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論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當地時間12月8日,菲律賓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商報》等刊登了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中文署名文章《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圖為《世界日報》版面。菲律賓世界日報供圖

中新網馬尼拉12月8日電 當地時間12月8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當地英文報紙《馬尼拉時報》《馬尼拉公報》和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商報》上刊發題為《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20年是世界格局深刻演變的一年,人類經歷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超過百萬人失去生命,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影響超出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一些國家面臨第二波疫情威脅,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

新冠疫情對各國都是一場大考。今年,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努力,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世界範圍內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中方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通過醫療物資出口、減緩債務、支持多邊組織發揮作用向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幫助,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大量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隻、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向世衛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積極開展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宣布中國新冠疫苗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展現了中國擔當。

當地時間12月8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當地英文報紙《馬尼拉時報》、《馬尼拉公報》上刊發題為《 New Blueprint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ina-Philippines Cooperation》的英文署名文章。圖為《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報紙網頁截圖。

自菲律賓暴發疫情以來,中國政府已向菲方提供多輪抗疫援助,包括150臺氧療儀、130臺呼吸機、25萬餘套檢測試劑、180多萬件個人防護裝備等。中國地方政府、企業等也積極向菲提供抗疫援助,包括援建病毒檢測實驗室、捐贈近1000萬件個人防護裝備。此外,中國駐菲使領館還通過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向受疫情影響的菲困難民眾提供「友誼包」,惠及超過4萬戶家庭。

2020年是中國發展進程中意義非凡的一年。中國將迎來一個歷史關鍵節點:「十三五」收官在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十四五」新篇待啟,中華民族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

值此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不久前在北京成功召開。這是在中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不僅直接關係中國的未來,而且將影響亞洲乃至世界的發展。

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擘畫了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發展宏偉藍圖,其的核心要義可以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一是中國邁入新發展階段。編制和實施中長期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十四五」規劃是在「十三五」規劃成就基礎上制定的。「十三五」期間,中國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今年底,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上首次消除絕對貧困,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發展目標。

從2021年起,中國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建議》對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集中回答了在新發展階段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邁入世界銀行確定的高收入國家行列,而到2035年將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非西方的10億級人口大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國家發展目標提供有益的借鑑。

二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建議》提出,「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注重發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將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將創新置於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讓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動力。中國為此將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綠色發展。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紮實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為全體人民共享,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三是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升級中國的產業結構,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但不是要走向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是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更好地聯通。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絕不會動搖。未來,中國將深入參與國際循環,使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今年是中菲建交45周年。45年來,兩國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務實合作碩果纍纍,人文交流蓬勃發展。面對新冠疫情的共同挑戰,兩國政府與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構建了更加緊密的夥伴關係,為國際抗疫合作樹立了典範。面對疫情後經濟社會「新常態」,中方歡迎菲方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利用市場、開放、創新機遇實現共同發展。

一是中國龐大的市場機遇。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發展到4億多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預計未來10年中國還將進口超過22萬億美元外國商品。上周結束的第三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上,來自181個國家的3800家外國企業籤署了價值726.2億美元向中國出口商品的合同。這其中就包括40多家菲律賓公司,他們和中國進口商籤署總額超過數億美元的出口訂單,涵蓋熱帶水果、海產品、健康食品等。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第一大出口地。兩國企業界可進一步利用好進博會、廣交會、東協博覽會等平臺,擴大雙方經貿合作,攜手促進兩國經濟復甦和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二是互利共贏的開放機遇。面對疫情後經濟恢復,中菲攜手共同規劃未來發展,穩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大建特建」規劃對接項目,為疫情後兩國經濟復甦打造新的增長點。中菲政府間合作項目總體進展順利,為菲經濟復甦做出巨大貢獻。迄今兩國已完成11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涉及禁毒、反恐、糧食安全、廣電服務等領域。6個項目正在實施中,18個項目正在推進規劃中,涉及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防洪灌溉等民生項目。

隨著中國經濟升級轉型和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形成,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369.1億美元,佔全球比重為10.4%。菲律賓作為中國的鄰國,又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重要成員,完全可以成為吸引中國企業投資的熱土。近年來,已有許多中國企業在菲開展投資。中國電信參與的迪託電信公司投資額至少50億美元。中國河北鋼鐵集團投資44億美元在棉蘭老島卡加延德奧羅市建設一個大型鋼鐵企業和配套港口。另一家鋼攀華集團計劃投資35億美元在棉蘭老島桑託斯將軍城建設的綜合鋼廠項目也即將開工。僅這兩個項目就將為菲方提供數萬名就業崗位。中菲務實合作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不僅為菲創造了大量就業,也有力地促進了菲經濟復甦,將助力菲早日邁入中上收入經濟體行列。

