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日 | 看哭了...第一隻飛上太空的「太空狗」,卻再也沒有回來!

2021-02-18 浙商銀行微訊

第一個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位特殊的「客人」——小狗萊卡。流浪狗「萊卡」是1957年11月3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28分,乘坐前蘇聯人造衛星升空,卻再也沒有回來。目前它的屍體與當年的太空艙還滯留在地球軌道上。

一部近9分鐘的  動畫短片《太空狗萊卡 》

描述了他孤單的單程太空之旅


它,一隻薩摩耶和鐵利亞的混種,曾流浪在莫斯科寒冷的街頭。某天,它被一名科學家帶走,改名「萊卡」。

科學家成為它的主人,它以為從此有個家。它乖乖地配合著完成了幾個月的艱苦訓練後,主人告訴它:你將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的太空英雄,成為第一隻飛向太空的狗狗!

科學家們在它的身體表面和皮下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監控數據同步傳回地球。

萊卡不明白將會發生什麼,它滿心歡喜,準備一場與主人的曼妙之旅。

科學家們在太空艙裡準備了僅供萊卡生存一個星期的氧氣和食物,並且在它的太空衣口袋裡,放入一張離開地球的單程機票,意味著它將永遠告別它的家園。


1957年11月3日,萊卡兩歲。它帶著人類飛天的夢想搭乘前蘇聯第二顆人造衛星飛往太空。它毛茸茸的小手搭在機艙邊上,兩眼無盡的憂桑,沒有人問它是否願意。

加壓密封艙的艙門在萊卡無助的眼神下被無情地關閉了,密封艙被固定在火箭的頭部,面對它的,還有一個攝像頭。

10秒倒計時結束,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2號」升空,進入繞地球飛行的軌道。

一個小時過去了,萊卡覺得整個世界激烈地震動著,周圍一片漆黑。

兩個小時過去了,萊卡開始覺得口乾舌燥,狹小的空間令它焦躁不安,全身的血液都像被煮沸。

三個小時過去了,火箭越來越靠近太陽,艙內溫控系統失靈,溫度開始直線飈升。萊卡的心跳越來越快,它在無垠的宇宙中不停地哀嚎,它開始出現幻覺。

四個小時過去了,密封艙的溫度上升到了四十多度,隔熱不佳的太空衣燒裹著它絕望的小身體,它的心率達到了平日的三倍,地面的監測器裡傳出萊卡絕望的嘶嗥。

五個小時後,地面的監測顯示徹底失去了萊卡的生命體徵...

儘管萊卡在太空只生存了幾個小時,然而,它短暫的太空旅程證明了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為未來的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 

60年過去了,萊卡仍然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狗之一,儘管對於關注動物福利的活動家來說,它只是在一長串為太空犧牲的動物名單中最有名的一個。 

前蘇聯在1957年當年就為萊卡發行了紀念性郵票,萊卡後來成為了前蘇聯一種香菸的商標,並在莫斯科專門為它立了一座紀念碑。

1997年,萊卡太空飛行40年後,俄羅斯人在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和太空醫學研究所為萊卡建立了一個紀念館。當年,它和其他9隻狗就是在這裡接受訓練的,而最後它被選中踏上孤獨的太空之旅。 

人們以各種形式,從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高度開始對它的緬懷和紀念。如今,全世界至少有6首歌為它而譜寫,描述它這次孤獨的單程太空之旅……

