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最瘋癲最美麗最神經質的法蘭西女神阿佳妮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安靜的李大錘 藍小姐和黃小姐

隨意問一個電影迷:

誰是法國最美麗的女人,十有八九會回答伊莎貝爾·阿佳妮。

她美,得過五次凱撒獎,這一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個伊莎貝爾阿佳妮」;但是任性跋扈不可預測, 大鬧坎城名垂青史的也只有她。

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兩個極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網絡上的罵戰浩浩蕩蕩持續數十年不停歇,她和她的角色共同構成了網際網路上的奇觀。

天才和瘋子?神魔共生?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幾乎沒有拍過爛片的頂級女演員

阿佳妮生於法國上塞納省熱納維利埃地區,父親切瑞夫·穆罕默德·阿佳尼是來自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的移民。她的母親因為恥於承認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對外謊稱是土耳其人。

阿佳妮身上有一種奇異的氣質,一種病態的純淨,好像前一秒還在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下一秒鐘就會聽到她的歇斯底裡。

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驚濤駭浪,多情和冷漠、平靜和瘋魔、美麗和邪惡……她本人就像是神魔共生體。

這種共生的氣質要在後面才逐漸顯露出來,在阿佳妮還是小女孩時她是比蘇菲瑪索還要迷人的初戀美人,清純明媚不可方物,如一縷清風。

據說蘇菲瑪索出道時時頂著「小阿佳妮」的名頭,有些角度確實有點像。

▲ 告訴我哪個是蘇菲·瑪索哪個是阿佳妮?答對沒獎。

▲ 特呂弗曾經評價阿佳妮:您有一張美麗絕俗的臉,我從來沒有這麼渴望把一張臉雕刻在膠片上——除了讓娜莫羅。

阿佳妮不是那種有臉無腦的女演員,正相反,她的業務能力非常強,很會挑劇本,這也是她作品不多但是獲獎很多的原因。

五次凱撒獎的紀錄至今還沒有被打破,一次兩次成功也許有運氣的成分,但是五次只能說明她天生吃電影飯的人。

5次凱撒獎是什麼概念,科普一下凱撒的難度:

朱麗葉比諾什:9提1中

伊莎貝拉於佩爾:16提2中

凱薩琳·德納芙:14提2中

阿佳妮:9提5中

所以就不用語言來解釋阿佳妮有多強了吧。

14歲,阿佳妮出演了第一部電影《耳光》從此走上電影之路。

20歲,阿佳妮出演了大導演特呂弗的《阿黛爾雨果》。

《阿黛爾雨果》講述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二女兒愛上了一個英國軍官,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尋找他,然而軍官已移情別戀,對阿黛爾異常冷漠。一方面阿黛爾想盡一切方法想挽回軍官皆告失敗。

而另一方面,當地高昂的生活費也讓她一次又一次要求父親匯錢。戀情的失敗讓阿黛爾經常想起她溺水身亡的姐姐,於是精神開始變得錯亂。

總而言之,阿黛爾是一個陷入戀愛幻想的病態少女。

「千山萬水,萬水千山,去和你相會,這種事,只有我能做到」這句臺詞由阿佳妮說出來真的讓人後脊背發涼。

這個集神經質、偏執狂、分裂、瘋癲於一體的角色為她贏得了凱撒獎和奧斯卡雙提名。

隨後26歲的阿佳妮接演了《著魔》。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為尋找莫名其妙離家出走的妻子安娜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一開始,他懷疑妻子有第三者,但是漸漸地,他發現了妻子住在一棟奇怪的樓裡,在這裡的冰箱裡塞滿了殘肢斷臂。

