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黃偉文在陳奕迅這張專輯裡正面交鋒,專業人士評「弄虛作假」

2020-12-27 騰訊網

很多人在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刻都會聽陳奕迅,名滿香江的詞人林夕給了他太多精彩的唱詞,就像給一個優秀的射手配了一把極好的弓箭,他百發百中,將每一個旋律,每一句唱詞,精準地唱進人的內心深處。

作為歌影兩棲的藝人,陳奕迅對音樂的熱誠是有目共睹的;他曾說,《Special Thanks To……》是國語歌的領域中做得最好的一張大碟,就算他以後再不出國語歌也不會感到遺憾;而他的粵語大碟比國語更多,你又更中意哪一張呢?

我想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說出陳奕迅2002年推出粵語大碟《The Line Up》,這張碟的含金量真的太高。

首先《The Line-Up》 的概念,就是以陳輝陽加林夕、王雙駿加黃偉文兩個組合上陣,各自為 Eason 炮製五首歌曲,以黑白雙碟的概念,分成兩張EP發行。可以說這是一場香港詞曲界四大強手實力比拼的「超級聯賽」。

由陳輝陽和林夕主理的唱片,五首歌曲都是鋼琴作品。當時處在焦慮症困擾時期的林夕,寫的大多是消極陰暗的歌曲,歌詞偏慘澹,包括《人來人往》、《明年今日》等。黃雙駿、黃偉文所主理的部分音樂變化就較多,如 Euro dance beat 加 vocoder 效果的《隨意門》,hip hop《兩名男子街頭相遇》,《1874》這首情歌則是一首鋼琴 ballad,另一首慢歌《防不勝防》調子優美,歌詞亦充滿新意。

只是這張碟,雖然傳唱的歌曲很多,當年亦獲得叱吒樂壇至尊唱片大獎。但是以兩個組合上陣,分別以EP的打包方式發行的新意卻並未得到專業人士的好評,稱其並無新意,甚至有點故弄玄虛。

他們這樣說:其實要仔細聽一遍專輯作品,便會發現與陳以往專輯的套路出入不大,例如《明年今日》與《1874》這兩首主打慢歌,與最初的《時光倒流二十年》,及後來的《K歌之王》、國語專輯中的《單車》同出一轍。這類略帶傷感且詞曲優美的煽情小調,已成為陳奕迅每張專輯中必備的殺手鐧,一般都會收錄入KTV內待後人傳唱;而《心裡有鬼》這首百老匯歌舞劇式的快歌,則與以往的《美麗有罪》、《衝口而出》等歌曲大同小異;至於《我有我愛你》的歌曲更可說是舊作《黑夜不再來》的延續……以此可見,《THE LINE UP》的改變是多麼的形式化與表面化,你會發現,揭開專輯的嶄新外皮後還是那個熟悉的陳奕迅。

反到還是陳奕迅的演繹更讓人來得滿意,一把金嗓子任由你如何蹂躪,還依然那麼體面。無論唱片公司耍什麼新招,玩什麼新意,他都應付得遊刃有餘。也許對於陳而言根本不需要任何新鮮外皮的修飾,還是實實在在的歌唱讓人來得更著實。

