75米、樹幹高3.5米的老茶樹,樹齡在千年以上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登峰)6月18日,筆者在茶農聶聘祥陪同下,在湖南省舜皇山國家公園發現一株樹冠3.75米、樹幹高3.5米、底端主樹幹圍徑約40釐米、葉寬
  • 他用6000元買了六千畝地用來伐木,然而造就了世界最偉大的橋
    人走在卡皮拉諾吊橋上,與腳下的峽谷深壑僅隔著一層木板,充滿著好奇感。特別是橋的中段,由於遊人行走產生的慣性搖晃,讓人感覺到失重的恐懼,因此它又被稱為全球十大最驚悚的橋之一。然而這座世界著名的橋,它的建造起因卻是一個有趣的故事。1890年,當時有位商人名叫喬治·馬凱,他用6000加幣買下了卡皮蘭諾河兩岸的6000多畝土地,差不多就一塊錢一畝地。當時買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伐木。
  • 徵地紅線內一畝地種800棵沉香?將堅持依法補償
    原標題:徵地紅線內一畝地種800棵沉香? 將堅持依法補償瀋海高速陽西段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表示,堅持依法補償,適用統一補償標準羊城晚報訊 記者全良波報導:作為粵西地區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的主動脈,瀋海高速公路擴建眾望所歸。
  • 千年一遇的1963年大洪水
    千年一遇的1963年大洪水讀老友李俊傑文章,寫他1963年在天津當兵,河北遭遇了大洪水,部隊烙餅救助災區。
  • 大悲咒 梵文(讀誦版)七遍
    梵文《大悲咒》拿摩 惹納  達拉雅雅納摩 阿里雅 佳納薩嘎拉 貝勒佳納尤哈拉佳雅  達他嘎達雅阿拉哈爹  桑雅桑布達雅達他嘎堤唄  阿拉哈達唄  桑雅桑布堤唄拿摩阿里雅   阿哇嚕給爹秀哇啦雅  菩堤薩哆哇雅瑪哈薩哆哇雅瑪哈嘎嚕尼嘎雅達爹雅  他翁達啦達啦  堤力堤力  吐露吐露易笛威  易笛  加列  加列不啦加列  不啦加列固蘇美  固蘇瑪哇   壘 易利密利  積地
  • [縉雲]陳星和他的40畝小麥地
    連日來,石筧鄉五蓮村的村民陳唐興在他承包的40畝地裡忙活:翻地、播種、施肥……這40畝地都是村民們閒置的土地,「與其讓地荒著,不如我收來一起種。」每畝地一年租金200,陳唐興給這40畝地找到了「大客戶」——新碧街道三都村的「爽面大戶」陳星。
  • 千年打卡勝地 喜見幸福流淌——永州脫貧攻堅紀實
    舜水田園綜合體列入了藍山縣供港菜籃子基地,連片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吸納了包括貧困戶在內的200多名村民務工增收。小小蔬菜,如星火燎原。藍山建成3個萬畝以上供港外銷蔬菜產業帶,蔬菜年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5%,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