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電影投資人如何判斷《掃毒2》的市場價值

2021-02-08 騰訊網

文丨樊蘇華 編丨小土撥

《掃毒2天地對決》從口碑角度看,並沒有超出2013年的前作《掃毒》。題材辨識度表面上看,也沒並沒有超越港片的警匪動作的舊範疇,容易被判斷為難以創新的固態難移的老港片,豆瓣評分也遠低於第一部的7.4,僅錄得6.2。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是會經常出現的,頗讓電影行業的相關行家裡手無數次感到困惑和難以把握。豆瓣評分5到6分,票房卻驚人地彈跳出新高度;豆瓣評分8分以上,票房卻不爭氣、不長臉,讓被吊足胃口的砰砰心跳的預期砸到地板上,票房成績非常難看。

這就是電影項目!觀眾自有體驗方式和判斷標準,用極其分散卻十分有效的購票行為進行投票。

這是電視劇行業和網絡劇行業遠遠達不到的、全世界規格標準統一的、純市場化的運作規律。電影以故事為王,驚奇當家,不僅明星名家說了不算,豆瓣說了也不算,經常打臉,好生尷尬。

電視劇和網劇,個人認為還是半市場化行為。借前陣熱議話題說,當下不僅是「去編劇化、去故事規律標準監理化、甚至有去收視率化」趨勢出來,變成誰出錢誰播出誰主導的平臺為大的局面。根據需要,一段時間總有敲鑼打鼓高居榜首的「熱播劇」準時出現,一家一個標準,裁判員和運動員合二為一,好不歡喜。可是事實上,真正的好劇,例如諜戰劇裡的《潛伏》、宮廷劇裡的《甄嬛傳》等爆款劇,都是被諸多平臺數次槍斃淘汰過的。電視劇網劇市場發展不少年了,但像《延禧宮略》這樣的爆款劇少之又少,能像正午陽光這樣「客大欺店」的按照自己意志把控內容,有能力獨立追求好劇的製作公司也屈指可數。所以近幾年的電視劇網劇行業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大家都空前重視劇本策劃、修改和集體討論,這塊不論從人員到內容部門的規模,都是前幾年不可同日而語的。但百般努力下來還是缺乏好劇,編劇的「好劇模式」意識和技術養成,也在這種「半市場化」大環境裡消耗殆盡。

電視劇《潛伏》劇照

繼續說電影。電影是無法逃離純市場化模式的影視產品。就憑一條,票不能集體買,不能公款支付,不能像收藏古董名畫那樣靠大戶獨家買斷,在小圈子裡實現升值效應。只能靠觀眾的喜愛程度,一張一張票決定電影產品的價值。你可以說是超級分散,而反過來理解就是高票房作品要贏得最大面積受眾的超級共識。因此,我們在無限困惑之下,形成電影圈流行的一句標準的免責條款:「每個電影都有它的命」,虛無主義化了。榮譽永遠捷足先登,失敗永遠無人認領。

長話短說。《掃毒2》(下同)的市場成績搶眼,從2.2億港幣投資規模角度看,已經平穩逾越了安全線,目前後勁還比較明顯。但大家在開始的時候,不能說是沒有擔心的,主投公司也久旱盼甘霖一般懷著忐忑期待這部作品的成功。

如果這部作品的劇本放在你面前,作為專業的電影投資人,你敢投嗎?你會不會被2.2億的投資規模嚇住,越琢磨越沒有底氣呢,想越多越不敢投呢?

