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靠隨機 掃碼您隨意 商場防疫大門怎能這樣虛掩著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昨天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強調,商超、農貿市場、電影院、商務樓等場所,測溫、驗健康寶、消毒、設置一米線仍是非常時期的硬性要求。但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城區內一些商場的大門並沒有守好。商超內空間密閉,人流密集,如今,不測溫、不看碼、甚至放空門,讓疫情防控只剩下了形式。

目擊1

只守大門不管旁門

崇文門商圈、西單商圈是客流量比較大的購物場所。從昨天下午至晚間,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面對仍然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這些商場卻都存在一種情況——只守大門而不管旁門。

「請打開健康寶,主動接受測溫……」走在街頭,各家商場門前的擴音器都循環播放著提示,商場門前的安保員也手持測溫槍,但商場一層往往都有商鋪,通過這些商鋪也能直達商場內部,這些出入口都被忽略了。

「來,走這邊,這邊快!」昨晚6時許,幾名年輕人從崇文門摩方商場一層的一家品牌服裝店進了門。他們所謂的「快」,是指從這裡進入商場,省去了掃碼、測溫的環節。記者看到,商場正門及南門都有安保員在執勤,但正門兩側各有一家品牌服裝店,其中一家的玻璃門上掛著一個健康碼,另一家乾脆「屋門大敞」。很多顧客有意或無意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從而避過了測溫和掃碼環節。記者現場做了一個統計,在半小時裡,顧客從商場正門進入和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的頻率比例大約是6比1,這意味著未接受測溫、掃碼的人佔了相當的比重。

(顧客從商場一層商鋪的大門進入,便繞過了掃碼測溫環節。)

來到馬路對面的搜秀商場,正門有人在測溫,旁門連接著一家肯德基門店,這一出入口也有人把守。只不過,百密一疏,漏掉的「旁門」中,至少還包括一家能直接通往商場一層的咖啡店,以及一家可以直達商場二層的飯店。

隨後,記者來到西單商圈,發現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過街天橋兩端,連接著各家商場的二層,從一層進門至少還有人在測溫,但從二層進入商場,疫情防線很快就「失守」了。

目擊2

防控工具成了擺設

貼在門上的健康碼、安保員手上的測溫槍、小桌上的登記表……在商超門口,這些用於疫情防控的工具一個不少,有效利用卻很難,測溫掃碼憑自覺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工作人員對主動出示健康碼的顧客不屑一顧,這樣的現象竟也時有發生。

「您好,您需要看一下嗎?」昨晚8時許,一名顧客進入西單明珠商場,在看到商場門前放置的健康碼後,她自覺拿出手機,因為網絡信號不穩定,好半天才成功掃碼。接著,這名女顧客把手機屏幕展示給正在值勤的工作人員,誰料,這名工作人員正蹲在地上忙著,女顧客問了三遍他才轉過身來匆匆看了一眼。

(顧客出示健康碼,工作人員都沒搭理。)

「以前也遇到過這種尷尬的情況。」進入商場後,記者追上了這名顧客,她表示,很多人進入商場甚至連測溫環節都省了,但是她覺得既然疫情還沒過去,非常時期的很多規定應該自覺遵守,但工作人員都是這樣的態度,讓她覺得自己反倒成了一個多事之人。

繼續觀察記者發現,大多數時候,明珠商場門前的工作人員只是在埋頭看手機,身邊進出顧客來來往往,有的甚至連口罩都沒戴,卻好似與他沒什麼干係。

(顧客來來往往,卻不見工作人員上前測溫。)

如果說這樣的情況是個案,那麼在接下來的走訪中,測溫掃碼「隨緣」則是更普遍的情況。僅以國瑞城商場為例,兩扇大門分成入口和出口,健康碼貼在門外,工作人員坐在入口處,等待著進門的顧客接受測溫。記者看到,健康碼鮮有人去掃,不少顧客是從出口進入商場的,工作人員並未提醒勸阻。

