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70年的宜家小冊子,沒能走到2021……

2021-02-16 在家ZAIJIA

得知《宜家目錄》這本小冊子停刊,宅sir翻了很久從1950年到2021年每一年的內容,每本近乎200、300頁,看到中意的款式、風格就多停留幾分鐘,一不留神就忘記了趕稿子。從未如此愛上看書...

從1950年代到如今,時間在慢慢向前推進,家居場景在指尖一禎禎切換,那種感覺有些奇妙。

如果你想了解普通大眾近70年的生活方式、使用的家具,那麼看這本小冊子,是最直接的方式。如同CNN評論說,《宜家目錄》停刊,相當於一部長達70年的「現代家具進化史」停刊了。

* 此小文單純是對宜家小冊子的喜愛,沒有廣告,自發回憶、說拜拜。每年都會翻看的宜家小冊子,再也沒有了...說不上缺失了什麼,但會回憶到很多經歷,暢想很多未來,就像送別老朋友一樣送別它吧。


「當第一本《宜家目錄》發布時,沒有人會想到我們的目錄將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出版物之一。自1950年代以來,這一直是我們接觸全球人們最重要的方式。」

一起走過宜家小冊子的70年


📖📖📖

1950年發行的第一本ikéa-nytt(宜家新品),算是宜家小冊子的前身。這裡面不僅有家具,還有包包、文具、服飾等日常所需品,像個百貨商店。到了第二年,宜家小冊子正式發行了。

小冊子創刊號的封面上是經典的棕色高背扶手椅 STRANDMON CHAIR,改版無數,依然備受歡迎。

第一本《宜家目錄》在瑞典南部印刷,共發行了 28.5 萬份

這本1951年印製的小冊子,是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親自編制的,只有68頁,但裡面的內容不容小覷。宅sir從中看到了小推車、摺疊床、分床睡模式...總的來說,50年代的宜家雖然經典、但也有些保守。

# 60、70年代,不那麼貴卻舒適


縱觀這70年的家居場景、生活變化,宅sir最喜歡60、70年代的宜家,你會發現它有著一些態度、稜角分明的性格,就像剛走進社會的無畏少年,有著激情和創造力,對未來無限的暢想。

60年代的宜家,宅sir大愛,看封面就大飽眼福,中古風直面撲來。

1965年,開辦斯德哥爾摩宜家商場,因為顧客太多,開放倉庫,讓顧客自提貨品,從此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隨之誕生

那個時代正盛行中世紀摩登風(也就是如今的中古風),大膽跳脫的配色、熱情濃烈的故事性。

70年代的小冊子更像一本復古的時尚雜誌。加入人物進來的場景,拉近了和顧客的距離。

渲染一種年輕的、不那麼貴卻舒適的生活。多麼符合如今年輕人的生活現狀,很多家具放到如今來看,也是很新潮養眼,有想入手的衝動。

70年代被稱為太空時代,那時人們開始探索宇宙,登月球(69年)、建空間站、發射人造衛星...暢想未來太空生活,這股浪潮令人興奮、感到好玩兒。乘著這股風兒,這時的宜家算得上黃金時期,從小冊子裡也能發現些端倪,前衛時尚、年輕舒適,有時還能看到些科幻感的家具。

大家都評價說70年代的宜家擁有空前絕後的設計感和創造力。宅sir感覺不僅是創造力,還有傳達出來的自由舒適的氛圍,使得如今被生活壓迫、每天繃緊神經、努力工作的「打工人」,心生羨慕。

「我不想精扣收納,差不多就行」

「我無法達到多麼精緻、高品位,但舒適就好」

只想要舒服、躺著!那時的宜家可以無限滿足你。

# 80、90年代,販賣溫馨、北歐風探出頭

1980年,KLIPPAN克利帕沙發誕生了,因為很結實耐髒(有多種沙發套)、坐感舒適,也適合有孩子的家庭使用,堪稱現代感十足的經典款沙發


後來的宜家,尤其是80、90年代的宜家,大多是溫馨家庭派的。小冊子中,兒童場景也變得多了起來,各種搭配都散發出一股溫馨的氣場。回家織織毛衣、陪伴孩子、下廚做飯、看書看報,享受瑣碎生活中的柔軟細膩,也是一種嚮往。

這種溫馨感的輔助燈,影響了宅sir爸爸媽媽那一代人吧,幾乎家家都是類似款。

有些像被社會磨平了稜角的年輕人,脾氣變得不再易燃易爆,個性收斂了很多,融入到大環境中,生活逐漸趨於平淡、享受並珍惜平淡生活中的幸福。不過80年代也出現了不少經典款。

