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知名的電影節、電影獎

2020-12-01 不入流的電影人

前言:

前天,即11月28號,隨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的舉行,「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也隨之落下了帷幕。雖然這一屆的金雞獎已經結束了,但是與之相關的獎項依舊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

周冬雨成為了中國內地最年輕的「三金影后」

提起電影獎,大眾首先會想到美國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即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提起與之相關的電影節、電影展,大眾首先會想到歐洲的三大電影節,即「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所謂的電影節、電影展,即以放映電影為主要形式,提供電影貿易平臺為主要業務,頒發電影獎項為主要實質,從而促進電影從業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拓寬電影藝術的普及率,提高電影藝術水平的藝術活動!

電影節的創辦由來已久,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就創辦於1932年8月6日。迄今為止,「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已經舉辦了76屆!

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所謂的電影獎,即從屬於電影節、電影展(大多數),以頒發相應獎項的形式,對入選的電影作品、電影創作者進行嘉獎,從而激勵電影從業者,提高電影從業者創作水平的頒獎典禮!

世界影壇最具有藝術權威性的電影節為坎城國際電影節,其中最受關注的單元為主競賽單元,主競賽單元的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迄今為止,整個華語影壇只有陳凱歌執導的戲曲愛情片《霸王別姬》榮獲過金棕櫚獎!

《霸王別姬》榮獲「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相較於國外而言,國內的電影節、電影獎在權威性和知名度上要差很多,能被大眾熟知的也是寥寥無幾。

因此,借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舉辦的契機,我來盤點一下中國較為知名的電影節、電影獎!

從參選範圍上劃分:

無論是在中國範圍內,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電影節、電影獎的參選範圍一般都分為本土和國際。即一類的參選電影來自本土,另一類的參選電影來自國際。例如「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唯一一個國家級電影節,同長春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齊名。從屬於其的電影獎分別是金雞獎和百花獎,其中金雞獎是一年一屆,百花獎則是兩年一屆!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作為本土電影節,無論是參與展映的電影(大多數),還是參選金雞獎或百花獎的電影,其出品地區都來自中國,幕後的主創團隊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

例如與11月25號舉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其「最佳故事片」的提名影片《少年的你》、《白雲之下》、《奪冠》、《我和我的祖國》、《春潮》、《誤殺》的出品地區都是中國!

體育勵志片《奪冠》榮獲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與1993年首次舉辦,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從屬於其的電影獎分別是金爵獎、亞洲新人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國際電影節,無論是參與展映的電影,還是參選金爵獎的電影,其出品地區都來自世界各地。除此之外,「上海國際電影節」各個獎項的評審團也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審組成!

例如2015年舉辦的「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爵獎最佳影片」的社會劇情片《守夜》來自法國,而「金爵獎最佳男演員」則由中國演員郭濤、鄧超、段奕宏共同獲得!

來自法國的社會劇情片《守夜》

從評選標準上劃分:

無論是在中國範圍內,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電影節、電影獎的評選標準都有所不同。即有的電影節側重於電影的藝術性,有的側重於電影的政治性,有的側重於電影的綜合性。例如「中國三大獎」: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

上文提到過,金雞獎和百花獎從屬於「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但是這兩個電影獎無論是創辦時間還是評選標準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是中國內地最具權威性、專業性的電影獎。它與「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電影金馬獎」合稱「華語電影三大獎」!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因為「中國電影金雞獎」各個獎項的評審團都由電影行業的專家組成,並且每個獎項的投票都是實名制,所以它的評選標準會偏向專業性和藝術性!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獎!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因為「大眾電影百花獎」入選的電影,以及相應的電影獎項都是由全國觀眾投票產生的,所以它的評選標準會偏向於大眾性和商業性!

中國電影華表獎」的前身為「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正式設立於1994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屬於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及其獎盃

因為政府設立「中國電影華表獎」的初衷是為了能夠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從而體現國家對於中國電影事業的激勵和扶持,所以它的評選標準會偏向政治性和綜合性!

從主辦地區上劃分:

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所以使得人們習慣上把中國分為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或者是兩岸三地。因此,不同地區主辦的電影節、電影獎,其參選範圍和評選標準都有所不同。例如「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由中國香港電影金像協會主辦,是中國香港地區最具權威性、最具知名度的電影獎!