其實,如果顧客拒絕配合測溫、驗碼、戴口罩,商場工作人員有權拒絕顧客進場。記者探訪了多家商場,在與商場安保員或工作人員交流中,他們都表示:「說是這麼說,可因為測溫驗碼和顧客起爭執的事兒不少。被顧客罵了委屈,領導再覺得是因為自己處置不當引起的,更委屈。」

目擊3

無人值守頻放空門

「放空門」的情況也不少。一些商場採用了電子測溫儀器,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這些大門與「空門」沒有區別。

昨晚8時許,記者來到西單購物中心,該商場所有大門均被電子測溫儀覆蓋。智能設備的加入,確實提高了檢驗的速度和準確度,但設備的使用並非「隨心所欲」,它對測溫者的停留時間、停留距離都有要求。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站在電子測溫儀前,需要面對屏幕,測溫儀屏幕上會出現一個綠色方框進行人臉識別,大約一兩秒後,測溫儀會自動報告體溫。但來往顧客匆匆,別說駐足接受測溫了,甚至連正臉都掃不上。儀器旁,也留有戴著工作牌或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有的在低頭看手機,有的正跟其他工作人員聊得火熱。

(顧客來來往往,電子測溫儀器很難捕捉到顧客的面部。)

通州萬達廣場的西北側入口處,也放置了電子測溫儀。這臺測溫儀需要顧客主動伸手測量,記者看到,一位男顧客測溫後,他身後緊跟著的另一名女顧客並沒有伸手測溫,而是直接走了進去,一旁的保安沒有提醒。

不遠的永輝超市入口處也採用了電子測溫形式,但是,很多進場的顧客做不到主動測溫。記者在這裡停留多時,有三名同行的年輕人,從測溫儀前匆匆走過沒有停留,還有幾名顧客則是繞過了前面正在測溫的人。在隨後的觀察中,大量顧客魚貫進入,都沒有停下測溫,站在一旁邊的保安看向別處,也沒有上前勸阻。

記者向保安詢問為何不加以指導或勸阻,保安則一臉無奈:「如果走得太快就測不出來,很多人不願意多停留。當提醒他們測溫的時候,會有人說剛從別的商場的門出來,那邊已測過體溫了。」

目擊4

不戴口罩大有人在

除了健康碼、測溫槍,疫情期間最基礎的防控工具莫過於口罩,但從商場的工作人員到普通顧客,不能正確佩戴口罩甚至不戴口罩的大有人在,將口罩掛在下巴上成了普遍「操作」。

昨晚8時許,通州萬達廣場的永輝超市內,在日用品區有4名推著購物車的顧客沒有戴口罩,場內有幾名工作人員來回走動,但是沒有人上前提醒。在一個售賣水杯的櫃檯前,擺著一個兒童遊戲桌,兩名沒戴口罩的小朋友正在低頭玩耍,坐在他們旁邊的一位女子,將口罩褪到了下巴與脖頸間,專注地低頭看手機。

走進食品區,熟食區裡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正在幫客人稱重,他的口罩兜住下巴,口鼻大露;在生鮮肉食區,記者先後看到7名工作人員的嘴露在口罩外邊,其中還有一名工作人員退下口罩打電話。

除了部分工作人員口罩佩戴不規範外,在蔬菜區和副食品區,記者還發現多名不戴口罩的顧客。在蔬菜區的稱重櫃檯前,幾位戴著口罩的顧客中有一名沒戴口罩的中年男子,一邊和身邊的女子聊天一邊等待稱重。記者在超市停留的近一小時裡,至少有數十名顧客沒有正確佩戴口罩。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景一鳴 楊曉斌