如果我們承認兩個基本點,我們是可以就這個話題結合《掃毒2》的劇本分析,發表一下看法的。

第一是我們要承認,自從電影誕生以來,從歷史悠久的歐洲戲劇(話劇)模式裡受到根本啟發和大量進行借鑑的電影故事講述方法,在近百年的電影藝術發展史和浩如煙海的戲劇電影理論著作裡,是有清晰發展脈絡和少數幾個傑出理論家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關於電影的好與不好,是有真理標準的。只不過是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我們沒有充分的實踐認知和理論自覺而已。第二要承認,電影故事是全球化品種,不存在單一民族國別自己單獨使用的敘事方法,否則無法解釋現代電影市場的產品高度流通性。只要你實行開放性的市場經濟,優勢品種就會擠進來賺你的錢,理論上你也可以走出去賺別人的錢。也就是說,解釋一部電影的市場成敗,真理標準是很客觀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就在那裡,不懂它,不重視它,輕蔑它;於是,它也會反覆以「失敗」、「賠錢」的方式教訓我們,直到我們開始學習研究正視它。

就像去年筆者參與的小成本項目《悲傷逆流成河》,以4000萬左右的投資博取3.5億以上的票房。就像今年筆者清晰評價過的批片《何以為家》、國產青春愛情電影《最好的我們》,其實和這部上億投資的電影比較,從投資回報比和劇本關係角度,成功的道理幾乎都是一樣。低成本可能演員、技術角度節約一些,高成本演員、技術角度花的錢更多一些,例如《掃毒2》的明星參與和動作場面。但你會發現,不論投資規模大小,同等質量的劇本,在回報比角度,具有高度的趨同性。那麼可以和《掃毒2》對標的劇本,我印象中想起了李仁港的《盜墓筆記》和鄧超的《分手大師》等。

我們可以針對《掃毒2》的電影分析,來具體闡述電影項目投資判斷的一些最重要的原則。

時間關係,對於所依據的原理部分不展開,對這部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電影投資價值判斷系列課程。處於中國國產電影票房金字塔尖的頭部作品,無論是愛情喜劇驚悚犯罪還是奇幻動作,都毫無例外地和歐美、亞洲優秀經典作品一樣,一次次從故事角度反覆證明著取得優異票房成績的「硬道理」。那麼分析《掃毒2》這樣的「有缺點但總體還是很優異」的作品,無論從創作製作角度,還是從投資判斷角度,會更有意義。

接下來,我們用最通俗的「一看,二看」方式,來提綱挈領闡述本片涉及的幾個最重要的項目投資分析判斷原則。

一看電影故事核心創意的獨特性

開宗明義,我們前面講了《掃毒》系列的題材類型並不新,也不能決定本片的基本價值。直白地說,從電影故事角度思考,題材是有數的,是可以寫窮盡的;同時也並不是說,別人寫過的題材,就不能再度涉足了。不是的,不是由題材決定的。不是說,比如我們寫個過去沒出現過的律政庭審題材的戲《十二公民》,寫個稀缺的懸疑燒腦的涉案題材,這就是創新了,就萬事大吉了。而是看題材的處理方式。某種意義上題材如食材,核心創意如廚藝設計操作。固然食材可以有本味驚豔,廚藝處理才更是決定增值部分的關鍵。

所謂核心創意,是一個好故事前提性的設定,如果從人生模擬角度看,具有別樣的靈感度和特異性,就容易烹製出一道超級故事大餐,滿足觀看者的「口腹之慾」。

我所理解核心創意的特異性,或者叫做閃光點,是在主人公人設與社會環境制約的交叉點上的根本矛盾處產生的。核心創意亮了,故事的戲劇衝突設計所依賴的戲劇摩擦力或者叫做類型驅動力,就有了「一白遮三醜」的巧勁,色香味覺的操作空間就打開了。但凡是成功的電影故事設計,沒有核心創意的可圈可點閃閃發光,是不大可想像的。

例如,我課程涉及的愛情類型片《西雅圖夜未眠》,大的類型叫做愛情類型片,細緻分類叫做愛情大類中的求愛型/戀愛型,必須使用愛情片常用橋段去加持故事講述。而作為愛情類型片的故事男女主,正好體現了電影故事創作核心設計的特異性:一個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找到了「白馬王子」的女人,遇到了一個那個時代稀缺的標準「暖心」好男人,兩個人在不見面的情況下,由於一次廣播節目創造的機緣,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感人至深。這部影片題材不新,甚至有向另一部愛情片《金玉盟》致敬的橋段,但由於這個核心設計,在故事方向角度奠定了成功的基本格調。以至於薛曉路導演受到啟發,創作了兩部國產愛情片,都取得了不俗成績。但薛曉路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落地性核心創意。

