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刻都會聽陳奕迅,名滿香江的詞人林夕給了他太多精彩的唱詞,就像給一個優秀的射手配了一把極好的弓箭,他百發百中,將每一個旋律,每一句唱詞,精準地唱進人的內心深處。
作為歌影兩棲的藝人,陳奕迅對音樂的熱誠是有目共睹的;他曾說,《Special Thanks To……》是國語歌的領域中做得最好的一張大碟,就算他以後再不出國語歌也不會感到遺憾;而他的粵語大碟比國語更多,你又更中意哪一張呢?
我想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說出陳奕迅2002年推出粵語大碟《The Line Up》,這張碟的含金量真的太高。
首先《The Line-Up》 的概念,就是以陳輝陽加林夕、王雙駿加黃偉文兩個組合上陣,各自為 Eason 炮製五首歌曲,以黑白雙碟的概念,分成兩張EP發行。可以說這是一場香港詞曲界四大強手實力比拼的「超級聯賽」。
由陳輝陽和林夕主理的唱片,五首歌曲都是鋼琴作品。當時處在焦慮症困擾時期的林夕,寫的大多是消極陰暗的歌曲,歌詞偏慘澹,包括《人來人往》、《明年今日》等。黃雙駿、黃偉文所主理的部分音樂變化就較多,如 Euro dance beat 加 vocoder 效果的《隨意門》,hip hop《兩名男子街頭相遇》,《1874》這首情歌則是一首鋼琴 ballad,另一首慢歌《防不勝防》調子優美,歌詞亦充滿新意。
只是這張碟,雖然傳唱的歌曲很多,當年亦獲得叱吒樂壇至尊唱片大獎。但是以兩個組合上陣,分別以EP的打包方式發行的新意卻並未得到專業人士的好評,稱其並無新意,甚至有點故弄玄虛。
他們這樣說:其實要仔細聽一遍專輯作品,便會發現與陳以往專輯的套路出入不大,例如《明年今日》與《1874》這兩首主打慢歌,與最初的《時光倒流二十年》,及後來的《K歌之王》、國語專輯中的《單車》同出一轍。這類略帶傷感且詞曲優美的煽情小調,已成為陳奕迅每張專輯中必備的殺手鐧,一般都會收錄入KTV內待後人傳唱;而《心裡有鬼》這首百老匯歌舞劇式的快歌,則與以往的《美麗有罪》、《衝口而出》等歌曲大同小異;至於《我有我愛你》的歌曲更可說是舊作《黑夜不再來》的延續……以此可見,《THE LINE UP》的改變是多麼的形式化與表面化,你會發現,揭開專輯的嶄新外皮後還是那個熟悉的陳奕迅。
反到還是陳奕迅的演繹更讓人來得滿意,一把金嗓子任由你如何蹂躪,還依然那麼體面。無論唱片公司耍什麼新招,玩什麼新意,他都應付得遊刃有餘。也許對於陳而言根本不需要任何新鮮外皮的修飾,還是實實在在的歌唱讓人來得更著實。
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