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5日訊 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魯迅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迫切需要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廣大青年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揚鬥爭精神,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敢字為先、幹字當頭,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珍惜這個時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做到一旦有事能快速應對,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要勇於創新創造,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不斷積累經驗、取得成果,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為黨工作,忠實履行好職責,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對此有著深深思考的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尚坤,一直沒有放棄夢想和追求。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在這片廣袤雪白的土地上,記錄著世界的平靜與安寧。此前,也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姚尚坤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首趟「極地旅行」。
姚尚坤在南極
作為一名90後投資人,姚尚坤在行事作風上果斷嚴格,能力素質極強的他,帶領企業創下了一次又一次佳績,但也就是這樣的他,在選擇前往南極旅行的時候,同樣承受到了阻力。為什麼要去、意義在哪,成為那陣子姚尚坤被問到的最多問題。
姚尚坤表示,去南極,為的是「企業家的意志精神」。正是因為這片純淨之地,蘊藏著自然危險,才有「挑戰力」,姚尚坤總結自己前往南極的原因,包括傳承先輩的探險精神、締造企業文化、重樹企業家精神。
堅定信念 遠航亦是修行 各種「本地特色」,迎著寒風,姚尚坤感受到了環境帶來的不一樣,「我們的企業一旦做大做強,我們很容易有一種溫室心理,而我所做的就是要破除這種溫室心理,南極堅定了我的人生態度,不管是在赤道,還是在南極,不管是市場一帆風順,或者我真的做出了錯誤的投資決定,失敗了,我初心是不會改變的。」和其他喜好舒適區的年輕人不同,姚尚坤坦言「享受折磨」,作為企業家,在南極的體驗是一場「肉體上的折磨」,同時也是精神上的遠航。
在南極,姚尚坤體驗到了
心靈上的「破冰」才懂人生可貴
儘管在南極的時間不長,又有心理準備,但姚尚坤還是感覺到了內心的不平靜,作為投資人,他早已習慣了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整天手機、電腦響個不停,每天吸收大量的信息,接受大量的市場訊號,而在南極,似乎一下子與世界隔絕開來,姚尚坤形容,「感受到了心靈長久以來難得的和諧,這種平和讓我甚至有些不習慣。」在南極的日子,姚尚坤詳細梳理和回顧了過去人生的徵程與交際圈,越發堅定了愛自己,愛家人,愛夥伴的感受與想法。
把「南極精神」帶回企業
從南極回來後,姚尚坤的投資事業再次斬獲了成就和佳績,對於在南極體驗的人生,姚尚坤形容自己把企業家在南極所領悟到的文化和精髓,轉換成了本身企業自身發展的原動力,姚尚坤表示,從外部艱難環境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具體內涵來看,二者的本質理念同源,都是要求企業家具有創新和責任意識,不斷豐富內在修為和「主動走出舒適圈」的內涵,姚尚坤也在南極之行中看到了比財富更高的價值——精神。
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幹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如今的姚尚坤,事業一帆風順,但他卻始終沒有忘記在南極刺骨的寒風,他說,「南極印象」是永遠的,而他的初心也是永遠的。
(責任編輯:蘇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