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狗,萊卡

2021-02-13 牧夫天文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章來源:https://www.space.com/space-dogs-documentary-laika-soviet-spaceflight.html

翻譯:DAIKIN

校譯:JackTong

編排:TN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

近日,一部新的紀錄片首次公開了流浪狗萊卡和其他蘇聯太空探險犬的傳奇故事。

這部電影向人們講述了首次進入地球軌道的地球生物,萊卡的往事。

1957年11月,在「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太空時代僅一個月後,蘇聯「斯普特尼克2號」發射升空,一隻流浪狗萊卡從莫斯科街頭被套走送上了太空。進入軌道之後,這隻體重僅5公斤的混血狗很快就因過熱而死亡,並在地球軌道繼續環繞直至1958年4月,「斯普特尼克2號」(Sputnik2)墜入大氣層燒毀。

一直以來,萊卡被視為為了人類邁入宇宙而犧牲了自己,她的開創性任務和繼任者的使命旨在證明地球物種可以在世界的邊界生存下來。但最近一部名為《太空狗》的新紀錄片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這種犧牲以及它對人類的影響。

導演艾爾莎·克雷姆瑟(Elsa Kremser)和萊文·彼得(Levin Pet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部電影是關於另一個物種與人類的關係。太空狗們在太空史上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作為實驗對象,二是作為勇氣和英雄主義的象徵」。

「這些太空狗必須通過幫助人類徵服宇宙來實現人類的夢想」,兩人補充道:「他們的故事變成了一個童話,一個新傳說——一個我們選擇用來挖掘故事背後的痛苦的童話傳說。《太空狗》這部影片便是要打開這些童話和傳說、向人們展示一個未知世界和它的發現者」。

克雷姆瑟和彼得挖掘出了有關萊卡和其他蘇聯太空狗前所未見的驚世鏡頭。其中一些檔案片段展示了小狗幼崽們為它們裡程碑式的發射做準備的過程,它們弱小的身體上布滿了植入的插管和電線。影片還展現了「有幸」從軌道返回的流浪者在著陸後被處理的鏡頭。

要弄到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多虧了參與20世紀50年代的蘇聯太空計劃的科學家及其他信息提供者的幫助,克雷姆瑟和彼得才得知這些歷史的存在。

「但是在莫斯科的經典俄羅斯檔案中,只有一些宣傳圖片和非常簡短的片段」,克雷姆瑟說道。

奧地利紀錄片《太空狗》追蹤了莫斯科街頭的「流浪者」,回顧並紀念了為人類開闢太空道路的犬類先驅。

最終,兩人追蹤到了莫斯科的生物醫學研究所,該研究所在萊卡時代進行了大量的狗類研究和監測,並在今天繼續支持著俄羅斯的載人航天計劃。

「在他們的地下室有一些極其陳舊的膠捲,從未面世」,克雷姆瑟和彼得最終說服研究所讓他們使用這些塵封的錄像帶,「我們進行了全面的修復,並把原本的塵封往事保存下來並使他們在電影中重現生機」,克雷姆瑟說道。

這部電影是極其複雜又極富有藝術性的。首先,《太空狗》主要講述的不是萊卡和她的太空探險家同伴;闡述她們故事的歷史鏡頭大約只佔了電影時長(約90分鐘)的三分之一。這部紀錄片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現代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狗狗,尤其是一隻有著鬆軟耳朵的小狗,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遊蕩,充滿激情與希望。

事實上,克萊姆瑟和彼得最開始根本沒有打算拍一部與太空有關的電影。彼得表示他們最初的想法只是簡單地刻畫一群流浪狗,創造一種多層次的電影體驗。

「其中一層是隱喻」,他補充道,「我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當人類控制力減弱,城市接近崩潰時,這些流浪者們就會突然湧現。這些生物有著它們獨特的徵服世界的方式。」

導演們還發現流浪狗是極其吸引人的物種,它們有著有趣的社交互動和自己的語言。此外,克萊姆瑟和彼得也想通過影片反思人類和動物的關係。

在記敘片和自然紀錄片中,「動物身上總是有著非常明確的角色」,克萊姆瑟說道,「自然在這些情景下總是非常遙遠或非常擬人化,但我們想在這個同樣的主題上找到新的光芒」。

而這束光能夠通過《太空狗》照入人心。這部奧地利印象派紀錄片以小狗的視角看莫斯科,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和犬類世界邊緣的一個模糊融合的交界。在克萊姆瑟和彼得了解到萊卡來自街頭的流浪經歷後,他們藉助萊卡賦予了影片更多的深度和情感分量,讓它達到了真正的宇宙高度。

