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西
談到法國,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繽紛繚繞的紅酒,是浪漫迷人香水,還是琳琅滿目的時尚品牌?
法國是聞名世界的浪漫國度,有舉世聞名的艾菲爾鐵搭,有古老文明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還有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精緻優雅的法國女人,更有法蘭西人民引以為豪的天賜玫瑰伊莎貝爾.阿佳妮
阿佳妮是法蘭西民族的第一朵天賜玫瑰,是法蘭西人民的驕傲。如果你在法國,隨便問一個人;法國最美的女人是誰?
他們一定會告訴你;聖母瑪利亞
那第二個呢?
伊莎貝爾.阿佳妮
雖然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法蘭西玫瑰肯定是上過國內春節聯歡晚會的蘇菲瑪索,但阿佳妮在法國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很多人都說阿佳妮的美結合了蘇菲瑪索和莫妮卡的全部精華,但是法國人民的心中,即便是蘇菲瑪索加上莫妮卡貝魯奇也比不上一個阿佳妮。
阿佳妮的美無人敢質疑,不同於後來者蘇菲瑪索的神秘,夢露的性感,奧黛麗赫本的端莊,她的美是憂鬱,孤獨,是癲狂透明的。
正是這樣一種複雜矛盾的氣質,成就了阿佳妮影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的法國電影說是阿佳妮的天下實不為過。一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將她推上了和奧斯卡的頒獎臺上,而這一年,她剛滿20歲。
阿佳妮的事業是成功的,是前無古人的,她一生斬獲5次凱撒獎兩次奧斯卡獎,如此之高的成就絕不是空憑美貌得來的,阿佳妮當得上是一朵藝術玫瑰。
阿佳妮出生在戰爭的年代,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而她自己,生活在法國。阿佳妮的童年是不幸的,信仰不同的父母在生活裡矛盾重重,她與父親每天吵架,家庭帶來的溫暖幾乎少得可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阿佳妮內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性格也很孤僻,爆逆。
阿佳妮飾演的角色裡,大多是「神經質」的,1981年拍攝的《著魔》讓阿佳妮變成了「瘋女人」。電影中阿佳妮飾演了一位精神分裂,性格極端,極度渴望愛情又禁錮愛情「瘋女人」。人物角色十分誇張,渲染了抑鬱壓迫的氛圍,被英國禁了整整18年。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也能真實地感受到阿佳妮的癲狂分裂,極度真實,極度壓抑。在這部電影上映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阿佳妮都被認作是「瘋女人」。也因為這部電影,成為坎城,凱撒的雙料影后。
阿佳妮的戲路窄,接演的角色都是「悲情」「神經質」的。可能與她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她總能把這些「神經質」的角色飾演得惟妙惟肖,那種極端的,癲狂的,毀天滅地的表演讓人看不出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
阿佳妮的美成了一種傳奇,20世紀80時代的法國電影還沒有趕上大時代的潮流,因此阿佳妮留給我們的除了熒幕上的各種角色,還有就是她最讓人惋惜的婚姻。
越是美麗的東西,就越是脆弱。阿佳妮極度渴望愛情,渴望溫暖,渴望家庭,但是她追求了一生,得到的卻是一身傷痕。
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一舉成名後,她接拍了布魯諾.怒伊頓的電影《羅丹的情人》,在這部電影結束後,阿佳妮收穫了一部人生喜劇,導演布魯諾.對阿佳妮一見傾心,對他的甜言蜜語攻擊下,渴望愛情的阿佳妮便沉浸在他的溫情裡,不久便和他同居了。儘管兩人的愛情轟轟烈烈,但是這個男人從來沒打算給過她一個名分。
激情過後,他逃離了。留給阿佳妮的,是無盡的痛苦
這只是阿佳妮曲折愛情的開始。
1989年,阿佳妮又遇到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一一丹尼爾.劉易斯
丹尼爾.劉易斯是好萊塢的巨星,曾3次獲得奧斯卡影帝,被英國皇室授予「騎士爵位」。
兩人一見傾心,很快便墜入了愛河。在這段感情了裡,兩人放下了事業,全心全意陪伴彼此,看上去兩人會有個圓滿的結局。但相戀6年後,阿佳妮意外懷孕了,她欣喜若狂地告訴劉易斯,希望能和他結婚。但命運總在折磨著阿佳妮,劉易斯在聽到消息後,也逃離了她。
後來,她愛上了鋼琴家讓.米歇爾.雅兒,但這次的戀愛時光並不長,兩人便分道揚鑣了。阿佳妮在感情中似乎看淡了很多,也習慣了這樣的結局,在這段感情中並沒有像前兩次一樣投入,而是選擇揮手告別。
阿佳妮的一生都在尋找歸宿,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而阿佳妮自己生活在法國。她說她恨父親,恨家人,恨自己。
雖然事業成功,但阿佳妮內心卻是孤獨,抑鬱的。她性格暴躁,孤僻,獨來獨往,殊不知這樣的人更渴望溫暖。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過: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