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東京大轟炸有多恐怖:河水蒸發,死亡人數超過廣島長崎

2020-12-23 騰訊網

飛機用於軍事目的空襲,一直是空中作戰的主要方式之一,這種作戰方式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在二次大戰中逐步發展成熟的戰略轟炸,更將空襲這種作戰模式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空軍轟炸東京這一戰役可以說是戰略轟炸的經典之作,這次戰略轟炸及其所造成的平民重大傷亡也一同被載入了史冊。本期就帶大家一起了解美國如何製造了這場震驚世界的東京大轟炸,轟炸東京無疑是一次完美發揮了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的一次經典範例。而談到對飛機的應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

1869年5月30日杜黑出生在義大利南部,一個名字叫做卡塞塔的小鎮,他出身軍人世家,家中幾代都為薩伏依王室服務,由於受家庭薰陶,他自幼立志繼承父業,投身行伍,他以敏銳的眼光看到了飛機對未來戰爭的影響,並率先系統性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從而在世界軍事理論家之裡佔據了不可動搖的一席。

杜黑的制空權理論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的空軍建設,尤其對轟炸機的發展有過重要的影響,而美國的柯蒂斯李梅將軍無疑是將空襲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襲擊了美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珍珠港。為了表示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心和有仇必報的憤恨,美軍在1942年4月策劃了「杜立特空襲」轟炸東京。儘管此次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十分有限,但卻大大振奮了軍心,鼓舞了鬥志,更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也讓那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再次確定美軍的太平洋艦隊依然擁有反擊的能力。

不過遺憾的是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美軍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以及在與日本海軍的交鋒中常常失利,一直都不具備對對東京進行戰略轟炸的條件,直到超級空中堡壘b29問世。

B29戰略轟炸機是一種機長30米,翼展超過40米的超大型戰略轟炸機,它的時速接近每小時600千米,航程可達6000多公裡,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載彈量約為9000千克。這種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在當時鮮有匹敵,即使是敵機能夠爬升到萬米高空,也難以追上,這就讓b29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儘管如此,美軍對東京的轟炸依然不是一帆風順,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想要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萬米的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有10%命中了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受了輕傷,這是由於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日本的天氣過於惡劣,時常狂風大作,陰雲密布,因此並不適合採用原有的轟炸經驗。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上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燒烤大師」登場。起初李梅依然堅持原來的空襲策略,選擇白天出擊,結果第21轟炸機隊的b29,先後對日本本土白晝出擊16次,傾瀉了5噸炸彈,但沒有一個目標被毀。相反b29轟炸機卻損失慘重,被日軍地面炮火共擊落29架,機械故障損失21架,另有15架損失,原因不明。

面對這種局面,1945年3月李梅將軍在深思熟慮後決定孤注一擲,把價值4億美元的334架b29轟炸機及機組人員的生命作為賭注,傾巢出動夜襲東京,為了保證此次空襲能一舉成功,李梅將軍制定了4項特別措施。

一根據日本缺少夜間戰鬥機和炮瞄雷達,夜間防控能力薄弱的實際情況,美軍一反白晝精確轟炸的常規做法,實施夜間轟炸已達到戰役上的突然性,同時儘量減少損失。

二因為是夜間空襲,夜幕是轟炸機最好的掩護,況且日軍缺乏有效的夜間防空手段,因此李梅將軍力排眾議,將b29轟炸機上的10挺自衛的重機槍全部拆掉,以增大攜帶量,加大單機的殺傷威力。

三根據此前b29轟炸機轟炸中國漢口日橋居住區,使用燃燒彈比爆破彈威力大的成功經驗,結合日本的住房廠房多維木質結構的特點,決定採用極速燃燒彈,而不是用爆破彈,實施轟炸。

四為了減小指揮難度和後勤保障壓力,採取單機跟進轟炸,而不是編隊轟炸的轟炸戰術。同時一改b29轟炸機高空水平轟炸的轟炸戰術,為中低空俯衝轟炸戰術,在戰術上出其不意。

