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第一架水上飛機試飛

2021-03-01 文和北航

水上飛機:是指能在水面上起飛、降落和停泊的飛機,簡稱水機。主要用於海上巡邏、反潛、救援和體育運動、旅遊、通勤、航拍等。棲力類型:水棲飛機和水陸兩棲飛機,水棲又分為飛艇和浮筒飛機。

2021年1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首架自製水上飛機在東莞道滘粵暉園首次試飛。不少現場觀眾和航空愛好者觀看了飛機水上水面飛行項目演示。

這是繼2015年12月17日東莞首架自製超輕固定翼飛機雲鵬D616成功試飛,2016年9月21日東莞飛機製造第一人王和文又試飛成功首架東莞自製單座蚊子直升機以來,國際製造業名城東莞將創造粵港澳大灣區自宣布成立以來第三次民間自製水上固定翼、並座教練飛機首次下水試飛。

蜜蜂航空創始人王和文先生和工程師們給水上飛機進行了機務保養。

水上飛機的起降和傳統的民航客機差不多,只不過「跑道」是一條水道,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螺旋不斷加快轉動頻率,帶動機身緩緩駛出口岸,機翼下濺起白色浪花。

國內首架自製(DIY)「海狐」水上固定翼飛機,戲稱「空中北京吉普」、並列兩座運動型教練機、上單翼布局、採用鋁合金結構和鋁蒙皮、自製鋁合金浮筒、全罩式的駕駛艙給飛行員最佳的保護、固定式前襟翼使飛機獲得更大的升力、大尺寸的主翼副翼和方向舵,機身長度6.38米、寬度8.23米、高度2.62米,航空發動機採用奧地利ROTAX912四缸活塞發動機、80馬力、3葉螺旋槳、機翼兩油箱各裝30升95汽油,最大起飛重量499公斤、空機重量263公斤,實際重量336公斤,最大速度137公裡/小時、巡航速度129公裡/小時、航程599公裡、實用升限3658米、失速速度48公裡/小時、最短起飛距離30米、最短著落距離42米。

以水上機場、水上飛機運營作為城市絢麗的交通名片,以通航合作發展經濟、山地旅遊業、高端旅遊業。未來還將陸續開通通勤航線,形成旅遊通勤航線網絡,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通用航空網絡發展,惠及景區發展、旅遊升級、遊客出行。

祝賀「海狐號」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內第一架自製、全金屬、上單翼、前置航空發動機、固定翼水上飛機在東莞道滘粵暉園,於2021年01月21日下午3:33分成功的試飛,感謝胡總和沈總團隊、粵暉園王總和賴總團隊、吳老師讀書團隊、博越教育朱總團隊、慧馳文化同學團隊、發明協會郭總和君林獅姐團隊、東山學校校友李總團隊、蜜蜂航空團隊等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相關焦點