他看到安娜在照顧一個滿身粘液的怪物,原來安娜是一個被魔鬼選中的女人,孕育了魔鬼的孩子。

因為這部電影裡著名的發瘋長鏡頭,很長一段時間裡阿佳妮被人認為她在拍攝時「鬼附身」。

電影因為過於恐怖血腥暴力上映後被禁18年,美國上映時被刪減了45分鐘。

出演《著魔》時阿佳妮26歲,這部電影成為另一個影史之最——最瘋魔的表演。阿佳妮說她因為這部電影患上了創傷綜合症,有傳言說她甚至試圖自殺。

這部電影為阿佳妮爭取到了第一個坎城影后。

▲ 26歲的阿佳妮在坎城

哦順便說一下也是1981年阿佳妮的另一部片子《四重奏》也獲得了坎城最佳女主角。

▲《四重奏》裡的阿佳妮

然後第二年又憑著《著魔》獲得了凱撒獎。

阿佳妮從不重複自己的角色,為自己的挑的劇本裡面,從來就沒有花瓶這兩個字。

1989年阿佳妮憑藉《羅丹的情人》獲得柏林影后、凱撒影后、奧斯卡最佳女主提名。

這一年阿佳妮34歲,一個女演員的黃金鼎盛期,手握三個凱撒影后,一個柏林一個坎城一個奧斯卡提名,可以說是最炙手可熱的女明星了吧,然後她退出了影壇,專心談戀愛去了。

▲《羅丹的情人》裡的阿佳妮

讓阿佳妮退出影壇的男人叫丹尼爾戴劉易斯,記住這個名字,下文會提到。

沉寂5年,這中間生了娃,被分了手,還順手拒絕掉了《本能》,人生有幾多個5年,更何況是一個女演員的黃金年齡。

已經39歲的阿佳妮還能演什麼呢?在中國的演藝圈,只能演一演八點檔家庭劇裡娃的媽了。但1995年阿佳妮憑藉《瑪戈皇后》又一次問鼎凱撒。

▲該片改編自亞歷山大·仲馬的文學著作《瑪戈王后》,以16世紀法國天主教與新教的不和為背景,講述了瑪格麗特與亨利之間愛恨交纏的宮廷故事

▲為了平息連年內戰,信仰天主教的法國宮廷決定將瑪格麗特公主(伊莎貝爾·阿佳妮 飾)嫁給新教徒的首領納瓦爾國王亨利(丹尼爾·奧德耶 飾)

▲1572年8月24日,婚禮在巴黎隆重舉行。正當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時。凱薩琳皇后(Virna Lisi 飾)卻下達命令,發動了一場針對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殺,即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慘案——「聖巴託羅繆之夜」……

就這樣,凱撒獎收歸囊中。你說德納芙生不生氣?比諾什生不生氣?於佩爾生不生氣?(哈哈)

後來她在接了幾部片子後,以照顧兒子(她和丹尼爾的兒子)為由,又退出了影壇,大概10年左右的時間沒有演任何電影。然後又整容、發福……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女演員就這樣了,演藝生涯結束了吧,然後2010年她又duang的一聲,憑藉著《裙角飛揚的日子》拿了凱撒獎。

這一年的阿佳妮已經55歲了,因為過度整容臉已經肉眼可見的僵硬了。

所以她真的不是靠臉,而是靠實力吃飯的。

九世情商換一世容顏(和演技):大鬧坎城

因為出生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巴黎郊區的貧民區,她的童年物質生活匱乏、暴力頻發,性格裡始終有著敏感暴烈因子。

成年後的頑疾都能在童年找到誘因,有記錄在案的演著演著因為太累了就退出了的事件就有兩起。

但是話又說回來,哪個大牌不任性?

情商和智商成反比是很多天才的通病。張愛玲說「人們原諒瓦格涅的疏狂,但不會原諒我」,阿佳妮際遇也是如此。

阿佳妮任性跋扈大鬧坎城可以說是青史留名了,先說第一件事。

1983年,28歲的阿佳妮攜《殺人的夏天》入圍坎城主競賽,但是宣傳期間她為了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作品而不是她本人身上(28歲就有這樣的藝術自覺了,這比流量談戀愛以後官方聲明裡寫關注作品有力量多了),所以就用袋子或者雨傘遮住臉,全程不配合攝影師拍照。