三是優勢互補的創新機遇。此次新冠疫情催生包括5G網絡應用、遠程網絡教育、人工智慧、數字等新業態和新模式,帶動了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習近平主席強調,「各國要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釋放數字經濟潛力」。中菲在上述領域互有優勢,可以積極推動合作。中國是全球數字經濟的領導者,數字經濟佔比已超過GDP的38%,孕育了全世界1/3的「獨角獸」公司。隨著數字全球化進程逐步展開,中國正在通過併購、投資、新商業模式輸出及技術合作等方式,成長為引領全球數位化發展的主要力量。菲律賓年輕人口眾多,社交媒體滲透率較高,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數字經濟領域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事實上,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等中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近幾年已開始在菲市場布局。中國的無憂英語線上教育公司充分菲律賓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僱傭了2萬多名菲律賓英語老師在線教授中國中小學生英語,未來還將再招收3萬名菲英語老師。

中國已繪就了未來15至30年發展藍圖,菲律賓也提出了「2040年願景」。亞洲國家群體性崛起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特徵之一。中國古詩云,「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菲律賓諺語說:「抓住今天,才能不丟失明天。」中方願同菲方把握機遇、順勢而上,鞏固和發展好兩國關係,攜手開創兩國和亞洲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2020-11-28 20:27:10陳秋霞 攝   (聚焦東博會)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馮抒敏 陳秋霞)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27日在廣西南寧表示,菲律賓期待與中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使用方面進行更多合作,菲律賓已經計劃從中國進口疫苗。
  •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向全體在菲華僑華人祝福新年
    當地時間12月22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右二)會見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林育慶(左三)、菲華各界聯合會副主席李鴻銘(左一)和菲律賓中國商會會長洪及祥(左二)。中國駐菲律賓使館供圖 攝   中國僑網馬尼拉12月24日電 當地時間12月22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會見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林育慶、菲華各界聯合會副主席李鴻銘(該會主席楊華鴻因工作原因不能出席,指定李鴻銘副主席代表出席)和菲律賓中國商會會長洪及祥。
  • 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中菲領導人早已同意翻過舊的一頁並擱置爭議...
    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中菲領導人早已同意翻過舊的一頁並擱置爭議,聚焦對話與合作 2020-09-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去春來」歌曲《海的那邊》|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作詞 展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守望相助 同一片海為支持國際合作抗疫,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菲中電視臺等聯合推出中菲雙語原創歌曲《海的那邊》,獻給參與和支持兩國抗疫工作的各界人士,特別是白衣執甲、逆行赴菲的中國援菲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
  • 駐菲大使創作歌曲《海的那邊》演繹中菲抗疫愛陪伴
    (抗擊新冠肺炎)駐菲大使創作歌曲《海的那邊》演繹中菲抗疫「愛陪伴」中新網馬尼拉4月24日電 (記者 關向東)在菲律賓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突破7000的艱難時刻,一首由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作詞的中菲雙語原創歌曲《海的那邊
  • 中國檢測試劑盒在菲律賓準確性僅有40%?中國駐菲大使館主動回應
    瑪麗亞·羅薩裡奧·韋爾吉雷表示,由於這些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準確率低,菲律賓衛生部沒有使用它們,而是將他們進行了封存。瑪麗亞·羅薩裡奧·韋爾吉雷表示,菲律賓衛生官員使用中國檢測試劑盒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檢測試劑盒進行了平行測試,二者同時使用了一名COVID-19患者的病毒樣本,但是中國的這批COVID-19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準確率僅有40%。
  •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赴馬尼拉市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捐贈愛心物資
    中國僑網馬尼拉12月18日電 當地時間12月17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走訪馬尼拉市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向該院兒童捐贈了包含牛奶、罐頭等生活必需品的「友誼包」以及熊貓玩偶和兒童書籍等愛心物資。黃溪連大使向孤兒院工作人員表示慰問,讚賞其為兒童救助事業所做貢獻。黃溪連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本地慈善機構運營出現困難。中國駐菲大使館對此感同身受,願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本地民眾特別是兒童渡過難關。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為眾多無家可歸的兒童提供了居所,照顧他們學習成長,有關工作值得讚賞。中國駐菲使館願與孤兒院保持聯繫,為孤兒院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 黃溪連大使寄語菲律賓華文教育 提出四點希望和建議
    華教中心訊:12月15日14:30,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與本中心聯合主辦「疫情下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專題視頻座談會,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駐菲律賓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王悅、駐宿霧總領事賈力、駐達沃總領事黎林、駐拉瓦格館長領事週遊斌;本中心主席黃端銘,副主席楊美美、洪湄玲、蔡藝術,下屬各華教協會會長,各部門主任;來自全菲102所華校的149位華校領導、學校代表;中新社等菲中平面媒體和多維媒體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座談會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向當地孤兒院捐贈物資