再比如,我經常舉例的華誼國產片《天下無賊》,核心創意就是一對「盜亦有道」配合默契的雌雄大盜,女主對男主提出了「金盆洗手」的要求改變了舊平衡,男主為了實現女主的願望證明對女主的愛和為了維護道義獻出了生命。這個閃光點過去不曾見過,對故事成功也有一錘定音的功能。

電影《天下無賊》劇照

許誠毅的《捉妖記1》,之所以取得那麼高的票房,就是在奇幻片中推出男主「廢柴青年」的成長概念,在素有「捉妖、販妖、吃妖」產業一條龍的社會環境規定性裡,圍繞能否保護一個萌萌的小妖王展開故事。在「生子、賣子、救子」簡單結構框架裡,出色展開了喜劇奇幻動作類型的故事主體內容。

關於我的類型片辨識課程中的《羞羞的鐵拳》、《前任攻略3》、《唐人街探案》、《尋龍訣》等,都有出色的核心創意設計,已經多次在不同場合講述。時間關係不展開論述。

《掃毒2》的核心創意亮點,也在主要人物身上有充分體現。主人公設計亮點在於,餘順天也有「盜亦有道」特徵,是一個脫離黑社會成功「洗白」的企業家,由於父親和兒子深受毒品之害,被賦予擔綱社會民間反毒組織負責人身份對抗戲劇壓力的主線功能。這是很金貴的東西,你會發現無論是與「反目成仇」的大BOSS的戲分,還是與真正警隊掃毒警官的關係戲以及與黑社會老大、前女友、兒子,現任妻子伉儷關係,都會碰撞出優質戲份。

另一個檢驗方法是,如果拿掉了這個設計,整個故事的主樑可能就感覺被抽掉了,產生好故事的機率成倍數降低。

二看場景形態是否過關

場景設計在劇本階段就已經定型了,絕不會是導演在拍攝現場「靈光乍現」現掛的結果。在劇本閱讀過程裡,基本可以體會到場景設計的質量在院線排片競爭模式中,會是個什麼樣子,或者說能產生什麼樣可預見的強烈吸引力。

場景是電影故事產生興趣節奏和吸引力的基礎,是故事主動推進過程裡最基本的戲劇衝突敘事單元。最通俗的比方就是汽車的發動機,需要做功,故事因此才會有前進感。場景質量好壞,直接決定對觀眾的吸引力大小。

我們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影引進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第一場戲就讓人驚豔,發動機效應十足。首先,圍繞人物塑造的最小戲劇衝突動作(刺激/反應)異常清晰,:一來一往構成基本鏡頭表現基礎。其次,單個戲劇動作可以生成戲劇串,讓性格塑造層次遞進得以深化。好的場景裡包含2——5個「衝突串」,以此片為例,足足包含了6串對抗組,分別表述為「調整電視天線」、「挑戰者出現」、「三次動作過招」、「最後的語言交鋒」。第三,場景進點出點界限清晰,功能明確,一句話可提煉。這是一個因為家庭原因中斷自己冠軍夢的摔跤國手,通過一個看電視比賽的場景設計,成功給故事開頭,第一組戲劇串進,第六組出,可提煉為「一言不合的較量」。這樣的戲,對觀眾有百分之百的吸引力,屢試不爽。如果對場景質量缺乏判斷,就會對故事整體結構,主壓力設計帶動效果和戲劇高潮主題的整體判斷引發最基本的誤判。這部戲由於開始的時候宣傳營銷排片保證不夠,所以損失掉了最寶貴的首周票房峰值收益,非常可惜,不然應該是20億級別的片子。

