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辯論奇葩隊名又來了!你能看懂幾個梗?

2021-01-12 秒聞視頻

取名是門藝術,有的家長搞成了「巫術」,有取成酒樓名的「萬福軒」,有取明星諧音的「劉小齡童」,有取成語的「程門立雪」,還有一些妖魔鬼怪的,比如「二胡又炫」、「王星期二」、「謝謝」,這家族裡,是不是還有人叫「謝天」「謝地」呢?把取名當成梗來玩的,還有武漢大學辯論隊,今年的「取名大賽」,哦不,辯論大賽又來了,你能看懂幾個梗?

還記得武漢大學辯論隊嗎?他們向來以奇葩隊名而聞名,往屆隊名就有「信不信,我管你隊」和「愛信不信,你管我隊」、「一個名字長到你一眼就記住隊」「爸爸說的都對隊」和「皮卡皮卡皮卡丘隊」。

新生辯論賽今年辦到第十屆,68支隊伍參賽,隊名個個奇葩。近期《流浪地球》大火,一些隊名蹭熱點,比如「反駁不分層、教練兩行淚隊」、「武大第三交通委隊」、「劉培強中校請回到休眠倉隊」。

這一類隊名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有宣傳政策的「供給側改革六大方向隊」,有安全教育的「爬電線桿真危險隊」,有網購金句「親親這邊建議您退隊」,也有流行語「甭管什麼辯題 盤就完了隊」。

你想看懂隊名,還得多追劇,有兩支隊伍,用了《回家誘惑》裡的臺詞,叫:「你怎麼穿上品如的衣服啊!」

有個隊名則很「二次元」,叫「世紀末彼岸花叢中的死之結界戰隊」,來自漫畫《小綠和小藍》。

還有隊名有走知音情感路線的,如「我們兩不相欠之後也不想念隊」、「準備使用GPS跟蹤到你家隊」、「一邊辯論一邊脫單隊」和「脫了單誰來打辯論隊」;

也有吐槽專業的,如「哲理的山路十八彎隊」、「代碼好難敲不如去打辯論隊」和「辯論好難打還是去碼代碼隊」。

唯一正常的是藥學院的「杏林春雨隊」,像一股清流。

取名的傳統是玩無釐頭,比如「反正我們沒學長學姐帶隊」、「戲精也對槓精也隊」,有的隊繼續念繞口令,如「劉奶奶找牛奶奶買牛奶隊」、「乒桌球乓隊」和「乓乓乒乒隊」。

最長隊名有25個字,「查了知網也想不出來隊名最後隊名太長導致四辯兩行淚隊」,這是要玩壞四辯的隊友嗎?

大家表示,自己水土不服就服辯論隊的腦洞!對此,武大辯論隊隊長回應,學校辯論賽是嚴肅又殘酷的比賽,辯題涉及時事熱點、哲思理論、人生感悟等不同層次,只會選一支冠軍隊;而取隊名沒那麼嚴肅,鼓勵創新。