這一行為惹怒了攝影師,導致了攝影師的集體罷拍行為。

攝影師集體放下相機轉過身。

雖然這一行為被媒體打上了「scandal」的標籤,但是我本人還是覺得阿佳妮挺有態度的,不讓自己搶了太多作品的風頭,用作品說話,蠻朋克的。

但是後來在坎城發生的事情就不那麼朋克了。

1997年,阿佳妮被邀請擔任坎城評審主席,當年的影展(和評委主席是兩回事)主席雅各布在《公民坎城》一書中的記載,得知阿佳妮成為主席之後暗流湧動就開始了,首先是好萊塢的反應:「阿佳妮,你瘋了嗎?這個人太不可控了……」

但是雅各布還是心存僥倖,覺得阿佳妮不會怎麼樣,只能說他低估了阿佳妮的unpredictable。

新官上任三把火,阿佳妮上來就解散了主辦方提前配置的評委會成員,要按照自己的眼光來組建評委會,結果她邀請的人都婉拒了,尷尬。

還好雅克布有planB。

因為太任性被坎城官方發公文吐槽:最反覆無常的伊莎貝爾阿佳妮,這也是坎城史上絕無僅有的吧。

在開幕前4天阿佳妮有如女皇巡駕的氣勢達到坎城,帶著秘書、兒子和助理一大堆人坐著豪華列車到達坎城,多到一個總統套房塞不下。

不僅如此,還帶了傳真機、微波爐和電話線……(聽聞有些明星住酒店會自己帶床,但是傳真機和電話線???)

甚至還要佔用依照傳統給坎城市長留的包間。

然後還要搶德納芙的保鏢……

不僅要求評委會的成員跟她一起看電影,還要在轉場的過程中開始討論。更誇張的是,要求評委會成員吃她一樣的減肥餐……莫名就想到了婉容逼宮女吃抹了自己經血的餅乾。

據說正是因為阿佳妮的有意幹擾,使得《春光乍洩》與金棕櫚大獎失之交臂,王家衛只獲得了一個最佳導演獎。

情況是怎樣的呢?以下是鞏俐隨行經紀人的記錄。

首先《春光乍洩》本身獲得了高度的讚揚,但是阿佳妮突然提出50界影展要向大師致敬,所以今村昌平和阿巴斯多才應該獲得更多的肯定。

最終影展主持(非評委主席)決定用投票的方式決定王家衛該獲得最佳導演還是評審團大獎(金棕櫚)。

結果第一輪,評審大獎中,王家衛以高票突出重圍,但並未過半數。

第二輪,在其他評審有意阻擾情況下,變成了三部片子力爭評審團大獎。

第三輪投票中鞏俐還為王家衛發言,說她並不喜歡王家衛以往的作品,但是春光乍洩讓她聚精會神從頭感動到底。

最終經過投票王家衛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然後據說在最佳男主角環節,她又憑一己之力搞掉了梁朝偉的最佳男主角。

角逐最佳男主角的四個演員分別是梁朝偉(春光乍洩)、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役所廣司(鰻魚)、凱文克萊恩(冰風暴)。

梁朝偉第一輪就以四票領先西恩潘三票、但是此時阿佳妮又堅持說一部作品只能獲得一個獎品,《春光乍洩》已經拿了導演獎,就不能提名男主角獎,儘管這個提議很荒謬,但是最終還是使得西恩潘以超過梁朝偉四票獲的坎城最佳男主角。

有人說阿佳妮不喜歡華語電影,所以要有意打壓,也有人說她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王家衛,因為陳凱歌曾經盛讚過阿佳妮貼心。

1993年陳凱歌憑藉《霸王別姬》獲得金棕櫚時,給他頒獎的正是阿佳妮,他說「本來已經可以離開了,她卻一直陪同我,為我做法文翻譯。伊莎貝爾跟我說非常喜歡《霸王別姬》這個片子。我記得獲獎感言第一句話說完,阿佳妮給我翻譯後,全場就有掌聲。「

▲1993年陳凱歌和阿佳妮在坎城

甚至1997年鞏俐從坎城回國之後,也說自己在坎城只交到一個好朋友,那就是阿佳妮。

但是其他人就沒有那麼nice了,坎城之後,評委之一的麥克李吐槽阿佳妮:所有人都很完美,除了阿佳妮。

第二次吐槽的更直接,說阿佳妮就是個「虛偽的公牛」。

也許作為朋友和頒獎嘉賓是直率和可愛的,但是作為評委會主席卻是不合格的,跟她整個人生一樣,一種奇怪的共同體。

情史:電影圈是個圈

1976年,21歲的阿佳妮在拍攝《巴洛克》時和攝影師布魯諾·努坦結識,男方大了她十歲,但不妨礙兩人陷入愛河。

阿佳妮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後來傳言布魯諾·努坦拋棄了阿佳妮,但兩個人後來在《羅丹的情人》中又一次合作,所以做不成情人就做朋友是法國人的準則吧?