  • 又一架ARJ21飛機完成首次生產試飛,已有5架交付使用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又一架ARJ21飛機完成首次生產試飛! 據微信公眾號「大飛機」25日的消息,23日,ARJ21飛機111架機完成了首次生產試飛任務。 執行本架次試飛任務機組為試飛員朱偉文,魏國慶,李墨柱,試飛工程師王魁、劉鵬,試飛中心副主任譚祥升參與本次試飛。 本次飛行初步檢查了飛機起飛、著陸性能,各主要系統、設備的工作情況。飛行過程中檢查了飛機襟縫翼收放、起落架系統、通信導航系統狀態、發動機加減速特性以及SPC系統等29個試驗點。
  • 萊特兄弟第一架飛機細節
    萊特兄弟有很強的智慧財產權意識,他們決定:在取得專利之前,研發和試飛都要保密。所以試飛時,只有三名救生員是外人。萊特兄弟請救生員丹尼爾來幫忙照相。這是丹尼爾第一次接觸照相機,這一天,他成功的拍攝了三張照片。
  • 第一架飛機是誰發明的?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
  • 紅豬的坐騎:義大利80年前的水上飛機速度仍未被破
    1933年,當時的義大利空軍司令伊塔諾·巴爾博率領24架薩伏亞-馬徹蒂S.55X水上飛機,經過多次海上降落,完成了從義大利到芝加哥的大機群跨大西洋飛行,彰顯了義大利空軍的輝煌,也顯示了水上飛機的作用。1920年7月,這位菲拉林上尉還曾帶領5架安薩爾多SVA.9型雙座教練機,進行了義大利至日本東京的長途飛行,沿途分站停留,經歷了不少風險,最終包括菲拉林座機在內的2架飛機完成了整個飛行。此次飛行歷時107天,航程17920公裡,平均時速160公裡。菲拉林上尉的座機後來留在了日本,另外1架後來再轉場飛到了北京,贈送給了當時的北洋政府,還曾在故宮進行過公開展示。
  • 真的搞飛機了!第一架「嘉興裝」飛機昨天起飛成功了!
    嘉興在去年引進了一個總投資上百億的直升機生產項目,昨天上午,第一架在嘉興組裝試生產的直升機試飛成功。 這是一架義大利萊奧納多公司出品的AW139直升機,在平湖完成組裝以後,試飛是對直升機的最後檢驗,只有通過通電、液壓系統調試、空中懸停、大速度等各項測試後,才可以大批量生產,當天試飛過程中
  • 香港第一架自組裝飛機——Be cool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架飛機和這兩家大公司有著很大聯繫。Be cool是誰呢?她就是這架香港航空界新星B-KOO,她的原型機是Van公司的RV-8團隊的幾個小夥伴,這架飛機其實不小11月15日,試飛的當天來了好多觀眾和朋友,大家都在聚焦這次試飛。
  • 香港第一架自組裝飛機 -Be Cool
    這對於一個人團隊發起的項目,真的很有挑戰性。我們來看圖吧買了套件,上哪組裝呢? 這個項目的一個很給力的支持者,就是港機工程(HAECO) 。港機為組裝飛機提供了場地,設備及技術支持。組裝完後,接下來就是準備試飛了。他們向民航局申請了特許試飛證!
  • 我國運殲直教系列多個型號飛機陸續升空開展科研試飛
    原標題:新春第一飛!中國「戰鷹」試驗試飛工作有序推進近期,我國「運」「殲」「直」「教」系列多個型號飛機陸續升空開展科研試飛,吹響春節後科研試飛的號角,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科研試飛「雙線戰役」奠定了堅實基礎。
  • C919國產大飛機完成失速改出傘試飛
    新華社西安6月30日電(記者毛海峰)記者從航空工業試飛中心了解到,近日國產大飛機C919-10101架機失速改出傘試飛圓滿完成,為開展C919飛機高風險的失速試飛提供了安全保障裝置。C919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國產大飛機,目前正處於試飛定型階段,各項試飛科目能否順利完成直接關乎著該型機未來的命運。失速試飛是該飛機合格審定試飛的重要科目,具有很高的試飛風險。為此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國產大飛機試飛團隊決定在C919失速試飛過程中加裝失速改出傘系統,以確保試飛安全。
  • 二戰兵器全集,戰爭中性能最優異,日本川西H8K水上飛機
    「川西H8K」水上飛機一共生產了167架,產量不是很大,但這架水上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量產水上飛機中性能最先進的機型。它的設計是為了滿足日本軍方1938年提出的四發水上偵察機技術要求,性能全面超越英國肖特「桑德蘭」水上飛機。
  • 二戰老照片: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自帶雷達,美國生產了2000架
    【圖為在空中飛行的「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是二戰時期最為著名的水上飛機。這款由美國聯合飛機公司研製的水陸兩用型號的水上飛機,在二戰史上,它在水上飛機領域裡的地位無可挑戰,它是產量最高、作戰性能出色的水上飛機。