畢竟,描繪一隻莫斯科流浪狗危險、複雜又自由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能夠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半個多世紀前蘇聯太空科學家以進步為名義所犧牲的一切。它提醒了我們,這些犧牲在未來或許不應再發生。

《太空狗》已於9月11日通過Anthology Film Archives, Alamo On Demand 和 Laemmle Theatres發布。這部紀錄片將於9月18日在全美上映。

Jupiter and the Moons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Robert Fedez

相關焦點

  • 63年前,小狗「萊卡」被送上太空後去世,至今還在太空中飄蕩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馴化了犬類,自此狗成為了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很多科學家研究表明,很多狗狗的智商,甚至能達到3、4歲小孩的水平,這也意味著狗的感知力是不弱於人類的。而犬類因為其敏銳的直覺、易於訓練的忠誠,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之一。如今的街道上,不乏有行人牽著狗狗們散步。
  • 紀念日 | 看哭了...第一隻飛上太空的「太空狗」,卻再也沒有回來!
    流浪狗「萊卡」是1957年11月3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28分,乘坐前蘇聯人造衛星升空,卻再也沒有回來。目前它的屍體與當年的太空艙還滯留在地球軌道上。一部近9分鐘的  動畫短片《太空狗萊卡 》描述了他孤單的單程太空之旅▼
  • 第一隻上太空的狗,永久滯留地球軌道上,死亡真相卻被隱藏45年
    而在人類進入太空的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送入地球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隻狗,很多人可能難以置信,為何不是人,但這就是事實。這隻狗名叫「萊卡」,並且這是一隻流浪狗,但是它的命運並不是屬於「流浪」屬性,而是成為了人類的實驗品。
  • 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1957年11月3號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是因為蘇聯國家發射了第一顆帶著地球生命的人造衛星到了地球的上空由於人類不知道登陸太空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諸多困難,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於是科學家就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的好朋友身上。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樹木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生物的生命體徵是不被人類所了解的,於是科學家千挑萬選選了一隻狗。而且還是一隻流浪狗。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小狗送入太空做實驗,最後那隻狗結局如何
    還是進入到太空的最終一隻狗?」或許是由於這句話,加加林的身份一直都各不相同,但加加林也是表明,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微生物,第一個是一隻名叫「萊卡」的狗。    萊卡是一隻流浪犬,在它三歲時,萊卡在街邊被把握住了,它被送到了莫斯科郊外航空航天和太空醫藥學所,萊卡跟其他9隻狗一同接納訓煉,儘管告一段落流浪生活,但萊卡迫不得已一頓食材接納各種各樣嚴苛的訓煉
  • 第一個登上太空的狗,死亡真相被隱瞞45年,網友直言太殘忍了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狗萊卡人們都知道人類能夠進入太空,但是大家聽說過進入太空的狗嗎?大家是否感到很驚奇,人類在進入太空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身體訓練,只有身體達標後才有資格進入太空艙升入外太空,只是我們平時所養的狗狗為什麼也能進入太空呢?
  • 首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只狗,幾十年後科學家曝:升空不久就被熱死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了載人航天的準備,他們計劃送一隻狗上太空。首先狗狗的器官結構和人比較相似,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服從性,「萊卡」本是一條流浪狗,後來被科學人員發現帶回實驗室,在眾多狗狗中,萊卡因為最乖,服從性最好被選中,醫生在其體內安裝醫學傳感器,用來檢測它的呼吸和心跳。就在第一課人造衛星成功發射剛一個月的時候,萊卡就被放入特製的加壓密封艙中升入太空。
  • 蘇聯太空競賽的5個裡程碑
    在頭三周,其電池持續的時間長度,Sputnik的蜂鳴聲被世界各地的無線電愛好者捕捉到; 這是人類從太空收到的第一個聲音。2.萊卡,第一個生活在軌道上的動物"人造衛星1號"的成功在國際上的影響促使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利用俄羅斯革命40周年的機會,發動了一場新的公共關係政變。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走得太痛苦,官方至今不敢公布實情
    01在科學史上,有一些特別著名的動物,例如巴普洛夫的狗、薛丁格的貓、之諾的烏龜等等這些動物以及其隱身的故事或者科學理論,已經廣為人知。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命也是一隻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首次飛上太空,完成了一些數據收集任務,隨後加加林駕駛著飛船重新進入大氣層,順利返回地面。
  • 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猴子哈姆,回到地面都經歷什麼?結局令人心酸