電影《摔跤吧!爸爸》劇照

我們對電影做判斷,場景辨識是一個絕對的重點。不僅我的電影課所選的優秀影片都具備優質場景形態,其實在日常觀影對影片早期價值判斷中,都能派上很大用場,很少看走眼。作為電影投資人,也應該有基本的場景分辨能力,帶著場景推進感去看一部電影。

對編劇創作一部電影而言,場景創造能力更是一個無法逃避的基本功,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如果說我們連判斷一部電影基本戲劇表達單元上都缺乏基本技術和感知經驗,連場景都分不出來分不清楚,我們不大相信編劇能夠一切都恰到好處地在無意識狀態下創造出好的場景和好的戲劇結構鏈條,也不大相信投資人能抓住一部好戲愛不釋手,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掃毒2》第一場戲就做到了,餘順天和前女友的分手戲,強度和層次都還是奪眼球的。不僅如此,前五場鋪墊戲,都做的有模有樣,給故事打開了必要通道。

我們過去有個誤區,認為好萊塢在上個世紀最後三十年的那些現實題材時裝戲,那些經典影片是「文藝片」和「劇情片」,這是天大的誤會。其實基本的判斷分野,還是在場景形態上。文藝片不可能有我前面所描述的優質場景形態特徵,場景形態不好,戲劇衝突動作稀疏甚至難以辨別,要想抓住觀眾很困難。無獨有偶,比如《老炮兒》剛出來,也有人認定為文藝片劇情片年代片,這都錯了,《老炮兒》前幾場鋪墊戲,也是地道的商業片優質場景,是可以經得起觀摩學習的。

場景不僅要形態好,而且要數量足夠,然後足夠數量的場景都要形態好質量好,因果關係鏈條粗壯結實,沒有費戲無效戲。經過數年長時間海量樣本驗證觀察,最好的電影故事場景數,一般在40——45場戲為舒服,最適合常見三幕四幕結構的延展。常見問題是場景數不足,表現為對人物、關係、主題、主線主梗、支線介入配合和對核心創意處理上,缺少足金足兩的表現能力。30場戲上下,一定會造成場景超時,節奏表面快而內在慢,敘事和人物性格塑造以及主題表達不完整以及缺乏必要精彩的珍珠點呈現。

《掃毒2》沒有這個問題,在三個主要人物塑造基礎上,寫足了必要的戲劇變化,節奏和強度是過關的。

三看主梗帶入效果

好看的電影都有對觀眾代入起作用的主梗設計。這個設計通道,通常與故事核心設計密切相關。成為鎖定觀眾興趣和始終對故事主人公形成連續強烈戲劇壓力的「一口氣」。

一般的主梗設計,最不能缺少的環節是「激勵事件」起點設計。在這個點上鎖定主人公的基本戲劇壓力,形成連續的「一口氣」無法根除的金箍隨身效應,成就場景設計和結構設計的精氣神。

我經常舉例華誼的《天下無賊》。一場戲鋪墊高效精彩,「敲詐寶馬車」對男女主的身份職業性格,做了精彩演繹。接下來,馬上就會出現這部戲的「激勵事件」、「啟動點」設計。女主因為懷孕,要求男主「金盆洗手」,四句對白就有效實現了戲劇壓力鎖定效果,給男主帶來一直存在的戲劇壓力角度的「兩難選擇」。張家魯在寫《尋龍訣》的時候,還是採用老招數,觀眾還是一下子就被套住了,產生了強烈的對戲劇人物命運的「八卦」興趣點。華誼在中國電影市場化實踐中,創造了不少電影故事經驗,好東西真的不應該被選擇性自我遺忘。

不僅是這部片子,所有優質國產片都有強烈的主梗設計。例如《老炮兒》,鋪墊戲完成,兒子準時招惹了權貴。一個過時的「風雲人物」,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兒子的問題,就很自然構建了通往「頤和園野湖」的必然不二的高潮戲通道。