  • 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了第一架飛機
    他們是美國的發明家、飛機的製造者。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
  • 105年前 容克斯J-1單翼機首飛成功 成為歷史上第一架全金屬飛機
    105年前,即1915年12月12日,容克斯(Junkers)J-1單翼飛機首次試飛成功。之所以要特別說明這架看起來非常原始的飛機,是因為它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屬飛機。當時世界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採用金屬框架,只是蒙皮採用膠合板或帆布的飛機,不過像J-1這種全部採用金屬材料製造的飛機還沒有成功飛行過。強調「成功飛行過」是因為早在1909年,法裔美國人約翰·莫伊辛(John Moisin)製造了一架完全採用金屬製造的古怪飛行器。這是當時拍攝的照片,這個真的只能叫飛行器,不能叫飛機,因為實在太古怪了。
  • 10架國產西銳SR20飛機全部落戶北大荒通航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日前,黑龍江省綏化市肇東機場迎來了3架西銳SR20飛機。這是航空工業通飛今年交付給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第三批飛機,標誌著通飛與北大荒通航10架西銳SR20飛機訂單合同圓滿完成。
  • 飛機起飛時突然撞橋5人遇難,其中兩人是記者
    圖片為4月28日的試飛畫面,一架水上飛機在上海金山城市沙灘水域降落。新華網 圖上午,在進行了簡短的儀式後,機組人員乘客登機。今天共有2架水上飛機執行航線任務。第一架前往嵊泗,正常起飛。之後起飛的這架計劃飛往舟山,但在飛行中撞上滬杭公路7835號棧橋。當時是中午12點21分左右。岸上人員迅速展開了施救,現場出動了吊車。以下是3篇報導提供的新聞背景。第一篇有關成功試飛。
  • 頭條|【獨家】水上飛機:乘風破浪正當時
    1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完成了今年第一次飛行。若不是鯤龍AG600,水上飛機或許在短時間內依舊與熱搜絕緣,以至極少數人了解它與常規飛機的發展齊頭並進這一事實。與其他固定翼飛機相比,水上飛機不需要佔用巨大面積土地的機場即可在水面上起飛和降落,且地面輔助設備簡單。
  • 鷂子翻身側傾90度,C919試飛過程很暴力,試飛員將客機當成戰鬥機
    按照我國大飛機發展規劃,到2021年,我國首架幹線大飛機C919就將正式交付客戶,如今2020年過半,距離C919交付日期還剩一年,C919的試飛工作也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實際上在飛機研製過程中,試飛難度是逐漸增大的一個過程,距離服役期越近飛機的試飛難度越高,在飛機即將服役之前,試飛員會儘可能地去試飛飛機的極限性能
  • 揭秘中國海軍最短的板子:60年來僅靠4架二戰反潛機保衛海洋!
    長期以來,由於多方面原因,中國海軍沒有陸基大型反潛巡邏機,也缺乏大型水上飛機。在固定翼反潛機領域,中國基本是空白。歷史上,中國僅裝備過青-6和水轟-5兩型水上飛機,從1949年建國到2015年的66年間,中國海軍具備戰鬥力的固定翼反潛機只有4架從蘇聯進口的別6水上飛機,僅具有二戰水平的反潛能力。
  • 電動飛機終於來了,6人座,能飛500多公裡
    ZeroAvia第一版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的地面測試2019年2月,ZeroAvia將第一版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安裝在一架2噸重的6人座派珀PA-46R型飛機上,這架原型機獲得了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初始認證,並在去年春天試飛成功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團隊對名為Flying-Y的節能飛機模型進行首次試飛
    據外媒報導,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團隊於今年夏天前往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對名為Flying-Y的節能飛機的比例飛行模型進行了第一次真正的試飛。據了解,模型機寬3米,重22.5公斤。在空客團隊的幫助下,它在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試飛。試飛的目標是完成起飛、飛行測試動作和靠近以及在電池幾乎耗盡時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