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勝和]上水皇帝:白頭仔

2021-02-16 海底

文章來源:頭條號「娛樂一夏扒」

白頭仔,原名李福榮,出生於50年代香港上水一個小康家庭,幼年沒有溫飽之憂,當時盛行武俠之風,受時代影響,從小內心深處藏著一顆江湖夢,未成年時就不管家人反對,拜入了勢力強大的和勝和,從藍燈籠做起,過上了極不安穩的打手生活。

初初只是默默無聞的一員,經常在社團曬馬、地盤搶奪時被充當炮灰,經常弄得一身傷痕,這與他之前在腦海中想像的江湖有著天差地別,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變得越來越精明,並且隨著江湖經驗的累積,其生意頭腦也被激發出來,混了幾年後就得到社團高層的青睞,獲得一些邊緣生意的管理權,並且他經營得有條有理,每個月為社團進帳不少。

白頭仔

有錢賺自然就有人願意跟著混,30歲的白頭仔就滿頭白髮,其綽號由此而來,他乘勝追擊,將生意搞大,旗下門生也越來越多,有著「勝和兵器庫」的稱號,並且與社團內多位大佬,如胞弟白頭福、前坐館訴苦森、大財主囝囝、山頂標等17人結義成為「燒十八友」。

自從90年代末,荃灣猛人雙鷹青由於太惹火,被阿Sir重點關照,無奈之下,潛逃內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一時間社團上下人心惶惶,生怕成為阿Sir的眼中釘。

雙鷹青

時間來到2001年底,時逢勝和兩年一度坐館選舉之盛事,但坐館一職火熱程度卻與歷屆不同,如今無人問津,但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在眾多元老叔父一番商量後,「鬍鬚坤」被迫接手坐館一職,而白頭福為社團貢獻良多,亦被半推半就當上了揸數,負責社團的財務。

由於樹大招風,勝和已然成為阿Sir重點關照的社團,形勢一片大亂,紛紛轉為低調處事,有的甚至轉型正行合法經營而導致收入大幅降低。

鬍鬚坤的坐館之位還沒坐熱,在其任職後7個月就被迫落跑,白頭仔身邊遭到無間道毒手,在2005年被阿Sir以玻璃峰」為代號的行動中被捕,吃了一年牢飯,出來以後轉為低調。

白頭仔

之後勝和就好像被一個魔咒籠罩著,就是每逢做過坐館的人,他的下一站就是被收監,不過正所謂槍打出頭鳥,阿Sir無非也只是想通過拘捕話事人來打壓社團的囂張氣焰。

近些年,有「勝和太上皇」之稱的囝囝火速彈起,在元朗一帶發展丁屋和炒賣地皮,賺得盆滿缽滿,令到白頭仔不少的門生過檔到囝囝旗下跟著混,導致其勢力大減。

以往的「大茶飯」沒得做,但小本經營還是少不了,作為社團的「上水皇帝」,稱號也不是白叫的,白頭仔將目標瞄準了上水龍豐花園一帶,將其改造成「小販王國」,軟硬兼施地哄那群龍豐商鋪的業主,將他們門口的位置出租給自己,然後再以高價租給那些小販。

出馬的是屬於勝和上水行動組,一向以惡著稱,業主們怕事不敢不租借給他們,白頭仔在幕後指揮,在臺前打理的是其胞弟白頭福,還有鹹濕坤、肥蟹、九叔等人,這些小販肆無忌憚地在這裡做生意,不僅把貨物擺滿公共行人道,還霸著旁邊消防通道的馬路。

左一鹹濕坤、右一九叔

白頭福跟那些小販檔的租用人承諾,即使把貨物擺到公共行人道也不會被檢控,到每個月的月底只會產生一張罰款單,這張罰款單由白頭福等人來處理,平時那些小販事務隊見此狀況,也就是看多兩眼後轉身就走,他們與白頭仔等人的關係似乎有些微妙。

根據活躍於上水的一名古惑仔David說到「白頭仔以前有名門生,在這裡的小販事務隊任職過,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白頭福已經跟現職的夥計打好關係,每個月都請他們到深圳吃喝玩樂,至於有沒有錢財交易就無從可知,當然,他們也很聰明,平時假裝互不認識。」