1945年3月9日下午,第21轟炸機隊的334架b29轟炸機,在第314轟炸機連隊隊長鮑爾準將的率領下,從關島基地起飛,直撲東京。3月10日凌晨1:00左右,b29轟炸機群到達東京上空,開始按計劃實施低空俯衝轟炸。由於日本缺少夜間戰鬥機,所以極少戰鬥機起飛攔截,美機可以從容轟炸,當然也不需要自衛機槍掩護。

日軍的高炮火力雖然兇猛,但由於缺少炮苗雷達,因而難以瞄準測定b29轟炸機的轟炸航路和高度,只能憑經驗對空盲射,而b29轟炸機又一改高空水平轟炸,為中低空補充轟炸,因而除了直接命中之外,絕大多數炮彈都在129轟炸機轟炸航路的上空爆炸,未對美機構成重大威脅。

每架b29經過加載後起碼載有24枚5000磅的燃燒彈,每枚彈中又有8磅重的m69燃燒彈,這些燃燒彈投擲下去,其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

這次轟炸共計向東京投下了11,280枚an——m69集束燃燒彈,每枚燃燒彈中裝有38個凝固汽油彈,在此次轟炸中共有451,200枚燃燒彈落在這座城市中,而這些凝固汽油彈是專門針對日本城市設計的,因為日本大多數城市都是易燃的木質房屋非常容易起火,45萬枚燃燒彈引起的大火,很快形成了一場烈焰火爆,中心溫度達到了1000攝氏度,金屬燈柱和電車軌道都被融化了,在這座人間地獄中,任何人都沒有生存的希望。

此時此刻,日本帝國的首都東京,烈焰熊熊映紅了夜空,美軍先導機,以交叉轟炸航路投下燃燒彈,在東京市區劃出一個大大的火十字。後續的轟炸機以大大的火十字為地標,像飛蛾撲火般的瘋狂俯衝,投彈,爬升。此起彼伏,地面大火所產生的熱氣流使轟炸機就像狂濤中的小舟搖擺不定,更使得參加此次行動的機組人員熱血沸騰。

終於有機會一血珍珠港事件的恥辱,要不是為了保證燃燒彈的散布面積,一些飛行員甚至想駕機進行樹梢轟炸,也就是超低空轟炸。烈火焚燒發出的噼啪聲夾雜著人們的哭喊聲,嚎叫聲響徹夜空,整個東京變成了一片火海,連水都被大火產生的高溫直接煮沸甚至蒸發,又因為凝固汽油彈在水中爆炸後依然會繼續燃燒,人們唯一期盼的避難所也不復存在。

據事後拍攝的偵查照片顯示,東京市區約有41平方公裡的地面被焚燒的蕩然無存,東京的1/4被夷為平地,其中20%是工業區,60%是商業區,其他為住宅區。被列入轟炸計劃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被焚毀,26.7萬座建築物付之一炬,約有10萬人直接在大火中喪生,超過了廣島和長崎,在遭到原子彈襲擊後的死亡人數,12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火災之後,日本政府用了25天時間才把破磚破瓦清除乾淨,與清理廢墟同樣耗費時間的是清理,在此次轟炸中死亡的平民,大街上隨處可見殘缺不全面目全非的死屍,空氣中瀰漫著令人嘔吐的惡臭,那是死亡的味道。

在這次轟炸中,美軍的飛機損失極其微小,只有9架被擊落,5架身負重傷,勉強飛離東京後,迫降在海平面上,42架負輕傷,在安然返回基地在火攻登機後不到30小時,300多架b29轟炸機又夜襲了名古屋,摧毀了該市的飛機製造中心。

13日300架b29轟炸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美軍在轟炸中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公裡的市區在三小時內被焚毀。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摧毀了其造船中心。之後,美軍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如果不是美軍燃燒彈庫存告急,日本還會有更多的城市遭受滅頂之災。