編輯:景一鳴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記者實地走訪商場疫情防線:測溫靠隨機、掃碼您隨意
    測溫靠隨機 掃碼您隨意商場防疫大門不能虛掩著昨天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強調,商超、農貿市場、電影院、商務樓等場所,測溫、驗健康碼、通風消毒、設置一米線仍是非常時期的硬性要求。但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城區內一些商場的大門並沒有守好。
  • 武漢公共場所加強防控:測溫、掃碼、戴口罩一樣都不能少
    「各位旅客請全程佩戴好口罩,為了您和其他乘客的健康安全著想,請打開手機健康碼。」1月10日上午,在武漢火車站東廣場,志願者正在引導進站的乘客出示綠碼和測溫後有序進入站廳。在站廳內,旅客過安檢的同時,又會再次通過紅外測溫儀測溫。   站廳內外,電子屏、宣傳板、廣播等多種形式提醒旅客注意加強疫情防控。
  • 北京商場超市疫情防控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幾個商圈已積極整改
    12月17日,本報以《商場防疫大門不能虛掩著》為題報導了商場超市的疫情防控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報導後,在市城管執法局、屬地街道的指導下,幾個商圈按照三級響應要求積極整改。昨天,記者再次回訪現場,各商超門前掃碼、測溫工作有序進行,再不見懶散懈怠。12月17日,本報刊登暗訪文章。
  • 顧客進店躲掃碼、餐飲店員不戴手套……這些防控漏洞還得堵
    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兒鬆懈。元旦假期,記者走訪多個商圈餐飲店發現,絕大多數門店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入口處指導市民掃碼、測溫,嚴格落實各種防疫措施。但是在一些商圈,由於節假日瞬時客流量大,工作人員很難做到逐一查驗每名顧客;個別市民「圖省事兒」,直接用準備好的「本人健康碼自查詢」綠碼界面代替現場的「掃碼登記」。
  • 顧客進店躲掃碼、餐飲店員不戴手套……這些防控漏洞還得堵住
    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兒鬆懈。元旦假期,記者走訪多個商圈餐飲店發現,絕大多數門店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入口處指導市民掃碼、測溫,嚴格落實各種防疫措施。但是在一些商圈,由於節假日瞬時客流量大,工作人員很難做到逐一查驗每名顧客;個別市民「圖省事兒」,直接用準備好的「本人健康碼自查詢」綠碼界面代替現場的「掃碼登記」。
  • 福建廈門:商場餐飲店強化防疫措施 商家落實細節防控
    央視網消息:在福建廈門,也加強了測溫和對顧客佩戴口罩引導的工作。 在福建廈門的這家商場,商場工作人員做好測溫工作的同時,也加強了對顧客佩戴口罩的引導。 雖然大部分人都能自覺做到佩戴口罩進場,但也會出現個別顧客到了商場才發現自己忘記帶口罩的情況。為此,商場也在入口處備好了全新的口罩,顧客只需要掃碼就可以購買。商場內必要的消殺也是防疫的關鍵。商場走廊、電梯間,以及顧客觸碰較多的手扶梯,都是消殺的重點場所部位。 在商場內,各家餐飲店也陸續迎來了用餐的顧客。現在要進店吃飯,除了測溫消毒、出示健康碼之外,防疫登記也是必不可少。
  • 北京多家商場餐廳恢復堂食,掃碼點餐、隔位就座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北京各大商場的餐廳逐步開放堂食。3月20日,北京薈聚中心發布消息稱,商場內40多家餐廳恢復堂食。新京報記者還獲悉,北京朝陽大悅城40多家餐廳、華熙LIVE·五棵松60多家餐廳則已在3月19日宣布恢復堂食。
  • 「你連狗都不如」吉林女子不配合掃碼測溫,被拒入超市邊罵邊動手
    然而,近日,一位女子卻與全國抗疫為敵,公然不配合掃碼測溫,毆打工作人員 。1月13日下午,吉林市解放北路一超市,一女子疑似想進超市上廁所,但拒絕掃碼測溫。工作人員勸阻「有疫情,要登記才能進入」,隨後女子大罵工作人員「你連狗都不如,你裝啥啊!」接著女子憤怒脫下外套,繼續往廁所裡面闖。雙方爭執後,開始動手,女子大聲質問「你老攆我幹什麼,我自己不會走嗎!」
  • 哈爾濱這家商場開業一天就閉店!道裡道外南崗各商場實況!
