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土豪村,村中有近百位千萬富翁,走出4000多個老闆

2021-01-10 各地的風景很美

中國第一個土豪劣紳區,村裡有近百個百萬富翁嗎?來自4000多個老闆!

說到對土豪劣紳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山西煤船和廣東包機的概念上,但你知道嗎?事實上,中國有一個村莊,那裡有近100名百萬富翁和4000多名老闆,這個村子是中國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市九星村,它是中國最富有的村莊。

其實,當人們看到自己的地理位置時,就不難想到九星村為什麼那麼富有,也就是說富豪村,九星村位於上海市西南部,臨近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北臨上海虹橋樞紐,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上海自然有很多富人,但是,改革開放之初,它歷史悠久,其實上海人也不是很富有,類似的是七寶市九星村也很窮,村民的年收入只有3000元,而且還欠了不少貸款,這讓人很難過,財富的背後有許多悲傷和脅迫。

村裡富裕的最大原因是新的村長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帶領全體村民走上了農產品商品化的道路,積極建設了村裡的基礎設施、道路和房屋,這些變化使這個村莊變得繁榮起來。

500多位百萬富翁有4000多位老闆,這是中國當地第一大財富村,在股份制建立之前,九新村已經開始實行股份制什麼時候,如果人們覺得他很有錢,一定很佩服全村村民的進步思想,面對現代化的洪流,他們沒有受到內部貧困的壓迫,相反,他們開闢了一條更適合村民發展的道路,我不知道每個人都有中國第一個土豪村,你想說什麼?

