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沒,這幾天武大朋友的表情包換了一波,發個晚安還捎帶「武大辣麼美」。愛母校愛到天天表白,也是沒別的學校了…
前天(4月9日)武漢大學官方微信發布『武大表情包1.0』,一套八枚,以正門牌坊、櫻花大道、逸夫樓、老圖、工學部主教、鯤鵬廣場、校車以及超人氣的曉紅哥(武大校長)為靈感,覆蓋了武大生活的幾大經典元素。珞珈山上山下待過的娃都懂表情包的正確使用姿勢,外人則未必能完全領會這些「梗」。
表情包上線後不久,我就送出了數朵曉紅(哥)花。母校校長太帥沒辦法,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何況還有「曉紅」這個親和力MAX的名字。關鍵是,你家校長能同意把自己頭像做成表情包嗎?
對於一位中國大學校長而言,個人照片變成動圖被同學們在閒聊時發來發去,確實是件「不夠嚴肅」的事。所幸曉紅哥能理解這種輕鬆風格,調侃並不代表不尊重;反而可能是年輕人表達尊重的另一種方式。能有「送你一朵曉紅花」的創意並實踐出來,或多或少說明武大校風之自由包容,校長及老師不會過多地限制學生。
上個月意外走紅的「奇葩辯論隊名」也是例子。3月11日武大辯論隊官方微博「武漢大學辯論隊WHU」公示2016新生賽名單,隊名相當有毒:「我愛宋仲基不要傷害我和他的孩子隊」、「爸爸說的都隊」、「就是不顧四辯感受的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驢隊」等等,一時飽受熱議。
有人誇名字起得有新意;有網友炮轟「拿無知當個性」。暫不論觀點對錯,可以確定的是:武大辯論隊充分享有起隊名的自由。
一直以來,武大對辯論隊名就沒有所謂的審核。從2013年-2016年武漢大學新生賽隊伍名稱一覽表可以發現,爆笑隊名不是2016年的單獨現象,而更像辯論賽的一項傳統。校方不會幹涉學生對辯論隊名稱的選擇,正如校方不可規定「辯論內容一定要正能量」。
比較喜歡的網友回應是「會玩」,09年入學聽到一句流傳很廣的順口溜:「學在華科,玩在武大,愛在華師」。2014年曉紅哥在新生開學典禮上也為「玩在武大」正名,他表示:武大的「玩」絕不是無所事事的「吃喝玩樂」,而是在教學的靈活、科研的創新、校園的開放、文化的豐富中注入「玩」的要素,讓同學們在玩中學習、在玩中碰撞、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提升。
當年雷軍在武大讀書時,自主靈活的教學制度和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使他只用了兩年時間就修完所有學分,還包攬了幾乎所有獎學金,他將大量精力用在了「異想天開」的創新上。大學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間教室或自習室。
武大老校長劉道玉說過:人性是需要一點撒野的。學生進不了名校,遇不到名師,那有何妨?個人認為進了名校,遇到名師,也同樣需要一點撒野。武大表情包還會有2.0、3.0,辯論隊名的毒到2017、2018也不能停;永遠「會玩」,武大永遠自由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