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那些撕逼,出軌,小三,分分合合,勾心鬥角的戲碼,厭倦極了。
翻出了多年前的一部老劇,《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這部家庭劇,溫馨極了,沙雕極了,每當累極了,都可以躲在劇裡笑一會兒。
很贊的劇,編劇水平很高,演的都是瑣碎的日常生活,真實生動不做作,老人有老人樣兒,小孩有小孩樣兒,長幼有序,倡導的都是友愛兄妹,孝順父母,夫妻恩愛,很純淨,很溫暖,很搞笑。是家庭劇裡的翹楚。
劇裡面,全家裡老老小小,上上下下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活不了多久的爺爺的心願」。
一個家庭,便圍繞著為了爺爺的心願,儘量地舒展,奉獻與滿足家人。
爺爺最後的心願。
為了這個心願,爺爺的三個兒女,都全部搬到了老兩口身邊。
為了這個心願,家裡的男人們,每個周末,都要天不亮起床,陪他一起去登山。
為了這個心願,女人們,要輪流在家準備餐食,一大家子十四口人,每個周末都要聚在一起消遣。
為了這個心願,長孫積極學習,努力要考大學,三個孫女的目標,就是早一天嫁出去。哪怕是宣布了要獨身的大齡剩女,也不例外。
為了這個心願,二兒子因為跟妻子鬧矛盾,被老頭老太太一通好打,六七十歲的人,打將近五十歲的兒子,看得人心裡著實感動。
這一大家子的事情,實在太多,絮絮叨叨,瑣碎反覆,可是,看起來,比任何的現代情感戲,都要舒適與生動,在細水長流的生活裡,給到我們呼吸的新氧。
當然了,也有矛盾。
這個家庭裡,最大的海嘯般的矛盾是這個活不了多久爺爺製造出來的。
原來他的心願還有花心一把。
爺爺迷上了茶館老闆娘,天天帶著兩個老朋友,去照顧她生意。還悠哉樂哉地帶她一起去踏春,帶著兒子們一起去光顧她的茶館。
這種幾乎沒有點滴肉體關係的純粹,在男人那裡,簡直都不是什麼事兒。無論是擱在哪個時代,所有的男人們都能理解,純粹的革命同志般的友誼呀。如果他心裡有鬼,怎麼還敢帶兒子孫子們同去?
然而,在老太太看來,卻並非如此。在她看來,那是在向茶館老闆娘炫耀。看我老頭子多棒,養出的兒子個兒頂兒個地優秀。
這事兒,成了奶奶的心病。對老頭子明嘲暗諷。老頭生一生氣,決定洗刷冤屈,他呆在家裡,哪兒都不去。卻把奶奶當成一個老婆子,使喚來使喚去。
奶奶實在是厭煩得不得了了,拿著掃把趕他出門。
老頭兒的計謀得逞。他又雙叕帶著茶館老闆娘閒逛看戲去了,當然,還有另外兩個同性男夥伴。
這次,太不巧了,老頭兒一個沒躲開,被當地電視臺錄進了觀眾席,更不巧的是,被正在看電視的奶奶看到了。
奶奶鬱悶。打包了爺爺的隨身物品,等他回來後,就把他趕出了家門。
對著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以及朋友,還宣稱是老爺子對她有意見,自己出走。私下裡,爺爺怎麼求饒,都不行。一定要趕了他出去。
然後,自己落寞地坐在屋子裡流淚。
奶奶一直是深情而珍惜這「活不了多久」的爺爺。
而這個爺爺,居然,不能夠帶來現世的安穩,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裡,沒能相扶相攜,白頭到老,給兒孫做個好榜樣,居然,留下這麼個情感汙點兒。
奶奶有完全的理由傷心崩潰,吵鬧個天翻地覆。然而,她考慮最多的,還是怎麼樣保全老頭兒的面子,在兩個人之間,把事情解決掉,把這件事情的外在影響降到最小。
奶奶一輩子,有著睿智的頭腦,吃苦耐勞的品質,堅強的意志,在大事小事上,都權衡周到,家裡,家外的事情,都處理得停停當當,沒有一處不令人滿意。
然而,這一次,她卻是乾淨利落地趕了老頭兒出去。很強悍。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裡,奶奶也能夠知道什麼是該維護的,什麼又是該痛斥的,什麼是該原諒的,什麼是不能夠容忍的。
奶奶跟著爺爺一輩子吃苦,勞作,任勞任怨,心甘情願,就是因為兩人 合成一股勁兒,心無旁騖,在為著整個家庭而努力奮鬥 。
唯有心底無事,才能甘於委屈與奉獻。
後來爺爺礙於面子,在外獨自生活了些日子。當然,在此過程中,他還是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思考與反省。
回歸家庭之後的爺爺,才真正地珍惜起了這「活不了多久」的生活。
嗯,這個家庭,因為被愛包圍著,所以,那些爭吵,誤解,和日常嘮叨,都是真摯感情的流露。他們每個人的委屈都變得不像委屈了,而像是愛的糾纏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