白頭福

每月每檔一張阻街高票的罰款,好讓相關人員向上面交代,不僅如此,上水火車站天橋的小販檔也是由他們控制。

在白頭仔的幕後操控下,白頭福等人分工明細,鹹濕坤負責每天到此巡邏,而九叔則負責每個月向那些租客收租,肥蟹早些年曾經跟隨著前坐館薯仔混,是一名打手,他負責滋擾和恐嚇那些不配合的業主。

左肥蟹,右薯仔

他們合作無間,致力於打造屬於自己的上水小販王國,除此以外,白頭仔還操控著多個小巴站,向司機們索要入線費。

囝囝的崛起無疑影響到白頭仔的發展,往日的強大勢力,已經是今非昔比了,能做的只有盡力保住這個會生錢的上水小販王國。

文章來源:頭條號「娛樂一夏扒」

相關焦點

  • 「和勝和」之「上水皇帝」白頭仔,一個被社團耽誤了的生意天才
    也就是同年便加入了當時三大社團之一的「和勝和」。    上水皇帝「白頭仔」  但此時,正是「跛豪事件」爆發的邊緣,高瞻遠矚的父親非常不同意他的這個做法,並且嚴厲警告    和勝和另一大佬「上海仔」  三十出頭便兩鬢斑白,故被人送綽號「白頭仔」。
  • 香港江湖和勝和解密①①:白頭仔
    刀文龍白頭仔,原名李福榮,出生於50年代香港上水一個小康家庭,幼年沒有溫飽之憂,當時盛行武俠之風,受時代影響,從小內心深處藏著一顆江湖夢,未成年時就不管家人反對,拜入了勢力強大的和勝和,從藍燈籠做起,過上了極不安穩的打手生活。
  • 「白頭仔」江湖回馬槍
    沉浮跌宕之際、險象頻仍,勝和大佬「白頭仔」總能暗裡迂迴、每每後發制勝:洒家慣使回馬槍,幕後笑傲不留名。一、「白頭仔」原名李福榮,1957年生,和勝和02-04屆坐館,坊間人稱「上水皇帝」。「白頭仔」是與14K「元朗之虎」四眼細、新義安「屯門之虎」跛榮、「勝和太上皇」囝囝不分伯仲的「一方諸侯」。
  • 香港社團『和勝和』可以推舉『坐館』的五大元老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其中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因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穩讓無數人進入社團開始討生活,在當年香港「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的三家爭霸,使香港進入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和勝和』旗下的五位「元老」因為可以推舉『坐館』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而到底他們分別都是誰呢?今天痴娛就給大夥介紹介紹。
  • 香港江湖和勝和解密①②:青面仔
    上一篇文章說到,「上水皇帝」白頭仔生意頭腦發達,對和勝和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並成為社團2002-2004年揸數之位,後來因犯事被捕,出來後低調處事,主要致力於打造上水的小販王國,今番話到勝和超級元老,青面仔。
  • 和勝和「佛系坐館」陳安
    97回歸後、香港江湖變天,和勝和、新義安、14K重新洗牌,坐上江湖頭把交椅的和勝和、文鬥變得異常激烈,轉眼便來到2004年。三、勝和兩年一次的坐館選舉,總會引發連串的明爭暗鬥,大佬操盤、牌面掀起血雨腥風。
  • 香港江湖和勝和解密①⑦:寶明
    上一篇文章說到,和勝和荃灣線誕生了眾多金牌打手,同樣出自荃灣線的何澤,旗下誕生了五大金牌打手,分別為少航、ETB、黐線勇、廟街朗、野仔,個個一身本領,為何澤保駕護航,今期來講講和勝和大人物,寶明。寶明在江湖上戰功赫赫,曾經擔任過和勝和2010-2013年社團坐館一職,那時候他年約50歲,當時原本由雞腳黑推舉出薯仔擔任坐館、荃灣猛人雙鷹青擔任揸數,不過後來保守派元老大飛就覺得,薯仔資歷尚淺,無法勝任坐館一職,私自將資歷頗深的寶明推出去選舉,其實就是想把自己人擺上臺,為自己瓜分利益,並且他還大搞公投。