類型片也不列外:家庭型愛情片《前任攻略3》,主梗部分我總結為「三不」。在一起不珍惜,分手之後不甘心,誰也不先認輸。本來家庭型愛情類型片模式就是類型創新新嘗試,婚內關係亮紅燈準時打開了故事,「三不」結構性主梗,正好打在了城鎮化新市民青年的婚戀關係上,哭倒了一批女觀眾。喜劇片《羞羞的鐵拳》主梗是在身體互換下完成成長,男主克服了心理障礙,贏得了拳擊比賽的勝利,抱得美人歸,給喜劇包袱翻身上樓提供了最佳荒誕喜劇框架。驚悚犯罪片《唐人街探案》,使用各自有心結的「雙男主」神探組合人設,建立了「自證清白」鎖定效果和「案中案」主破案懸疑梗,在喜劇手法加持下,獲得出色的戲劇效果。

《掃毒2》的戲劇主梗建立,也是可圈可點的好。男主餘順天和大反派地藏,本為黑社會同門兄弟,因為地藏涉毒,男主執行家法導致兄弟反目成仇。大約5場鋪墊戲之後,兩人分別成為最大的毒梟和最有錢的民間反毒品組織領軍人物、企業家。所以我理解的戲劇主梗,就是在香港社會法律框架之下,男主在沒有執法權的情況下如何做到戰勝反派的動作片連續看點。設計第三個人物林正風,也是一種平衡,讓主梗運行不至於太勉強,有執法權的人該出現,還是會準時出現,且有戲有性格,不乾巴不造作。

所以第一段我們看到的對抗,其實是一種暗戰暗線形式。事件角度可腦補可回溯,一切情節都是應有之義,並不會孤立和突兀。餘順天的動機點,採用了三層分時鎖定方式處理:父親死於毒品,童年記憶決定男主和毒品勢不兩立,因此不惜與兄弟結仇;前女友兒子在菲律賓戲劇性死於毒品戕害,再次給男主動機加碼;第二大段結束,妻子被反派打死,決定男主與反派必有一場生死對決。

由於具有靈動的戲劇主梗設計,決定了想像中原劇本的戲份有可能有些雜蕪超量情況下,最終剪輯版本保留了相對清晰的主要場景鏈條,並沒有過多營養流失。

四看整體結構完整度

國產片最常用的表現結構,通常是三幕四幕,也就是大段落(男主/女主)價值變化峰谷效應,分為正三幕負三幕或者是正四幕和負四幕。國產片為例,正三幕包括《尋龍訣》、《唐人街探案》、《羞羞的鐵拳》等;負三幕包括《前任攻略3》、《老炮兒》等。正四幕包括《失戀33天》等,負四幕電影暫時奉缺。

還有一種現象是正三幕採用「否定之否定」高潮結局樣式。《天下無賊》就是精神上揚的負面結局高潮,男主死了,但實現了女主願望,維護了正義。《掃毒2》也是如此,「否定之否定」,餘順天死了,但浩氣長存,甚至加了彌留之際的「大團圓」情感高潮。負負得正,雖死猶榮。那麼倒回去看,第一幕的上揚點「虎口奪人」,在警察嚴密看守和地藏派出的殺手爭奪複雜局面下,完成了對人質的營救。第二幕低點肯定是妻子被地藏殺害。

一般經驗而言,40場戲上下的大結構,第一幕形成的節點最舒服的位置在17、18場戲和50——55分鐘左右;《掃毒2》晚了些,大約是在23場戲左右,時間點卻契合無誤。最後一幕直接進入了動作高潮戲,一共五場,大動作戲分為兩段,一段是狹路相逢的抓捕,第二場就是正反兩強單獨追車對決,第三場是高潮戲,幹掉了對手自己也中槍死亡,第四場則是短暫的彌留之際的情感幻念,第五場就是結局戲。缺少必要積累蓄勢。

對結構缺少感覺的創作者,不容易取得成功。因為他們不理解,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實際上調動的是真實的感官潛能深度參與,是以大腦結構配合特定腺體打開的電信號為硬條件的,是真實的物理化學反應藝術欣賞感受過程。戲寫不好寫不足,難以生成合理的能被強烈感知的故事結構,觀眾的感官反應無法調動從而形成完美體驗,幾乎是必然的。

