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錄第三頁此則,是難得的現實資料。它涉及到南宋司法中的黑幕。「士大夫治小民之獄者」,這個「士大夫」即是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而授予的地方官。「治小民之獄」,即審理所治百姓的訴訟。「縱(使)小民妄訴(誣陷他人),雖虛妄灼然(明顯),亦不反坐(反過來治誣告者的罪)。甚而聽其驀越(越級上訴),幾於摟攬(包攬)生事矣。曾(完全)不思善良之民,畏官府如虎狼,甘受屈抑,不敢理雪(為己伸寃),而奸猾之民,以恐脅把持為生,與吏囊橐(勾結。參詞條),視官府如私家,肆行不忌。士大夫墮其計中,為其所困,殊不自覺,良可嘆也!」善良之民循規蹈矩,而奸猾之民即不法之徒,靠鑽法律空子獲利者。這種稱為訟棍的人,古今都有。
陸遊《渭南文集》卷五正好有一篇《奏筠州反坐百姓陳彥通訴人吏冒役狀》(附二),是為反坐的百姓陳氏伸冤的奏狀。陳彥通應是偶然發現官府案卷中的貓膩才告有人冒充差役,結果被反訴。此狀不大容易讀明白,大概差不多是這個意思。(2020.9.24)
今錄末頁的高若訥(997-1055)字敏之。名與字皆出於《論語·裡仁》的「訥(謹慎少言)於言而敏於行」。名字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他就是因為未為範仲淹被宰相呂夷簡打壓時為他說話,竟成了他一生的汙點!先是被歐陽修在《與高司諫書》(附一)中大罵一通,後上交其信,歐又被貶到夷陵(今湖北宜昌)。蔡襄從而寫了《四賢一不肖》詩,不肖就是斥高。蔡因書法為時所稱,高麗使人特地還來買此詩的書作。這個當時的轟動事件所造成的影響,遂使高若訥墮入萬刧不復的深淵。本則說他「為樞密使罷政,仁宗惡其奸邪,特令舍人草詞罷,以示貶黜。」《宋史詞典》也排斥他於立條資格之外。我覺得他很冤枉。
事實上,高若訥並非奸臣,他自有他的政治立場。他在上繳歐書時向劉太后說:「臣愚以為範仲淹頃以論事切直急加進用,今茲狂言,自取譴辱,豈得謂之非辜?」在他看來範仲淹結朋黨是有想取代呂相用心的,而作為呂提拔的諫官怎麼會為範說話?蘇舜欽投匭上書指出高「以文詞進,而溫和軟懦,無剛鯁敢言之氣,斯皆執政引拔建置,欲其緘默舉揚其私。」這也是站在範黨立場上的分析。
他確實訥於言而敏於行,他精樂律,通醫術。當樞密使時建議狄青用騎兵平儂智高,而且收到奇效。他死後仁宗馬上到高府「臨奠」(附二),贈官賜諡並且篆額碑首,顯然都不是對待奸邪的待遇!
高若訥的籍貫有三個說法,本傳是并州榆次(今山西晉中),《長編》是衛州(今河南衛輝),葉夢得說是鄆州(今山東鄆城)。千年以來也許我是唯一為高若訥雪恥的人!(2020.9.25)
1946年生於上海,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系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滄浪書社社員。曾任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1969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化機系化學工程專業。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古代漢語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一等獎,自此走進書壇。曾獲全國第五屆書法展「全國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最高獎)。其專業研究方向為:書法史論研究、古代碑帖考證等。
曹寶麟精於書史書論研究,涵泳書卷,發揚文心,為傳承古典書風之代表書家。作為當代著名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他的藝術創作與學術研究,成果並列。其書法精研米芾,博涉顏魯公、蘇東坡、黃山谷諸家,自成一格,以純粹的帖學家法再現了古典之美。在書法理論方面,他把北宋大書法家米芾的100多幅作品,考據排出先後次序,開創學術界前所未有的先例。他耗費近十年時間,將涉及150多位書家的200通宋人書跡,詳盡考證,填補了學術界對宋代政治史及文化史研究的隙缺,對當代書法有著開拓性的指導意義。著有《抱甕集》《中國書法全集·米芾》《中國書法全集·蔡襄》《中國書法全集·北宋名家》《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金薤琳琅——曹寶麟臨古考據跋文集》等。作為一位學者型書法家,曹寶麟在埋頭創作和教學之餘,關注時風,抨擊時弊,仗義執言,對不平之事大膽揭露,不迴避,不躲閃。尤其是對國展評選和書協換屆中出現的問題,直抒胸臆,其身上剛正的文人風骨,為中國書壇帶來一股清新空氣。
往期回顧: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栐《燕翼詒謀錄》節三丨丁憂丨鄭獬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栐《燕翼詒謀錄》節二丨紫金魚袋丨康殷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栐《燕翼詒謀錄》節一丨王栐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銍《默記》節八丨宋祁丨王栐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銍《默記》節七丨閻二丨蔣希魯
曹寶麟【晏廬說文】王銍《默記》節六丨歐陽修丨小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