▲阿佳妮和布魯諾·努坦

這段感情持續了四年,兩人於1980年分開。

1987年左右,法國一度盛傳32歲阿佳妮得了愛滋病不久於人世,原因可能和她那時的情人艾爾維·吉貝爾(1955~1991)有關。

艾爾維·吉貝爾寫過一本《給沒有救我命的朋友》,在寫這本書時他已經和阿佳妮分手。

這部書的主題是死亡、愛滋病、同性戀、性虐戀、吸毒和福柯、阿佳妮。

對,福柯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法國哲學家,李銀河在書中隨時隨地都會提起的福柯,艾爾維·吉貝爾是福柯「生前的好友「,他和福柯都感染了愛滋病,福柯死於1984年,艾爾維·吉貝爾死於1991年。

這就是為什麼媒體瘋傳阿佳妮得愛滋病的原因,甚至有報紙已經準備好了第二天要刊登的訃告。

流言甚囂塵上,她不得不上了二十分鐘電視,宣布自己還活著。

1989年,34歲的阿佳妮遇到了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

▲1990年ddl憑藉《我的左腳》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8年憑藉《血色將至》獲得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13年2月25日,丹尼爾·戴-劉易斯憑藉《林肯》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首位三度問鼎奧斯卡影帝的男演員

是才子佳人檔沒錯了。

ddl出生在電影世家,英國最高級別的電影學院獎BAFTA中,英國電影傑出貢獻獎 Outstanding British Contribution to Cinema Award 就是為了表彰並紀念Sir Michael Balcon而設立的。Sir Michael Balcon是ddl的祖父。

他的父親Cecil Day-Lewis是英國歷史上僅有的20位桂冠詩人之一。

阿佳妮和ddl戀愛之後,一度退出了影壇,專心談戀愛。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錯失了讓她名利雙收的電影《本能》,這部片子本可以成為她進入好萊塢的絕佳路徑。

但是該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該認真談戀愛的時候好好談戀愛,這種態度還是非常值得學習了。

阿佳妮懷孕以後ddl離開了她,原因是ddl疑似出軌。

1993年ddl和麗貝卡米勒認識了,1995年阿佳妮生下了她和ddl的兒子

這其中的曲折你們品,仔細品。

後來ddl娶了麗貝卡米勒。

麗貝卡米勒是美國作家亞瑟·米勒和第三任妻子生的女兒的女兒,亞瑟·米勒是戲劇《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的作者。

亞瑟·米勒的第二任妻子是瑪麗蓮夢露,對就是那個瑪麗蓮夢露。

▲亞瑟米勒和夢露

2003年48歲的阿佳妮結識了新男朋友讓·米歇爾·雅爾,甚至公布了婚訊。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讓·米歇爾·雅爾是鞏俐現任老公。

回想鞏俐曾經說過自己在坎城交到的唯一的朋友是阿佳妮,果然娛樂圈是個圈啊。

▲1997年鞏俐和阿佳妮在坎城合影

然而就在阿佳妮和雅爾準備訂婚時發現雅爾劈腿女明星安娜-帕裡約,於是婚約只能取消。

▲搜了一下安娜-帕裡約,這不就是「宛宛類卿」嗎?

2005年,50歲的阿佳妮與法國著名醫生斯戴法納·德拉如相戀,德拉如是許多明星的私人醫生。

兩人相戀五年後分手,還曾有匿名信舉報,聲稱阿佳妮唆使保鏢毆打這位前男友......