截止到7月4日,美軍宣布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更猖狂的是轟炸。東京的總導演柯蒂斯李梅將軍還下令在轟炸的同時撒下傳單,故意告知日本下一個轟炸的目標,這種做法極大地打擊了日本國民的士氣。這裡首相近衛也承認,此次轟炸真正讓日本政府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小男孩和胖子落到了廣島和長崎,最終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指揮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傷亡情況:日本東京近10萬人死亡,另有10多萬人被燒傷其實,二戰時期美國對東京的持續性大轟炸,並不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如果僅算空襲規模的話,德國對英國採取的海獅計劃以及1944年美英對德國的「颶風行動」規模要比「東京大轟炸」大得多,無論是從出動轟炸機的規模還是投擲的彈藥,東京大轟炸都要比前者遜色的多。但是,東京大轟炸卻是人類歷史上造成破壞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然而到戰爭後期,隨著美軍的大轟炸,這一下日本本土民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當時東京上空出現數以萬計的燃燒彈,他們不會覺得這像是煙花一般的美麗,而是覺得有生之年,終於見到地獄的模樣,地獄裡的煙花是帶著血的。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入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沒有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顆名叫」小胖子「的炸彈,但對於生活在廣島經歷了核爆的人而言,這是打開地獄的鑰匙。
  • 當年美國為何沒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選擇了廣島長崎
    1945年8月6日、8月9日兩天,蘑菇雲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騰空而起,幾乎在轉瞬之間,整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大多數的建築都被摧毀,前前後後超過二十萬人直接喪命,受到原子彈驚人威力的震懾,日寇的心理防線被逐漸打破,加速了投降的腳步。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衝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築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有7.813萬人當日死亡,死傷總人數達20餘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
  • 屠戮東京:二戰時被遺忘的東京大轟炸
    文丨左夜(南開大學)歷史研習社孵化作者當我們談論起東京大轟炸時,往往認為它同長崎和廣島的原爆一樣,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 廣島,然後是長崎:為什麼美國部署了第二顆原子彈
    自從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以來,一個問題就一直存在著:這種規模的死亡和破壞真的需要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美國領導層顯然是這麼想的。
  • 二戰煉獄東京:河水沸騰,橋梁融化,10萬人葬身火海
    今天來聊聊二戰時期盟國尤其是美國對於日本的毀滅性打擊,說起這個話題,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就是美國扔在廣島和長崎的那兩個原子彈。而實際上,在1945年3月10凌晨,美國還對日本進行過一次不亞於核打擊的毀滅性轟炸,這次行動戰果遠超之前歷次轟炸的總和,這就是後來飽受爭議的東京大轟炸。
  • 美國的原子彈沒有丟在東京,丟在了廣島和長崎,是不想炸死一個人
    「小男孩」於1945年8月6日在廣島上空9千米多的高度被投下,它的原爆使大約7萬人迅速死去,差不多同等數量的人因此而受傷。而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丟在廣島和長崎兩地也不是隨機選擇的,先說廣島,既然美國是要用轟炸造成威懾,必然得選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可能把原子彈丟在荒野,製造響聲讓對方嚇到那麼簡單。 廣島當時常住人口大約35萬,最關鍵的是,這35萬人裡面有數萬的日軍,廣島還有日本「兵都」之稱,有兵就有軍工廠,廣島軍工廠數量繁多,炸一炸也能給日本帶來重大損失。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45秒後,「小男孩」爆炸了,爆炸產生了比太陽還要炫目的強烈白光,直接使人雙目失明,隨即廣島上空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巨大爆炸,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衝擊波迅速蔓延開來,摧毀了無數建築物和生命,廣島瞬間被毀滅。在爆炸當天,廣島死了近9萬人,這是一場悲劇。8月9日,這樣的悲劇在日本城市長崎重演,另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將長崎摧毀。