確實如此。

相關焦點

  • 林夕黃偉文迄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交鋒,陳奕迅卻成了亮點
    陳奕迅有兩首歌《Last Order》和《New Order》就是同一個曲子,由林夕和黃偉文分別填詞,一首國語,一首粵語,這也是兩位高手截止到今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交鋒,所以很多人便將這兩首歌拿來比較。
  • 陳奕迅:把深情給了林夕,把怪誕給了黃偉文
    —《愛情轉移》當然,林夕的好歌詞還絕對不止這些,當然也可一說,一定程度上,林夕成就了陳奕迅,成就了不少人。當然, 為陳奕迅作出經典歌詞的作詞人,除了林夕,還有一位也是十分了不起,那便是黃偉文。黃偉文如果說林夕是陳奕迅深情的一面,那麼黃偉文就是陳奕迅怪誕的一面。我們聽陳奕迅的歌總會有這麼樣的一種感覺,他時而深情流露,時而荒誕瘋狂。而瘋狂怪誕的就體現出了黃偉文的風格。黃偉文的風格是什麼?
  • 陳奕迅首張個人同名專輯《陳奕迅》
    在比賽期間,他靠模仿張學友而廣為人知,於是在籤約華星唱片之後,奉獻出的首張專輯,自然也擺脫不了學友的影子。特別是專輯裡的《傷信》一曲,著實有翻版學友的味道。  不過,仍然可以在專輯裡,聽得出陳奕迅並非想一昧靠模仿打拼市場,主打歌《時代曲》就很不一樣。
  • 林夕、黃偉文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都給了誰
    而最後大部分人知道他,也是因為陳奕迅。他有首藍奕邦為他寫的歌,叫《戰友》。裡面有句歌詞叫:拿木吉他一起奮鬥的年代,坐冷板凳等新發展。在我看來正是對他那些年的寫照。戰友的MV也很有意思,裡面就有他模仿陳奕迅唱功的片段。而這樣一位歌手,在那張僅僅15首歌的精選集裡,黃偉文的歌就佔了將近十首。若說黃偉文對他不好,我都不相信。
  • 林夕和黃偉文給很多人寫過詞,只有陳奕迅演繹出了獨一無二的深刻味道.
    香港大概9成9的歌手都唱過林夕和黃偉文的粵語情歌。但如果說,有一個人,能用一根聲線,唱出兩個人歌詞裡的深刻,那股愛情中既醉人又痛苦,在痛苦中忍不住飲鴆止渴的絕望——必須是陳奕迅。要把舊詞唱出新意並不容易,要在別人的歌曲裡找到自己,更難。所以林夕把這首歌,送給了真正的「K歌之王」陳奕迅。陳奕迅不辜負林夕所託,將一首大俗的歌詞唱出脫俗之氣。
  • 陳奕迅黃偉文最完美的一次合作,網友:Eason快被玩壞了
    有人說如果香港一年發20張專輯,每張10首歌,那麼有一半的詞出自黃偉文的手。而事實上,他寫的詞還不及林夕的一半,論精品而言,他的詞卻永遠佔據了當年的一半。他不是林夕那種出身名門大家閨秀的感覺,他有時自嘲,有時謾罵,有時潑辣,有時市井,但是這種感覺卻可以持續地激發我們心中那種不敢說出,不願說出的感覺,從中覺得痛快。
  • 林夕黃偉文團寵楊千嬅,都不及陳奕迅一段剛剛好的感情!
    香港的另一位詞神黃偉文同樣鍾愛楊千嬅,與林夕不同的是,黃偉文為楊千嬅寫的每一首歌都是為她量身定做,所以聽的人覺得很舒服,因為唱的就是楊千嬅自己,黃偉文為了成全楊千嬅,可以說犧牲了自己這一部分非常多。《野孩子》《勇》《可惜我是水瓶座》,每句歌詞都是楊千嬅形象的刻畫。
  • 陳奕迅「封神」不能沒有林夕和黃偉文?十首粵語經典走進EASON千面
    出道至今發表專輯30多張。有人評價他的嗓音只是治癒,不適合音域寬廣的歌路。小編不敢苟同。EASON有著一把極具層次感的聲音。被他翻唱過的歌曲比起原唱更加的大放異彩。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盤點陳奕迅經典的十首粵語歌曲(排列不分先後)TOP1《浮誇》由黃偉文填詞,江志仁作曲。這首歌反應了一種「被忽視」群體的生存競爭。從歌詞第二段:「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開始便埋下了伏筆。
  • 《最佳損友》:林夕來後,楊千嬅的專輯裡再也沒有了黃偉文
    位置變了,各有隊友我有痛快過,你有沒有你是否也在某個夜晚,聽著《最佳損友》緬懷過去,黃偉文細膩的歌詞總能勾起在友誼中的思緒萬千。而這首歌的背後也包含著黃偉文對與楊千嬅的數年友誼的懷念與心酸。但是之後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低迷的階段她甚至會去夜總會唱歌,在高檔餐廳做人形背景牆,但就是在這樣的低谷中,她遇到了半生摯友的作詞人黃偉文。一首《認錯人》讓她重新出現在大家的面前,而一曲《再見二丁目》更是讓楊千嬅被當紅作詞人林夕青睞,他們的組合成為了當時的爆款。
  • 陳奕迅這首歌被林夕稱為最不滿意詞作,Eason當年卻感激萬分
    那時候林夕已經是樂壇風生水起的人物,他給陳奕迅寫的歌,是日後被林夕笑稱為「最不滿意詞作」之一的《愛情,幼稚》。歌詞,寫的,就是愛情的幼稚,完了。所以我覺得EASON能取得今日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不僅僅是林夕,而是黃偉文。
  • 林夕-楊千嬅-黃偉文:她是他的一塊肉 ,她是他的《最佳損友》
    從《野孩子》《勇》《可惜我是水瓶座》到《友誼萬歲》《可人兒》《自由行》《鍊金術》,黃偉文寫給楊千嬅的好歌竟一點也不比林夕的少,特別是《可惜我是水瓶座》和《野孩子》這兩首歌,似乎黃偉文就是楊千嬅,寫得入肉入骨。