五看人物塑造功力

人物是故事的核心。只記住了事,記不住人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掃毒2》不僅對餘順天的戲份,有很好的塑造性設計,例如愛恨分明卻兩難於過往情誼,深明大義卻難以割捨愛情,足智多謀不動聲色等等,都有很好的表現點,決定了誰與男主搭戲都會出彩,無論是掃毒線還是情感線,無論是仇人相見還是面對誤解,無論是鬥智還是鬥勇。

支線人物的塑造包括反派塑造,也都是可圈可點。例如林正風有殺妻之仇,直男性格;餘順天妻子的深明大義和忍辱負重,溫婉而不失稜角,長情而不失決斷。反派地藏也是一株獨特的「惡之花」,狠的持久和不加掩飾,性格釋放非常有層次感,並不會類型化和面具化。

人物塑造好了,情感效應就會不期而遇。

例如不僅是林正風的女兒雨中請求餘順天懲治毒販讓人瞬間有淚目感,那對年輕警察情侶,寥寥白描幾筆,或能激起情感波瀾。女主設計也是如此,構成了短暫的美好情感高潮在男主彌留的意識裡是成立的和足夠衝擊的。

六看類型片特徵和創新元素

但凡是類型片,都有類型經驗的「講究」。

作為警匪動作類型片,動作創新是否成立,不僅決定你的錢是否值得花在特別燒錢的動作戲上,也會影響到觀眾類型偏好能否充分滿足,從而決定口碑能否發酵。

動作片最講究的是「關鍵動作」創新。

例如最著名的《速度與激情7》,大動作段落創新意識是「汽車穿大樓」,關鍵動作/高潮動作創新是「飛車炸黑鷹直升機」。觀眾會不顧槽點深愛這些動作強段子。戰狼2》大動作段落創新是孤膽英雄「隻身對抗武裝到牙齒「的恐怖分子,關鍵動作創新是「子彈配飾」手刃最強悍匪。好萊塢的《虎膽龍威》續集也有男主使用手槍穿過自己身體打死對手的關鍵動作。

《掃毒2》大動作段是地鐵追車大戰,兩輛汽車從扶梯借道滑落是不常見的想法;關鍵動作是三人手槍大對峙中,男主和反派同時瞬間選擇打死對方。

值得注意的是,要先有前面的「五看」,都做得好或者基本上做得好,動作創新才會起作用。否則像《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也有追車戲,拍的也不算差,但怎麼也不好看,因為戲劇壓力角度的「一口氣」早已側漏了。