當然阿佳妮否認了,否認的理由比較蒼白,說自己沒有保鏢。

從她公開的幾段感情來看,似乎都比較正常,放在影視圈裡並不覺得奇怪的那種正常。也會因為分手而難過,遭遇過不忠,陷入過漩渦……然而最終都找回了自己。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阿佳妮重視自己的美貌到了病態的地步。她以嘉寶自居,認同馬琳德戴麗,而這兩位好萊塢巨星,一個孤獨終老,大隱隱於市,一個到了中晚年再也不見人,不但不接戲,除了女傭誰也不見。

但是她沒有隱居,而是採取了另一種方法:整容。

放出她的整容照之前先來複習一下1981年26歲的阿佳妮在坎城上一席白衣。

至今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青春的,憂鬱的,靈動的……

採訪時的眼波流轉。據說是因為阿佳妮本身有些齙牙,所以閉起嘴吧時嘴角會稍微用力,這樣反而讓她有一種無辜的氣質……

現在就變成了這樣:

這樣:

和這樣:

美人遲暮是殘忍的,因為總會被拿來和年輕時比較:

再比較:

整容上癮其實也無可厚非,過去的美貌太輝煌也太盛大,轟動整個時代,能讓一座城都傾倒,就像坐擁一整個帝國,享受著無數人的追捧和朝拜,經過這些時刻後大概沒有人能輕易放手。

權力也是女人的春藥,雖然它是由演技和美貌構建而成。

誠然我們不是不允許女人老去,只是我們可以選擇老去的方式,在不同的年紀發掘自身不同的氣質比整容來得要更好一些。

因為整容和發福遭受了太多的嘲諷和攻擊後……

你以為故事就結束了嗎?沒有。

2017年11月刊的《費加羅》,她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又瘦回36碼,找好了角度和鏡頭,她還是那張寫滿故事的無敵電影臉。

小S說不能控制自己的體重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這句話可以在阿佳妮身上找到共鳴。

對於電影演員來說,作品如手足,私生活如衣物,衣物是可以輕易剝奪的,手足卻是打斷骨頭連著筋。

而對於阿佳妮來說,電影不僅是手足,更是靈魂,是撐起了她皮囊的最堅實的東西,演電影的阿佳妮比大鬧坎城的阿佳妮更有魅力,更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不管怎麼她揮霍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始終清楚自己該走的路在哪裡,對於觀眾來說就是幸運。

當然天生做演員的人和普通人不一樣,註定會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程蝶衣說「不瘋魔不成活」,「說好了一輩子,少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荒誕的讓人落淚,也感動的讓人落淚。