萊卡沒有回來。它以「英雄」的身份被英雄在了浩瀚的宇宙。

圖文整合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第一隻上太空的狗,永久滯留地球軌道上,死亡真相卻被隱藏45年
    而在人類進入太空的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送入地球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隻狗,很多人可能難以置信,為何不是人,但這就是事實。這隻狗名叫「萊卡」,並且這是一隻流浪狗,但是它的命運並不是屬於「流浪」屬性,而是成為了人類的實驗品。
  • 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1957年11月3號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是因為蘇聯國家發射了第一顆帶著地球生命的人造衛星到了地球的上空由於人類不知道登陸太空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諸多困難,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於是科學家就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的好朋友身上。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樹木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生物的生命體徵是不被人類所了解的,於是科學家千挑萬選選了一隻狗。而且還是一隻流浪狗。
  • 第一隻上太空的猴子,美國太空猴哈姆現在怎麼樣了
    點左上角免費訂閱本號在五十年前,人類就已經將動物送上太空
  • 太空狗,萊卡
    1957年11月,在「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太空時代僅一個月後,蘇聯「斯普特尼克2號」發射升空,一隻流浪狗萊卡從莫斯科街頭被套走送上了太空。進入軌道之後,這隻體重僅5公斤的混血狗很快就因過熱而死亡,並在地球軌道繼續環繞直至1958年4月,「斯普特尼克2號」(Sputnik2)墜入大氣層燒毀。
  • 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猴子哈姆,回到地面都經歷什麼?結局令人心酸
    尤其當第一顆人造衛星被發射到地球上空後,人類相信距離自己真正走入太空僅僅只有一步之遙了。只是科學家們畢竟還是謹慎的,不敢貿然拿人類做實驗。於是他們想到了用智慧的動物來替代人類,顯然狗、猴子這些能聽懂人類簡單指令的動物是最佳的選擇。於是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一次將活物送上太空。蘇聯寄希望於這隻狗可以代替人類一步,去探探宇宙的虛實。若是遭遇不測,人們會感謝敬重它的奉獻。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小狗送入太空做實驗,最後那隻狗結局如何
    ,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託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可是加加林在接納訪談時,講過一句十分吃力不討好,但非常具體的話,他說道:「我是上宇宙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到太空的最終一隻狗?」或許是由於這句話,加加林的身份一直都各不相同,但加加林也是表明,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微生物,第一個是一隻名叫「萊卡」的狗。
  • 被一隻狗教做人,我卻很開心
    /動畫片《史努比上太空》他叫史努比,1950年10月4日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小時候,我們只覺得他可愛。史努比將自己的幻想能力升級,變身王牌飛行員,飛上藍天追逐自己的頭號敵人「紅男爵」。史努比飛上太空,努力實現自己成為太空人的夢想。
  • 《太空部隊》——黑美國,黑中國,兩國玻璃心的人都沒法看
    再看這部劇,可能很多不是笑點的地方,都會不由自主的會暗戳戳的笑起來。《太空部隊》是由奈飛出品,講述在中俄日益強大的當下,美國為了爭取太空優勢而新成立了一隻軍隊——太空部隊,以前在空軍一直被頂頭上司壓制的四星上將內爾德被封為太空部隊司令
  • 首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只狗,幾十年後科學家曝:升空不久就被熱死
    縱觀歷史,人類探索太空的時間並不算長,從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始,有能力的國家就在研究送人上太空了。我們熟知的首位飛上太空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生命犧牲在太空。
  • 沒有重力!蜘蛛在太空中能結網嗎?
    兩個來自不同種類蜘蛛的標本以「蜘蛛俠」的身份飛抵國際空間站(ISS),其中一個(迷路梅特佩拉)作為領頭羊,另一個(帕塔吉亞套索落葉松)作為保護區,以防第一個蜘蛛無法存活。一個月後,在所有的蒼蠅幼蟲後面再也看不到蜘蛛了。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保拉·庫欣(Paula Cushing)曾參與蜘蛛實驗的計劃,但這一失敗長期困擾著她。2011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類似實驗的機會再次出現,研究人員讓巴塞爾大學的塞繆爾·茲肖克博士參與準備和分析新的嘗試。
  • 太空的「犧牲品」:50年前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結局怎麼樣了?