  • 這張專輯過後,楊千嬅與黃偉文決裂!
    楊千嬅與黃偉文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2000年時,楊千嬅開始涉足電影圈。黃偉文說,只要是千嬅要他演的電影,不給錢他都會參演。他在千fa的電影裡扮演著她的師兄、哥哥、朋友等路人形象,不要形象,不計報酬本互為知音的他們關係卻在2005年發生了轉折。
  • 有些歌真的聽了十年了,陳奕迅專輯全集~
    這個時候的陳輝陽剛剛涉足樂壇,還在和因葵搞「餘力機構」,還在給孫耀威寫《愛情白皮書》,跟林夕還沒什麼往來,所以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現場直播》還是因葵在作詞。這首歌本身就很獨特,因葵的歌詞風格以憤世嫉俗而聞名,配合節奏感十足的鼓點和陳奕迅懶洋洋的唱腔,值得反覆玩味。要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專輯裡,陳奕迅已經不在歌聲的演繹上走那種保守的中規中矩路線,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
  • 【陳奕迅專輯】謝謝儂-那些影響陳奕迅的人
    Eason有個溫暖他心臟的女兒——陳康堤,Eason有個不斷給他講愛情道理的夥伴——林夕,Eason有個感染他極深的朋友——黃偉文……他承載了他們的感慨,傳播了他們的情懷。而他們成就了他的高大,製造了他作為歌者的癲狂!  能夠在有生的瞬間遇見你,謝謝儂!
  • 楊千嬅因林夕和黃偉文決裂,最佳損友冰釋前嫌用了十年
    《最好的債》這首歌誕生於2015年,由黃偉文填詞,講述了一對本已分道揚鑣的老朋友,在多年後開始放下恩怨,試著與對方和解...這對老朋友的原型,就是楊千嬅和黃偉文,而這也是我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故事:一個野孩子和她的最佳損友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恩怨是非。說到楊千嬅如今在香港樂壇的成就,除了依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之外,還包括兩個男人的保駕護航:林夕和黃偉文。
  • 林夕寫過這麼多歌給陳奕迅,卻因為Eason的一句話輸給了黃偉文
    聽陳奕迅的歌 ——無關青春,是共鳴的現實從入坑時喜歡的夕爺到現在的「皈依黃偉文」,見到關於這兩大作詞人的討論從來不少,都說黃偉文作的詞犀利狠辣,聽這首《落花流水》倒是感到些許安慰。相似的主題,林夕的《不來也不去》從頭到尾貫穿著無可奈何的悲傷調子,一下一下擊打在心上。
  • 陳奕迅成為歌手的一張專輯,林夕黃偉文潘源良都爭相為他寫歌
    有人不停找新定位,每張專輯都換封號;也有人依專輯概念,擴大解釋。而在數位音樂時代,網絡和微博變得更重要,就像加V一樣,很多歌手藝人也樂意給自己重新命名,或者接受粉絲的封號,更加強與網友的互動。於是當時的唱片公司一開始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打算打造一個「英倫紳士」,能夠無比逼真地模仿歌神唱歌的新生代歌手,於是在他的同名專輯《陳奕迅》裡就擁有了很多和他以後的粵語專輯不同的特點。
  • 陳奕迅曾說黃偉文的詞更合自己胃口,網友:林夕寫不出這樣的歌詞
    巧得很,我們都聽陳奕迅,他的歌是一貼藥,專治時代病和情感隱疾,我們的脈搏與他的歌聲有相同的頻率,也就甘心的俯首稱臣。以前看《後臺》這首歌的全家福MV,深深記住一條評論:「厲害厲害,一個人養活這麼多人。」「錯,是這麼多人捧紅一個人。」眾星拱月,羨煞旁人。這是陳奕迅不可取代的地方,所有的創作人都尋找到了完美的載體,既能滿足商業訴求又不負藝術追求。
  • 陳奕迅的歌常有國語粵語兩個版本,那是詞人林夕和黃偉文在較量!
    陳奕迅有兩首歌,準確說,是兩首pair song,分別叫做《Last Order》和《New Order》,ERIC KWOK譜曲,黃偉文和林夕分別填詞(一首國語,一首粵語)。這是華語樂壇兩位高手的唯一一次交鋒,兩個偉文(林夕本名梁偉文)就像是歌詞界的金庸與古龍,一個劍走偏鋒,出人意表,一個狀物造境,絲絲入扣。而這兩首歌的故事就像《東邪西毒》裡的一場戲,歌詞就像戲裡的旁白,如果讓王家衛來執導,他一定會說,這感情啊,真的是求之不得,不得求之。8月27號,我搬出公司的宿舍,搬進有名的上沙農民房,臥室只能放下一張床,餘下一個轉身的空廊,這就是深圳。
  • 黃偉文最好的詞,藏在他的「友情債」裡
    相比林夕的細膩、低調與文藝,黃偉文則是另一種張揚、鬼馬和豁達。 大概黃偉文是偏愛陳奕迅的,不管是作為友人,還是作為填詞人。他的第一千首詞也是收錄在陳奕迅專輯《What's Going On...?》的《裙下之臣》裡;「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是黃偉文寫給陳奕迅《打回原形》裡的經典歌詞,這句話也被黃偉文寫進了十年選的序言裡,足以表明他對陳奕迅之偏愛。他為陳奕迅寫的詞,如《浮誇》、《苦瓜》、《落花流水》,以及那首《最佳損友》,搭配陳奕迅充滿感情的演繹,總能有個「完美結局」。大概能想像到,新歌發布時二人的相視一笑。默契,就是這麼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