難怪有隊要取名「讓隊友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隊」,沒打完比賽,你都不敢說「隊友沒有叛逃隊」!看完隊名小編最心疼主持人,今天對戰雙方是「劉培強中校請回到休眠倉隊」「你怎麼穿品如的衣服隊」,不笑場都難吧?如果主持人能組隊,隊名小編都想好了,叫「我不想念武漢大學辯論隊隊名 你們愛怎麼念就怎麼念隊」,反正取名只是第一步,最終冠軍只有一個,等你們爭到最後,宣布結果好了!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辯論賽沙雕隊名又來了 你能看懂這些梗嗎
    讓隊友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隊、隊友沒有叛逃隊、明年想進校隊、打完辯論就去脫單隊……今日,武漢大學官方微博公布了今年新生辯論賽各參賽隊隊名,68個隊名延續了往年的搞笑風格,毫無意外地又在網上火了一把。記者梳理發現,今年隊名可分為吐槽專業型、繞口令型、無釐頭型,還有一個新增類型——致敬熱映影片《流浪地球》。如,反駁不分層教練兩行淚隊、劉培強中校請回到休眠倉隊、武大第三交通委隊。今年的隊名你愛哪一款?武大各院辯論隊起名出了名的腦洞大開,其中還是有規律可循——吐槽自己專業的總是最多的。
  • 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走紅 回應:娛樂化不代表輕蔑
    3月12日,武漢大學辯論隊官方微博上傳了一張參加武大新生辯論賽的70支隊伍名單公示圖,迅速引爆網絡,各路奇葩隊名讓一眾網友笑噴,比如「就是不顧四辯感受的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魚隊」「寶寶有話說隊」「仲基不抱我不起來隊」等。  這些奇葩隊名引起了外界的圍觀和議論,有人覺得好玩兒,體現了這一代大學生的個性;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認為這些隊名太不正經,對比賽不夠尊重。
  • 從奇葩辯論隊名到表情包1.0,武大真是太會玩了!
    愛母校愛到天天表白,也是沒別的學校了…前天(4月9日)武漢大學官方微信發布『武大表情包1.0』,一套八枚,以正門牌坊、櫻花大道、逸夫樓、老圖、工學部主教、鯤鵬廣場、校車以及超人氣的曉紅哥(武大校長)為靈感,覆蓋了武大生活的幾大經典元素。珞珈山上山下待過的娃都懂表情包的正確使用姿勢,外人則未必能完全領會這些「梗」。
  • 《奇葩說》第七季來了!你最期待誰?乾飯人坐等精彩辯論
    《奇葩說》第七季終於在大家的催促聲中悄無聲息地走來了,帶著它的「奇葩大市場」裡的各類奇形怪狀、思想各異地「蔬菜們」走了了六親不認的步伐。本期的四大門神有:食神顏如晶,自從第一季如晶寶貝的任何辯論題目都能跟吃扯上關係,便因此得名了「食神」;戰神黃執中,執中學長的辯詞自始至終都很犀利尖銳,一句話就能直指對方觀點漏洞,選手們都很畏懼在「戰場」上遇見他;愛神陳銘,不言而喻,「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代名詞;女神傅首爾,金句頻出的自信獨立女性傅媽,這個稱號實至名歸。
  • 被爆是「武大翟天臨」,楊奇函之後《奇葩說》又一精英人設崩塌?
    」,並且小三上位與班導發生婚外情,靠對方走後門屢次破格被錄取,成為武大留校教師。大概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與辯論結緣,為今後加入《奇葩說》奠定基礎。學生時期的陳銘,其實就已經鋒芒畢露。,獲得新聞學院辯論賽事史上最好成績——亞軍。
  • 國外的那些動漫搞笑梗,你能看懂幾個
    在現代,動漫漸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非常平凡的存在,即使你不粉二次元作品,你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一些動漫形象。例如在網上購買的衣服,上面大多都印有二次元圖案,而每天在社交界面上所使用的些熱門表情包很多也是動漫中的梗。
  • 這些外網流行梗,你能看懂幾個
    在很多東西上,國內外的喜好還是會有所區別,但是有一樣東西,國內外網友的操作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對jojo的玩梗。你可以不看jojo,也可以不了解裡面的內容,但是你一定會沉迷jojo的梗中無法自拔。下面是一些外網流行梗,你能看懂幾個。01第一個:丟大包的DIO果然國外的網友們也是大愛JOJO!
  • 辯論節目最難的就是人,這節目能這麼火,就是靠著這麼一批奇葩
    辯論節目最難的就是人,這節目能這麼火,就是靠著這麼一批奇葩首先,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看著馬東的節目,喝著汽水,唱著樂隊的歌,這是我夏天最開心的事情。辯論節目最難的就是人,這節目能這麼火,就是靠著這麼一批奇葩。但「奇葩」本身,就是與主流價值相悖的群體,又紅又專的,是不太適應這個舞臺的,像楊奇函、陳銘之類,早期其實遠遠不如這批「不正確」的奇葩人氣旺。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你既為他們與眾不同的言論和犀利邏輯吸引,也就該料到非主流這個事兒吧,發展壯大了,翻車是早晚的事兒。
  • 《奇葩說》,綜藝節目裡的辯論,要綜藝感還是辯論感
    《奇葩說》,綜藝節目裡的辯論,要綜藝感還是辯論感。《奇葩說》作為連續了五季的老牌綜藝節目,其節目的內容可以說是新穎而又「奇葩」。最新的一期中,《奇葩說》的辯手們討論的這個辯題是,當你在一段戀情中有了追求者,你會選擇告訴你的男朋友嗎?