80年代的moment soffa和置物架GUIED hylla出過復刻版,是很多中古收藏家和室內設計師熱衷收藏的寶貝

到了90年代,出現了分水嶺。

從封面來看,94年之前的封面,還是溫馨為主調;94年之後的封面開始變得色彩飽和度低、色調清新、風格簡約,宜家開始追求less is more的理念,有我們如今講的北歐風氣質了。

當時都市人的簡約生活,被展現在這本小冊子之中。90後的孩子們,在這樣新舊交替的時代出生,跟著時代一起成長,切身體會到社會的發展如此刺激,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可能就是從小被養成的。

電腦逐漸被搬到家裡,成為孩子的玩具、大人的工作工具。宅sir家裡第一臺電腦也是這樣笨重的樣式,每次都是偷偷玩它...

# 00年代之後,北歐風代表


到了00年之後,宜家開始探索各種新穎的生活方式,提倡多元的生活,緊跟時代的變化,對一些社會現象,為「單身獨居」、「居住小戶型」等人群置辦合適的居家場景。強調功能性的家具逐漸多了起來,大家逐漸學會從宜家中找居住靈感。

每年一本200、300頁的宜家《家居目錄》,由280多位室內設計師、攝影師,花10個多月的時間和70%營銷總經費精心打造的。最後一期的《家居目錄》也是毫不含糊,由150名員工編制了18個月,但只印了4000萬本。

那些莫名消失的宜家家具

🔎🔎🔎

我們愛上宜家,有部分因為是它的價格友好的同時具有設計感,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消費得起。這也是宜家的重要原則,用低廉的價格能獲得良好的設計。

當然,這就很自然的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宜家家具就莫名消失了,即使很受歡迎、很好用?

宜家有個奇怪的「經濟學」:如果找不到使產品變便宜的方法,就讓它們消失。乍一聽挺有趣,細一想挺殘酷,這種適者生存的模式,全部會反應在我們購買者的家中。

舉個例子,這款Poäng扶手椅正是這一規律的典型代表。

1976年宜家設計師Noboru Nakamura和Lars Engman合作,在芬蘭設計師Alvar Aalto1939年的作品406號扶手椅的基礎上推出了Poäng扶手椅這款產品,在之後的每本宜家小冊子中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然鵝它的價格隨著年代的增長,逐漸下跌。

為了適應適者生存的模式,1992年,一部分Poäng椅從鋼製改為木製,這使得組裝變得更便捷,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找到了讓產品變便宜的方法)

1960年的Amiral Lounge Chairs

1980年的Skye Chaise Lounge

1983年的Niels Gammelgaard

1987年的Moment Steel and Glass Table

這些消失的經典家具,因為沒有變便宜,只能退出歷史舞臺了(原因可能不止這些)。只能在小冊子裡找尋一下它們曾經的樣子。

「雖然現在該對目錄說再見了,但我們很高興能夠踏上新的旅程。」因為會以其他方式相遇啊。

更好玩兒的相遇

💭💭💭


2020年宜家在日本相繼開了原宿店和澀谷店,店面將經典的藍白搭配大量縮小,反而用了大量白色系,看上去很日系清新。

二樓張貼了由三位插畫師オザキエミ、ウンピス、茂苅恵繪製的插畫,看到了網紅鯊魚在擠地鐵...

一進門,宜家澀谷店內有個「Sweden Bistro」的便利店+餐廳,為大家提供低卡飲料和速食食物

這是宜家針對城市年輕人群定製的一家「都市生活方式店」,可以在裡面逛吃逛吃一天,宅sir好想逛。

之前看到宜家小冊子停刊,有些不舍;但當看到宜家以各種新鮮的方式出現,又有些興奮,宜家永遠那麼年輕有活力,小冊子也算完成了它的使命,是時候光榮退休了。

宅sir粗劣走過宜家這70年路程,有個小感慨:不管哪個年代,打動我的是大家對生活的憧憬,每個人拿著小冊子暢想自己的家,這樣的動作在世界各地重複著、在每一年重複著...

宜家陪伴著我們的現在、過去、和將來。再見啦,宜家小冊子。沒有不舍,只有更多的期待!你們呢?今天就來聊一聊關於宜家的一切吧,它是你的家居啟蒙小老師?還是你的整個北漂生活?.