    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仰望星空是在400年前,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發現了木星的周圍四顆移動的「小亮星」,那個時候伽利略認為它們是木星的衛星。但是在那個時代,哥白尼的日心論還沒有被承認,這也恰巧是日心論的證據之一。
  • 第一場寵物太空葬禮整裝待發,將如流星般划過地球
    一位非常愛貓的太空迷正準備將把一隻貓的骨灰發射到繞地軌道上,這還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做。雖然蒙特的GoFundMe眾籌活動還沒有籌到足夠的錢來支付皮卡丘太空紀念計劃的費用,但蒙特表示,他已經用自己的積蓄購買了這隻貓的太空之旅門票。他說:「我已經籤了合同,並且在最近全額支付了服務費用。雖然我還在繼續接受那些希望參與其中的人們的捐款,但籌款不是我的主要目標,不管有沒有額外的捐款,我的夢想都已經要準備實現了,目前我正在等待未來的發射任務給我一個指定位置。」
  • 那隻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還活著嗎?結局令人不敢相信
    文/行走天涯那隻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還活著嗎?還記得第一隻登上太空的不是任何太空人,而是一隻叫作萊卡的小狗,那時蘇聯的航天技術還處於摸索階段,所以萊卡隨著飛船騰空不過5個小時的時間,就痛苦的死去了。在這之後,蘇聯確實成功的做到了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但是萊卡卻永遠不會回來了,因為在人類的心目中,一隻狗的生命肯定是比不上人類探索宇宙的神秘未知的!
  • 蘇聯太空競賽的5個裡程碑
    但衛星貨物最難忘的部分是它的乘客,狗萊卡。此前,蘇聯工程師已經用亞軌道火箭將狗發射到太空;萊卡是第一個進入軌道的動物。萊卡是莫斯科收集的一隻流浪母狗。在這次旅行中,蘇聯科學家在其體內安裝生物識別傳感器,以測量其生命體徵,以便獲得關於太空旅行生理影響的第一批數據。從一開始,萊卡註定要被犧牲,因為任務不包括返回地球。
  • 中國的太空之路
    此時,中國的航天技術迅速進入世界前三名,中國是第三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極少數跨入洲際飛彈門檻的國家。  但是挑戰仍撲面而來,美、蘇都實現載人太空飛行,美國還把人類送上了月球。中國需要做的是,研製大推力火箭,研製返回式衛星。讓衛星返回地面,其難度不亞於發射衛星上天,擁有航天實力的法國至今也沒有掌握這門技術。
  • 63年前,小狗「萊卡」被送上太空後去世,至今還在太空中飄蕩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馴化了犬類,自此狗成為了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很多科學家研究表明,很多狗狗的智商,甚至能達到3、4歲小孩的水平,這也意味著狗的感知力是不弱於人類的。而犬類因為其敏銳的直覺、易於訓練的忠誠,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之一。如今的街道上,不乏有行人牽著狗狗們散步。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實際上,太空探索源於美蘇爭霸,二戰之後的美國和蘇聯各自對地底和外太空發起衝擊。起初,飛船的安全性尚不可控,科學家不敢把太空人送入太空,但為了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們最終決定由動物代替人類承擔這一使命。1957年11月3日,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被蘇聯送入了地球軌道,它的成功昭示了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希望。
  • 可愛哭了!讓貓咪和狗狗住進太空艙裡,奇蹟發生了...
    空姐身邊好多朋友,總是因為方方面面的事情不開心(生活、感情、工作、家庭關係各方面),但自從他們開始養貓養狗後,就開始得到了治癒,有了陪伴,家裡不再是冷冰冰的,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一個活物蹦亂上蹦下,心情非常舒朗~有時候,他們甚至開始想提早回家——「我的貓貓/狗狗還在家裡等我,我要快點回去看看」。
  • 第一隻進入太空卻被遺忘的貓:歷經近60年,它終將被世人銘記
    說起太空,第一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那摸不著邊際,令人感到自身只不過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存在。當然,人類首次真正涉足太空,是歷史性的突破。不過在人類踏足這個領域之前,先於人類的,是各種各樣的動物。好比1957年蘇聯的萊卡,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狗狗。但因為這一趟旅程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有回到地球的希望。
  • 太空裡沒有空氣,如果在太空開槍會發生什麼?看完算長見識了
    太空裡沒有空氣,如果在太空開槍會發生什麼?看完算長見識了宇宙空間那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很多我們在地球上唾手可得、隨意馳騁的場景如果換成宇宙環境就會變得非常不同。我們今天就用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實例來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對比:開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