  • 夯宇分享 | 網絡辯論綜藝節目《奇葩說》研究分析
    高情商、高智商的主持團隊通過不斷的製造綜藝梗、拋梗以及接梗,而且導師人設的反差萌惹人喜愛,使得節目熱度不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實粉絲。(2)明星與草根結合,煥發別樣光彩除了專業的導師團隊,《奇葩說》每期還會邀請一位明星嘉賓加入,作為當期的男神或女神,與導師和辯手們一起探討本期辯題。
  • 奇葩說是辯論節目,但改變了好多辯論的基本規則
    首先,奇葩說提一點對辯論的看法,或許對理解辯手翻車有幫助。我想把辯論和格鬥比賽做個類比,都有著激烈的對抗,有著嚴格的規則約束,參與者都有著專門的技巧受過專門的訓練。在格鬥場辯論場裡是精彩的表演,但真到了日常生活就不受歡迎了,叫打架鬥毆叫強詞奪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場子裡有規則,外面沒有。
  • 「奇葩說5」已經不是辯論節目了,分明就是吐槽大會!
    :往屆的【奇葩說】,在辯論之前先進行投票,摸清楚現場觀眾的基本觀點,經過選手激烈的辯論之後,再進行投票,看誰能通過辯論爭取到更多改變的票數!這個賽制就比較合理……可現在呢,直接投票給你認為更出色的辯手,這勢必會帶入辯題本身對觀眾的影響,而無法能真正表現出辯手的優秀與否!
  • 《奇葩說7》段子是段子,辯論是辯論,將二者融合的選手太少了
    這個話題,已經說過好多次了,那就是《奇葩說》的辯論向段子化或脫口秀化方向發展。其實,這個過程說起來很容易,真正要做到,還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之前,小編就在文章中說過,會創作段子的選手不會辯論,而會辯論的人,比如黃執中、閆如晶等人,顯然又不會寫段子。這就出現了段子與辯論兩層皮的現象。之前在第四季的時候,估計馬東和蔡康永等人就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了。
  • 《奇葩說6》的「嚴肅辯論」是福是禍?
    這一設置,將辯論的時長和環節增加,增添節目的對抗性和可看性,加之之前各隊的選人組合,從結果來看,促成了不少次「神仙打架」。既有外援回歸的陳銘與儲殷的全程高能,也有秦教授與冉高鳴「繞口令」的新式battle。短暫的時間內,或論點或笑點密集,總有人能令人印象深刻。導師與嘉賓也在被適度「弱化」。
  • 奇葩說這些人怎麼了
    《奇葩說》自2014年播出以來,連續製作了7年,也算是個長青節目,收視率雖後勁不足,也圈了一波忠實粉絲,最重要的是這檔節目實現了辯論的出圈。但節目裡的選手正如「奇葩說」這個名字一樣,沒一個省事的。4、陳銘在英語和總分未達標情況下仍被錄取為武大研究生。陳銘根克的績點是2.6,是個學渣。研究生考試中,英語單科和總分兩項成績都沒達到複試分數線,但還是2009年被武大錄取了。5、陳銘獲得博士學位時候,並沒達到博士資格論文要求。武大的要求是要2篇C刊,但陳銘並沒達到,就畢業了。
  • 《奇葩來了》!!奇葩菌帶你深扒九位新奇葩!!
    奇葩三、史航他是辛勤高產的編劇,卻「不守本分」來當奇葩。用他自己的話解釋,來到《奇葩來了》他學到很多東西,這裡面包括了快樂和感動。他認真參與辯論,並把這當成一種樂趣——「信任尋找真理之人,懷疑找到真理的人」。真理越辯越明,史航老師,我們等你出場!
  • 看《奇葩說》各路奇葩辯論,享受一場認知拓展的思維盛宴
    1拓展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奇葩說》第六季最後一組辯論的題目是「該不該給新同事發喜帖」,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想不發了吧,都不熟,發了人家可能也不願意來,還得出份子錢。所以看《奇葩說》,能更好地感受到邏輯思維的妙用,讓我們自己更加有邏輯。有一道辯題是,奇葩星球黑科技:每個人都可以按鍵復活一位最愛的人,你支持嗎?我第一反應是,當然支持了,能復活我最愛的人,多好的事呢!
  • 辯論節目改賽制,很多人接受不了,但奇葩說是一帶有辯論的節目
    下面是一個不太專業的回答,鄙人粗見,不喜歡請划走首先我覺得不能帶著看嚴肅辯論的心態看奇葩說,對不起這個名字不是?其次,在我這裡是允許退步的,因為我覺得只進不退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理解一切人和事物的退步。同時,不反對由於「退步」而對節目或者人進行批評。
  • 【文化觀察】中國人愛看什麼樣的辯論節目?
    作者:李大白《奇葩說》第三季已開播一月,這檔「嚴肅的辯論節目」創造的收視奇蹟讓人驚嘆(第一季以2.6億次點擊量收官,第二季的數字已經陡然成為了6.2億),幾乎每期辯題都能上微博熱搜,成為視頻網站自製娛樂節目的翹楚。
  • 「馬曉康」合體復出《奇葩來了》,馬東:高曉松比金星更適合辯論節目
    「老奇葩」肖驍和馬薇薇率先麻辣開場,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馬曉康」組合在「奇葩說」後再度合體選拔新人。康永笑稱「奇葩」攪黃了「康熙」,爆料節目變成高曉松相親大會,馬東否認重金請高曉松回歸。蔡康永坦然道:「人生有很多來去,《康熙來了》在受大家喜歡時結束是一種幸福。」在探班會上看似心情並未受到影響。但是特別遺憾馬東和高曉松目前為止還沒有上過「康熙」節目就結束了。對於《奇葩來了》這個新節目的名字,蔡康永卻現場調侃,賭氣表示:「明天我就發微博說《康熙來了》是馬東攪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