    但是從一樓到六樓越往上走,開門的店家就越少一些,到了六樓餐飲區只開了一家,為商場內的業戶提供服務,但也只能外賣。南極國際的冷鮮城與茶城同樣採用掃碼測溫排隊登記進入。由於茶葉不是大部分群眾的生活必需品,茶城相對冷清,反之,冷鮮城門前排起了長隊,買肉的、整貨的、推車的……冷鮮城正在一步步「解凍」。
  • 守好上海陸上「西大門」!區領導現場體驗重點場所防疫舉措
    守好上海陸上「西大門」!倪耀明(左二)檢查虹橋火車站防疫工作守好上海陸上「西大門」一到虹橋火車站,倪耀明和陳宇劍一行直奔車站到達大廳,查看這裡的防疫工作。
  • 北京體育場館「健康寶」掃碼登記入場使用方法
    目前,按照北京市三級應急響應級別的防疫要求,各商業服務業企業經營場所測溫、核驗「健康寶」等措施成為常態化。近期,全市體育經營單位正陸續對社會進行開放,有些體育場館採取提前預約、分場次、場地內限流的模式,建議大家提前一天預約。在此特別提醒大家,到場後需在入口處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核對預定信息無誤後,即可購票入場。
  • 自主開發掃碼出入系統、封閉式管理……這個辦公大廈多舉措確保...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自主開發掃碼出入系統,對已備案的員工進入大樓需要掃描二維碼登記,每天每人生成特有的二維碼,沒有報備過的員工無法生成二維碼;對體溫異常人員還可掃碼上報異常情況……位於徐匯區楓林街道轄區的均瑤國際廣場為使企業有序復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樓宇內企業復工平穩有序
  • 進店掃碼,顧客配合度挺高!
    王璐的同事小周說,掃碼並不難,就跟掃碼結帳差不多,只不過在掃完後需要再填寫幾項個人信息,方便聯繫。記者看到,不少年輕人對掃碼都是持支持的態度,他們願意配合,安全自己,方便社會。每個人的身份都是多重的,一個人既是消費者,同時也可能是商家,得互相理解配合才能有效將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 西單大悅城餐飲防疫升級完畢,已恢復正常營業
    商場入口處,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顧客在門口排成一隊,紛紛打開「北京健康寶」的「本人信息掃碼登記」一項,朝著門上相應位置的二維碼進行掃碼後,出示給工作人員,並接受體溫測量。
  • 普朱管委會深化用好「亮碼+測溫」織牢防疫網
    當前,境外疫情發展迅猛,防輸入風險不斷加劇,為切實做好功能區境外疫情防輸入工作,普朱管委會繼續發揮「健康碼」等管理機制,嚴格管控,鞏固功能區疫情防控良好局面。一是把好入舟「第一道防線」。普陀山機場精準掌握當前及近期擬入舟涉外人員數據情況,提前掌握來舟航班相關信息,全面做好入境人員身份登記、測溫、健康碼查驗、應急處置、信息通報等工作,並由鎮、街道做好信息核查,確保信息及時共享和傳遞。二是無接觸「亮碼+測溫」。
  • 歲末消費旺季來臨,上海各大商場防疫舉措落實得怎樣?--上觀
    這個雙休日,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各區商務部門針對「跨年迎新購物季」(今年12月中下旬至明年2月18日)期間開展促消費重點活動的商業場所,開展商場活動防疫措施專項督導檢查。結果顯示,相關商場已將疫情防控納入常態化管理工作中,以保障市民群眾逛得放心,買得安心。浦東第一八佰伴「歲末嘉年華」活動將於12月31日上午8時拉開帷幕。
  • 美妝店內上嘴試口紅 店員不戴口罩 防疫這根弦又該緊了
    12月16日,北京第186場疫情防控發布會強調,公共服務人員應該正確佩戴口罩,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應佩戴口罩。但是記者探訪發現,一些商場和室內娛樂場所裡,無論是經營者還是顧客,鬆懈心態普遍存在。
  • 北京商超等重點場所要嚴格測溫驗碼戴口罩
    北京將加強對漢庭酒店大山子店中風險地區嚴格管控,所在地區人員要嚴格遵守防疫規定。  本市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等措施,冷鏈、快遞、外賣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臨近元旦、春節,有關部門將對文化市場經營單位,特別是網吧、影劇院、賓館、飯店、熱點景區等人員聚集場所開展全面檢查,嚴查服務人員及消費者口罩佩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