  • 原子彈投在了廣島長崎,為何不是在東京?美國佬深思熟慮啊!
    大家應該知道,二戰中,中國勝利的轉折點其實是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國內資源受到極大的損傷,以至於後來抵不住各國的攻擊而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投原子彈的城市不是東京而是廣島和長崎呢?
  • 三百架B-29突施新戰術,13萬人瞬間死傷,東京市民:河水都沸騰了
    有些受害人試圖跳河逃生,但是河水早已蒸發且滿是開始膨脹的屍體和其他物品;地面上則躺滿了橫七豎八的被大火燒焦的屍體。這次轟炸導致在41平方千米的區域內死傷13萬人,摧毀建築物267000間,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美國空軍準將託馬斯·鮑爾的B-29擁有足夠的燃料,他的飛機繞著地上蔓延的地獄般的燃燒場景飛了90分鐘,逐一觀察了地面不斷加劇的災難。
  • 長崎和廣島還在放射性嗎?
    這些炸彈儘管與現代核武器相比相對較弱,但對長崎和廣島等城市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它激發了一位讀者問:「長崎和廣島是否仍具有放射性?」 這個問題的簡短答案是「不」,長崎和廣島都沒有放射性。長答案需要一些我們下面提供的解釋。 放射性 核彈的能量和破壞力來自原子(通常是鈾或p)的分裂。
  • 廣島應該有怎樣的核爆記憶?
    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廣島市中心的建築幾乎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有7.815萬人當日死亡,死傷總人數達20餘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 東京大轟炸舊照:轟炸機如小雞下蛋丟炸彈,轟炸後的東京滿目瘡痍
    世人皆知,在1945年日本遭受了2顆原子彈的攻擊,之後不久其便宣布投降;然而實際上造成日本人最大傷亡的攻擊行動,不是原子彈襲擊,而是71年前的東京大轟炸。圖為飛往日本東京準備大轟炸的美國B-29轟炸機。
  • 評論:日本無權為廣島要一個道歉
    我們希望,日方安排其他國家政要去廣島參訪,也要本著一個目的,就是日本絕不再走軍國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曾經給日本本國人民以及亞洲和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在這之前,中國在類似問題上,是一年前的5月13日由外交部另一名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的。當時有記者問: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上提議各國領導人訪問廣島和長崎,中方領導人會不會訪問廣島和長崎?
  • 原子彈威力無比,距廣島爆炸中心300米的一個女人竟然能活下來?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二戰期間,美國為了減少盟軍士兵的傷亡率,為了儘快讓日本投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下了兩枚原子彈。造成了大量日本人的死亡。美國這樣做對嗎?這事還得從1944年說起,當年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經過浴血奮戰攻陷了塞班島。這個島雖不大,但意義非凡。
  • 廣島長崎「吃」了兩枚原子彈,現在就住人了?
    很多人說經過這次教訓,日本「學乖」了,同時全世界也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當時廣島「小男孩」1.6萬噸TNT當量的爆炸力,令其死亡人數達7萬。而長崎的「胖子」則更厲害,爆炸當量達2.1萬噸TNT,造成8.5萬人死亡,整個城市近乎毀滅。而後期,還有約1900人死於爆炸輻射。正是這兩顆威力無比強大的原子彈,讓二戰徹底宣告結束了。
  • 廣島核爆現場有多慘烈?6000度高溫將人瞬間蒸發,只留下「影子」
    1945年8月6日,這對於日本來說是夢魘的一天,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僅僅一天之內就有八萬八千日本平民死亡,對於整個日本來說,近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就拿廣島來舉例,原子彈「小男孩」爆炸的瞬間有多恐怖呢?據說在美國時間8月5號的時候,有一隊名叫509小組,在這10個月裡一直在訓練一出投彈動作,目的就是把目標投到規定的區域,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509小組前前後後排練了10個月。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束,我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喜悅,相反的多了一些思考,數以萬計的民眾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古城古都被毀,珍貴文物建築被毀,這是我們記憶的傷痛,也是歷史的傷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
  • 一組老照片直擊長崎核爆現場,爆炸後第二年,遍地殘骸死氣沉沉
    其實說來也是長崎倒黴,原本美國計劃要轟炸的根本不是長崎,是因為天氣原因臨時改道的。原子彈的恐怖之處,就在於它對我們的傷害不是即時性的,而是能夠維持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