世人沒有原諒張愛玲,但我們可以原諒阿佳妮。

最後,

ELLE France70周年她和德納芙於佩爾一起登上了封面刊。

阿佳妮靠在德納芙身上,是世紀合體了吧。

其他人都是單拍,右下二是嬌小的於佩爾。

只有阿佳妮和德納芙合體拍,難道是德納芙脾氣好(哈哈)。

至少證明法國人還在愛著她。

原標題:《人物||最瘋癲最美麗最神經質的法蘭西女神阿佳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物||最瘋癲最美麗最神經質的法蘭西女神阿佳妮
    隨意問一個電影迷:誰是法國最美麗的女人,十有八九會回答伊莎貝爾·阿佳妮。
  • 最瘋癲最美麗最神經質的法蘭西女神阿佳妮
    隨意問一個電影迷:誰是法國最美麗的女人,十有八九會回答伊莎貝爾·阿佳妮。:您有一張美麗絕俗的臉,我從來沒有這麼渴望把一張臉雕刻在膠片上——除了讓娜莫羅。這個集神經質、偏執狂、分裂、瘋癲於一體的角色為她贏得了凱撒獎和奧斯卡雙提名。
  • 39歲挑戰19歲少女美到巔峰《瑪戈皇后》法國頂級女神阿佳妮誰不愛
    電影中最經典的畫面,瑪戈帶著面具,一席藍衣,風情萬種的遊走在巴黎的大街上,一眼看中了年輕帥氣的拉莫爾,兩個人乾柴烈火的魚水之歡,是屠城之前最浪漫的豔遇, 也是悲劇的前奏。影片最後拉莫爾身首異處,她一身血衣痛苦而麻木的抱著情人的頭顱奔向前途不明的未來,悲慘而悽美。兩段經典的畫面從開始到結束,完結了瑪戈皇后悲情浪漫的一生。
  • 阿佳妮 法國第一美人 第一影后
    眾多人心裡的法蘭西玫瑰,一般都給到了一代女神「法蘭西之吻」蘇菲·瑪索。
  • 永恆的法蘭西玫瑰,她就是伊莎貝爾·阿佳妮
    阿佳妮1955年出生在巴黎郊區的小鎮,她的父親是土耳其後裔的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父母都是法國移民,小時候由於語言不通,物質生活匱乏,交流方面的障礙,她曾經患上過自閉症。這對於她後來電影角色帶些神經質和憂傷性格的塑造,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 伊莎貝爾·阿佳妮:她是法蘭西玫瑰,剛生完孩子就被渣男拋棄,而且不...
    坎城、柏林、凱撒三料影后,曾五次摘得凱撒影后桂冠,並兩次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是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如今雖已年過六十,但仍舊對電影保持熱忱和激情。她就是上個世紀的法蘭西玫瑰,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個的——伊莎貝爾·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 法蘭西影壇的五位美麗佳人
    她們時尚,性感,美麗動人。猶如人間天使。其中的五位女星最能代表法國女性的美麗。伊莎貝爾·阿佳妮(Isabelle Yasmine Adjani),1955年6月2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女演員。很多影迷都說蘇菲.瑪索長得神似阿佳妮。但是在法國,阿佳妮在她的巔峰時期,人們對阿佳妮的喜愛程度更甚於蘇菲.瑪索。
  • 阿佳妮:演技有如天助,但瘋癲得令人恐慌
    直到他遇到了阿佳妮,才決定拍下去。她可清純如處子,又可瘋狂如病人。特呂弗在拍攝片場幾乎不忍心打斷阿佳妮的表演,或者說,阿佳妮根本不需要導演的指點,她一個表情一個動作,自成經典。許多演員在演戲時,都需要定點鏡頭,尋找出最深刻的模樣。
  • 第一朵天賜玫瑰阿佳妮,姿容絕頂演技一流為何卻被稱為「瘋女人」
    法國是聞名世界的浪漫國度,有舉世聞名的艾菲爾鐵搭,有古老文明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還有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精緻優雅的法國女人,更有法蘭西人民引以為豪的天賜玫瑰伊莎貝爾.阿佳妮阿佳妮是法蘭西民族的第一朵天賜玫瑰,是法蘭西人民的驕傲。如果你在法國,隨便問一個人;法國最美的女人是誰?他們一定會告訴你;聖母瑪利亞那第二個呢?
  • 阿佳妮 演遍女瘋子,她依然是法國人心中最美的女神
    伊莎貝爾·阿佳妮。好啦這個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這麼些年電影看下來,法蘭西出身的美人,想要找個最具代表性的,除了阿佳妮,還真想不到有誰。可能有人覺得蘇菲·瑪索也不錯,朱麗葉·比諾什也挺有靈氣。阿佳妮是她們的結合體。世人偏愛法蘭西,愛巴黎的月色,愛香舍麗榭大街上的流光,想像美人應該也應該風情燦爛。