  • 香港四大黑幫:規模最大的幫派——和勝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和勝和成員近十萬人,主要活動在香港以及西歐、美國、東南亞等地。和勝和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80年代,當時已有大量外來人口到香港打工,三邑人、四邑人、客家人、圍頭人(佘佬)團結成幫,一般自稱或登記註冊為「工人自助幫會」、「同鄉會」、「宗親會」。1884年,第一個堂口正式成立,名叫做"和合圖",註冊為「合法社團」,歸類為「工人自助幫會」。
  • 香港黑幫和勝和的當紅成員
    「大江」:活躍於上水期間1980年-1990年,一度驅趕「白頭仔」勢力離開北區,稱為社團猛人絕不為過。「四眼光」:社團第一槍手,社團金牌殺手之一,於上水出身,活躍於佐敦,期間1980年至今。「上海龍」:「上海仔」之大佬。「肥堅」:獲「大飛」支持競逐坐館之位,經營旺角、油麻地、佐敦一帶之黃業,同時重點在佐敦區經營樓上吧業務。
  • 港澳臺黑幫風雲:暴揍周星馳、心念古天樂的「和勝和」大佬「寶明」
    1909年前,『和勝和』前身「勝和同鄉會」(現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於香港九龍深水埗九龍仔成立,堂口歸屬『和合圖』。1930年,『和勝和』宣布脫離『和合圖』而獨立於和記內,『和勝和』也成為和字頭派系主流。『和勝和』以客家人與圍頭人(佘佬)為主要成員,上世紀八十年代前也被俗稱為佘幫或客家幫。
  • 為什麼和勝和要北上,而14K和新義安卻不同,和勝和的任館方式
    所以三合會中的合也是「和」的諧音,代表大家要和平發展,和勝和的由來也是這樣。但幫會總要發展,總要有話事人,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地做下去,所以香港的三大黑幫也各有各的傳承方式。新義安是世襲制,相當於古代的皇帝一樣,家族式管理。
  • 電影《黑社會》中的「和聯勝」,現實裡香港的本土黑幫——和勝和
    香港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本土黑幫,那就是和勝和。 和勝和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已經有不少外地人來香港謀生打工,這些外地人大部分都在西環、上水這些碼頭從事搬運苦力工人職業,這期間也難免會發生一些糾紛爭鬥。
  • 「和勝和」,「上海仔」郭永鴻,製造事件,意在執掌「和勝和」!
    可他恰恰正是香港三大幫會之一,「和勝和」的前坐館郭永鴻。因為位置特殊,時常上報紙、新聞的他,極少數能看到他的第二套造型。也就是這樣的一套造型,跟隨了郭永鴻的人生的起起伏伏,跌跌蕩蕩。而這一套裝扮也成為了他的專屬形象。
  • 「澳門皇帝」崩牙駒與「和勝和」上海仔當年的江湖恩怨
    澳門「地下皇帝」崩牙駒是社團「14K」在澳門地區的龍頭,在澳門隻手遮天,「上海仔」郭永鴻是社團「和勝和」在香港地區的一位大佬級人物,按道理來說兩人應該不會產生什麼江湖恩怨,結果在上世紀80年代末,兩人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全是因為兩個男人,一個是賭王何鴻燊,另一個是「街市偉」。
  • 『和勝和』同門內訌,廝殺一觸即發
    而今天要講的『和勝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社團成員近十萬人,主要活動在香港地區以及西歐、美國、東南亞等地。1909年前,『和勝和』前身「勝和同鄉會」(現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於香港九龍深水埗九龍仔成立,堂口歸屬『和合圖』。1930年,『和勝和』宣布脫離『和合圖』而獨立於和記內,『和勝和』亦成為和字頭派系主流。
  • 香港三大黑幫史:和勝和、新義安、14K
    香港,也叫香江,被譽為東方之珠,在上個世紀迎來了自己發展的黃金年代,而香港的文化也做到了影響全球,電影、音樂、文學,都是首屈一指,而在這之中,有一個特殊的題材,時至今日仍然被人們時常提及--黑幫文化,香港大大小小的黑幫組織有很多,但是主要的是三大幫派,分別為和勝和、新義安和14K。