相關焦點

  • 《掃毒2》背後的寰宇沉浮 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何去何從
    7月8日,電影《掃毒2》已上映7天時間,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掃毒2》已取得6.75億元票房。這一數字再現港片高光時刻的同時,也讓《掃毒2》 背後的出品公司寰宇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寰宇娛樂」)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之中。近年來,在港片式微的形勢之下,寰宇娛樂這家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也備受考驗,甚至早在2016年起,寰宇娛樂就開始出現了大面積業績虧損。在內地電影市場崛起,港片日近黃昏的今天,寰宇娛樂能否借《掃毒2》逆襲?老牌香港電影公司該何去何從?
  • 《掃毒2》贏了市場,卻輸了氣質
    把主演從張家輝換成劉德華之後,《掃毒2天地對決》超越了前作的2.38億票房,但豆瓣評分只獲得6.2分的成績,口碑不敵7.3分的《掃毒》。雖然票房高漲,但是質量不過關也是事實。 因此院線端為保證全年大盤,建議未撤檔暑期檔國產電影中熱度最高的《掃毒2天地對決》提檔,以大體量的《掃毒2天地對決》提振大盤。 暑期檔市場「嗷嗷待哺」,片方自然也希望多部影片撤檔空出的排片份額能向《掃毒2天地對決》傾斜。
  • 四天掃五億,《掃毒2》完成「救市」暑期檔的任務?
    談泛娛樂/每晚分享有價值的原創內容/在的第一周,暑期檔正式拉開帷幕。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以新片《掃毒2:天地對決》(以下簡稱《掃毒2》)為首的內地電影市場,上周末最終以7.76億元收盤,較上周末《蜘蛛俠:英雄遠徵》為首的8.21億元總票房下降5.48%。
  • 掃毒2天地對決:神仙陣容燃爆這部硬核掃毒大片
    毋庸置疑,《掃毒2》的市場表現對得起大家對它的期待。回到影片質量上,豆瓣評分6.7分,淘票票評分8.8分,貓眼電影則高達9.2分。不吹不黑,這部影片質量到底如何呢?《掃毒2天地對決》這次以全新故事亮相,講述了慈善家兼金融巨子餘順天與大毒販地藏之間由「禁毒」引發的一場天地對決。
  • 《掃毒2》來了!香港電影將又一次創造票房奇蹟?
    1905電影網專稿 《掃毒2天地對決》此前定檔7月19日,但出於各種市場因素的考量,提檔至7月5日,成為這個檔期內最受期待的華語電影毋庸置疑,《掃毒2》的市場表現對得起大家對它的期待。回到影片質量上,豆瓣評分6.7分,淘票票評分8.8分,貓眼電影則高達9.2分。
  • 接棒《掃毒2》,《使徒行者2》有望成為暑期檔又一爆款
    從類型維度上看,今年暑期檔的娛樂性電影數量驟減,爆米花屬性較高的電影不再是市場主流,更多的電影轉而依靠內容致勝,這是內地電影市場的未來趨勢,也是《掃毒2》能夠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從國產片和引進片的比例上看,這個暑期檔仍然以國產電影為主,但隨著多部影片撤檔後,相應地也給了引進片更多市場空間,6月底上映的《蜘蛛俠》來勢洶洶,截止目前在內地收穫了13億票房,緊隨其後上映的《愛寵大機密2》《獅子王》兩部引進片也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在此前提下,市場上需要更多優秀的國產片湧現出來,與引進片抗衡的同時承擔起救市任務,而《掃毒2》取得的優異票房成績,讓市場看到了港產電影的巨大潛力
  • 《掃毒2》為什麼輸給了6年前的《掃毒1》?
    《掃毒2》目前成為了暑期檔票房的贏家,專業人士預估後續票房能達到12億。
  • 《掃毒2》上映,這部電影或許是香港電影最後的一塊遮羞布
    近日,香港禁毒電影《掃毒2》定檔7月,名字上雖為之前《掃毒》的續集,但是人物角色和故事脈絡卻大有不同。《追龍2》6月還未上映,7月已經預定了《掃毒2》,香港警匪充斥螢屏的同時,仿佛也在敲響香港電影的警鐘,香港電影也許只剩下警匪片這一小塊地方了。
  • 電影印象《掃毒2天地對決》
    我想看看熱門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長期以來,毒品市場一直處於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自從迪藏(古天樂)和墨西哥大毒梟的跨界合作和擴張,加上一系列的黑吃黑,藥業變成了風聲鶴唳。正義戰勝了邪惡,結局似乎令人滿意,但卻沒有歡樂。