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作為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自創辦以來,它的評選標準始終傾向於香港電影,以及香港演員。如今,隨著香港電影工業的衰退,「香港電影金像獎」更是成為了扶持香港電影發展的中流砥柱!

例如從「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到「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37年間,僅有李連杰一位內地男演員獲得過「最佳男主角」,而且那時的李連杰已經在香港影壇打拼十幾年了!

李連杰在動作戰爭片《投名狀》中飾演龐青雲

「臺灣電影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從屬於「臺北金馬影展」,由中國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舉辦。是華語影壇最早的電影獎之一,有著「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稱!

「臺灣電影金馬獎」雖然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但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無論是它的參選範圍,還是相應的電影獎項都在往華語的範疇靠攏!

此後「輝煌不再」的臺灣電影金馬獎

例如2013年,由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家庭劇情片《爸媽不在家》一舉斬獲了「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四項大獎!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家庭劇情片《爸媽不在家》

總結:

除了上述提到的綜合類電影節、電影獎外,中國還有像專為扶持青年導演所創立的「FIRST青年電影展」,以及專為動作電影設立的「成龍動作電影周」等類型鮮明的電影節、電影獎!

「成龍動作電影周」 的鋼鐵人獎盃

總的來說,中國的電影節、電影獎無論是在創辦歷史上,還是在創辦數量上都不會輸給國外。中國的電影節、電影獎目前最欠缺的就是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以及在電影藝術上的權威性!