  • 伊莎貝爾·阿佳妮
    阿佳妮的電影履歷表可謂比莫妮卡·貝魯奇光輝得多。莫妮卡·貝魯奇作為性感型女演員,即使有著《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樣優秀的作品,也難以得到評論家的垂青,那麼阿佳妮擅長的角色是什麼呢?神經質。我們來看看萊斯特是如何評價阿佳妮的:
  • 美麗不遜色阿佳妮,氣質不輸奧麗維婭·赫西,如此美麗卻鮮為人知
    14歲的蘇菲·瑪索,由於長相出眾,被導演洛德·皮諾託看重,成就了這位「法蘭西玫瑰」的演繹事業。18歲的高圓圓在餐廳被發掘,也成就了現在的她。國內外很多知名的藝人,都是被星探發掘而開始了自己的星途,而她們的身上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美麗,一種與眾不同的美麗。
  • 最美的法蘭西玫瑰,阿佳妮情史 丨 深V電影
    — —  「有人說:蘇菲·瑪索和莫妮卡·貝魯奇正是阿佳妮一分為二的成果,一個像她的清純,一個像她的美豔,而阿佳妮依然是最出眾脫俗的那個
  • 除了蘇菲·瑪索,法蘭西還有這些舉世公認的大美女
    說到法蘭西美女,離不開浪漫、優雅、純粹的標籤。的確,法蘭西盛產美女,她們的美,無法複製,遺世獨立。她們是法國電影工業最美的收穫,也給世界帶來了如此目眩神迷的美麗傳奇。1、伊莎貝爾·阿佳妮說起法蘭西第一美人,那非伊莎貝爾·阿佳妮莫屬。在許多的法國人的心裡,伊莎貝爾·阿佳妮是他們繞不開的白月光,也是他們無法忽視的紅玫瑰。她如玫瑰一般嬌豔、攝人心魄,又像月光一樣皎潔、清新秀美。
  • 法國雙豔:蘇菲·瑪索和阿佳妮電影合集!
    她骨子裡渴望愛情追求浪漫,卻又拒絕相信婚姻,她是蘇菲·瑪索,一朵芬芳而迷離「法蘭西玫瑰。」五次奪得法國凱撒獎最佳女演員獎,進軍好萊塢拍攝大片,無論在銀幕內外,都是絕對的浪漫美女,曾被美國《人物》雜誌選為「全球最美麗50人」之一。
  • 法國雙豔:瑪索和阿佳妮電影合集!
    她骨子裡渴望愛情追求浪漫,卻又拒絕相信婚姻,她是蘇菲·瑪索,一朵芬芳而迷離「法蘭西玫瑰。」五次奪得法國凱撒獎最佳女演員獎,進軍好萊塢拍攝大片,無論在銀幕內外,都是絕對的浪漫美女,曾被美國《人物》雜誌選為「全球最美麗50人」之一
  • 法蘭西最美女神的12部高分電影
    滬江法語君按:她們是法蘭西最美的女人們,她們的美,無法複製,遺世獨立。她們是法國電影界的代表人物。在你心中,哪個法國女人最美?
  • 除了蘇菲·瑪索,還有哪些女演員擔得起「法蘭西玫瑰」的讚美?
    作為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法國女演員之一,蘇菲·瑪索的美貌早已得到全世界影迷普遍的認可。諸如「法蘭西玫瑰」、「法蘭西之吻」以及「法蘭西第一美人」等頭銜,都跟蘇菲·瑪索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不過話說回來,法國的電影工業在歐洲遙遙領先,整個法國影壇,又怎會僅有蘇菲·瑪索一位美女演員?
  • 看過她們的片之後,再也忘不了的法蘭西女神們!
    看過她們的片之後,再也忘不了的法蘭西女神們!塞納河邊的散步,香榭麗舍林蔭下的低徊,法蘭西女性就被孕育出了一種別樣的魅力。接下來就隨著小編,來一起領略一番法蘭西女神們的風姿吧。197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福斯汀與美麗的夏天》。她的戲路很廣,也很多產。無論是天真浪漫的少女,還是性感尤物,甚至喜劇類型都hold得住。表演對於她來說,是一種釋放內心,是發洩情感。她的作品有很多,而其中最為人稱頌的是《鋼琴教師》。伊莎貝爾·阿佳妮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1955年6月2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女演員。
  • 法蘭西風華絕代第一美女——伊莎貝拉.阿佳妮
    由於阿佳妮的深刻演技,把歷史上瑪戈皇后的形象完整展現在眾人面前。骨子裡的清冷、端莊大氣且、美豔發揮到了極致。可謂是讓人看到了傳說中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阿佳妮是一個對演戲非常要要求,對角色也非常的挑剔的女演員。1994的《著魔》裡她飾演了天使面孔魔鬼內心的角色。但是依舊擋不住的一股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