  • 這樣的神仙劇情發生在《掃毒2》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慧) 「楊過大戰楊過,楊康束手無策」這樣的神仙劇情,發生在熱映中的電影《掃毒2》。7月7日,都出演過金庸劇的劉德華、古天樂還有苗僑偉,齊聚《掃毒2》北京宣傳活動。面對三人的難得合作,古天樂幽默表示,他最難忘的戲,是被早他10年演「楊過」的劉德華砍掉手指的戲份。
  • 4天橫掃5億,《掃毒2》完成「救市」暑期檔的使命了嗎?
    話說泛娛樂/ 每晚分享有價值的原創內容 /7月首周,暑期檔正式拉開帷幕。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上周末以新片《掃毒2:天地對決》(下文簡稱《掃毒2》)為首的內地影市最終報收7.76億元,較之上上周末《蜘蛛俠:英雄遠徵》領銜的8.21億元總票房,大盤同比下降5.48%。
  • 掃毒2天地對決 掃毒2:天地對決
    《掃毒2天地對決》是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擔任監製,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林嘉欣領銜主演,張國強、陳家樂、衛詩雅、恭碩良、歐陽靖聯合主演。近日,《掃毒2天地對決》官方宣布改檔將於7月5日全國上映,並發布了新版海報↓↓
  • 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觀後感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熱播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毒品市場維持四分天下的格局已久,但自從地藏(古天樂 飾)與墨西哥大毒梟跨境合作擴展勢力,再加上一連串黑吃黑的動作,毒界變得風聲鶴唳。正義戰勝邪惡,結局看似圓滿,但並沒有任何歡樂性可言。
  • 說影解制 大夢十五年:中國電影江湖2002-2016(投資人篇)
    整個電影行業的市場生態基本建構完成。電影的長尾效應已經越來越強。投資人開始在業務層面不停擴張;同時也面臨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資本市場上的身份變化。隨著電影行業專業化程度的提升,投資人身份和製片人身份發生了分離。第二代投資人透過公司內部的投資管理機制,對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公司、或其他投資人公司的項目進行主投、參投的合作洽談、判斷和管理。
  • 文娛12點:劉德華加盟「拆彈2」「掃毒2」;愛奇藝將於3月底在...
    -==大銀幕==-劉德華加盟「拆彈2」「掃毒2」近日,香港寰宇娛樂集團2018年度重磅計劃曝光,正式宣布《掃毒2》與《拆彈專家2》兩部影片將全面啟動,劉德華將回歸《拆彈專家2》,同時將以監製、主演身份加入《掃毒2》,古天樂也將回歸。據寰宇娛樂透露,《掃毒2》將於2018年6月率先啟動,而《拆彈專家2》則將在2019年正式開機。
  • 《掃毒2》來了!它對得起大家的期待嗎?
    不少人選了鄧超執導的新作《銀河補習班》,以及由劉德華和古天樂主演的影片《掃毒2天地對決》。《掃毒2天地對決》此前定檔7月19日,但出於各種市場因素的考量,提檔至7月5日,成為這個檔期內最受期待的華語電影。
  • 掃毒2:天地對決
    不得不說啊,這個暑期檔幾乎都被港片佔據了一片江山了,前有《追龍2》,後有《使徒行者2》,而偏偏《掃毒2:天地對決》就被夾在了中間。說句真心話,在這一片角逐之中,只有《使徒行者2》算是全贏,而《掃毒2》也頂多只是贏了冰山一角。大家都知道,《掃毒2》是劉德華和古天樂一起飾演的,它的故事情節很像之前推的那幾部,比如《毒戰》、《門徒》等,都是講了和毒品有關的電影,然後中間再夾雜一些個人情感的掙扎,讓觀眾看到亦正亦邪之中的那種難得僅存的正義。
  • 【掃毒2:天地對決】高清免費在線觀看
    掃毒1回味無窮,掃毒2會帶來什麼呢?
  • 頭條| 電影《掃毒2》殺青 劉德華監製主演古天樂回歸
    電影《掃毒2》由劉德華監製並主演,邱禮濤執導,更匯集了古天樂、苗僑偉、林嘉欣、周秀娜、應採兒等重量級卡司,耗巨資1:1搭建港鐵實景目前影片殺青進入後期製作。,片方力求打造未來市場又一頭部作品。《掃毒2》殺青儀式上,劉德華對媒體袒露「受傷後很久沒拍戲度日如年,那一年半最難過了,工作才開心」,有關《掃毒2》中角色他也曾直言「原本只想當監製,在開《拆彈專家2》的策劃會時拿到了劇本,被角色打動才決定出演」。
  • 別尬吹了,《掃毒2》真比不上《掃毒1》!
    先恭喜《掃毒2》一路高歌猛進的12億票房,強勢霸佔暑期檔 TOP3 的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