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偶然翻到這部漫改真人電影,那種男孩兒對劍客的好奇心讓我點了進去。不可否認,在現在所有的日本漫改真人電影中,這部《浪客劍心》絕對是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浪客劍心是日本漫畫家和月伸宏的作品。
1994年和月伸宏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浪客劍心這一少年漫畫。
在jump那種以調查表為主旨的周刊少年漫畫雜誌社裡,若不是和月伸宏那優美的畫風,吸引了日本近五十萬的女性讀者,以及jump五代目總編崛江信彥的極力支持,浪客劍心也許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浪客劍心的成功也給劍客這樣的漫畫題材帶來了新的活力,使之後來出現了許多以劍客為主題的漫畫作品。
漫畫改編真人電影最近幾年發展的如火如荼,尤其是以漫威,DC為首的美國漫改真人電影作品在商業上的大獲成功,更使得人們對漫改這一題材熱情高漲。
其實我們不了解的是,許多的真人漫畫改編電影都撲街了
比如美國人翻拍的攻殼機動隊和龍珠
但也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變形金剛系列,以及近幾年火熱漫威電影。
而這許多漫改真人電影作品中,撲街的大部分是日漫。這其中由於美漫作品中的角色更貼近現實世界中人的形象的原因,因此更容易真人化。
而日漫有來自它自身的難題,日漫的畫風天然決定了漫改真人電影的難度係數超高,由於日漫作品中的角色設定更卡通,無法把現實世界中的演員塑造成漫畫世界裡的模樣。
大眼睛,尖到能扎破氣球的下巴,以及各種飄逸,想像力豐富的髮型,如果把這種角色設定直接拿到現實的演員身上,不論是不是這部作品的粉絲,那種漫畫形象與現實世界的違和感,都讓人無法接受。
而這部浪客劍心是近幾年少有的由日漫改編成電影並且在票房和口碑雙贏的作品,這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在於,這是由日本自己拍攝的作品,並沒有再發生美國人翻拍「真人版龍珠」的慘劇。
加上日本非常注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保留,也沒有經歷發生在鄰國的某種動亂,以至於日本的傳統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不論是現實層面的還是某種精神層面的。
就拿武士道來說,也許現在的武士道精神已經消亡,但武士的技藝還一直延續至今,在日本,幾乎在所有中學時期,學生們都會去學劍道抑或是茶道,空手道,以及其他他們稱之為道的事情。
這不僅延續了他們的傳統文化,並且使得現今的人們在看到劍道,和服,茶道這些相對傳統的文化時並不會覺得有違和感,反倒為這類電影作品的呈現帶來一種強烈的代入感。
浪客劍心真人電影中保留了漫畫作品中人物的那種中二感,去掉了一些誇張的元素,並邀請了谷垣健治為這部作品的武術指導。
谷垣健治早年活躍在香港電影界,後來加入甄子丹武術團隊,為眾多動作片做過武術指導,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姜文的《邪不壓正》。
而谷垣健治在香港界中學到的豐富的武指經驗也讓電影浪客劍心中的打鬥場景兼具真實性又不失觀賞性。儘管拿掉了漫畫中主角劍心使出殺招的誇張表現,但粉絲們還是很信服這部電影中的打鬥場景。
其實這部電影並不是新片兒,12年就在日本上映了。只不過由於某些原因,我們遲遲看不到,我也不太清楚國內常用的視頻軟體上能不能找到這部電影,我是在人人視頻上看的。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日本江戶幕府末期,以明治天皇為代表的維新派為了對抗不願捨棄自己利益的幕府勢力,招攬了許多維新志士(也就是殺手)為他們效力,讓他們除掉幕府勢力中的一些頑固保守派,以便讓維新派順利掌權並實行改革。
其中一名殺手因殺人無數被人叫做劊子手拔刀齋。拔刀齋,是一名有些理想主義的劍道高手,在維新派的籠絡下,他成為了一名維新志士,開始為新的日本政治勢力做起了白手套,也許在他心裡,有一種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而戰的想法吧。
可當維新派掌權,即將開啟新時代之際,劊子手拔刀齋突然覺得自己失去了為這個即將來臨的政府繼續效力的理由,對他來說,自己常年的殺戮,雖然讓他有了第一劍客第一殺手的名聲,也讓他漸漸迷失在了這樣永無止境的殺戮情景裡,漸漸地他不知道自己在為了什麼而殺人。而勝利的到來,便代表再也不需要他這樣的劊子手,他失去了自己的目標。
加上一直延續至今幕府制度以及新誕生的維新主義,對當時的他來說,其本質都一樣,並不知道哪種更好,於是當維新政府即將穩定下來之前,他就放下了手裡佔滿血跡的佩刀,將之留在了戰場上,並且立下永不殺人的誓言。
十年後,明治維新的效果開始體現出來,而昔年的劊子手拔刀齋,成為了一名浪客,改名為緋村劍心,他使用一柄逆刃刀四處流浪,輾轉來到東京。
現在的劍心,只有當年的一道十字傷痕留在了臉上,成為他心中最深的印記。
但也是在這個時候,有人拿著當年劍心留在戰場上的佩刀,自稱為「劊子手拔刀齋」,並以這個名號,在東京大肆殺戮。在東京流浪的劍心,也因「假拔刀齋」的事件偶然認識了神谷活心流的繼承人,神谷薰,以及一些朋友,並選擇留在了東京的神谷道場。
但面對不斷有人找到他,並希望與這個昔年的第一劍客,第一殺手一決高下,以及現今的維新政府對他的再次籠絡,希望他能出手對抗曾經也同為維新派效力的野心家志志雄,為了維護自己難得的安寧,劍心不得不再次現身…
這部電影中的的演員我其實也不太認識,主要是平常日劇看得少,但是電影中飾演高荷惠的演員蒼井優真的是,我太愛了,(注意,是蒼井優!不是蒼井空)不過令人難過的是蒼老師已經嫁人了,這一點我一定要吐槽,憑什麼好看的女演員,女明星最後都嫁給了搞笑藝人啊!