    尤其當第一顆人造衛星被發射到地球上空後,人類相信距離自己真正走入太空僅僅只有一步之遙了。只是科學家們畢竟還是謹慎的,不敢貿然拿人類做實驗。於是他們想到了用智慧的動物來替代人類,顯然狗、猴子這些能聽懂人類簡單指令的動物是最佳的選擇。於是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一次將活物送上太空。蘇聯寄希望於這隻狗可以代替人類一步,去探探宇宙的虛實。若是遭遇不測,人們會感謝敬重它的奉獻。
  • 那隻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還活著嗎?結局令人不敢相信
    文/行走天涯那隻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還活著嗎?還記得第一隻登上太空的不是任何太空人,而是一隻叫作萊卡的小狗,那時蘇聯的航天技術還處於摸索階段,所以萊卡隨著飛船騰空不過5個小時的時間,就痛苦的死去了。在這之後,蘇聯確實成功的做到了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但是萊卡卻永遠不會回來了,因為在人類的心目中,一隻狗的生命肯定是比不上人類探索宇宙的神秘未知的!
  • 如果地球生物的屍體在太空漂浮,最終的歸宿是怎樣的?
    從上世紀中葉開始,人類正式開始太空探索之旅,但是由於那個時候技術相對落後,無法解決活體進入太空時的溫度調節等關鍵問題,所以遲遲沒有載活體的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直到1957年,前蘇聯選用了一隻名為「萊卡」的狗放入了史普尼克二號太空飛行器之中,並且成功發射並進入太空。成為了進入太空的第一隻動物,同時也為人類進入太空奠定了基礎。
  • 太空的「犧牲品」:50年前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結局怎麼樣了?
    大約在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才真正的開始太空探索,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前蘇聯的斯普特尼克一號,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在太空繞地球1400多圈,持續了將近三個月,最後入大氣層直接墜毀。就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之後的第四年,也就是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俄羅斯東方一號(Vostok 1)順利進入太空,繞軌飛行108分鐘,而加加林也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男人。在美國和前蘇聯的太空競賽中,前蘇聯搶到兩個先手,讓美國很沒面子。
  • 萊卡相機有哪些優點 萊卡相機優勢特點介紹【詳解】
    萊卡相機堅硬的機身一、 方便攜帶的體積 萊卡相機的M系機器都是135全幅的底,作為一個全副相機,萊卡相機M系統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都可以說是相當輕便的然而萊卡相機沒有五稜鏡和反光鏡系統,加上做工相當嚴格的布簾快門,使之實際可用快門可以突破單反的「安全快門」的限制。萊卡相機的快門無比安靜,不像單反有巨大無比的快門和反光鏡升降聲音,在街拍的時候也是作用巨大的。
  • 5/13 DDC 「暴躁的騎士們」Alien Radio, Rhonda, 丟萊卡 (Prog Rock, Punk)
    當臺下泱泱成大河,燈光亮起如同放下吊橋,各位英勇的騎士從腰間抽出佩劍,劍拔弩張,兵臨城下,今夜他們不求你死我活,只為大汗淋漓……樂隊 Bands: Alien Radio (Classic Rock, Prog Rock)Rhonda (Prog Rock, Math Rock)Wasted Laika 丟萊卡
  • 曾被送上太空的小動物麼,如今狀況,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他們設想將小動物麼帶到太空上,來近一步的了解太空的奧秘,那麼,大家知道這些小動物麼被帶到太空試驗之後會是怎樣的結局嗎?他們在太空之上發生了什麼?太空上和在地球的區別?現如今這些小動物的狀況,真的是令人心疼啊!
  • 第一隻進入太空卻被遺忘的貓:歷經近60年,它終將被世人銘記
    說起太空,第一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那摸不著邊際,令人感到自身只不過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存在。當然,人類首次真正涉足太空,是歷史性的突破。不過在人類踏足這個領域之前,先於人類的,是各種各樣的動物。好比1957年蘇聯的萊卡,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狗狗。但因為這一趟旅程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有回到地球的希望。
  • 美國 萊卡 工作室出品!確定不是做內衣的萊卡嗎?
    製作特輯中,一個個如同真實世界等比縮小的微觀場景被精心布置出來,泡沫、木頭、樹脂等等普通的材料經過萊卡工作室獨具匠心的巧手組合,構成了《魔弦傳說》中所有令人嘆為觀止的人物及場景。作為動畫史上相對久遠的定格動畫,《魔弦傳說》製作起來尤為不易。
  • 「超級基因編輯鼠」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什麼要送它們到太空?
    動物與太空其實,動物們一直與太空探測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就是一名叫做萊卡的流浪狗,當時為了測試生命進入太空後的數據情況,蘇聯培訓了一批流浪狗作為「特殊的太空人」,並把它們送入太空,而萊卡是第一個進入過太空的生物。
  • 12月22日 LBM XMAS MIXER D1: Joker's Belief, 丟萊卡, Rhonda, OK繃
    Line up: Rhonda (Prog Rock, Math Rock)Joker’s Belief (Funk, Rock)Wasted Laika 丟萊卡 (Punk, Rock)OK繃 OK B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