相關焦點

  • 吳川這條村每100人就有一個千萬富翁!深度解密吳商為何富甲一方
    這樣的場景並非重大工程動工,而是吳川市塘綴鎮曲簡村的一個道路通車慶典。據悉,這條僅有1000餘人的村莊,卻有十多位身家過千萬的老闆,而身家過億的也有3、4個。有網友戲稱,該村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是千萬富翁。昨日,這樣慶典刷爆了朋友圈。吳川土豪多,這是不少人對吳川人的印象。常住人口僅百餘萬的粵西小城,身家超億萬的富豪有500多名,足以讓「吳商」名揚海外。
  • 臨沂「木梳第一村」有個「第一梳記」
    所謂「第一梳記」,真名叫做劉恩夫,1975年出生的他是山東省稅務局派駐到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的第一書記。而東高榆又是國內有名的木梳生產專業村,有「中國木梳第一村」之稱。    所謂「第一梳記」,真名叫做劉恩夫,1975年出生的他是山東省稅務局派駐到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的第一書記。而東高榆又是國內有名的木梳生產專業村,有「中國木梳第一村」之稱。
  • 駐村第一書記與和田合熱萬村鄉親們的緣分
    夏盛亮是合熱萬村第一書記,如何把國家的扶貧政策普惠到每個老百姓,是他的重要任務。從2017年到南疆扶貧,夏盛亮已經幹了3年多。 「我和南疆有緣。」回顧自己的駐村扶貧歷程,夏盛亮語氣平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稱,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預計實現64.5萬貧困人口脫貧、976個貧困村退出。
  • 雲南「土豪村」:一斤茶葉上萬元,全村種滿搖錢樹
    雲南「土豪村」:一斤茶葉上萬元,全村種滿搖錢樹 2020-07-12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南茶山土豪村排行榜,老班章僅排第三名……
    茶山土豪村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當地村民土豪,不差錢,其二是去當地買茶、觀光的土豪忒多。無論哪一種,有個前提,就是當地的茶首先土豪,價格驚悚,茶名顯赫!第一村:冰島2019年開春普洱茶價格隨著天氣的增溫而不斷的飆升其中冰島價格突破40000元/KG。無論其它茶山價格怎麼爆炒,論上升幅度,冰島穩居第一。
  • 「中國油畫第一村」——大芬村的理想與現實
    大芬油畫村位於深圳龍崗區,像鄧進建一樣的牆面畫廊畫工不下300人,加上其他畫工總數超過3000人,如果算上裱畫工、畫商在內的油畫從業者,人數已近萬。過去二十多年來,大芬村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油畫產業鏈,依靠複製世界名畫,大芬村有了「中國油畫第一村」的稱號。早期,大芬以臨摹世界名畫為主,並成功打進了歐美市場。
  • 外出創業致富後 湖北千萬富翁回鄉任村支書
    大專畢業後,宜都市陸城街道尾筆村的黃攀虹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城市站穩腳跟,更有前途。」一如他們,渴望改變貧窮命運的後生們也一批批走出鄉村,留在村裡的多是老弱婦孺。村空了,窮依舊。他投資900多萬元現金辦企業、入股金店,家底豐厚。進村前,又買了一臺近百萬元的越野車。「村裡的工資,還不夠車子油費呢。」他呵呵一笑。凌晨3點的電話聲如果說,回村與不回村的選擇是考驗;回村後面對的現實,則是更大考驗。
  • 為何曾經「中國第一村」,人人開跑車,今卻負債近400億?
    為什麼曾經在「中國第一村」大家都開跑車,現在有將近400億的負債?為何曾經「中國第一村」,人人開跑車,今卻負債近400億?雖說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誰都很難達到富豪的水平,大家討論奢侈生活的時候,最開始的地方是哪裡?杜拜?摩納哥?
  • 中國咖啡第一村:朱苦拉
    朱苦拉村,中國咖啡第一村,位於雲南省大理賓川縣,距離雲南省會昆明420公裡,位於大理,麗江,楚雄三州市交界處,緊鄰漁泡江,100多年前,朱苦拉還不叫朱苦拉,那時住在這裡的彝族人稱它「若客來」,彝語意思是「彎曲的山路」。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真選丨全球最牛小老闆!從負債4000萬到億萬富翁,26歲的他只用了一片海苔
    電影《海苔的億萬富翁》根據真人伊提帕的故事改編而成豆瓣評分7.4,很不錯的成績了豆瓣最熱電影評論:當我還在嘲笑這電影實在太假,拍得比生活簡單多了的時候,結尾竟然告訴我這是個真實故事,真是狠狠地賞了我一巴掌!
  • 百名記者進百村|船山區老池鎮福龍村:近2000畝土地在流轉中煥發活力
    全村幅員面積9.5平方公裡,現有耕地3787畝(其中水田1136畝、旱地2651畝)、林地7600畝,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40戶32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371人,2019年全部脫貧並實現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 紅色山村成了「網紅村」——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變身」記
    前兩年,店老闆蔡火妹返鄉投資80多萬元,創立「火妹子家庭農場」,在當年的「紅軍街」開辦淘寶店,銷售山茶油、紅糖姜、老酒等家鄉土特產,目前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月入過萬,蔡火妹的臉上每天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中復村曾是著名的松毛嶺戰役所在地,也是紅軍長徵出發地之一,享有「紅軍長徵第一村」的美譽。
  • 土豪開直升機回村拜年 有錢連拜年都是這麼任性真好
    土豪開直升機回村拜年 有錢連拜年都是這麼任性真好時間:2019-02-11 16: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豪開直升機回村拜年 有錢連拜年都是這麼任性真好 2月9日,返鄉男子鄭大清在四川儀隴縣丁字橋鎮愛心廣場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家鄉父老鄉親拜年。
  •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與蓉中村合作共建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白瀛、於躍)作為中央文明辦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聯繫點,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經過一年多的磨合與實踐,6日在京籤署「共建與戰略合作協議書」,共同探索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思路。
  • 牛牪犇,大源村,首個破百億元的淘寶村!
    大洋網訊 9月25-27日,在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目前,全國已有5400多個淘寶村,年交易額已突破1萬億元。其中,745個村年交易額過億元。規模過億淘寶村省際分布。數據來源:阿里研究院引人注目的是,在這些億元淘寶村中,有一個全國聞名的破百億元淘寶村,它就是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大源村。
  • 日本的「村花」有村架純 中國的「村花」是誰?
    有村架純因為其清純甜美,最開始被中國網友稱為「日本版的奶茶妹妹」, 但之後不少網友覺得有村架純的美貌完勝章澤天,並且親近感十足,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以「村花」稱呼有村架純。有村架純是日本很有名氣的演員和主持人。其主演的電影《墊底辣妹》有在中國上映,獲得了高分零差評的評價。
  • 浙江很富裕的一處土豪村,現為5A級旅遊景區,屬中國十大名村
    在浙江不少的地域發展中說,村莊經濟的發展是與很多方面有關的,資源、人口和地理位置都是很核心的要素,也是很不可代替的發展資源,而且如今在我國當前的城市表現下看,每一處城市的經濟發展能力也很強,也能帶動相關村莊的發展,特別是村民的人均收入提升,而這處村莊就是其中的代表。
  • 中國風水第一村:曾走出24位國師,72位名師,風水師最高年入百萬
    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的「風水第一村」-三僚村。三僚村是坐落在江西省興國縣梅窖鎮下轄的一個小村子,人口不過六七千人左右。然而這個深山小村卻有著大大的能量,它憑藉著獨特的山水文化享譽國內,央視的《地理中國》曾經來此錄製,探秘風水文化,它是一個特別的景點,整個村子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三僚村甚至在海外都名聲遠揚。
  • 中國「珍珠第一村」書記坐上直播平臺:護航珍珠質量
    項菁 攝中新網紹興11月30日電(見習記者 項菁)「謝謝親們的光臨,我是這家網店所在村的書記,他家的珍珠我檢查過了,請大家放心購買。」直播畫面中,何立新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向上千位網友說道。「中國珍珠之都」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山下湖鎮,是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交易基地。「珍珠第一村」新長樂村是該鎮珍珠產業的發源地,村裡80%以上的村民從事珍珠生產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