    中國僑網12月18日電 據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網站消息,日前,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走訪馬尼拉市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向該院兒童捐贈了包含牛奶、罐頭等生活必需品的「友誼包」以及熊貓玩偶和兒童書籍等愛心物資。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接受《馬尼拉時報》專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應妥善...
    據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網站20日消息,近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接受《馬尼拉時報》專訪,就中菲關係、中國經濟形勢、兩國抗疫合作、「一帶一路」、南海問題等廣泛議題回答了提問。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公正秩序,致力於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奉行睦鄰友好合作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國是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也是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支持者。中國是大多數亞洲鄰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
  • 中國駐德國大使:中德攜手 共創新機遇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近日,習近平主席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年內第四次通話。此前不久,兩國領導人還共同出席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李克強總理也先後同默克爾總理舉行通話和視頻會晤,楊潔篪主任年初赴德出席國際會議,王毅國務委員年內兩度訪德。
  • 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討會在京舉行 在線教育成中菲雙贏合作新模式
    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孫若男)10月16日,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討會暨中菲共創金氏世界紀錄榮譽頒證儀式在京落幕。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菲律賓駐中國大使羅馬納及其三等秘書艾倫、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吉尼斯紀錄見證官侯穎等人一同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 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中吉開啟後疫情時期互利合作新徵程
    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指出,此次訪問開啟了後疫情時期中吉互利合作的新徵程。王毅與吉外長艾達爾別科夫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9月13至14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了正式訪問。期間,他會見了吉總統熱恩別科夫並與吉外長艾達爾別科夫舉行會談。
  • 中國駐法大使發表2020年年終寄語:中法關係將迎來新的重要發展機遇
    中新社巴黎12月28日電 (記者 李洋)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28日發表2020年年終寄語,談2020年中法關係亮點和2021年兩國關係發展重點。盧沙野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
  • 黃溪連大使:中菲領導人早已同意翻過舊的一頁並擱置爭議,聚焦對話...
    9月25日,黃溪連大使出席菲中了解協會舉辦的「中國發展與中菲關係」線上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後,在現場問答環節回答了關於「南海仲裁裁決」等問題。
  • 新任駐馬爾他大使於敦海抵馬:中馬關係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
    據中國駐馬爾他大使館網站12月26日消息,新任駐馬爾他大使於敦海26日抵達馬爾他開始履新。馬爾他外交部代表、中國駐馬爾他使館參贊王兆豐等赴機場迎接。新任駐馬爾他大使於敦海於大使發表熱情洋溢的書面講話。於大使表示,很高興來到美麗的「地中海心臟」馬爾他,這裡歷史悠久,人民熱情友好。非常榮幸出任中國駐馬爾他第十五任特命全權大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同新冠肺炎百年大疫疊加交織,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各國命運休戚與共,中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團結合作。此刻出使馬爾他,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中方願同伊方進一步加強對接,加快重點合作項目...
    據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9月6日,駐伊拉克大使張濤會見伊總理法務顧問查拉比,雙方就中伊合作等交換意見。 張濤大使表示,中伊傳統友好,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牢固。去年9月時任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馬赫迪先生成功訪華,兩國領導人為進一步深化中伊各領域友好合作規劃了藍圖。
  • 【菲律賓力挺中國疫苗】12月14日,菲律賓總統發言人洛克表示,中國...
    【菲律賓力挺中國疫苗】12月14日,菲律賓總統發言人洛克表示,中國沒有就地緣政治問題向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施壓,以換取新冠疫苗供應。新加坡研究機構YUSOF ISHAK研究所最近刊文稱,北京可能使用其疫苗的捐贈,以推進其對有關南海的領土問題之議程。
  • 王毅同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共同出席「中國—菲律賓馬尼拉論壇...
    新華社馬尼拉1月16日電(記者楊柯 袁夢晨)當地時間1月1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馬尼拉同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以視頻連線方式共同出席「中國—菲律賓馬尼拉論壇」啟動和「中菲相知獎」設立儀式。王毅說,阿羅約女士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中菲友好,為加強兩國人民交流積極奔走,中方對此表示讚賞。近年來,在兩國元首共同引領下,中菲關係實現轉圜並全面發展,為地區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符合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菲隔海相望,地緣相通、人緣相親、民間友好交往歷史悠久,我們應將兩國人民的友誼傳承下去。
  • 紐西蘭駐華大使:中新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當前,中國改革進入提質增效高峰期,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2014年「兩會」就此作出具體部署,對中新兩國而言孕育著巨大合作潛力。紐西蘭的特殊優勢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現實需求高度契合,中新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今日下午,紐西蘭駐華大使伍開文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暢談中新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