圖片/ikeacatalogues、ikeamuseum、INS、YouTube-uchilog

相關焦點

  • 宜家小冊子停刊,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副業
    宜家小冊子停刊,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副業 2020-12-18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再見了,宜家小冊子!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的副業
    2020年12月7日,宜家發文宣布 將停止出版紙質《家居指南》 網友看完集體淚奔:爺青沒~ 別的先不說 這意味著如果您今年 有幸領取了2021宜家小冊子 它將成為絕版
  • 再見了,宜家小冊子
    不說不知道,原來這邊很搶手的小冊子已經誕生超過70年,是位有品位的老爺爺了~!第一本宜家家居指南是在1951年由宜家創始人 Ingvar Kamprad 親自編撰。它的發行量非常高,常被拿來和《聖經》、《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做比較,但隨著媒介消費的變化,閱讀紙質刊物的人越來越少,在反覆討論4年之後,2020年12月7日,宜家宣布將停止出版紙質《家居指南》,這意味著這位70歲的老爺爺雜誌將退休了~這個周末抓緊去宜家看看是否能拿到最後一期吧,說不定數年之後變成珍貴的收藏也不一定呢~
  • 再見了,宜家小冊子!
    學生時期常常跑去宜家逛,完了再吃個一塊錢冰淇淋,每年的《家居指南》(IKEA Catalogue)是我最愛的隨手翻讀物,與其說是產品目錄,它更像是一本製作精良的雜誌,從1951年宜家創始人 Ingvar Kamprad 親自編撰第一本開始,它以每年一本的頻率已經持續發行70年了。
  • 宜家這本70歲雜誌停刊,一部家居生活史終結了
    2016年,它在全球50多個國家發行量達到2億冊,甚至超過了《聖經》。然而巔峰之後總有下坡。因為成本、環保等多種問題,創始團隊決定讓它在2021年秋天與我們正式告別。媒體爭相報導了這個消息,他們認為這個決定太過突然。
  • 宜家將停止發行擁有70年歷史的紙質《宜家家居指南》
    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日前宣布,將停止發行擁有70年歷史的《宜家家居指南》,最後一版《宜家家居指南》將於2021年夏季發布。1951年,為了讓無法到店鋪實地看貨的顧客方便了解宜家的產品並遠程購買,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製作了首版《宜家家居指南》,將宜家當季的產品目錄編入冊中,客戶可以翻閱後打電話訂購心儀的產品。發展至今,《宜家家居指南》已經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產品目錄,更是宜家重要的營銷工具。
  • 這項宜家堅持了70年的傳統,要結束了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家居指南》是宜家這個瑞典家居巨頭最重要的市場營銷途徑之一。這本免費取閱、全彩色印刷、展示了各種風格家居搭配和家具類目的冊子深受消費者喜愛,在巔峰的2016年,《家居指南》一度在宜家全球超過50個市場發行、有32個語言版本、年印刷量高達2億冊。
  • 70歲的《宜家家居指南》宣布停刊,年發行2億冊超越《聖經》
    12月7日,瑞典家具連鎖品牌巨頭宜家(IKEA)宣布,擁有70年歷史、銷量匹敵《聖經》的《宜家家居指南》(IKEA Catalogue)將告別讀者,不僅僅是停止發行印刷新的紙質版本,同樣內容的電子版本,讀者恐怕也再無緣得見。
  • 宜家產品目錄封面69年最全回顧,值得收藏!
    然而卻有一本連雜誌都算不上的小冊子,一年只出一期,年發行量卻神奇的突破了2億,是《聖經》的2倍——它就是宜家產品目錄。60年代刨花板的出現對宜家產生重大影響,設計師 Ake Fribryter在1969年設計了PRIVAT沙發底座採用刨花板,明快的直線條、實用的功能以及無人能比的低價格使得這種沙發在當時大獲成功。
  • 70歲的《宜家家居指南》正式謝幕,這是為了進一步推廣數位化嗎?
    關注我們,發現實體商業的一切12月7日,宜家通過官方推特向全球宣布,今年發行完2021年的產品目錄後,《宜家家居指南》(下簡稱「指南」)將正式停刊。「宜家的《家居指南》擁有70年的悠久歷史。數位化還只是宜家戰略變革的其中一環。《指南》的數位化升級也於前幾年就開始。例如,宜家中國推出了《指南》的小程序;總部主導的網站IKEA Museum 最近一口氣將過去70年的19000頁內容統統搬上了網站,這反而提供了另一種閱讀體驗,有一種感受「跨時代」家居場景的感覺。
  • 逛宜家 | 宜家家居(上海靜安城市店)
    忙著在展館現場走來走去,接人、接貨,協調。我給忙碌打了雙引號,是因為我認為大部分的忙碌是由於管理不科學導致的。聲明:圖片不是指施工人員在偷懶,也不是與我想表達的觀點直接關聯。只是因為這張照片是前方傳來的新鮮照片,我就想放一下。
  • 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數字營銷從2D邁向3D時代