不過,我相信,隨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地擴大,中國電影人在國際的地位不斷地提高,由中國主導的電影節、電影獎將會在未來獲得更高的知名度,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管是影響力還是展映電影質量,都是國際頂尖水平。回顧往年柏林電影節,哪些中國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大家也可以把這份盤點當做一份「優秀華語電影補片片單」。
  • 盤點:國內外幾個重要的電影節,從知名電影獎項評選上取經
    新的電影作品在不斷湧現,觀眾的口味隨著市場化的變化也在不斷變化,怎樣讓這種評獎令人非常信服?國際上的各大電影節獎項都遵從怎樣的評審規則呢?我們不妨放眼世界,從知名電影獎項評選上「取取經」。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有專門的選片委員會來負責選擇入圍影片,鼓勵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儘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獎項由每屆的評委會選出。
  • 盤點三大電影節中的華語片,電影最高獎獲得者,個個都是華人之光
    盤點三大電影節中的華語片,電影最高獎獲得者,個個都是華人之光大家好,今天小編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在國際三大電影節中,獲得過最高獎項的華語電影。國際三大電影節是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這三大電影節是目前影壇上最權威最有分量的三個電影節,他們頒出的最高獎項分別是金獅獎、金棕櫚獎和金熊獎,也代表了全世界電影的最高榮耀,那有哪些華語電影獲得過這三個獎項呢?
  • 外國知名電影獎項和電影節介紹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法國的坎城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與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被視為國際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但不同於奧斯卡獎注重影片的政治和商業因素
  • 金馬獎是電影節?帶你了解國內電影節那些事
    另外,頒獎禮也可能是電影節的一部分。一般電影節包括影片放映評審,開幕式,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等環節。我們熟知的金爵獎,就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那麼,國內比較大型的電影節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 北影節十年之際回顧:那些各具特色的中國電影節
    其中,因疫情孕育而生的「雲上北影節」成為本屆電影節最大亮點,這不僅實現了安全疫情防控,還拓寬了電影節的活動形式,彌補了不少「手慢無」影迷的遺憾,也解決了很多電影從業人員無法親臨現場學習的問題。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將盤點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年發展變化和國內極具代表性的電影節及其特色。
  • 華人女導演趙婷奪得多倫多電影節最高獎,成首位獲獎中國女導演
    「金獅獎」之後,又摘得第45屆多倫多電影節的最高獎「人民選擇獎」!趙婷更是成為2000年 《臥虎藏龍》的李安之後,第二位獲得多倫多「人民選擇獎」的華人導演,也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中國女導演。 但在後來的電影攝製過程中,與不同的製作團隊合作,令趙婷感到自己非常幸運。她亦希望與共事的友人們分享榮譽。作為趙婷的第三部電影長片,《無依之地》日前已斬獲2020年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最佳影片金獅獎。
  • 華裔導演何蔚庭影片《幸福城市》獲多倫多電影節「站臺」獎
    華裔導演何蔚庭影片《幸福城市》獲多倫多電影節「站臺」獎 2018-09-17 11:53: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
    近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鄭州舉行,劉昊然任宣傳大使。
  • 中國長春電影節再拉序幕,新增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這個為期6天的電影節,今年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並將舉辦「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等活動。繼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成為疫情平穩之後又一成功落地的電影界大型活動。
  • 第四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閉幕
    新華社義大利那不勒斯7月28日電(記者 李潔)第四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28日在那不勒斯伊斯基亞島落下帷幕,《南哥》《邊走邊唱》等優秀國產影片在電影節期間展映,受到義大利觀眾歡迎。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徐志成、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國家電影學院校長阿德裡亞諾·德桑蒂斯等7名中意影視界知名人士組成評審團在參展影片中評出各個獎項。最終講述扶貧故事的《南哥》獲得最佳故事片獎。另有中意兩國近10部短片參加了「中國遇見世界」單元的展映。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8月29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介紹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情況及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體活動情況,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卿介紹了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籌備情況,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尹力宣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名單。發布會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喇培康主持。
  • 盤點獲得國際三大電影節的華人影帝影后 萬萬沒想到 原來還有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歐洲/世界三大電影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獲得這三大A類國際電影節的十大華人影帝影后們。1. 張曼玉——【阮玲玉】(1992年)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鄭州啟幕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鄭州啟幕 「豫」見鄭州,百花齊放。9月24日晚,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星空放映啟動儀式在鄭州博物館新館北側文化廣場舉行,正式拉開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帷幕。
  • 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揭曉
    《決勝時刻》《囧媽》《蕎麥瘋長》等多部中國電影得獎,肖央和鍾楚曦分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新華社東京11月1日電(記者姜俏梅)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活動11月1日在東京閉幕並舉行「金鶴獎」頒獎儀式。《決勝時刻》《囧媽》《蕎麥瘋長》等多部中國電影得獎,肖央和鍾楚曦分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 中國影片《白雲之下》斬獲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導讀: 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於2019年11月5日下午正式閉幕並宣布獲獎名單,由旗幟傳媒出品、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瑞執導、吉日木圖、塔娜主演的中國影片《白雲之下》(英文片名Chaogtu with Sarula)喜獲「最佳藝術貢獻獎」!
  • 中國五大知名導演電影推薦,第一名實至名歸……
    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作品的強大號召力,2018年5月6日,就憑藉執導的劇情片《芳華》獲得了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下面來推薦一下中國五大知名導演最受好評的電影作品。第一名:李安李安1954年出生於臺北,是第一位在太平洋兩岸獲得商業成功的華人導演之一。
  • 巴黎中國電影節頒獎禮 《二次初戀》獲最佳導演獎
    巴黎中國電影節頒獎禮 《二次初戀》獲最佳導演獎 巴黎中國電影節合影第十三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日前在巴黎十三區區政府舉行頒獎典禮,開幕影片《二次初戀》導演戴瑋攜主演兼電影節形象大使朱茵、主演杜天皓一起出席,戴瑋更是憑藉本片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也贏得法國觀眾一致好評
  • 華人電影7奪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有哪些電影呢?每一部都很厲害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於2019年9月7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正式閉幕,各大獎項逐一揭曉。超級英雄大電影《小丑》勇奪金獅獎,成最大贏家。我國楊凡的《繼園臺七號》獲得最佳劇本獎。每年威尼斯電影節,都少不了中國人的身影,特別是紅毯走秀環節,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那麼華語片與威尼斯電影節有什麼淵源呢?華人電影有多少步影片勇奪金獅獎呢?
  • 盤點歐洲三大獎大滿貫的導演和演員:張藝謀鞏俐上榜,國師被低估
    作為電影界最負盛名的電影殿堂,歐洲三大電影節(法國坎城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是各國電影人爭先爭取的榮譽。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獲得過歐洲三大電影節各個主流獎項大滿貫的導演和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