而反觀電影中另一位女演員就不顯得那麼驚豔與滿意了,本來是女主的神谷薰,在武井咲的演繹下變得讓人有些許厭惡,既無力又無用,以至於被觀眾稱之為聖母。
男主則由那時還年輕的佐藤健飾演,佐藤健對劍心的還原還是很不錯的,儘管佐藤健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感覺,但至少讓觀眾相信他是一名劍道高手。據說為了這部電影佐藤健還專門去進行了三個月的特別訓練,在一些並不那麼容易的場景中還採用了實拍,並且沒有威亞也沒有用替身來完成,可見演員為了電影的付出。
電影這齣彩的人物還有左之助這個角色,他是由青木崇高飾演,在電影中他相當於遊戲中的前排肉盾的存在吧,也是電影中的搞笑擔當。尤其是在第一部中我的印象最深, 劍心與左之助一起去觀柳的宅院救高荷惠時,左之助和對手單挑,打著打著打到廚房去了,也正好打餓了,就直接和對手說休戰,隨即拿起旁邊一塊不知是什麼的食物直接啃起來,這個場景真的笑死。
鑑於我並沒有看過原著漫畫,對於其他角色就不一一介紹了。這部電影對不是原著漫畫的觀眾也很友好,因此直接看也不會有什麼理解障礙
主角劍心是一個功成身退的劍道高手,由於自己的濫殺,讓自己難以面對過去的種種,他被自己的過往所束縛,劍心柔軟的內心和自己滿手鮮血的矛盾事實讓劍心放棄了自己的身份,想要贖罪卻無法自我救贖。
緋村劍心的形象脫胎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的一個人物,河上彥齋。
河上彥齋曾被幕府時期的藩主招納,效力於幕府勢力,幕府末期,由於維新派的出現,幕府勢力漸微,為了幕府勢力的重新復興,其實內在原因是為了維護他自己的階層地位,他成為尊王攘夷派中的一員,並暗殺了許多希望改革的思想家,兵法家。
但幕府勢力最後還是沒能擋住以維新政府為代表的更先進的文明進程。
幕府倒臺之後,維新政府將武士階層和平民一視同仁,而作為昔年的武士階層河上彥齋看來,自己便與古時的賤民一般無二,因此仍舊抱持陳舊的尊王攘夷觀念,並不滿新的明治政府。
還多次發表反政府言論,後來被逮捕,沒過多久,河上彥齋便被處刑,結束了這個劍客兼殺手的一生。
縱觀河上彥齋的一生,更像是漫畫中的大反派志志雄的經歷。
志志雄是十年前維新派裡的一名維新志士,同樣也是一名劍道高手,相比於劍心,志志雄的命運便沒有那樣的幸運了。
志志雄,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成為維新志士後,在維新派的示意下,暗殺了許多幕府勢力中的大人物。
儘管這使得他通過這些手段取得了一些在維新派中的位置,但同時他也知道了太多政府見不得光的秘密。
在維新派取得勝利成果之時,當時的維新政府為了不讓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被世人所知,便殘忍地滅殺了志志雄,但他生命力強悍,從死人堆中爬了出來,此後他便開始了對維新政府的瘋狂報復。
作者和月伸宏把河上彥齋作為劍心的原型,但漫畫作品中的反派志志雄卻與河上彥齋的一生更為相似。
不難看出這是作者故意將河上彥齋這位真實人物分割成兩個人,那便是劍心與志志雄。他們兩人曾經都被維新派招攬,也都是做殺人滅口,剷除異己的工具人,但兩人的結局卻天差地別。
我想這其中當然有劍心的理想主義色彩在裡面,他也許並不在意功成名就。
尤其是當他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見到了那種,一個人可以因為另一個人的責任和感情,所迸發出來的求生欲,並不惜一次又一次地衝向自己毫無把握的對手,只是為了不讓自己愛的人失去依靠。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糾葛,使得他開始注重起每一個個體生命活下去的尊嚴。顯然這種對個體生命的尊敬,在一個殺手身上不該出現。這其實正是劍心良知未泯的體現,也是可以打動到我們的原因。
反觀志志雄,他則是因為自己那種上位的野心,加上最後是被自己效力的勢力所殺害,這種殘酷的遭遇,可以用可憐來形容。無論是漫畫中還是這版真人電影中,志志雄也許都不算是一個壞到極點的壞人,至少我這樣認為。
可不管怎樣,志志雄都是悲哀的,某種程度上,劍心也是悲哀的,因為哪怕故事的最後還是被政府當成一個工具人來對待。但唯一讓我們感到滿意的是,劍心渴求的安寧生活,是他自己放棄某種虛妄的東西換來的。
漫畫中講述的故事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時代更替的環境下,所有舊時代的人都在掙扎,希望可以在新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每個人都不希望被時代拋棄,見證歷史的另一面也代表著被人所見證,終究是被時代所拋棄。讓我突然想起那句話:"大人,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