    營業70年的宜家《家居指南》,在半個多月前結束了自己的傳奇旅程。有些意外的是,國外還有不少網友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給宜家留言,國內卻是一如既往的平靜,鮮有媒體懷念曾經在發行量上比肩《哈利波特》的宜家小冊子,自然也無緣近日的微博熱搜。可以給出的解釋有很多。
  • 宜家新財年丨近一些,更近一些,宜家為家賦能無限值
    8月27日,以「家的無限值」為主題的宜家中國2021新財年媒體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也為這個問題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新的財年開啟之際,宜家將繼續保持「未來+」戰略所確認的發展方向——通過形式多樣的門店模式和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提升宜家的可觸達性、通過更多創新的數位化解決方案賦予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致力於在更多觸點成為消費者的「家居生活服務專家」。
  • 美媒:宜家將不再出版有70年歷史的產品目錄手冊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7日報導,由於消費者紛紛轉向網際網路瀏覽產品,瑞典著名零售商宜家將結束出版年度產品目錄手冊的歷史。據報導,宜家高管康拉德·格魯斯在一項聲明中說:「由於媒體消費和顧客行為發生變化,翻過我們喜愛的產品目錄手冊這一篇章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過程。」他表示,為了繼續與眾多顧客交流,宜家將繼續探索新的方式,用新的家具解決方案來吸引消費者。報導說,宜家的首本產品目錄手冊於1951年在瑞典出版。
  • 再見了,宜家紙質型錄
    沒想到在2020年的末尾,還收到一條讓人無可言說的消息: 宜家型錄宣布停刊了。
  • 都市型宜家IKEA在東京澀谷又開店!啥時國內也能有市中心的宜家呀
    宜家將於11月30日在東京澀谷區宇田川町開設「宜家澀谷」。作為比較小型的都心型店鋪,賣場面積約4800平方米共7層,餐廳在7樓預計2021年春季開放。這是繼「宜家原宿」之後在東京的第二家店鋪。10種中有8種是宜家澀谷限定商品,也就是只有在澀谷店能吃到喲~但現在只能外賣~二樓,燈具、家用電器等器材,其中還有支持蘋果、谷歌和亞馬遜AI助手的智能家電。三樓,床上用品和兒童用品等。今年SNS上最熱的題的鯊魚毛絨玩具(Bloyhoftoy,1999日元)堆積如山。
  • 宜家中國線上銷售同比增長67%,2021財年將在中國五地開新店
    來源:一財網從「超級藍盒子」到「瘦身小店」,從線下實體店到入駐天貓、上線宜家購物APP,2020年宜家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過去12個月,宜家在中國的開店和數位化轉型策略仍將在2021年延續,中國依然是我們會加大投資的重要市場。」在宜家中國2021財年媒體發布會上,宜家中國副總裁Francois Brenti向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
  • 宜家中國:「未來+」戰略方向不變
    8月26日,宜家中國在上海舉行2021財年媒體發布會。在舊財年即將結束、新財年即將開啟之際,宜家中國回顧過去成績的同時公布了新一年的商業計劃和品牌重點。在數位化及全渠道發展方面,宜家推出了宜家購物APP和天貓旗艦店,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戶逛宜家的願望。在家居生活方面,宜家還全新升級其全屋設計服務,為中國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的方案。  如今,這些投資和舉措也給宜家帶來了收穫。宜家天貓旗艦店、宜家購物APP兩大平臺有效地提升了宜家中國的線上銷售業績。
  • 宜家宣布停止發行《宜家家居指南》國內8月發行目錄冊是最後一版
    12月8日,有消息稱已經發行了70年之久的《宜家家居指南》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徹底停止發行。宜家中國回復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稱,作為全球的同步行動,今年8月發行的目錄冊就是該指南在國內的最後一版。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於周一(12月7日)宣布,發行了70年之久的宜家產品目錄,將在今年徹底停止發行,原因是客戶使用行為的改變。「對於顧客和合作者來說,《宜家家居指南》是一份帶給他們很多情感、回憶和快樂的刊物。70 年來,它一直是我們最獨特、最具標誌性的產品之一,激勵著全世界數十億人。
  • 英媒:宜家取消紙質產品目錄
    英國《金融時報》12月8日消息,宜家將停止製作其標誌性的產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