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越南旅途之後,從胡志明新山機場飛回國內,用亞洲萬裡通裡程換的國泰機票,自然也就在香港轉機。對大部分人而言,出行選擇坐飛機無非就是圖一個「快」字,並且能直飛的情況下是大概率會避開轉機的。
然而,香港卻恰恰是那種讓人願意去轉機的機場。
去過香港機場的人都知道,這座機場本身就是個購物中心和美食天地。購物方面,從一線大牌到特色小店,從齊全的菸酒化妝品到極具特色的手信零食,幾乎照顧了所有購物人群的各層需求,再加上價格優勢,讓人很難控制購物慾,行李極其容易超重。
而對於常旅客而言,香港機場更是打卡各種在圈子內享有盛名的 機場休息室 勝地。作為在航空界一直佔有相當高地位的國泰航空的大本營機場,HKG光是國泰自營休息室就多達6間,並且還各有特色。
這次轉機時間超過6個小時,刨去機場免稅店和sales磨嘴皮子買東西的一個小時,和在堆砌各種未經考證的野史、有名的沒名的大報小刊和直抵人性交配欲望的中外古今書籍的書店裡的一小時,也還有大幾個小時時間揮霍。從國外回來,由於嫌麻煩沒有託運行李,手拉滿載甚至可能已經超載的拉杆箱的我,選擇了相對清靜卻又設有儲物櫃的玲瓏堂落腳。
這間休息室位於16號登機口對面,前身是國泰港龍(彼時還沒被國泰收購)的G16貴賓室。以前名字取的隨意,給人一種農村孩子喜歡叫「狗蛋」「狗剩」的感覺。而被國泰收入麾下之後,俗名似乎與國泰一貫的精緻講究相悖,於是此處休息室不僅重修,而且更名為玲瓏堂,英文名The Deck。
從取名上,玲瓏顯其面積相對國泰其餘休息室袖珍之義,The Deck用定冠詞凸顯其獨一性,deck此處意指「露臺」,突出了這間休息室我最喜歡的一片區域:
當然了,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了解一下國泰的其餘休息室的名字和位置:
-1-4號登機口:寰宇堂 The Wing 頭等及商務貴賓室
-61-63號登機口:玉衡堂 The Pier頭等及商務貴賓室
- 35號登機口:逸連堂 The Bridge 商務貴賓室
- 23號登機口:爾雅堂 The Cabin商務貴賓室
- 16號登機口:玲瓏堂 The Deck商務貴賓室
- 非禁區:賞心堂 The Arrival 抵港貴賓室
事實上,玲瓏堂因為小,加入的時間又相對晚,在各種媒體上的曝光量也確實是不如前面的幾位大哥們。
然而小卻有小的好處,比如人少,人一少自然就顯得更加安靜,而安靜才是一個繁忙機場裡最難獲取的東西。
事實上,如果所有東西都以大小來較之高下,那麼審美可能根本不會存在。
喜歡這家休息室,原因很多。
1. 省心儲物櫃。如果我早知道的話就會先來這裡把箱子和包全寄存了,然後再出去「逛街」,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國泰休息室裡設有儲物櫃的休息室只有兩三間,而其中就包括這間最小的。
2. 倦臥觀景臺。玲瓏堂這處觀景臺還有一個名-漫賞閣。漫之意思其實還是很豐富的,比如我這次的停留,更多是體驗裡面的「慢」的節奏和廣闊的視角。順手抓一本最近一期的GQ,翻到最後一頁心領神會地又遇到馮唐的約稿。馮唐說,活著活著就老了。我心想,在這裡坐著坐著飛機就該困了。環境太愜意,周邊太匆忙,身處在隱世的開放空間裡,自然地打盹。
3. 霧起淋浴間。下午打盹之後就想洗澡,如果說打盹是在休眠,那麼淋浴就是一種喚醒。以前十分不理解在機場休息室洗澡這種行為,此刻感覺到之所以一直有這種想法,一來是淋浴間氛圍不夠,一來是自己不夠放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赤身裸體需要絕對的放鬆。Aesop本身也是喜歡的備品品牌,味道不會讓人覺得過於濃鬱。
每次去休息室幾乎都會做的事就是考察一下酒水和餐食,然而這次雖然也吃了面和蝦餃,飲了香檳,但是本身食之味卻在其餘記憶點中化開了。
《天龍八部》裡,無崖子曾布下珍瓏棋局,很長時間無人能解。而國泰航空在香港機場布下的這玲瓏棋局,目前來看暫時也無航司可以輕易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